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劳动教育的校本化实践路径

2023-07-04李朝霞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聋校劳动教育

李朝霞

【摘 要】 劳动教育是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积极探索聋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劳动教育贯穿聋生教育培养全过程,系统加强聋生劳动教育,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全面提高聋生劳动素养。

【关键词】 聋校;劳动教育;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62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将劳动教育贯穿聋生教育培养全过程,系统加强聋生劳动教育,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构建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促进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建设“我劳动我光荣”的校园文化,搭建“走出去、引进来”等劳动教育平台,帮助聋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走向自立自强的人生。

一、基于聋生特点,开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纲要》强调,要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实施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独立课程。一到五年级每周开设1节生活指导课或劳动技术课,六年级及以上每周开设2—4节劳动技术课或职业技术课。

学校根据不同学段聋生的特点,整合多种资源,开设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四到六年级开设烹饪课,学习各种面点的制作;初中部开设缝纫课,学习基础缝纫知识;高中部开设机器人组装、电脑组装等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实践课,让聋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此外,学校还引进“非遗”项目,把漆画、软木画等传统工艺纳入课程教学,让聋生在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培养劳动技能。

二、加强学科融合,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劳动的普遍存在以及劳动教育的实践性、体验性等特点,决定了劳动教育必须与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深度融通,实现全学科渗透。学校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教育素材,找准劳动教育活动设计与不同学科的连接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进一步提升聋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聋生良好劳动习惯与品质,将勤劳自立的观念深深印在聋生心中。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赞美劳动和劳动者的文章,如《落花生》《植树的牧羊人》《敬业与乐业》等,这些都是帮助聋生体会劳动价值的生动素材。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文本内涵,进行“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教育,培养聋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是聋生开拓视野、增强才干的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之前,有时会带聋生去菜园劳动,聋生付出汗水之后所写的作文和日记,更加真实感人;理科教师在科学实验做完后要求聋生整理实验教具,打扫实验教室,培养聋生的劳动习惯。聋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参与劳动实践,实现智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

体育能强身健体,是锻炼聋生运动协调能力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引入劳动教具,设置劳动情境,让体育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聋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在劳动中锻炼身体的意识。

欣赏美能够给人愉悦的精神体验,创造美能够让作者获得自我满足和价值认同。聋生在美术实践课上学习制作漆画、软木画、香囊等,充分发挥创造力,将自己对美的理解用双手创作出来,既提高了审美素养,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意义,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学校聋生的劳动作品多次受到教育部及省市领导的好评,部分漆画作品作为中日交流礼物,被福州市赠予日本沖绳县那霸市。

三、丰富实践机会,营造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深切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学校努力建设劳动校园,创设了不同的“劳动岗位”,让聋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校园劳动,在不同岗位上体认自身价值,提升劳动素养。

如“班级卫生岗”,班主任安排本班聋生轮流负责每日(含双休日)教室卫生和班级包干区卫生,实施“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精细化班级管理,增强聋生集体认同感与劳动责任感。学校创建了“小火炬文明礼仪队”,少先队员轮流在校门口文明问好,维持秩序,在自治管理中培养“校园文明践行者”的岗位意识。学校专门开辟了一块“快乐农场”,为聋生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提供平台。“快乐农场”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的蔬菜、水果,让聋生定期记录其生长过程,待到成熟后采摘下来,带回去做成美食品尝,最后晒出照片分享交流。聋生全程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深切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培养了劳动习惯,提升了劳动品质。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劳动比赛,激发聋生参与劳动的内驱力。例如,在整理文具比赛中感受劳动之趣,在制作水果拼盘比赛中体会劳动之美,在机器人拼搭比赛中感受劳动之奇……学校将劳动教育寓于快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聋生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聋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劳动教育真正活起来。

四、整合多方力量,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

一是加强家校联系,鼓励聋生参与家务劳动。劳动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校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将劳动教育渗透到家务劳动中,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家长充分给予聋生操持家务的机会,学校有六成以上的聋生每天在家劳动1小时以上。他们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承担起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更养成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

二是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让聋生通过劳动融入社会。学校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走出去”系列社会志愿活动,为聋生创造更多与健听人交往的机会。如每年拗九节,学校带领聋生到社区给社区老人送拗九粥,并表演精彩的文艺节目;端午节,带领聋生到社区包粽子,送给左邻右舍;春节前夕,组织聋生到社区开展写春联、送福字、剪窗花、打扫房屋等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2次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聋生走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模范学习,在榜样的激励下,树立以劳动为荣、尊重劳动成果、弘扬劳动精神的优秀品质。

劳动教育是聋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学校将紧跟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大力推进聋校劳动教育,探索学科创新、五育融合、多方合作的劳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聋生铺就一条成长的坦途。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聋哑学校,350025)

猜你喜欢

聋校劳动教育
聋校师生信任关系建立的研究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