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果杭州的导游是宋词

2023-07-05郭梅

博览群书 2023年1期
关键词:宋人宋词杭州

郭梅

游杭州自宋以降便是一件妙事趣事乐事——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湖、雨湖、月湖、雪湖,始终美不胜收,韵味别具,从不会令人心头产生些许的失望。若将时光的齿轮回拨到千年之前,着一袭青衫,撑一柄油纸伞,或漫步于人头济济、商贾云集的临安坊巷,选胭脂花粉、品宋嫂鱼羹,或远避红尘,去孤山拜访林和靖先生,哪怕只是和他的梅妻鹤子打个招呼也是一桩大大的乐事。遥想当年,文人墨客们在烟雨中品味钱塘,在西子湖畔感怀人生,杭州的一房一舍、一草一木、插云双峰、霏霏细雨……无不是他们眼中独到的景致。他们用当时最时尚的文体——词,细密幽微地记录自己眼中的杭州城,语言雅致而不失通俗晓畅,内容更是贴近生活日常,成为如今公认的宋代美学之经典范式。杭州与宋词,风景与气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承载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更映照出宋风宋韵和宋人的精神美学。

而南宋临安(杭州)时期的宋词更是把“宋韵”寫到极致,特别是那些描写西子湖者。曾经有过游览西湖时某首古诗突然脱口而出的经历,却不曾想是否那些有名的西湖美景古人都有赞颂,更没有想过如果把西湖所有美景和有关诗词一一挂钩,让游客一边观赏美景一边体味古诗意境,又该是怎样的感受?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很有趣味的书,它引起我注意的首先就是书名——《宋词带你游杭州》(作者闫赵玉,杭州出版社2022年版)。以宋词作为导游词来介绍杭州介绍西湖,这真是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妙招。该书以宋词为切入点,藉词作本事背后的人事渊源和文化底蕴勾连或显或隐的杭州人文艳迹,细致描摹繁盛的宋都社会图景。比如第一章题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自然风光》,分别介绍钱塘江、西湖、富春山、桐庐、西溪、凤凰山、孤山、吴山和虎跑泉等景点,其中的每一小节均精选一首著名的宋词为“导引词”,先围绕关键词“杭州”对该作品进行介绍,再找一个人物比如帝王、文人、隐士等去景点打卡,最后再来一波“自由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行文深入浅出、出古入今,兼具文史性和可读性。此外小节的标题也和章回名一样选用著名的词作金句,古雅晓畅,颇具辨识度,如“钱塘江”小节的题目是“钱塘自古繁华”,选自柳永的《望海潮》,“西湖”小节则以俞国宝《风入松》的“画船载取春归去”为题,无不十分到位熨帖。这些著名的词作自然挟带了填词人的精神气韵,将情感抒发与城市精神空间予以巧妙的梳理加工,呈现文人与城市、山水同频共振的细微情感波澜。换言之,在宋词的牵引下,作者用“说明”栏带读者回归词作本事,鲜活而立体地呈现词人与杭州与西湖的微妙关联。

千年前的宋人是否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是不是生活枯燥得只剩下柴米油盐?当然不是。宋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忙碌得多,他们可不是只知“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也不是只懂埋头干活的“打工人”,而是常常想方设法制造“消闲利器”,堪称“创新达人”。在《宋词带你游杭州》中,宋人不再是简单的群体符号,而是在文字描摹的宋代世界中活色生香、嬉笑怒骂——他们,是美食老饕,是发明匠人,是游戏爱好者,更是生活的享受者。别看当时的科技水平确实不如现在高明,但他们有奇思妙想的脑洞和说干就干的冲劲,如喜欢香料,就亲自动手炼材制香,即使味道不够浓郁也全不打紧,配上自制的“小有洞天”工艺品,就能让清芬溢满山石的孔窍,氤氲出仙境般的感官氛围;爱好蹴鞠,那就男女齐上阵,平等参与赛事,或许练着练着就能在全国球赛中夺得“名旗”,抱回丰厚的奖金呢,简直是现代足球的“翻版”……这本宋词“说明书”融入了人间烟火的真实和随性,充盈着生活的质感,词句散落着宋人的心境、心性和经验,随手采撷一二,便能藉他们的视角探寻宋风宋韵。

宋人的日常生活可谓雅趣、闲情兼具,比如,节日时令的出行彰显着他们生活的丰富和灵魂的有趣——词人胡浩然在《送我入门来·除夕》中说,“荼垒安扉,灵馗挂户,神傩烈竹轰雷。动念流光,四序式周回”,生动地还原了宋人过新年时的礼俗。他们用张贴神荼、郁垒门神和挂钟馗神像等方式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喜乐、吉庆、热闹非凡。虽然宋人没有电视机、电脑等设备可供娱乐,但巧手工匠制作了精巧的爆竹,点燃时式样繁多,可变幻成乌龟、梨花、牡丹、仙鹤等图案,引得众百姓翘首驻足,凝神观赏。有意思的,此时作者还没忘记闲闲地加上一笔,告诉读者临安城具有完备的消防设施,还有专业的消防官兵日夜坚守,对于烟花爆竹的失火隐患是有着较为强大让人放心的预案的。此外,宋人还会适时对亲友“群发祝福”,当然,和现在的微信、钉钉发祝福方式不同,他们是制作“拜年飞帖”,在梅花笺上写下地址与姓名,然后粘贴到亲友家的门上……显然,虽时隔千年,但宋人过年的习俗却传承至今,成为杭州市井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宋人喜欢热闹,也偏爱浪漫,向往氤氲缠绵的风雅乐事。他们推陈出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真正算得上是时尚的“弄潮儿”。就说鲜花吧,这可是如今女孩子们的最爱,尤其是在各大纪念日里,男生要是不送上一束鲜花,绝对会被女友嫌弃。而放眼宋代,人们对鲜花的热爱也简直到了狂热的境界。在临安城里如若看到男人簪花,您可千万别大惊小怪,因为在当时簪花可是一种时尚,就连糙汉子们也难以抵挡其诱惑。杨万里在其《德寿宫庆寿口号其三》中曾道: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在宋孝宗给太上皇宋高宗祝寿时,便出现了群臣千余人头上簪花的奇特景象,难怪连金国都忍不住将这一风俗学了去,当作全新的潮流。甚至,在宋代过日子,你还需掌握一门插花的手艺,否则到了重阳恐被左邻右舍笑话——宋人过重阳节需准备菖蒲、石榴、栀子等鲜花,以作插花之用。即便是买不起花瓶的家庭也需寻坛子供养鲜花,以示对佳节的尊重。而且,人们还会购买“四季花冠”,仿若将四季花卉戴在头上,简直妙不可言。

宋人崇尚简单内敛、隐逸闲适,擅长在庸常的生活中提炼出高雅的意趣——他们喜欢“闹酒”,喜欢用歌声或酒词劝酒,比如行荷花令时会摘下一朵荷花,席上每人依次摘下花瓣并吟唱词作,拿到最后一瓣的人便须饮酒。宋人还创造性地将酒具设计成各种款式,其中常见的有每只杯子采用一朵花的造型,称“十花金盏”,无怪乎能让人“一醉解千愁”了。还有,晴日闲坐庭院,往往依稀能听到花农婉转的叫卖声,着实令人心动——宋人将叫卖声当作一种艺术来欣赏,纯粹源于对音韵美的痴迷。而如今人们记忆里的老杭州叫卖声,自然是和宋人宋韵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在现代,“打卡”是一个旅游热词,隔空打卡更是一种曼妙的时空想象。《宋词带你游杭州》在“说明书”后,设置“文人打卡”“将军打卡”“仕女打卡”等站点,让读者可以自由扮作嫔妃、市民、商贩等角色,并根据自己的具体身份自行设计在宋代的游览路线。如若对宫廷秘辛感兴趣,那就做一回高高在上的皇帝吧,往来于宫殿楼阁,或埋头处理国家政务,或站上城墙与民同乐。不过,做九五之尊也并不轻松,宋孝宗在八月十八观潮节需陪太上皇赵构检阅水军、观龙舟竞渡,在“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四孟之际也不得空闲,需到景灵宫祭祀,完成宗教仪式。当然,做官也决非易事,节假日还算轻松,可以在朝堂上和来自辽、西夏、高丽等国的使者共饮美酒、共赏歌舞,但雨雪天气时则可能会被官府派往各处给穷苦人派发救济金,并免去三日的房租,颇似如今的“送温暖”,辛苦并开心着。可惜,南宋朝堂内忧外患不断,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爱国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慷慨悲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他一心抗战,尘满征衣,只愿早日实现收复中原的宏愿。然而,众所周知,岳飞最终蒙冤入狱,含恨而死,杭州的古城门不仅见证了德寿宫里的奢靡,还有爱国名将、文人的满怀悲愤,令人唏嘘。

去寻常巷陌做逍遥名士,算得是风雅无比的体验,比如去园林以诗会友,去“南宋画院”绘西湖山水,均为雅事。宋代文人大多寄情山水,潇洒自得。如以梅妻鹤子名标青史的林逋游遍江淮后,结庐孤山,终身不仕不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隐逸诗人。张炎是南宋“中兴四将”张俊的六世孙,他曾与周密、陈允平等在西湖畔结社填词。国破家亡后,旧友飘零,张炎写下一阙《南浦·春水》寄托对故友的深深思念。潘阆和柳开素爱互开玩笑,以耍弄对方为乐。一次他俩在馆驿借宿,住进曾闹鬼的屋子。潘阆故意身披兽皮,头戴面具,吓得柳开连连求饶。潘阆明白自己玩笑开过了头,竟连夜远远逃遁,读来令人发噱……

当然,宋代文化圈里还有如辛弃疾般能文能武的“硬核”文人,既能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又能凭生花妙笔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好叫人歆羡。所以,选取“文人”角色卡,跟神交已久的偶像们一同上战场、品诗文、饮酒品茗,听听他们的八卦轶事,甚至成为他们的至交好友,也显然是大大的美事一桩。不过,平常百姓的职业体验也很不错——做琴师得有不屈从政治权威的风骨,做工匠要细心雕琢,领会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搭配,做僧人则需不为外物所动,葆有潜心修禅的初心……饶有意思的是,在书中的打卡环节常能找到机会一探缠绵悱恻的风月往事,比如,每当钱塘江潮汛来临,商家子弟乐和与官宦女子顺娘的爱情故事便浮出水面——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却因门不当户不对而无法如愿相守,只能在观潮日遥遥相望,互诉相思之苦。不料,顺娘突然被凶猛的潮水所吞噬,乐和迅疾扑入水中去救心上人,终于感化了父母,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有,遥望雷峰塔可以联想起“月下老人祠”的故事,而在元宵佳節则或许能看到《张生彩鸾灯前传》里一眼万年的惊艳一瞥。

南宋吴自牧曾在《梦粱录》中言道: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在慢节奏的市井生活中,宋人脑洞大开,创设了诸多娱乐项目,体现了他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深情。比如冬至是法定节日,有道是“冬至大如年”,尤其在南宋,冬至的节日气氛甚至比过年还浓,人称“肥冬瘦年”。官府会给公务员放假七日,还允许市民在冬至日前后的三天里参与博彩,尽情狂欢。于是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谓之“做节”,市民纷纷去岳王祠、城隍庙烧香。街头还流行一种名为“驱傩”的仪式,三五人为一队,装扮成神鬼、判官、钟馗,敲锣击鼓,俗称“打夜胡”。学童在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当日甚至无需上学,可以肆意放飞,享受童年。而每逢寒食、清明,杭州人则必出门踏青。

宋代杭州的娱乐设施相当不错,词人韩淲在其《明月棹孤舟·逢子似清河坊市中客楼小饮》中描述了他在清河坊招待好友的情景。作为临安城重要的商业中心,清河坊里店铺鳞次栉比,各色酒肆环境优雅,服务态度也上佳,在提供各类饮食之余,还安排当红歌伎的演出,供宾主把酒尽欢。不过,去酒肆消费也颇有讲究,若一时不慎则难免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譬如刚一落座,店家摆上的几道酒菜称为“看菜”,只可观赏不可品尝。再如酒量小且阮囊羞涩的人可不要轻易“登山”即上楼就座,在消费水平较低的楼下坐坐便可,以免买单时的尴尬。不喜饮酒的话,去茶坊消费也不赖,那里的豪华程度丝毫不输酒楼,顾客可以一边划船观光,一边品茶吃点心,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特色的茶坊,欣赏音乐会、体育节目或说书表演。更有意思的是,宋代餐饮有堂食也有外卖,如螃蟹、鳝鱼、野鸭肉等熟食和紫苏饮、梅花酒等“凉水”,品种丰富,应有尽有。若是只想宅在家中,就不妨让外卖小哥送餐,随叫随到。餐饮之外的节目也琳琅满目,人们可以去彩棚购置衣服、头面、靴鞋等,也可以去瓦舍观看蹴鞠表演。如觉得还不尽兴,那就不妨去“水弩社”“锦标社”耍下弓弩,去“英略社”学习拳脚棍法,都很不错。

《宋词带你游杭州》让人时而穿梭于遥远的宋都坊巷,时而回归现代,在时空交错的碎片叙事中,拼凑出杭州市井凡俗的全貌。可以说,在古今的畅想和雅俗的对视中,在《宋词带你游杭州》里,宋词中的红尘烟雨经历千年的洗礼,投射出睿智优雅的光芒,而词作的背后则是宋人从容雅致的人生实录和宋代尽显风骚的文化根脉,成就了当下更为深厚蕴藉的杭州文化底色。在大力提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确实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领会那些经典之作,并且找到让它们在今天依然可以熠熠生辉的方式。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宋人宋词杭州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杭州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宋词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