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中微课教学的应用方法

2023-07-04尹晓微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课堂教学

尹晓微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要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利用微课教学,高效化开展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巩固,让学生拥有独立实践和探索的学习机会,从中总结数学知识规律、学习技巧,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展微课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显著的优势和作用.教师要结合数学课本内容、学生实际学情,灵活设定数学微课教学方案和形式,用微视频的形式把不易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地展示出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1 开展数学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1.1 拓展数学课堂教育内容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通过实施微课教学,能够拓展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微课主要是借助信息设备、多媒体技术,压缩将要讲解的数学知识点,用微视频的方式来展现难点、核心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探索、课后巩固中观看,逐渐攻克数学难题,更为扎实、全面地掌握数学课本知识[1].

1.2 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在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制作、设计微课和微视频,在此期间,除了要用到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围绕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进度,分层化、差异化设定微课内容,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灌输、学生重复练习习题的现状,要打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数学教育模式,促使师生协同成长、进步[2].

2 高中数学课堂中微课教学的应用方法

2.1 做好微课教学的准备工作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想展示出微课教学的优势、作用,教师要做好微课教学的准备工作,让微课活动能够顺利实施、开展下去,引导学生扎实巩固、掌握数学课程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高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准备活动中,教师要提前备好教学设施.

学校要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多媒体教育环境,在硬件方面要选择CPU性能强的计算机设备,这样能够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更为便捷化、流畅化地展示数学课程知识,让学生更加专注、用心钻研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课堂听講习惯.在软件方面可以选择Camtasia后期软件,做好微课视频的剪辑与编辑工作,Camtasia后期软件还具备语音功能,能够风趣、形象地阐述数学理论知识,为学生打造温馨的数学教育氛围.

除了要做好硬件、软件方面的教学准备工作,教师还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第一,借助网络平台来浏览、下载一些优质的课件和资源,为撰写教案提供参考和借鉴;第二,教师要自主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并且把要讲的话用电子稿的形式展示出来,把重点、难点数学知识用字幕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进度,分层化设计课前预习内容、课中习题内容,并且用课件、微视频的形式呈现,展示出微视频的导向功能.另外,在微课教学准备工作中,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发表建议和想法,以此来搜集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数学素材,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学习兴趣[3].

2.2 明确微课教学具体步骤

在高中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微课教学的具体步骤,让微课教学活动顺利落实、开展下去.首先,教师要科学、合理选题,这是微课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首要环节,教师要联系数学课本内容设定主题,让微课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教师要基于考点、疑点、难点、重点内容来制作微视频、微课课件.

例如 在讲解“幂函数”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围绕大纲来明确难点、重点内容,把幂次函数中的图象、定义、应用、计算方法作为微课选题,打造一个系统的幂次型知识结构;其次,在确定微课教学选题之后,教师要录制视频,科学编写教学计划,反复打磨教学内容和方案,保障教学环节的合理、无误.如,在讲解“等比数列”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教育器材,把相关知识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在录制完微视频之后,教师要编辑视频内容,围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化水平”删改相关内容,保障微视频内容的精悍、短小,这样能够有导向展示重点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最后,在完成微视频录制、编辑之后,教师要把微课内容巧妙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优化数学教育过程.

另外,在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想法,多和学生去互动,以此来调整微课教学方案和形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3 借助微课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之前的“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培育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微课就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能够尊重、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数学学习需求,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师生共建高效数学课堂.在微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出微视频的导向性功能,借助微课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让所有的学生都专注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3.1 课前预习

在高中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分层教学活动,实现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分层化设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做好“提前备课”工作,事先梳理课堂中要讲解的难点、重点数学知识,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析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通过简单的预习为攻克难点、重点内容做准备.

例如 在讲解“概率”知识前,教师要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简单展示概数意义、随机概率、概数性质等,让学生简单了解基础型的数学知识,之后逐渐增加难度,为学习水平高、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设定一些难度系数大的预习题目,引导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2.3.2 课中分层

在课前分层化预习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重视课中分层,展示出微课教学的导向优势、功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索、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都是统一教学,没有兼顾学生间的差异,通常是把优等生作为设计方案、活动的参考依据,忽视了中等生、学困生的学习需求,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因此,在微课的辅助下,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分层讲述、展示,让学生内化数学知识.

例如 在讲解“平面向量”数学知识期间,教师可以先播放微视频,让学生结合微视频内容去探索、学习.之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进度和需求,帮助中等生、差等生巩固基础数学知识,帮助优等生拓展课内知识、攻克难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学习,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3.3 课后巩固

在高中数学微课教学形式下,教师要重视优化课后巩固环节,让学生加深对数学课本知识的记忆,训练学生的解析、解题能力.教师要分层化布置数学作业,对于学困生,要利用微视频来布置一些拓展型、挑战型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利用微视频布置一些基础型问题,引导学生巩固、内化数学课堂知识,之后再去解锁、探索更高难度的数学問题.

例如 在讲解了“不等式”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用微视频汇总难点、重点知识,让学生去复习、巩固.之后要遵循由易到难的方式,布置一些“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线性规划”等数学作业,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自信心.

2.3.4 通过微课教学解决难点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涉及的难点、重点内容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口头讲述、习题重复训练的形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通过微课教学来解决难点问题,让数学教学过程、方案具备更强的导向性,最大程度降低学习难度,满足学生的各项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来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点,对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点拨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降低学生的出错率,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结合自身实际学情参与训练活动,防止出现同一题型反复解释、解答的情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在“三角函数的概念”课程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微视频列举典型题型,为学生呈现图表,增强学生对于“三角函数”数学概念的认知.教师要围绕学生学习层次、学习能力差异化设定教学难度,在讲解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拓展习题、知识,激发学生攻克难题、挑战自我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活动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复杂、难度较大,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后,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圆锥曲线”的出处.针对以上情形,教师可以用微视频形式动态化演示,精准传达给学生双曲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牢固记忆数学知识.

2.3.5 利用微课教学拓展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会结合数学课本、教学大纲来开展教学活动,导致数学教学资源存在局限性.而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当拓展数学教学资源,引入一些有趣、有内涵的数学案例,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自主学习意识,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首先,教师要在专题阅读活动中应用微视频,让学生感知数学文化的魅力,以及数学理论知识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

例如 在学习“割圆术”数学知识期间,涉及了算法、几何、极限、数列等数学知识,能够展示出程序化、有限和无限、直代曲的特征.同时,在阅读材料中也涉及了概率、微积分、几何领域知识,学生能够掌握求得圆周率近似值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蒲丰投针概率法、阿基米德几何法,让学生在学习、观看期间,感知到数学文化中的博大精深、人文魅力,以及数学家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另外,在微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微视频的形式汇总、归纳核心数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更加系统.

例如 在讲解“九连环技术问题”期间,教师可以用微视频归纳类比、函数、递归、化归等数学思想,层层递进式展示数学模型,让学生更为扎实地掌握数列推导公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积累更多的数学经验.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实施微课教学,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教师不再完全主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和行为,而是要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和探索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优良的课堂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强化对数学课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记忆,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邢凯强.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22(11):69-72.

[2]张进生.高中数学教学微课应用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01):102.

[3]孙娟娟,李象林,谢迪.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0):130-131.

[4]张俊.微课资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入[J].教学与管理,2019(16):46-48.

[5]林文柱.基于“几何画板”微课的数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9(07):42-4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