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2023-07-04李文静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好阅读教学工作,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理清所学文本的脉络,对于其理解文本内容也有着积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从指引课前预习、课中辅助教学、引领课外阅读、鼓励自主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巩固五个方面说明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简介:李文静(1992—),女,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人民东路小学。
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是当前教育背景下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以更加专注的状态完成对相应文本的阅读,辅助其完成对文章内容和思路的梳理,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及其中心思想。在不断学习和练习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文章的学习和解读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最终阅读理解能力会有显著提升。
一、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相较于生硬、枯燥的汉字,小学生普遍对色彩艳丽的图片内容更感兴趣。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将单一的文字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使知识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学生的兴趣因此被激发出来,他们能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当中,最终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积极意义。
(二)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某些文章或书籍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对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学生会将文本中的无关信息剔除,只在图中保留主要信息。因此,学生在重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会直接接触并记忆关键信息,这能够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辅助学生完成记忆
思维导图会将阅读文本中的主要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个关键词之间存在不同的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个相互关联的词汇理清作者的思路,最终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记忆。
(四)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为更好地将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需要在阅读的同时不断思考,并将其中的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最终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这能够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指引课前预习,搭建阅读学习框架
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分析,并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总结出文本的中心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信息的分析、整合、理解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对于部分内容和背景相对复杂的文章,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要给予其适当的引导,以此来提高其预习的效率,进而为其后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要为学生布置自主预习的任务,并让其结合文章的发展顺序自主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本篇文章的脉络较为清晰,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路上分别遇到了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并在它们的指引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的故事。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理清文章的脉络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后要给予其适当的指引,以此来保证其预习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前,教师可以以文章内容为基础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路上分别遇到了谁?从它们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小蝌蚪的妈妈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提炼出故事的主要角色:鲤鱼妈妈和乌龟妈妈,并分别从它们口中得知小蝌蚪的妈妈有着“四条腿、宽嘴巴”以及“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的特点。以此,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文章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跟着教师的节奏不断进行思考,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故事的发展过程记录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同时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对于其日后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
(二)课中辅助教学,击破阅读重点难点
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展开对文章内容的学习。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另一方面能够辅助学生理清所学内容的脉络,使其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以此来推动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实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完成对文章的讲解。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寫作顺序、写作内容,使其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以文章内容为中心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同学们,文章中涉及了哪些人物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文章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带着问题展开对文章的阅读,并在笔记中记录下以下内容:“我”、爸爸、老爷爷;爬天都峰;一个假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完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理,并将其中所涉及的关键词提炼出来,然后凭借整理出的关键词完成对文章内容的复述,以此为后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如此,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知晓“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展开学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其理清文章的脉络,进而助力其深入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三)引领课外阅读,深入感知作者情感
为助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课内阅读,还要鼓励其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做好对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对此,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其借助思维导图将所读文本中的内容整理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加专注,还能够使所读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对于学生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文章所描写的“我”和闰土这两个人物形象,以及“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主要内容记录下来,以此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学生在回顾文章内容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了解“我”与闰土这两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所度过的快乐时光,并感知到那份属于少年的独有的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学生也会对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对改造旧社会和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故乡》一文,并让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将《故乡》中所描写的“中年闰土”形象,与所学文章中的“少年闰土”形象进行对比。结合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少年闰土”所具有的聪明能干、机敏、热情,以及“中年闰土”所具有的呆滞、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由此,学生的脑海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作者所描写的内容也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思维导图中的内容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鲁迅先生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对于封建时代贫苦劳动人民生活现状的同情,以及对新中国的无限期望。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完成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这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四)鼓励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要求学生以统一的方式展开阅读学习,尽管该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的思维却会因此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同时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对于其能力的提升有益[4]。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文章,并鼓励其以文章内容为基础绘制一幅思维导图。为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要对文章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结合自身的理解提炼出“爱桂花”“摇桂花”以及“思桂花”三部分的内容,尽管学生记录的方式不同,但是所理解和总结的方向大致相同。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对于部分在阅读和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其相应的引导。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还能避免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导致自信心受到打击,这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对文章内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使其在不断地探索中完成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充分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这对于其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
(五)课后复习巩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做好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此为其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5]。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借助思维导图对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同时助力其阅读习惯的养成,最终助力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文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主要事件以思維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我”向母亲要钱买书的整个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母亲瘦小的形象、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母亲工作过程的艰辛有清晰的认识和感知。与此同时,学生也能结合“我”与母亲之间的对话感受到母亲对“我”无尽的爱,以及“我”对母亲无限的感激之情。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在课后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将总结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以及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回顾,并将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在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而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复习的习惯,最终使其阅读理解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结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助力其更好地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这能够为其全方位的发展提供助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学科优势做好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开展阅读教学,以此来促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更加清晰的思路,使其以更高的效率掌握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并完成对文章中心和作者情感的深入理解,最终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为日后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娟.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探索[J].新作文:小学(1—3年级),2021(1):33.
[2]王学孔.浅谈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20(20):151-152.
[3]朱仕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9(36):65-66.
[4]沈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年段阅读教学应用效果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9(Z2):144-147.
[5]申海菊.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智慧,2019(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