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资源化,实现有品质的言说任务设计
——“双减”背景下高年级言说任务设计例谈

2023-07-04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言红芬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6期
关键词:课本剧言说讲解员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言红芬

“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成了教育热词,更是“双减”的目标所在。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要让言说任务从形式单调、内容简单走向言意共生、生动有趣,以此来激发学生言说的兴趣,达到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水平的目的,这是笔者在高年级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研究方向。笔者努力改变传统的言说任务设计模式,尝试链接多维资源,设计情趣相融且富有实践性、挑战性的言说任务,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及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现向有品质的表达漫溯的目标。

一、要素资源——深入发掘练思维

语文要素,即统编版教材中指向语文关键能力提升的训练点。纵观高年级的语文要素中,无论说明性文章,还是叙事性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言说要素。教师要基于这些言说要素的发掘,紧扣语文教学的活动展开,进行相应的言说任务的设计,从言说训练中着眼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言说思维的提升。

统编版教材中有大量的叙事性作品,吴忠豪教授认为教学叙事性作品也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基本读懂文章,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二是得到情感体验,能够说出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可见,叙事性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言说要素,而这言说中更指向学生直觉、逻辑、辩证等多维思维品质的培养。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跳水》一文,它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一艘轮船上,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爬上桅杆遇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海、孩子得救的故事。深入解读文本,笔者发现学生在了解故事内容方面不存在困难,而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对船长当时想法的推测、对船长思维过程的了解等是他们学习的障碍点。因此,设计课堂中的言说任务单能更好地带动学生揣摩船长的思维过程(见表1)。

表1 《跳水》课堂言说任务单

学生借助言说任务单,对照课文内容,在小组内进行猜测交流,厘清了船长的思维过程,而这过程从“立刻”一词就可以知道是很快发生的。教师可以从言说中还原故事场景,使学生走进船长的脑海中,经历船长的思维过程,感受船长的沉着冷静、决断迅速以及经验丰富。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逻辑思维过程的习得,内化到学生自身的思维系统之中,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运用有效的思维方式去处理、解决问题。

二、文本资源——巧妙引入悟情意

文本资源,指语文教材中指向言说训练的人文主题、文本插图、口语交际等。在文本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巧妙引入言说任务,在言说中实现言意共生。

翻开一篇篇课文,目光所及除了字里行间的文字,还有一幅幅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精美插图。仔细推敲插图,我们会看到插图的内容除了在文中能找到相应的文字外,还给予学生更多想象言说的空间,这在古诗及文言文文本中尤为突出。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囊萤夜读》,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精悍,“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主人公车胤的成长故事。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创设角色代入情境,设计言说任务单。角色代入,就是引导学生去做文本中人物的“代言人”,将学生变成文本角色,让学生代入文本,使虚拟的语境更具交际性,更符合文本理解的需要,拉近了学生与人物的距离。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学生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个夜晚车胤发奋读书的一幕幕场景,更走进了车胤的内心世界,感受着车胤的博学多勤。

三、阅读资源——拓展延伸促积累

阅读资源,指与阅读相关的课文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资料袋、课外阅读等资源的总和。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资源,引领学生拓宽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内涵,在拓展延伸中丰富其语言积累。

阅读链接在教材中的融入,丰富了统编版教材编排的助学系统,意在助力课文学习。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很强的课文,内化语言,丰富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链接中会编排与课文体裁不同的文本,学生可以根据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学习交流。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课后的阅读链接给出了剧本的开头,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试着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这个故事。课本剧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言说形式,针对这一形式,教师前期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了解了故事内容,并通过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感受到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的妙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言说任务(见表2)。学生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课文的拓展学习,深入认识到西门豹有智慧、讲策略,同时,增进了对课本剧表演的步骤及相关要求的认识与了解,在积累语言中提升了表演技能。有了真实的课本剧表演体验,笔者相信学生会对课本剧表演有越发浓厚的兴趣。

表2 《西门豹治邺》课本剧表演任务设计

四、生活资源——综合练习重运用

生活资源,指蕴藏在我们身边的形形色色的生活场景,如影院、社区、网络等。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新课标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打通课堂内外,走进生活,拓宽学习时空,言说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巧妙链接。学生所处的生活中的各种资源都会是学生言说的载体,在综合言说练习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讲解员是为参观者解说展览内容的人,教师可以让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讲解学校里有特色的地方,可以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介绍周边的环境。在博物馆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学生活跃的讲解身影。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了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小贴士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1)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2)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练习讲解,明确讲解要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打通课堂内外,利用身边的真实情境,如张贴博物馆“小小讲解员”招聘广告、发出邀请函等,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化身一个个“小小讲解员”,让学生进行讲解实战体验,深入了解讲解注意点,感受解说员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专业讲解员进行点评指导,规范解说词,提升学生讲解水平,发展其言语能力。“小小讲解员”言说任务设计如图1:

图1 暑假说任务之博物馆“小小讲解员”

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产生言语智慧,这就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设计言说任务时,教师要充分发掘多维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习得并运用表达的密码,即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感知语言的张力及言说的魅力,进而提升言说的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课本剧言说讲解员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我当小小讲解员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