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浅析

2023-07-04秦戈

学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秦戈

摘 要: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为导向,集中概述和阐释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意义和现状,在做好分析和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挖掘教材资源、联系现实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和开展多元活动等多个角度,构建“培养人地协调观”—“形成人地协调观”—“发展人地协调观”—“增强人地协调观”的递阶式教学模式,以此强化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15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5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划分为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在这其中,人地协调观处于核心地位,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指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意识形态。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只有具备人地协调观念,才能进一步形成其他素养。对此,教师要围绕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创新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形成人地协调观。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意义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需求,教师要设定三维教学目标,重点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基础知识、真实案例,并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和解读重点知识的过程中,科学看待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和探索,学生不仅能够扎实地掌握基礎知识,还能产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理念,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观念[1]。此外,高中地理课程体系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式得到了创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意愿明显增强,这对于高中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是有益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现状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虽然整体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未能深入解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将人地协调观作为主要培养目标,而在缺乏目标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只能了解地理学科的表层知识,无法深入解读知识背后隐藏的人文思想,无形中浪费了地理学科的教学资源,也不利于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目标,对此,教师要做好改革和创新,在深度解析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培养人地协调观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是新课标背景下的衍生物,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理论,只有用好教材,才能充分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践行核心素养的思想。所以,在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背景下,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在解析理论、观察地图和研读拓展板块等过程中,初步了解和感悟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内涵[2]。

1.挖掘教材理论资源。理论知识是教材中的主要资源,贯穿于教材各个单元和章节之中,是串联各个教学板块的框架。在教材中,理论资源处于基础地位。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前,教师要主动研读教材,细致阅读教材中的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寻找其中蕴含的人地协调观念,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针对提前设定的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解读理论知识,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分析和解读理论资源中蕴含的人文要素。另外,为改变教学方式落后、学生理解能力不强等问题,教师要注重使用微课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将其作为理论知识的辅助形式,当学生无法准确理解理论知识时,教师便可适时引入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静态和动态的有机转化、直观和抽象的深度融合的模式中,深入解读知识背后映射出的地理科学规律、环保理念等。借助此种教学方式,不仅教材中的资源得以挖掘和运用,学生也能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框架,为其形成人地协调观奠定基础。

2.挖掘教材地图资源。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地图也是教材中的主要资源形式,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形成核心素养的支架和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地图资源,从地势变化、水量变化、气候变化等角度,分析全球或者地区的地理环境变化,引导他们结合人文地理中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要素,分析变化产生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可以从数据和图形的变化中获取基础知识,还能从中提炼出人文要素,明确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或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能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和技巧。鉴于地图资源的重要性,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教材中的地图资源出发,于线上平台搜寻官方地图素材,将其与课内知识融合起来,开展地图专项研读活动,传授给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技巧,让他们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并能概括出结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和地理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3.挖掘教材拓展资源。在理论知识和地图资源的基础上,新教材中还创造性地创建了拓展资源板块,包含“活动”“自学窗”等多个部分,这些内容中不乏环保、节能、动物保护等话题。因此,在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将“活动”“自学窗”等拓展资源板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和素材,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解析拓展资源中涉及的数据、话题,明确学习和探究的要点,改变被动学习态度,转而主动探寻拓展资源中富含的人文要素,总结出其中涵盖的人地协调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也能初步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们的视野不会局限于课内理论知识,其学习范围会逐步扩大,这对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联系现实生活,形成人地协调观

地理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正确认知地理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地理教师要将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情境的导向和案例的指引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观,进而提升核心素养[3]。

1.创设模拟生活情境。基于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只有让学生身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才能理解和感知地理知识中蕴含的人文要素,而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讲解时仍然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自然无法深入挖掘地理知识中蕴含的人地协调思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以人地协调观为主要培养目标,创设模拟生活情境,借助智能化的教学设备、生活中的实物等多种道具和手段,为学生渲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的经济、农业、文化等生活方式对大自然产生的实际影响,促使他们在观看视频、解读图片的过程中,形成热爱、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抒发自身感想,根据生活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大胆提出见解,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能使其成为初步具备人地协调观的优秀青少年。

2.引进真实生活案例。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基础上,为了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引进真实的生活案例,以高中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等,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和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围绕案例中的具体要素展开分析和探讨,深入解读其中涵盖的人地关系,促使他们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此外,从逆向思考的角度来说,根据课程内容中涉及的水资源、基础能源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也要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任务,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指引他们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案例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解读,明确人类的行为对大自然产生的实际影响,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

(三)巧妙设置问题,发展人地协调观

1.巧妙设置递阶问题。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不仅能够创新课堂的组织形成,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鉴于问题导学法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依据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内容、高中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地设置递阶式的课堂问题,使问题呈现出层层递进和难度递升的状态,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将焦点从课本知识转移到人地关系上,关注地理学科中涵盖的人文精神,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野生动物的正确观念。另外,针对处于不同生活环境和地理风情的学生,教师要从乡土化的角度出发,精准展开提问,让学生从心理上放下戒备,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深入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地理课堂的素材和资源,还能强化地理教学的精准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形成和发展人地协调观,从而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于高中地理教学之中。

2.巧妙设置探究问题。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一直提出浅显的问题,学生便会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始终停留在表层学习的阶段。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要在地理课堂上巧妙地设置探究类的地理问题,综合地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国家和社会的热门地理话题、高中生感兴趣的知识点等,设计可供深入探究和合作讨论的问题,让学生以辩论为主要形式,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深入探讨,如“是否应该退耕还林”,引导学生从水资源、土质、气候和区域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出发,辩证分析和讨论问题,使他们于讨论中进一步深化人地协调观,这样的导学问题才是有意义且产生实际作用的。

(四)开展多元活动,增强人地协调观

要想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也要立足于多元化的活动,开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范围,让他们在深入钻研具体案例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自主总结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从而达成增强人地协调观的终极目标。

1.开展项目研读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虽然能够积累一定量的知识,也能初步形成人地协调观,但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却无法得到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引进创新化的实践活动[4]。由此入手,教师可以开展项目研读活动,针对时下国际社会以及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气候、水资源、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问题,设计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项目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启项目讨论、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活动,深入分析议题中包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当前人类面对的能源、气候等危机,明确人类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解决危机问题的具体路径,并通过小组合作和探讨的方式,于方案中呈现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模型,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广泛搜寻数据和信息,增强项目研读活动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構建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方案。而在完成项目方案的前期构建和中期实施任务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开展后期总结活动,以集中汇报会为载体,鼓励学生互相分享经验、汇报学习成果,阐释和说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开展野外研学活动。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才能达成培养和升华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念的目的,经过细致分析和选择,野外研学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凸显。教师应从人地协调相处的角度出发,围绕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野外研学活动,为学生配备专门的野外生存的安全和生活物资,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了解大自然中各个生物圈的内部规律,以及它们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阐释自然现象,这样的研学活动既能够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效衔接,也能够为升华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奠定基础。此外,为从地理学科的角度阐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土质、测量风速、记录植被生长状态等流程和环节中,利用专业知识阐明地理现象,为当地的环保工作、动物保护工作等提供可行性意见,由此,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就能够得到明显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也能真正融于教学之中。

综合上述,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确立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目标,深入分析和解读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创建完善、优质的地理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挖掘教材资源、联系现实生活、探究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多元活动的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准确理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友善共存的正确观念,这样既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能强化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于广.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育人地协调观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6):54.

[2] 孙伟.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21(11):113.

[3] 邱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93.

[4] 邱力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地协调观念的培育[J].教师,2020(18):92.

[责任编辑 窦伊沙]

猜你喜欢

人地协调观高中地理培养策略
基于旅行视角的人地协调观培养
关于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存在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