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盟的职业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3-07-04黄永明
黄永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已有10多年,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有着紧密的商业往来,尤其广西一带经济与东盟经济逐渐建立了紧密联系,经济发展进程良好。为促进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与壮大,培养东盟贸易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目前东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该区域的发展来说,技工教育、职业教育为东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動力,注入了新鲜血液,职业学校中创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也都在东盟自由贸易平台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就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来说,零关税政策对诸多商品的自由贸易持友好态度,刺激了双方市场打开,中国与东盟各国间贸易交流不断加深,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经济贸易发展中,人才是推进自由贸易区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东盟间的经济与产业交流也带动了技能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同时对技能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技能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经济增长,人才市场需求上升
到2021年,中国与东盟关系已经走过30年,东盟的地位以及凝聚力的上升都反映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涉及的范围越广,人才需求越大。近年来,我国广西、云南一带的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其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及发展机遇逐渐明晰,人才的就业与创业也有着更明朗的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技工人才、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二)中国-东盟双向投资为人才就业提供机会
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自贸区开展双向投资,从传统行业到数字经济领域,双方之间的互动合作不断加深,这也为国内的人才就业提供了机会与平台,尤其是技能人才热度持续提升。自治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向东盟国家继续转移都为技能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更多技能人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新选择。数据显示,中国(南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电商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20年末,已经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及交易额分别为3187.6万单、13.17亿元。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技工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使教育的改革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跨境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协同办公教育等行业出现新的技能人才需求,同时全球的消费体系也随着数字经济不断更新,东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贸易平台转型必不可少,这也意味着技能人才、技工人才在新时期、新场景下的就业、创业拥有更多机会与平台。
(三)政策提供了相应的机会
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颁布了多个文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仅是经济交流合作,更是教育、文化、人才等全方位的互通协作。《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2—2025)》等文件都强调了教育合作,并提出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交流,这也标志着广西的职业教育、技能教育、技工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具体实施方案需从多个方面同步,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跨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在学生交流方面,政府奖学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发放。在职业学校的合作中,学校需保证教学质量,在学生交流、联合研发、语言教学等方面加强合作。除此之外,职业教育学校要从多方进行国际化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在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推进语言沟通能力、文化素养、东南亚风俗习惯以及遗产方面内容的学习,双方共同交流,在推进教育中加强双方友谊。与此同时,通过在交流教育平台上举办学术会议,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拓宽视野,打造职业教育的国际特色
东盟贸易博览会永久落户中国境内,标志着中国区域的东盟贸易区已经建成,尤其是广西区域,其在东盟贸易区域占有一定的地理优势,成为国际贸易交流的重要区域。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受东南亚国家间语言沟通以及各方文化习俗、交流细节等方面影响,国家贸易交流出现了困难,东盟经济贸易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侧重于语言、贸易、法律以及人文等方面。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仍旧以高职学校为主,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技能教育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我国,自治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区域,自治区内的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技能教育要拓宽范围,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技能培训要有国际特色,要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供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积极探索能够与国际发展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积极发展国际化办学道路
1.了解东盟跨国人才需求,展开课堂改革
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保证学生在就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学校在东盟国家人才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各个国家在风俗习惯、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不同,如果想要与国际接轨,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工作者需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以保障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丰富性与多元性。同时,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与技能培训要适应时代发展。职业学校的外语多为英语,成为东盟贸易区域内主要的交流语言。除语言沟通课程外,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包含各种选修课程,如电子商务、会计基础、国际贸易基础等多门课程,使学生多方面发展,实现专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时,针对东南亚的习俗与文化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在国际交流中尊重对方国家风俗习惯与文化,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推进贸易区域的长期、稳定发展。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在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组织学生参与了东盟特色实践活动以及学校、国家、国际等举办的各项比赛,进而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中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给予学生更多岗前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技工培训,使学生对东盟贸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促使学生设定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针对自身不足不断深入学习与实践,为之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3.推行国内外校企、校校合作,推进学校合作
为了满足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了方便学生深入学习,拥有更多掌握专业技能的机会,我国积极与各国贸易体建立联系,使学生拥有了更多选择。一方面,在我国内部的人才培养中,学生可以选择深造学习,即通过考试与选拔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此外,学生也可以选择进入国内的企业进行学习,提升实践能力,为之后进入社会工作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国外的高等学校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了解文化与各种需求,为之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技工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国外的企业也给我国中职学校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机会,学生能够在此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取得较高的收入。
三、中国-东盟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具体实践
(一)构建中职“2+1”国际直通车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实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发展平台与机会,促使学生掌握更多技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职学校加强了与国际学校、企业间的联系,与多所国外的学校签订了协议,建立共同培养人才的机制。同时,为了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学校联系了国内外的企业,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近年来,我国有很多职业学校安排学生去往东盟区域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也有大批学生选择进入东盟国家企业实习发展,促使东盟区域中职学校学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在职业学校成立国际合作班,接收国外学生到中国学习一年,在培植中国文化素养的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安排留学生到国内知名企业进行跟岗实践,从而促进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共建中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
虽然在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外出留学或者进入国外企业实习,但是为保证学生能够在多方面有所提升,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同时增强我国在东盟贸易中的主动性,我国职业学校也逐渐注重自身的国际化办学。针对东盟贸易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自治区的职业学校与国外合作的学校、企业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在“校校企”三方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学校逐渐提升了自身国际化办学能力,促使学生面对东盟各国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跨语言沟通能力,还要具备更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全面发展与沟通中满足贸易交流需求,使东盟贸易交流更专业、更高效。
(三)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国际交流渠道
职业学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国际交流中,如学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具体交流活动,提升自身对国际交流的认识,了解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在沟通与交流中不断建立行业自信,促进自身能力提升,为之后就业与发展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渠道还有很多,如在国际中职学校之间交流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的技能大赛。国际各类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针对东盟贸易中具体的专业技能进行比拼。一方面,刺激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化人才交流、技能等整体水平上升。
(四)加强学校间的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调查显示,我国职业学校国际化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具体实践中,职业学校办学由国际化办学到国际化交流,双方在不断深入合作。我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域内的职业学校已经将自身的领导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师资互派、课程输出、技能培训、学生交流、证书互认等形式吸引更多中职学校学生前来学习交流,分享国际化办学成果。同时,东盟区域内的其他国家的学校也对我国的职业学校进行访问,我国东盟贸易区内的中职学校在吸收国外办学理念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中,国内外的经济贸易联系逐步加深,国际化办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贸易才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国际化趋势,加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促进世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也是为国际的交流做准备,在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实力、扩大国际化办学规模是刺激东盟贸易区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鑫.面向东盟生产性服务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地方院校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5):42-45.
[2]李静.民族地区推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之探析:以广西为例[J].高教学刊,2019(12):33-36.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