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023-07-04唐晓佳

求知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是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打基础的重要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不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而小学数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文章以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义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生活问题

作者简介:唐晓佳(1982—),男,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第一小学。

小学时期,数学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其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让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还可以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义

(一)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逐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其形成数学思维,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1]。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会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大多集中在如何解答问题、如何提升卷面成绩等方面,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切实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度总结,这样一来,学生的数学素养便能得到显著提高。

(二)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并不是十分扎实,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觉得有一点吃力。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未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效率较低。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素材都源于生活,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课堂学习后,便能初步具备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但生活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的难度往往要高于教材中的问题,这是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联系起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或现象引入新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使其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2]。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在一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理思绪,引导其用发散思维看待问题,为学生点明新知识点和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由于要赶教学进度,往往不会为学生讲解知识的来源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是直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形成知识应用的概念,只会简单机械化地做题,在离开数学课堂后,他们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应用数学思维。此外,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或是题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差别,存在脱节的情况,这就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认为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完全割裂的,出现认知偏差。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没有形成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的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有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储备来引出新知识点,让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3]。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愈发集中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现阶段的数学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能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路径是课堂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应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而是应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选用适合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联想的空间,让学生不只是聚焦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多思所想,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教师不应一味地放任学生进行毫无目的的思考,而是要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看待問题,将思考方法和基本技能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从固定思维模式中跳出来,进一步思考是否还存在更为简单的问题解决方法。当学生陷入思维怪圈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和其共同分析原因,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要想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观察能力;在带领学生解析例题时,应将解题思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在讲解论证方式时,也要足够清晰明了,让学生掌握例题解答方法,同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解答。在学生独立做习题时,教师要锻炼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引导其对题干中的一些隐藏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避免其因审题不当而出现解题错误[4]。

(三)鼓励学生勇于参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应当意识到,数学知识不应被局限于课堂,其最终是要为生活实践服务的。因此,要想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勇于参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转变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蕴含着数学知识,教师除了能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知识,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教师可要求家长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生活的管理工作中,对家庭的日常收入、支出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一些问题。例如,家中每个月最大的开支是在哪方面?每个月的电费和水费总共是多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当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时,学生会获得很强的成就感。并且,学生在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的过程中,也能在无形中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数学知识还具有连贯性的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都会影响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中的数学实践活动,或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直观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更好地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四)采取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根本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若教师只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则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疲劳,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枯燥无趣的课堂难以使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体验,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这样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有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现寓教于乐,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当教师讲授鸡兔同笼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当明确此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地应用假设法、画图法以及列表法来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出鸡兔同笼类问题的一般性解题策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互动游戏,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更好地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此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游戏小组,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科学地设计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发散思维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讲授完基本的知识后,要及时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推动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和生活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科學地设计实践活动,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问题意识。

(五)通过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进入信息时代,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应用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以提升教学成效。教师要想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要通过多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5]。例如,教师在讲授小数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小数的场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小数运算的法则,这样一来,课堂的学习氛围会更加活跃,学生对小数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抽象性知识内容的理解难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还可以采取图文结合、板书和表格相结合的方式,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相契合,能使教学活动更有层次。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图形运动的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情境可以运用图形移动的知识,以此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课堂的最后,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如在白板中展示一个画了一半的图形,让学生将其补充完整,以此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并采取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体验,同时通过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此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智力,2023(3):1-4.

[2]谢世恒.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数学思维的方法探索[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106-108.

[3]姜珊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3):89-91.

[4]刘德宏.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2(20):43-45.

[5]黄飘蓉.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J].新智慧,2018(20):74.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