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2023-07-04陈艳丽
陈艳丽
一、学业水平考试背景
学业水平考试是由省级教育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级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的考试,它衡量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进入高等教育和毕业的重要基础。其中,语文科目属于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范围。2019年,福建省正式开始中职学校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考试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按照《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和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信息,并结合福建省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在考查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入学时语文水平较低,语言能力较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载体及技术的快速推广,中职学生正迅速加入依赖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新媒体浪潮,新媒体已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载体。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花太多时间却收获不大;教師努力工作,但事倍功半;课堂气氛较沉闷,大多数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这显然是低效的课堂教学。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基础水平,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等,笔者对漳州第一职业中等学校的部分学生和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情况。
(一)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影响较小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的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知识积累相对较少。中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自身的语文水平没有太大变化。可以说,目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没有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课堂教学对学生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影响。
(二)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偏见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偏见。(1)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超过80%的学生对语文非常重视。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语文是进入高等学校的必修科目,如果能通过语文考试,就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学习,所以会非常认真学习。(2)“学习语文有利于继续教育”这一理念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就已经根深蒂固,而在进入中职学校后,这一观念更加普遍。调查显示,教育专业的学生比会计专业的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并认真对待。因为教育专业的学生认为将来参加工作,语文学科会使他们受益更多。
(三)中职学生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
由于对语文学习的理解长期存在分歧,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语文教学表现出漠不关心。在他们看来,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可有可无,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习语文会耽误他们专业课程和其他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是浪费时间。只有大约18%的学生愿意认真学习语文。但即使他们愿意认真学习,对于“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复习”类型的语文课还是没人选择。另外,较多的学生应付语文课,有些学生根本不学习语文。显而易见,当前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漠不关心。
(四)部分中职学生不习惯使用信息化手段
大多数中职学生能够使用新媒体设备,并希望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在语文课上。但仍有许多学生不主动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语文学习,并且缺乏将信息化手段用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指每单位时间(通常与一节课有关)的教学工作量(通常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包含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学生的参与,能将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结合起来,课堂的每个方面都显示出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讲究效率。教学效率不是指教师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认真对待教学,而是指学生在学完一堂课后有何收获。如果学生在上完课后没有收获甚至不想学习,那么,即使教师很努力教授,也仍然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同样,那些努力地学习却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学生在教学中也是效率低下的。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面临许多困难,普遍呈现出教学效率较低的情况。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质量。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彻底改变当前被动、低效的课堂教学现状,积极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化手段,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课堂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好地适应当前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新要求。
鉴于目前中职学生广泛使用新媒体设备,同时基于互联网允许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拥有大量信息和丰富的内容,能够实现实时通信和互动等优势,在中职学校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思维,克服传统的课前和课后限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减轻学生的省级学业水平考试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帮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从而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
随着省级学业水平考试的推进,如何发挥信息化手段在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促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课前预习浓缩资源,促进学生互动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课中,基本上有教材、课外参考资料、课堂笔记和其他学习资源。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无限扩展学习资源,为课堂活动提供参考,并为学生浓缩这些优秀的学习资源,实现互动学习。课前,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独立浏览作者的相关信息,提前了解作者的生活,走近作者,并通过微信、QQ等交流群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还可以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缩短与教师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上课前,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信息化手段,收集社会上不同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推荐优质文章,使学生能够通过互动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扩大知识范围,为教学做好知识储备。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与作品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扩大阅读范围。在给学生分享了相关的高质量文章供其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文章末尾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者仔细阅读他人的评论,积极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产生思想的共鸣,并与知识的火花碰撞。
(二)在课堂上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在中职语文课中,教师应使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化手段幫助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增加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
在教授诗歌和散文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相应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并预先制作课程材料和录制微课,创设声、色、像、情相结合的情境。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新媒体设备在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一种声、色、像相结合的情境。学生可以在屏幕上体验到壮丽雄奇的风景:蜿蜒的长江、陡峭的悬崖和音乐旋律的对比,为学生创造了强烈的审美心理效果,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为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奠定了基础。
如果学生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没有看到真正的荷塘,只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那么将无法直观地感受到月夜荷塘的优雅、平静和沉闷之美,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信息化手段创作多媒体课程材料,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设声、色、像相结合的月光场景:月光从蔚蓝的夜幕冲刷而下,荷花池在月光下微微闪烁,学生置于一个虚拟的情境中。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看到的和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体验他们学到的内容,并沉浸其中,从而更好地感受文章的主题和其中包含的深刻情感。
在进行诗歌、散文的朗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出口成章”“配音秀”等软件录制朗读音频,通过教师录制的朗读音频和学生的朗读音频的对比,正确示范和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使学生感受语言,提高朗读能力,充分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内容。
在教授小说类文章时,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模式播放相关的图像和视频,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例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来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故事的具体场景,然后在课堂上提问、合作探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主旨。
在说明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向学生展示讲解对象的结构特征。例如,在《南州六月荔枝丹》课程中,教师可以将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学生了解荔枝的结构特点,从而融合教科书知识与生活实践知识。
通过以上信息化场景的呈现,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情境和表达的美感也能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美,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记忆,从而增加他们对语文教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后利用新媒体,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师可以使用超星学习通、学众文化教育、微信、QQ等信息技术工具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复习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提交作业,分析错误,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开发评估工具,实现多主体共同参与。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课后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并让学生使用电子书阅读。学生可以用手机下载电子书软件,然后阅读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电子书没有限制时间和地点,阅读模式也较为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会提高,同时他们的文学品位和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宽。另外,各种教学平台的大数据可供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课堂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课堂策略,从而提高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结语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手段,可以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在当前中职语文学业水平省级考试的背景下,为使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化设备,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手段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学生营造更活跃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使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锻炼。但新媒体是新事物,研究仍处于试验阶段,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式与内容、方便与隐患等诸多矛盾。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这些矛盾应该得到中职语文教师的重视,同时应该着力解决如何形成合力建立长效保障机制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劲松.新媒体环境对高中数学信息化教育的启示[J].信息记录材料,2018(11).
[2]张亦婧.高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J].汉语文教学,2017(19).
[3]张会珉,杨竞,庞良红.教育新媒体研究综述[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2).
[4]刘平宜.信息化时代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研究,2016(7).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