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3-07-04高姝林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高姝林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知识点分散的问题,学生不能系统化整合数学课程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单元教学活动,把学科素养、思想方法、单元知识、章节知识作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整合重点、难点课程知识,让学生拥有清晰的学习思路,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共同来探讨单元主题、单元内容,由单一过渡为整体、由静态过渡为动态,给予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从中积累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提升高中数学课程活动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课堂教学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果采用、实施课时教学,那么会分解教学内容,会对于数学课程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造成破坏.因此,教师要通过数学单元教学的形式弥补缺失,实现数学要素的科学规划、综合分析,展示出数学课程知识间的关联性,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整合、重组,让数学教学目标有清晰的导向,提高数学单元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数学课程知识结构和体系.同时,在实施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方法期间,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各项需求,灵活设定单元教学方案和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科知识,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成长.

1 开展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适切性分析

1.1 以“大”促“全”

基于新课标模式下,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教师要重点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知识掌握能力,通过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的形式,能够实现以“大”促“全”,让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完整的、系统化的.基于宏观视角、整体视角来探索数学单元知识,改变以往学生“前边学习、后边忘记”的学习状态,实现新旧课程知识的连接、关联.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归纳、一边整合,改变以往数学知识点分散、孤立的问题,真正达到一种“动线成面,连点成线”的教学效果[1].

1.2 以“阶”导“进”

通过开展单元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以“阶”导“进”,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会在教师的带领、点拨下攻克数学知识,但是分阶段教学会让学生无法有导向探索难点、重点知识,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在单元教学的指导下,能够让学生在探析单元知识期间,明确哪些是难点内容,哪些是核心内容,灵活规划课时,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活动质量[2].

1.3 以“动”制“静”

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能够实现以“动”制“静”,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状态,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在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静态化”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固定的,学生只需要掌握课时知识,但是这种教学形式较为枯燥、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掌握数学知识.而在单元教学中,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操作、调整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目前的数学知识学习进度、掌握程度,调整之后的单元教学进度和策略,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动态化”调整、发展,让学生更为扎实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3].

2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

2.1 密切关注学生

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思想情感等,一切围绕学生来落实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更为扎实地掌握数学单元知识.学生间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要用统一的进度、方案,来约束学生、点拨学生,而是要分层化设定问题、目标、方案,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深度突出思维

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培育学生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学科思维来落实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单元知识期间,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判断和推理思维能力、演绎和归纳思维能力等,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让学生深度探索数学单元知识,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果.同时,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以此来优化单元教学过程和方案,提高单元教学活动质量[4].

3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方法

3.1 分析教学要素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在高中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要分析教学要素,明确单元教学中的核心、难点内容,让单元教学活动顺利实施下去.

例如 在“概率”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基于系统化、整体化的视角来解析概率,把随机现象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让学生意识到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展示特定、經典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有限样本空间、样本点,掌握随机现象中的概念、定理,能够灵活理解、计算古典概率中简单随机现象中的概率,能够在特定情境下来解决概率问题,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等.概率知识和统计知识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性,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要着重带领学生研究概率中的成对数据统计分析、随机变量与分布、概率中的计数原理等,明确单元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内容.

同时,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标解读,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围绕实际模型与案例,计算随机事件中的概率,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层面.通过解读课标内容,既能够让单元教学方案、活动更加合理,还能够明确单元教学导向,提高单元教学活动的效率、质量.另外,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情分析,以此作为设定单元教学方案、活动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概率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阅读能力,但是学生只能够求解简单事件中的概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概率单元教学中,教师不要简单传授知识,而是要引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在复习初中概率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概率知识、概率模型,提升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探究能力[5].

3.2 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在高中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并且要把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开展单元活动、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让学生有导向探索数学课程,通过自身努力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实现单元内知识、单元间知识间的融合,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设定四基目标,让学生理解单元知识中的核心数学概念,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频率计算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并且要鼓励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学生通过分析随机事件实例,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和活动经验;其次,教师要设定四能目标,引领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了解身边存在的随机现象,结合生活实例来解析概率问题.学生需要在随机试验中构建概率模型,灵活处理随机事件中涉及的概率问题;最后,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来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数学问题,形成清晰的运算思路和学习思路,能够利用运算公式来解析概率问题.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建模,围绕概率模型背景,用数学语言来阐述建模的过程与结果.另外,教师要在单元教学中出示一些经典例题,重视学生的解析思路、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借助数据规律来解释相应的随机现象.

3.3 科学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流程

在高中单元教学中,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科学设计单元教学实施流程,让单元教学活动高效率、顺利开展下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质.

例如 在“概率”单元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做好总体设计工作,围绕课本顺序来授课.第一,教师要通过随机试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事件中的随机性,围绕随机试验结果来得出“频率稳定性”结论.教师在讲解随机事件中的基本事件期间,不要表层化让学生理解概念知识,而是要通过列举实际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随机事件中会涉及的基本事件;第二,在事件的相互独立性中,教师要列为重点内容,重视知识的升华和迁移,让学生理清事件间的关联性;第三,教师要做好课时设计,结合单元教学目标、教学要素,设定如下课时安排进度“概率单元引入、有限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习题处理、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性质、随堂演练和课后练习、事件相互独立性、频率和概率、随堂演练和课后练习、复习和巩固”,通过规划课时,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单元知识,提高单元教学质量;第四,教师要重视评价、反思、修改,通过课堂评价的形式,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处理方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索概率知识,提升学生思考能力、解题能力.在课后评价中,通过布置作业、互动的形式,让学生重新梳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从中查漏补缺,提高单元教学活动效率.

3.4 创设单元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单元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情境的渲染和引导下,强化对单元知识的记忆和学习.

例如 在“概率”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入、讲解“飞机上有炸弹可能性,导致很多人不敢去坐飞机”的趣味故事,让学生拥有探索概率知识的自主性和动力,感知到概率知识和现实生活间的关联,学生在轻松、有趣、真实的氛围中来探索概率知识.同时,教师要重视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点拨、引导下,强化对单元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要重视课堂问题的链接,通过设定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攻克概率数学知识,如,“在箱子中有40个奖券,其中有少部分奖券中有奖品,在不拆开奖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估算有几张奖券中奖”“随机抽选一张,没有中奖,但是第二次也没有中奖,是否中奖概率为0?如果两张都有奖,那么抽中率是100%吗?”“每次抽选4-6个奖券,一共做了200次的试验,你们可以从试验数据中总结规律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析、解答问题期间,了解随机现象中的数量规律,强化对概率知识的深度探索,训练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围绕数学文化来创设单元教学情境,为学生讲解“梅尔与保罗丢骰子赌局”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概率论的产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数学发展史有更多的了解,让单元教学活动更加有趣,获得最佳的单元教学成效.

3.5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单元教学活动

基于新课改模式下,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維意识,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重视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等,提高单元教学活动质量.首先,教师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辅助单元教学活动,

例如 在“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绘制图形”教学任务,用GeoGebra软件来展示直线与圆图象,伴随着方程参数的持续化变化,变换图形的位置,让学生理解、构建数学模型,给予学生良好的直观体验,训练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单元教学活动,同样,在“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熟练应用坐标法,学生需要选择最佳的建系方法来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合作的方式,探究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于问题串的形式,引入新的单元知识,让学生在解析、解答问题期间,了解直线方程的特点、定义,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标准来落实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单元设计来促进学生理解”,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路,基于整体视角去探索数学课程知识,引领学生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数学课程结构,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师生共建高效化数学课堂.同时,在高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与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探索和思维的空间,强化对数学课本知识的理解,以此查漏补缺,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萍,郭泽琳.深度学习视域下逆向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效[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54-65+206.

[2]汪健,任念兵.高中数学主题教学之“概念类主题”——以高中数学中“比”的概念为例[J].数学通报,2021,60(08):22-26.

[3]方长林.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设计单元-课时教学——以高中“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单元为例[J].数学通报,2021,60(06):30-35.

[4]顾镭.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问题链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直线的方程”为例[J].科教导刊,2021(09):163-164.

[5]曾荣.螺旋式上升背景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研究——基于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必修4函数图象变换编写的比较[J].教学与管理,2012(22):78-81.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