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23-07-04王正兵

学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双减政策

王正兵

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摒弃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生物素养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得到稳步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应通过优化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的教学工作来构建高效课堂,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讓学生深入感受生物课程的魅力和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6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23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的提出着眼于减轻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作业压力,让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双减”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减轻教师的教育责任,而是缩减学生课后作业的总量与时长,使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在践行“双减”理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打造优质、高效的生物课堂,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课前准备,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教学目标为引领。“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初中生物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创新,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具有科学性与明确性。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能力目标,即想要帮助学生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通过生物教学帮助学生培养生物思想与科学能力,并在不断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观察分析、实践探究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并懂得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教学需要明确价值观目标,即想要帮助学生培养哪些思想价值观念。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开展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学科背后的奥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严谨的科学素养和务实的科研作风。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细菌繁殖过程、人体器官运行规律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使教学目标得到延伸,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理清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初中生物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理清每个章节教学的重点,才能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例如即将学习与“细菌”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主题总结设计几个教学重点:其一,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的细菌形态结构、活动特点;其二,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细菌为何具有广泛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其三,帮助学生树立“生物适应环境”的科学理念,让学生懂得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细菌。通过提前理清教学重点,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主次有序,对课堂时间的安排也会更有科学性,才可能搭建高效课堂。

二、课中教学,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

(一)营造良好氛围

相关研究显示,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与环境和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只有在环境宽松、心理自由的情况下,学习积极性才会得到有效提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生物教师都习惯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教学的进度,但教学氛围过于沉闷无趣,学生很少有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故而参与课堂的兴趣并不高,甚至在生物课堂上经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1]。

生物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以学生为出发点对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乐于交流、积极探究、勇于质疑,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具体而言,教师需要转变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要做到认真与热爱,对待学生要做到严中有爱。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根据教师引导进行知识学习和实验探究,了解章节知识背后蕴含的生物奥秘。当学生的身心全部集中在课堂学习活动上时,其课堂分心的概率便会大幅度降低。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丰富和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展现的机会,使课堂氛围能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得到优化,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层次问题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或通过问题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进行教学上的查缺补漏,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通过问题来优化课堂教学。比如学习到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先通过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同学们,家长经常让你们多喝牛奶、多吃蔬菜、肉类,说这些东西有营养,那你们知道不同的食物中包含哪些营养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揭开食物背后的营养面纱。随后,教师紧紧围绕着“营养物质”这一主线进行教学,并在适当的时候再次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或逆向思考,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深度:“多吃丰富的、有营养的食物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如果我们吃的东西不够丰富,比如经常不吃蔬菜或肉类,我们的身体会缺乏哪些营养物质,身体会出现哪些疾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六类主要营养物质的认识,并了解每一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深化学生的价值观念,如:“学习完本章节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营养物质对身体的重要意义,你们获得了哪些感想或启示?”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日常饮食过程中注意丰富饮食、均衡饮食,确保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实现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层次性的问题,可以实现教学的层层深入,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授课手段

“双减”政策要求在缓解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要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于单一,学生们也早已了解教师的授课方式,故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丰富授课的手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興趣爱好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教学设备走进了中小学课堂,生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便于学生尽快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比如学习到“人体的血液循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展示人体血液循环的动态过程,从而深化其对血液循环的理解;又如学习到“细胞分裂”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欣赏到精彩的微观世界。

2.分组合作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不同,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其将心思始终放在课堂学习上;另一方面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合作学习需要分工合作和探究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交流表达以及分析探究能力,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对于其今后学习和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实验、实践教学。生物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生物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故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适时开展一些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学习到“细胞的分裂”这部分内容时,由于细胞的世界属于微观世界,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故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等实验设备去观察微观细胞是如何进行分裂与分化的,以此加深学生对于细胞形态特征、细胞分裂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之外,生物也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当学习到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生态瓶,通过生态瓶去感受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是如何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当学习到“植物的一生”这个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种植黄豆、番茄等植物,并认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开花以及结果等过程,从实践中去感受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

三、课后复习,提高课后复习的效果

(一)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属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但传统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比如各种各样的练习题、生物试卷等,且作业量远超学生的承受能力[2]。“双减”政策的出台将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也意味着生物教师不能再通过题海战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必须要对课后作业形式进行优化,使课后作业不仅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承受能力,还能拓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生物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类型分为基础性、拓展性以及实践性作业,并针对差异化的作业类型采取差异化的作业形式。如基础性作业为常规练习题,但这些练习题并不是随意选择和布置的,而是教师围绕章节内容谨慎选择的,每一道题目都对应着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所在,能够更好地反映和锻炼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拓展性作业为思维拓展题,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可以将这些疑问汇总为拓展性作业,或者教师根据章节知识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拓展题,让学生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生物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奥秘,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践性作业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实践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一些操作性作业,比如学习完“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部分内容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详细记录自家一周的一日三餐食谱,并利用学过的知识对食谱的营养性与科学性进行分析,就此提出改进和完善方案;又如学习完“环境在恶化”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学校周围的大气、水、土壤等进行调查,并根据所学知识就学校周围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从具体的实践中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实行课后服务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几十分钟,很多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难以完全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仍然有很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头的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盲点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学习效果自然不升反降。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通过适当延长课后服务的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向生物教师求教,教师则对学生进行知识辅导和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其在学习中遇到的知识盲点,使学生的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恰当的辅导方式,尤其是在面对理解与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时,更要注意语言简练、举例恰当,通过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形式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直至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知识点为止。当然,教师在实行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不断总结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不足,掌握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并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课后服务模式进行完善与革新,使学生们的知识盲点越来越少,从而不断提高其课后学习质量与效果。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开展高效课堂并非易事,初中生物教师除了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外,还需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改进当前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教学工作,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重点;在课中要优化教学氛围、设计层次问题以及丰富授课手段;在课后要优化作业设计、提供延时服务,打造高效的生物教学模式,在降低学生生物学习负担的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生物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和生物素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有寿.“双减”要求下生物课堂提问的设计与评价[J].青海教育,2022(1):85.

[2] 矫艳春,历福菊,孙凤香.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备习作业和时习作业[J].教学与管理,2020(34):52.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