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效果

2023-07-06韦天锐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9期

韦天锐

【摘 要】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充填治疗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配合度、咬合功能、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配合度、患齒咬合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在治疗期间的配合度,降低患儿的不良感受,减少口腔致病细菌及牙周炎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儿的不适感和疼痛度,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关键词】小儿龋齿;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疼痛度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09-0091-04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odified Non-traumatic Filling Technique on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WEI Tian-rui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Anl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Qianxinan 5524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dified non-traumatic filling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hildren with dental cari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1 to Nov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0 children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filling therapy,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on-traumatic filling technique. The treatment coordination, occlusal function and pai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reatment coordination, occlusal function and pain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modified non-invasive filling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dental caries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of children during treatment, reduce the adverse feeling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periodontal inflammation, and improve the discomfort and pain level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is definite.

【Key words】Children with Dental Caries; Non-invasive filling technology; Pain levels

龋齿(dental caries)又叫虫牙、蛀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常见发病原因为儿童未正确刷牙或存在不良饮食习惯,使得细菌粘附在牙体组织上,从而引起慢性感染,儿童为高发人群[1]。儿童龋病患儿牙齿的硬组织会发生长期、渐进的损害,对牙齿的咬合力及咀嚼能力造成极大的损害。患儿如果受到外部刺激,疼痛感会随之加剧。以往,临床上常使用传统牙齿填充技术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其原理是先将牙齿预备到特定形状,使其具有较好的固位及应力,然后在龋洞中填充一种可光凝的单组分复合物或银汞等物质[2,3]。在使用常规的充填技术来治疗该病时,必须使用低速或高速的仪器来钻磨龋洞,这容易使儿童产生比较强烈的恐惧感,再加上器械产生的压力和温度会对其口腔造成刺激,使其产生疼痛感,从而会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很大不良影响[4]。近几年,无创充填法已逐步被用于儿童龋病的临床治疗,该方法不采用高速涡轮式牙机,主要依靠人工工具,对儿童牙齿的破坏程度不大,儿童容易接受,并能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5]。故本研究主要探讨常规填充术与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安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9岁,平均年龄(7.35±2.48)岁;试验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0岁,平均年龄(7.56±2.6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两组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填充术:在进行填充前需要检查患儿具体情况,确定龋齿数量,并使用高速涡轮手机器,扩大处理龋齿龋洞;将龋洞内的腐质全部清除干净以后,针对患儿龋齿的实际情况,制作固位型窝洞或抗力型窝洞,完成操作后对患儿口腔加以清洗,并使用棉球消毒患儿口腔,吸干窝洞中的水分,并使用单凝单组份复合材料对窝洞加以填充。

1.2.2试验组 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采取微创技术清洗患儿的龋齿与口腔,如果牙体深层的受侵蚀程度相对较低,可保存牙本质与牙釉质,如若存在腐质,则需要彻底清除干净,并使用消毒液清洗处理患儿口腔,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在完成冲洗工作以后,需要使用棉球全面吸干龋洞中的水分,并在牙本质均匀涂抹处理液,静置10 s,而后使用玻璃离子充填材料,对龋洞进行填补,清除多余部分,并涂抹凡士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配合度、患齿咬合功能及疼痛程度。

1.3.1治疗配合度 根据患儿配合情况可分为合作型、畏惧型、强制型,具体评判标准如下:合作型:主动配合填充治疗,整体较为顺利;畏惧型:患儿存在恐惧情绪,语言疏导后可配合进行填充;强制型;需要家长协助采取强制手段治疗。配合度=(合作型+畏惧型)/总例数×100%。

1.3.2患齿咬合功能 使用自制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根据患儿的咬合情况,对其功能進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儿咬合功能越好。

1.3.3疼痛程度 使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对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配合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齿咬合功能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患齿咬合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童乳牙未完全发育,牙齿组织比较脆弱,耐酸能力差,易受多种易感性因素影响,造成牙齿缺损,进而发展为牙髓病、牙周炎等。龋齿一般发生于牙菌斑下方,有研究认为[6],龋齿的发生与食品中的物质有关。目前,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龋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儿童龋病的发病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研究发现[7],儿童长期食用大量糖类、酸性食品、饮料及零食,会提高儿童的龋病发生率。另外,儿童不注意口腔清洁也是引起儿童龋病的一个主要原因。龋齿可能发生于乳牙和恒牙期,但其进展通常都比较慢,首先是牙釉质的龋蚀,然后牙冠龋坏部位颜色变得灰暗,牙面变得粗糙,容易产生牙垢。发病初期,患者并不会感觉到疼痛,只有在龋洞已经扩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等食物的时候,才会出现疼痛;如果龋损很深,靠近了根管,或者已经到达根管,那么以上刺激就会导致患者产生无法承受的疼痛[8]。龋洞中往往会嵌进食物,并散发出一股腐烂的恶臭,当龋洞越来越大的时候,牙齿的顶部就会一片一片的脱落,最终只剩下一片残存的牙根。幼儿阶段正是孩子建立咬合关系的关键阶段,如果在此阶段发生龋病,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牙齿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上颌牙与下颌牙的对应关系以及牙齿的排列,导致其咀嚼和咬合功能逐步下降[9]。因此,要及时对儿童的龋齿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咬合关系的建立。

经临床调查发现,龋洞中存在大量的菌群,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存在很大危害。若在处理时未清理干净,则会影响其填充作用。目前,针对儿童龋病的临床诊治多以高速涡轮式手机为工具,先将患儿的龋损牙本质移除,然后以复合树脂为填充物进行修复,但手机在移除病灶时,会产生高温,导致患儿出现强烈的痛觉,从而导致患儿出现畏惧和抗拒心理,进而影响后续的填充操作,导致疗效不佳[10]。此外,对于龋齿患儿,如果使用传统的填充法,可能会影响填充效果,从而造成后续充填物的脱落。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指的是医生利用手工器械,并与使用微创技术相结合,对患儿龋洞展开有效处理,它不仅可以有效保留儿童残留的牙体组织,还可以降低对患儿牙髓组织造成的刺激[11,12],因此可以避免儿童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强烈的疼痛感。无创修复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龋齿,既能填补龋损,又能封闭点隙窝沟的易发龋区域,符合现代防治理念。所用设备可随带随用,操作简便,易于学习,无需电源和固定的牙科综合诊疗,便于进入幼儿园和学校进行实地诊疗,且可防止交叉传染,也无需经过高压灭菌工序,仅需在用完后,采用手提灭菌装置即可[13];同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尖锐的声响,不会使大量的唾液和冷却水在口中堆积,可以有效防止哭闹抵抗、群体性歇斯底里、呛咳、呕吐等发生,从而降低对患儿心理的伤害,也更易于被患儿所接受[14]。

在使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在进行窝洞充填时,所选择的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粘结性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玻璃离子材料,此类充填材料的物理性质非常好,不但与患牙的粘结性很强,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耐磨性,不会对儿童的牙本质和口腔软组织造成伤害[1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充填修复的成功率,同时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另外,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中采用的新型玻璃离子材料,即玻璃离子水泥,在充填后可以缓缓地释放出氟离子,氟离子与牙釉质蛋白质及牙体硬组织中的胶原发生反应后,帮助钙、磷进入脱矿组织,促进龋坏组织的再矿化,进而防止继发龋的发生[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配合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试验组咬合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非创伤性充填技术的应用价值更高,不仅可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改善患儿咬合功能,还能够减轻患儿的不适感,降低疼痛度。但也有研究指出[17],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有其特定的适应证,它适合于深度、中度和浅度龋齿的治疗,其中,龋洞的大小应该可以允许手动器械进入,如果由于龋洞的角度不适合器械进入和牙髓受累的患牙,都不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无创充填对于中型或小型的单侧凹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而对于大型的多侧凹陷,其修复作用不够理想。因此,对采用无创充填技术进行治疗的患儿,应该进行回访、复查,对治疗后出现牙髓刺激的患儿,应该改变传统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综上所述,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改善在治疗过程中的心态,减轻其疼痛度,还可以有效清除口腔中的致病菌,抑制牙周炎症,从而减少继发龋的发生率。在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离子粘固剂具有稳定性好、粘性强、不易脱落等优点,可以防止术后出现填充物脱落等现象,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严杰文,许伟强.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用于儿童龋齿充填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516-517.

[2] 梅秀芹,姜沙沙,于媛.小儿龋齿利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7,7(13):103.

[3] 杨平,宋宏杰.大块瓷化纳米树脂充填与微创去腐联合治疗龋齿的效果及对充填体磨损率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8):978-982.

[4] 王倩.运用玻璃离子充填在治疗儿童龋齿的疗效研究[J].西藏医药,2022,43(4):67-68.

[5] 张吕娜,赵文丽,米亚楠,等.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用于治疗儿童龋齿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8):1264-1265.

[6] 李晋.3M复合树脂充填与高强度玻璃离子材料填充治疗儿童恒牙龋齿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21,27(24):158-159.

[7] 杨楠.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5):105-107.

[8] 宋新花.流动树脂充填后联合应用多乐氟治疗乳磨牙龋齿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5):144-147.

[9] 赵哲珊.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对小儿龋齿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5):63-64.

[10] 陈念华.后牙邻面龋齿充填治疗中不同充填材料对效果影响的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3):143,151.

[11] 谭静.流体树脂对乳磨牙龋齿充填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60-61.

[12] 古卫红.非创伤性充填修复对龋齿患儿充填物脱落及继发龋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12):108-110.

[13] 高巍.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技术在乳牙龋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0):106-108.

[14] 陈向飒,董杰,郑蕾等.无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9):85-86.

[15] 王穎.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32):29.

[16] 王政.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临床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0):46-47.

[17] 余长春.用改良的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小儿龋齿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8):65-67.

编辑 张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