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语文学习现状及策略分析

2023-07-04郭鹏伟

新课程·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

郭鹏伟

语文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证,是中职生通往高等学校的重要保证,也是中职生将来参加就业考试的关键因素。目前,中职生语文学习普遍呈现疲软状态,基础薄弱,动力不足,信心不够。一些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薄弱,语文教师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自制力差,家校互动不能及时跟进。要改变以上现状,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中职语文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潜能,重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灵活设计教学思路,不拘一格,因材施教。

一、中职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一)语文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保证

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知识信息普及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吕叔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学习所产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是职业教育开展各学科教学的必要前提。在语文教学的大背景下,所有课程的知识传递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都要凭借语言交流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比如,思政类课程的学习与作业完成必须建立在文字功底扎实、语言表述流畅的基础之上;艺术与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在很多知识点上和语文学习互相交叉、互相渗透。语文基本功扎实、文学常识覆盖面广,也能提升其他课程的成绩。因此,中职学校高度重视语文教学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语文是职高升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是中职生通往高等学校的重要保证

随着市场形势的日新月异,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最初的培养中专生、向人才市场输送中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导向转变为培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也由中专课程转为三校生高考课程,以职业高中教育对接市场需求和中职升高职的学业通道。因此,职业高考的本科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中职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升入本科院校是中职生实现自我价值,转型升级为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重要平台。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语文作为中职生基础课程的核心,在高考中的分值不断加大,由原来的70分提高至100分,远远高于同为基础课程的思政、数学和人文素养,成为影响学生高考升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课程尤其是语文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努力提高语文成绩,才能继续接受将来的高层次教育。[1]

(三)语文也是中职生将来参加就业考试的关键因素

目前大学生就业都要通过一系列考试,不论是用人单位的面试还是国家机关的笔试,对大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十分重视。听、说、读、写几乎贯穿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始终。这些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不能靠投机取巧,而是需要扎扎实实地做阅读训练,要在年复一年的语文学习中慢慢积累。因此,学好语文对中职生来说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二、中职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中职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呈现出疲软的状态,原因在于其基础薄弱,动力不足,兴趣不浓,信心不够,缺乏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基础薄弱、先天不足

绝大多数中职生中考成绩排名相对靠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文字功底不够、书写潦草凌乱、阅读量偏少、提笔忘字、阅读不知所云、写作离题万里等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依然停留在极为肤浅的层面,认为语文课的学习就是对语文课本的学习,没有广博的阅读量,缺少积极主动的创作与表达,甚至没有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基础知识严重不足。随着升入高年级之后学业负担加重,学习难度提升,遗留的知识难点也逐渐累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字词句掌握不牢靠,常常似是而非、张冠李戴;口语表达能力也不能同步跟进,回答问题的逻辑思维不清晰,普通话不标准、不流利,影响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与记忆;文学创作生拼硬凑、词不达意。多种基础性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积重难返。语文学科自身又具有知识面极广、信息量巨大、相似相近知识点多、学习时间更长等特点,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而言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绝大多数中职生谈语文而色变,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造成学习成绩的下滑。

(二)语文学习动力不足、信心不够

中职绝大多数学生被动选擇中职学校就读,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文化层次较低或者因为对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表现不满而产生放弃心理,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不足,外部环境不佳。语文学科学习难度大、成绩提升慢,也容易导致中职生产生焦虑情绪和自卑心理。在课堂互动中,绝大多数中职生对教师的提问惶恐至极,被动点名后表现得唯唯诺诺、底气不足。部分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定位,缺乏合理的规划,只限于跟着教师的步伐走,亦步亦趋,被动应付。学生在考试成绩提升困难时,往往产生厌学情绪,抵触语文课堂,应付语文作业,不求上进。手机进入课堂,分散学生注意力,利用手机抄袭语文作业,交差应付的现象较为普遍。来自社会层面的负能量对中职生的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让他们误认为中职学校的学习意义不大,得不到真才实学,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而丧失积极进取的动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理念滞后

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绝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原始教师队伍首先服务于职业教学,集中于专业课层面,随着市场化用人需求的转变,中职学校被动适应市场需要,转型为职业高中教学模式,对接高职院校。基础课授课教师短缺成为中职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生队伍的扩充造成师资队伍无法跟进的局面。语文作为通识型基础课程,覆盖到所有专业的中职学生,语文教师严重短缺。面对此问题,临时聘请语文教师成为普遍选择,于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层出不穷,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教学能力低下、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由于师资力量薄弱,临时顶替、调换语文教师,不同专业合班教学等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的责任意识淡薄,教学进度的有效衔接缺失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利因素。部分临聘语文教师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多的知识灌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和厌烦心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改善中职生语文学习现状的策略

中职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创作能力,可塑性强,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才储备,关注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改善中职生语文学习现状显得尤为迫切。影响中职生语文学习的因素涉及多个层面,笔者通过对以上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改进策略。

(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奠基石,对别的学科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其工具性的特质就决定各门学科的学习都要依赖于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的基本能力。如涉农专业的学生制作艺术插画必须即兴组织相应的文字描述,向评委和观众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要运用绘声绘色的语句向顾客推荐各具特色的景点与服务,这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即便是学生离开学校步入职场,面对用人单位和日常工作,也要书写规范的求职简历、证明信、通知等。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基础课,学习观念失之偏颇,心理存在抵触。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中职生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纠正学生从心理上轻视语文学习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语文学习。在对学科特点与定位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进行明确的设想,确立三年中职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具体阶段的小目标。把每一篇课文看作数学上的每一道例题,从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链条,强化认知。教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涓滴细流终成大海。教师应把每一节课所涉及的读音、字词、成语、修辞、标点符号、写作手法等要点分门别类作梳理,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让学生通过每一节语文课的学习获得知识积累的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对学期、学年目标形成长足的学习动力。在平时的随堂小检测和提问互动时,教师尽量针对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鼓励与高分数实现自我激励,逐渐克服自卑心理。

(二)树立榜样,互相激励

榜样是一个看得见的标杆,对激励学生力争上游、互相赶超有着重要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其批评、催促学生,不如让他们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激发他们不服输的潜能。首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模范和典型。比如,在教学《合欢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把作者史铁生身残志坚、拼搏奋斗,终于从一名残疾人蜕变为优秀作家的成功事例当作引导学生的素材,让学生看到自身的发展潜能,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鼓励学生以充沛的自信和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2]其次,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评选出班级语文成绩优秀、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作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告诉学生大家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彼此其实只有很小的差距,只要刻苦用功、持之以恒,一定可以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马斯洛心理学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基本需求。中职生需要来自教师的关爱与鼓励。语文教师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点滴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肯定。最后,要善于发现后進生身上的亮点,对他们多提问、多纠正、多点拨,让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从心理上亲近语文学习。让班级中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子,互相帮扶,共同进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班风。同时,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汉字听写、成语接龙、即兴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别开生面的平台展示自己的特长,从而获得学习热情与信心,以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3]

(三)方法灵活,不拘一格

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在教学上的明显区别是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兼学相应的专业课程,学科跨度大,课程门类多。多数中职生对新接触的专业课程往往具有更为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建筑类学生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还原荣宁二府的宏大建筑架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使其体会贾府在当时的显赫地位;涉农专业学生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多设计科普类问题,既能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又贴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带着学习《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点的兴趣来学习语文,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语文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语文课就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学习《科学是美丽的》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电子云”等文中出现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促进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未来求职的工作情境,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专业特色撰写求职信、通知、介绍信等。这样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材施教,高效完成语文教学。

总之,语文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趣味活动、打造趣味化课堂、让语文课充满激情、绽放生命光彩,结合地方人文特色与地域文化特点,将历史人文等元素融入不同的课文分析,搭建数字化语文教学平台等手段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实现语文教学的多样化,使学生从“知之者”转变为“好之者”,甚至成为“乐之者”,既能培植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又能实现语文思政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8.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9.

[3]陈慧萍.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7(24):1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农业学校)

编辑:陈鲜艳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课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