中医延续性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07-08赵伟霞范会叶
赵伟霞 高 洁 刘 璋 范会叶
(1.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医务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4;3.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普外泌外科,河北 石家庄 050024;4.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5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6岁,平均(62.6±6.4)岁;其中胸腰椎体骨折19例,股骨头骨折16例,上肢骨折8例,其他部位骨折7例。对照组50例,男26岁,女24例;年龄60~74岁,平均(62.5±6.1)岁;其中胸腰椎体骨折18例,股骨头骨折17例,上肢骨折9例,其他部位骨折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6]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年龄>60岁;均为初次骨折;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其他原因骨折患者;合并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精神疾病及听力残疾者;肾、肺、肝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各种原因不能配合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骨折部位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如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肢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等。
1.3.1 对照组 术后予常规干预。包括预防使用抗生素、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延续性干预。①中药内服。术后24 h予强骨活血汤口服。药物组成:海螵蛸12 g,丹参15 g,淫羊藿10 g,红花9 g,天花粉15 g,蚕蛹9 g,女贞子10 g,黄芪20 g。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前8天每日1剂,后22天每2日1剂,共服用30天。②穴位按摩。取关元、血海(双侧)、殷门(双侧)、太冲(双侧)、阴陵泉(双侧),每个穴位按摩3~5 min,每日按摩2~3次,用力适度,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③情志干预。使用五行音乐法,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音乐处方,如躁动不安、难以入眠的患者选择羽调式乐曲,易激惹的患者选择商调式乐曲,闷闷不乐、心情郁烦者选择角调式乐曲干预等,每次30 min左右,每日早、晚1次,干预8周。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社区养老这种养老方式回应了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解决机构养老床位不足的问题,弥补家庭养老只靠子女、支援单一的缺陷,又满足了老年人留在熟悉家中的愿望,已经成为新兴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张振美表示,下一步仍以养老服务为核心业务,成立包含专业社工、医生、康复师、营养师、护理员等经验丰富的跨专业团队。“我们希望恒协基爱养老服务中心,能为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保驾护航,提高生活生命质量,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得开心、安心。”
1.4.1 心理状况 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7]及焦虑自评量表(SAS)[8]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评价。2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得分越高表示抑郁或焦虑情绪越严重。
1.4.2 生活质量 使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9]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8个维度,每个维度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3 疼痛程度 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10]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分,得分越低疼痛越轻。
1.4.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11]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活动能力评估,共10项,包括如厕、穿衣、排尿控制、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强。
1.4.5 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LP)水平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购自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血清OC、ALP水平。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分,
2.2 2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分,
2.3 2组干预前后疼痛VAS比较 干预后,2组疼痛VAS均较本组干预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疼痛VAS比较 分,
2.4 2组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 干预后,2组MBI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MBI评分比较 分,
2.5 2组干预前后血清OC、ALP水平比较 干预后,2组血清OC、ALP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治疗组OC、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干预前后血清OC、ALP水平比较
3 讨论
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是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事件[12]。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由于骨密度下降,骨骼中骨矿物含量减少,无机盐增多,使骨骼脆性增加,在没有受到明显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就会引发骨折。往往轻者会出现骨小梁的微骨折,重者可出现明显的骨折、断裂,甚至伴有移位等情况[13]。骨质疏松性骨折容易出现在脊柱椎体以及大关节位置,可以通过X线摄片、CT等影像检查进行判断,往往还要辅以骨密度检查明确具体骨质疏松的程度。应该积极治疗、干预,同时还要加强局部的养护,防止骨折进一步加重。轻者可口服相关药物,配合理疗、功能锻炼等治疗,重者则以微创手术或开放手术治疗。但对于患者来说,术后的康复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难题,特别是老年人群,如何进行合理的心理情绪干预,进而保证和提高生活质量是关键[14-15]。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骨痿、骨折范畴,其病位在骨,其本在肾。《景岳全书》言:“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素问·痿论》有言:“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说:“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骨骼失于濡养,则骨痿不用,骨质脆弱,损伤后极易导致骨折。损伤及手术导致局部筋脉受损,血溢脉外,经脉阻滞,气血瘀滞,《正体类要》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老年人肾精亏虚是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根本原因,血瘀是病理基础,治宜补肾益精,活血化瘀[16]。本研究所用强骨活血汤方中蚕蛹益精助阳;淫羊藿补肾壮阳;女贞子补益肝肾、强阴、健腰膝;蚕蛹、淫羊藿与女贞子合用,滋肾填髓,补肾壮骨,阴阳双补,强筋健骨,共为君药。黄芪可健脾补气,助“后天之本”,以资化源;红花活血祛瘀,通经力强;丹参可活血散瘀;三药合用,补气活血,使脾胃健运,气血疏通,共为臣药。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天花粉消瘀散结,清热凉血,二者同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补中有通,共奏滋肾强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之功,以促进骨痂形成。
穴位按摩以中医理论和经络穴学说为基础,通过点按等手法刺激特定穴位或经络,以祛邪扶正,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本研究所选关元可培补元气;血海能活血化瘀;殷门有舒筋通络、强腰膝等作用;太冲清热利湿,通络止痛;阴陵泉健脾益肾,通经活络[17]。
中医学认为,异常的情志变化是引起疾病或导致疾病加重的主要原因,情志过极可能会引起肝、肺、脾、心、肾功能失调,从而不利于康复。五行音乐法中的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五类乐曲具备不同的生理学特征[18]。五行音乐疗法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应五志(思、忧、怒、喜、恐),分为情志相生法和情志相胜法。《内经》中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等,论述了情志相胜法。根据情志相胜规律辨证选择相应的乐曲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最终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治疗组SDS、SAS评分及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医延续性干预能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继而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平衡紊乱,骨吸收率远高于骨形成率[19]。OC是非增殖期成骨细胞分泌的非胶原蛋白,OC水平升高则骨形成增加,是骨形成指标[20]。ALP水平的高低可反映成骨细胞的分化情况,在骨代谢旺盛时期,成骨细胞较为活跃,血清ALP水平上升[21]。本研究显示,加用中医延续性干预的患者OC、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中医延续性干预能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OC、ALP水平。
综上所述,使用中医延续性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干预,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OC、ALP水平及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