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数学教学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
2023-07-04吴海云
吴海云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包括运算能力、建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本文首先闡述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接着分析新高考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最后从学生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培养三个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的考虑,提出开展多元教学、注重实践教学、引导总结知识三个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仍要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要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从无尽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课程特性之中,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进步和思维发展.深化数学课程育人价值,能促使学生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以深刻体现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
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质
新课标对数学核心素养做出了如下阐释.
1.1 数学抽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学是对生活的另一种诠释和展示,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抽象理解,让他们通过数学符号、数学定理等解答分析数学现象、数学问题.
1.2 逻辑推理
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从而让他们通过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进而加深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推测.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数学学科思维品质得到进一步增强.
1.3 数学建模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和提炼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等,他们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深刻感受对事物变化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1.4 直观想象
高中数学需要学生具备灵活运用事物模型和几何空间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将生活中的几何体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通过形象化的方法处理抽象问题,从而提高直观想象能力.
1.5 数学运算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剖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要能通过数学运算法则进行运算活动.数学运算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必备的基础能力,更是在未来成长和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1.6 数据分析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等活动,这十分考验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强化这方面的引导,以促使学生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2 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
2.1 突破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
数学是重要的高考科目,在高考总分中占据大比重,而且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是逐年提高难度的学科,也是选拔创新人才的重要参考学科.因此,高中教学都十分关注数学教育.但部分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上,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制度和内容都向着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并且不能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向.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提出的要求是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
2.2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新高考政策重点突出了“创新”,从这一点来看,其是基于教育改革的进程逐步进行的.新高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不管是内容设计、题型设计还是评价设计,都要求向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靠拢.因此,过去的题海战术不再适用于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学,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实用化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教学设计理念与核心素养理念保持一致,这才符合新高考的具体要求.
3 新高考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3.1 开展多元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2].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维度地量化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并构造均衡的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在多元教学手段下,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
例如 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中“复数的四则运算”这一课时,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本课要求学生能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能进行逆向思考,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复数的加减运算、乘除运算等.教师要避免“开门见山”式的新课导入方式,而可以通过以旧引新的方式开启新课.如可以在课初阶段展示如下内容:(4+5x)+(2-6x)=6-x,(4+5i)+(2-6i)=?
并提出问题1:请结合这两式特征,同学们能产生哪些猜想?问题2:用字母表示数,你可以找到复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吗?并由此引出运算法则:z1=a+bi,z2=c+di(a,b,c∈R),那么:z1+ z2=(a+bi)+(c+di)=a+c=(b+d)i.为了让学生高效学习本课知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熟悉复数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解题思路,能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如下习题:已知复数z满足|z|=5,且(3-4i)·z是纯虚数,则z =?可以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探讨.5分钟过后,教师随机抽选一名学生,让其阐述本小组探讨的解题思路.若学生给出如下回应:“先求z再代入模的运算,接着再用共轭得出.教师可以逐组询问,并认真点评每个小组的回答,更多地运用肯定性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各组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做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印象.再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运算比赛,各小组出题,让其他小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算出结果,并举手示意,接着喊出答案.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每个人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运算练习,因此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此一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数学运算,这样才能让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而且他们能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他们的运算素养也能有所提升.
3.2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增强实践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知识点.
例如 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用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找到或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能结合解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解决异面直线成角的计算问题.由此可见,本课教学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提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是什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或是通过画图,或是通过折纸等,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用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探究中,他们能深入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定义: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分别做直线a′∥a,b′∥b,将直线a′与b′所成的角叫作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例题,同样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例题如下:在正方体ABCD-EFGH中,O为侧面ADHE的中心,如图1,求异面直线BE与CG所成的角.要想解答此题,学生必须仔细看图,并进行一定的画图操作.
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需将AH,AF连接起来,并作如下思考:
因为CG∥BF,所以∠BEF为直线BE与CG所成的角,∠BEF=45°,所以BE与CG所成的角为45°.
可见,教师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能让他们产生直观想象,能让他们充分锻炼数学建模能力.
3.3 引导总结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高中学生即将参加高考,他们有着极大的学习压力,他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完各学科知识.而数学知识有着极强的抽象性,需要学生构建起一定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3-4].而部分學生由于学习能力有限,数学基础较弱,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引导学生做知识总结,并在日常教学中也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路与课堂同步.这样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对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 在学习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中“基本立体图形”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提高对圆柱、圆锥、圆台的结构认识,能在推演例题的过程中提高实际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及认识等.教师可以将课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导入新课.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接着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都有怎样的形状?如果让你描述它们,你会怎样表达它们的形状?”这个过程能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展示生活物品,能将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跟数学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第二阶段,讲授新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圆台等,如薯片筒、铅笔头、火箭、子弹头、沙漏、台灯等.学生在观察这些空间几何体的过程中,还能想到其他的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圆台等.接着,教师提问:“观看生活中的圆柱,你会如何定义它?”学生能想到圆柱的构成,能在脑海中将其“拆解”:由一两个圆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并如此回应老师.接下来,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圆柱的定义,并分别介绍它的轴、面、母线等,每介绍一个元素,教师都用多媒体呈现其直观图,让学生在语言和可视化内容的双重刺激下,深刻领悟相关知识点;第三阶段,知识总结.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区分很多概念.因此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记忆活动.而空间几何的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不能依靠死记硬背,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存有一定的形象,并能将其抽象成有着高度精确性和总结性的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在此阶段跟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点.可以跟学生一起画思维导图,将各部分知识点浓缩成关键词,将其填入合适的位置.如在以“空间几何”为中心的导图框之下,可以延伸出三方面内容,分别是“圆柱”“圆锥”“圆台”,并对它们进行进一步延伸,将各自概念的关键词填入其中.这样,学生在进行复习活动时,能立即回想起课堂学习时的场景,能产生相关联想.
可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能让他们产生课堂学习时的情景,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要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授课模式.教师开展多元教学,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培养其建模能力;引导总结知识点,建构知识结构,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参考文献:
[1]陈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354(23):73-75.
[2]黄娟.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数学文化教学的构建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562(33):32-34.
[3]张元兵.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562(33):47-49.
[4]韩天胜.浅谈基于新高考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J].求知导刊,2022,336(32):2-4.
[5]宋仁全.新高考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6):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