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23-07-04陈淑华
陈淑华
实现精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管理部门对中职学校提出的基本要求。相关研究发现,培养工匠精神,对于达成教学目标、提高人才素养有重大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入的阐述,探讨了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可行性,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策略,从多个方面尝试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素质、学习习惯及健全人格,为提升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是否有必要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行论证,探索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工匠精神”,通过对“工匠精神”进行有效的挖掘、合理的渗透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深入了解学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培养其“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在生产某件产品时一丝不苟的态度,通过精雕细琢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注重各项细节的优化,以达到永无止境地追求高品质的效果。“工匠精神”除了要求在生產工艺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外,还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以达到不断创新、力求完美的效果。而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逐渐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认真、踏实、严谨的态度,使其为社会作出贡献。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可行性
(一)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相关知识
从认知理论角度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工匠精神”,加深对其的理解,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先要了解再巩固,才能用于实践中,理解知识需要从直观角度对课本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巩固知识需要经历识记、保持、再认等环节。应用知识就是在日常实践活动中能够合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工匠精神”也需要经过这一流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充分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而对“工匠精神”有全面的理解,感悟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工匠精神,利用图片、视频与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习的“工匠精神”,学会将其正确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从信息的来源着手,对信息进行建构。信息建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活动性学习。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引导他们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体验。(2)符号性学习。符号性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对符号的学习,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文化体系的建构。(3)观察性学习。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符号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工匠精神”和代表性的人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课堂阅读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工匠精神”,使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更深刻的领悟。
(二)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实现成长的主要渠道
教学是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课程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外,还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是帮助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独立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劳动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来进行学习,能否落实教育改革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安排有关。而在“工匠精神”的渗透过程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不但要完成各项教学活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使他们不断去探索和弘扬“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得以世代传承。教师要不断地去挖掘语文教材中涉及“工匠精神”的内容,通过学习相关课程,持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三)语文教材中蕴含“工匠精神”
“玉不琢,不成器。”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一直蕴含着“工匠精神”,通过许多作家和作品都可以体现出来。《庄子》一书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就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工匠精神,故事的主人公庖丁在解牛问题上折射出了十足的专注、敬业精神。而唐代诗人贾岛在写诗过程中,也常常逐字逐句推敲,体现出了“工匠精神”。比如,贾岛在写作《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时,经过反复推敲、比较,最后才写出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名句。“工匠精神”不只体现在文学作品和文人的创作过程中,在一些民间故事和历史名人的事迹中,“工匠精神”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鲁班的故事便是“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鲁班作为鲁国工匠,被后世称为木匠的祖师,《述异记》等古籍中记载“鲁班刻木为鹤”,神化了鲁班的技能,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工匠精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工匠精神”时,也引用了各种古典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希望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诲,努力践行“工匠精神”。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提炼“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因此,在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时,教师也应该明白语文课具备较高的文学性,是一种重要工具,有利于“工匠精神”的渗透,要与“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相结合。通过语文课来渗透“工匠精神”时,教师应让学生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价值与职业意义有深刻的领悟,学习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精神。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较枯燥、沉闷,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进行创新,为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设计出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以《那一年,面包飘香》这篇课文为例。在文中,“我”提醒学生“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坚持不懈地学习制作面包,终于实现了“绝技随身”这一目标。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面包师傅的成长史,从而领悟到凡事只有坚持不懈,最终才可能取得成功。“工匠精神”并非那么遥不可及,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工匠精神”的养成过程是漫长的,必须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地进行练习,也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明确没有什么事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使学生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尤其是当前的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必须利用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强化语文阅读,认识“工匠精神”
新時代国家也应该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使劳动者在工作中都能保持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态度。工作态度对于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效落实“文以载道”的理念,明白传授语文知识并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还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问题时,也应该紧扣主旨,按照因势利导的原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诚信敬业、精益求精,正确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
比如,荀子《劝学》中有一段:“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段话可以说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它告诉人们,不管做什么事,必须专心致志,有恒心、有毅力,只有做到这一点,最终才能获得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用科学家钱学森、苹果CEO乔布斯等人的故事,将这些人物的故事与《劝学》所体现出的专注精神相结合,以增强精神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经过尝试后,并不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有少数学生能答出来,但答案不准确。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再认真阅读一遍,随后又向学生提问,这一次果然有进步,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这一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将关注点都聚焦到同一件事上,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从而对于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三)优化写作教学,强化“工匠精神”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写作是核心环节,教师可以选择帮学生修改作文,但采用这种方式通常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使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只有倾注全部的精力,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时,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主要还是要由学生完成写作。学生要写出优质的文章,除了天赋和灵感外,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此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选择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背景来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将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艰辛过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优秀的文章不可能一气呵成,要不断地修改才能出佳品。所以,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具备综合语言能力,有纠正文中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的能力。对于学生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良情绪,教师也应该加以关注,及时引导。平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写作格式,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促学生改正错误。对于那些真挚情感、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作文应该予以表扬,由此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先写出初稿,再进行修改,改完进行检查,检查后再次修改,通过反复修改,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流程,从而写出优质的作品。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工匠最基本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也就是说工匠在工作中应不断追求完美,以创作出精品,在作品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以身作则,真正明确这就是“工匠精神”。
(四)增加口语训练,创新“工匠精神”
中职语文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有些学生没有反应,有的虽然回答了问题,但却表现出严重的词不达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没有进行口语锻炼,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是个人知识储备和智慧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采取“因专施训”的原则,帮助学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比如,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以下案例:有四位口才极佳的工匠,围绕围墙门设计展开了争论。胖工匠认为:“门应该设计得比较宽,象征着‘开放性。”瘦工匠说:“_____________。”矮而胖的工匠说:“______________。”高而瘦的工匠说:“______________。”让学生在看完工匠的设计方案后,提出自己的方案。
有学生赞同瘦工匠的观点,认为门应该设计得窄才行,象征着“竞争”。也有学生支持矮而胖的工匠的观点,认为门不可以太高,必须宽,象征着“协作”。也有学生支持高而瘦的工匠的看法,认为门不应该设计得很宽,但要高,以象征着“凝聚”。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继续展开探讨,有的学生提出矮而宽的门比较实用,也显得气派;还有学生提出,高而窄的门看起来美观。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助于培养其“工匠精神”,增强其专业技能。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明确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以打造优质课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结合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对“工匠精神”的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224-225.
[2]卢明.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73.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