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体、四融合、六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23-07-04魏日成

新课程·上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模块化校企岗位

魏日成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职业学校汽车相关专业的热度居高不下,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方向覆盖面广,学生就业率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很多职业学校开设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课程体系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不能及时对接行业高质量发展新业态,从而导致人才培养适应性不足;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与企业真实工作情景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有偏差;缺少支撑教学资源的载体,专业教学资源碎片化,资源数量、质量、系统性无法满足模块化教学的需求。

一、校企育人双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校企育人双主体育人作用的發挥,而其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变化联合机制,进一步明确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标和方案,有力地推动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这两大方面的精准对接和动态更新。在此期间可以通过组建“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班”等方式推动常态化校企交流,每年召开企业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建立、优化、完善相关机制、方案,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校级实践教学标准;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制度,合作企业技术总监、技能大师进校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工作手册等课程资源。

二、“岗课赛证”四融合

学校应深度调研产业链发展情况,瞄准岗位需求,将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结合学业水平考试考纲要求,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赛”为促,借助大赛平台,引入竞赛标准,以赛促教、促改、促研、促建、促训;以“证”为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为依据、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同步推进,融通多类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绝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牢固掌握学科知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他们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也并不丰富,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很有可能会由于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产生诸多困惑。再加上一些专业学科教师没有调整教学方式,没有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由此产生的问题较多。结合此种教学现状,教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业培养规划有明确的目标,贯彻落实以岗定标、以课为本、以赛促教与以证为据的教学理念,充分彰显专业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本校学情,经常性地开展“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设计,并在其中融入创新性的理念,这样做才能够真正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并达到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专业素养增强的最终教学目标。

首先要进行的便是以岗定标,以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最大程度上弥补学校专业学科教学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将教师在课上所讲的专业内容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紧密结合,采买更多符合课程教学标准的实训设备,并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水平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要开展的便是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在此期间,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衔接教学专业设计和产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基础,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技能,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最后要做的便是以竞赛的形式提升教学质量,这是对学生工匠精神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参与竞赛项目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主题并结合行业岗位,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竞赛证书,为后续工作提供助力。学生在参与各种竞赛项目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及时弥补,以此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助力。这三方面的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推动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发生质的变革。

1.岗课融通:教师在培养人才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内容和岗位技能要求紧密融合,并以此为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设计,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岗位的需求。

2.课证融通:教师需要将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知识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衔接,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进一步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3.课赛融通:将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融入模块化课程,通过课赛互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起点、高标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4.岗证融通:将岗位技能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纳入模块化课程,在掌握岗位技能要求的同时,获得进入企业的“敲门砖”,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5.岗赛融通:将岗位技能要求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合,以岗位实训夯实竞赛基础,以竞赛标准指导岗位实训,让高标准促成高产出,岗赛一体,相辅相成,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6.证赛融通:将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技能大赛标准融合。通过证赛互补,以证为据、以赛为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人才培养六共建

(一)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学校通过行业、企业、院校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一道、专家把脉共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将职业精神、职业品德、劳动教育等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地位,落实课程思政。进一步推广“书证融通”及“岗课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岗位需求的了解。扩大实行多种技能形式或分阶段实习的专业数,提高实习的有效性。

(二)共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把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完成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双轨共进。搭建基础、初级、中级、拓展的立体化专业能力模块,每个能力模块包含多种岗位能力需求,每种岗位能力需求由若干个模块课程构成,模块化课程可以在多个专业能力模块间共享,形成创新性的递进式模块化课程结构,以完成传统课程结构从物理叠加、简单置换到化学反应、有机融合的转变。

(三)共建师资队伍

建立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指导学生竞赛、参与企业互聘、提升教师能力系列激励机制。以校企共建为遵循,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为引领,以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主要途径,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平台,以沟通、协作为纽带,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重构一支名师领衔、专兼结合、德技兼修的高水平师资团队,从结构化教学向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团队转变,在教学模式上从教师个体教学向团队协作教学转变。围绕提升岗位素质和基础教学能力,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到提升教研教改能力,到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到提升理念创新与实践能力,构建“入职新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教学名师培养”五级教师培养体系。

(四)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与当地龙头品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组建“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从而形成校级实践教学标准;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制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实践教学师资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工作手册等课程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综合培训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实现校内、校外双轮驱动、校企深度合作,从基础实践到课程实践到综合实践,再到顶岗实践的螺旋式上升、递进式推进的实践教学。

(五)共建教学资源库

建立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调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依据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需求,依托模块化教学团队,以基础模块课程资源、初级模块课程资源、中级模块课程资源、拓展课程模块资源为主线,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收集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与模块课程匹配的文稿、动画、视频、仿真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创建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以其为载体,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可进化的教学资源库,解决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手段单一、内容抽象的问题,同时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六)共建质量评价体系

从过程评价到结果评价的单一性评价模式向绝对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模式转变。评价的主体多元化,有自评、互评、组长评、教师评、家长评、学校领导评、企业评、社会评等。多渠道、多方式、多主体地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在学习中进行评价,并以评价推动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教师可以设计更加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从内容和知识、情感与基础技能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全方位的评价,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获得教师评价之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进行总结,有利于充分发挥“三位一体”評价模式的作用。专业学科教学的本质特色能够得到充分彰显,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并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利用综合评价以激发人才培养的前进动力,通过对学生展开多元化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更加良好的汽修实践项目学习态度,也能够反映出“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进而推动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增强。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探索进行人才培养的高效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动力和探究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科知识学习的魅力。第三,以多元化的考评提升专业学科教学的质量。多元化的考评可以对教学产生持续性的引导作用,在此期间,学科教师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机制,以鼓励性的话语对班内学生进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学科知识的信心,同时让其积累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还要对企业生产绩效考核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加入教学评价的内容当中。

四、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递进式模块化课程结构

根据岗位要求,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把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完成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双轨共进。搭建基础、初级、中级、拓展的立体化专业能力模块,每个能力模块包含多种岗位能力需求,每个岗位能力需求由若干个模块课程构成,模块化课程可以在多个专业能力模块间共享,形成创新性的递进式模块化课程结构,完成了传统课程结构从物理叠加、简单置换到化学反应、有机融合的转变。

(二)创建校企协同育人新载体

创建了省级技能大师领衔骨干教师和企业技师组成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文化传承、技艺传授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创建了由省级专业带头人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建了由企业技师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为教职工车辆提供技术服务,拓宽了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通道;依托福建省机动车维修行业协会创建了综合培训中心,将系统性和前瞻性的企业培训项目引入学校,提升学生培养的高度。通过“两室、两中心”的创建,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新载体。

(三)创建智慧校园资源平台

建立了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机制,合作建设开放式的精品在线课程、视频课程、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等资源,校企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和融媒体教材,配套教学资源库。根据模块化课程中各个任务,将各类教学资源分类整合,形成模块化教学资源库,依托智慧校园平台,让学生通过智慧校园App随时随地查看资源,实现资源平台化,满足了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可满足线上教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黄文光,来君.1+X证书制度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证融通”的思考与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1(18):30-31.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学校)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模块化校企岗位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