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守正创新
2023-07-04黄雯怡
黄雯怡
摘 要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架构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历史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治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全球观等方面,其中蕴含了守正创新的哲学思维和理论品质,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探索实践之正,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新、创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守正创新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战略高度,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时代特征,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全面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生态历史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治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全球观等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深刻体现了守正创新的哲学思维和理论品质。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守正根基
守正是创新的前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保护探索实践之正,奠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根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方法论。这是我们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是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5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有机统一的辩证思维和普遍联系的系统思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自然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是命脉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體,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而不是主宰与被主宰、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观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点论、重点论思想和矛盾统一性原理黄承梁,燕芳敏,等.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6):19.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生态治理观针对我国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要求算大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这一生态历史观,把生态环境上升到关系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兴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直接联系,并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二元思维模式,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和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和解。
(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闪耀着众多先哲的生态智慧,最具代表性的有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众生平等”等思想,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理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智慧加以创造性转化,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讲话中经常引用我国古代先哲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指出“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 这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与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生态整体观思想一脉相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与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等理念是“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白居易)、“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淮南子·人间训》)等思想的通俗化、现代化表达;“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理念是对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升华和发展。
(三)继承和发展我们党长期以来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提出“大地园林化”“美化全中国”的构想,“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编. 毛泽东论林业[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51. 提倡勤俭节约、综合利用资源,指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文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7.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先后制定实施了《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邓小平高度重视“治山秀水”,多次对漓江治污工作提出要求,强调“如果不把环境保护好,不把漓江治理好,即使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再快,市政建设搞得再好,那也是功不抵过啊!”林震,冯天. 邓小平生态治理思想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4(8):1012. ;积极倡导和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王达阳. 邓小平情注植树造林[J]. 党史博采,2011(10):60.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任何地方的经济发展都要坚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样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和可持续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92. ;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环节,指出“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 ;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动员令,强调植树造林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必须充分重视,抓紧抓好。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核心内容是“五个统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胡锦涛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1. ;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之新、创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的飞跃,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继承了自然具有先在性基础性、人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制约的、人与自然通过人类实践活动实现统一等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思想,又从生态维度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拓展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与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39. 。習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人因自然而生的思想,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命脉联系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 ,并多次引用恩格斯的话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而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平衡稳定。
第二,从“自然界是财富的源泉”拓展到“自然界本身就是财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而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由此提出自然资源和劳动是形成社会财富的两大源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采取的生产方式尽管不同,但都必须以一定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为基本前提,并进一步指出,“劳动产品……与其说来源于劳动本身,不如说来源于自然界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1.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核心理念,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 ,这说明自然界不仅具有经济、社会等外在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内在的生态价值,极大丰富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价值内涵。
第三,从“自然生产力”拓展到“生态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系统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者相互交织、有机统一,其中,自然生产力一般指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包括“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和“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江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演进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93. ,它为社会生产力提供物质支撑和动力之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甚至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将对自然的关注视角由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扩展到生态环境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思想,从生态维度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突显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环境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实践价值。
(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同时,我国作为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更不能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的“生态殖民”路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主要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发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以系统思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柯布教授认为:“我之所以看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以及中国由此对世界的影响,就在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由中国政府来主导的。”江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演进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序言:9.
第二,探索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困境的战略路径。从西方国家发展历程和我国早期发展实践来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保护环境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就要牺牲环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即“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 ,突破了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和错误观念,指出绿水青山本身就蕴含着金山银山,如果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好、利用好绿水青山,就可以将其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征,“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4. 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 ,从科技、制度、文化等方面多管齐下,大力发展绿色科技、生态技术,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使用的生态悖论张红岭.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超越维度[J]. 社科纵横,2021(6):711.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共赢。
第三,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需求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这一生态民生观,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民生概念的内涵,体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突出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在古典福利经济学体系里,公共产品一般多是指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就业机会等,而不包括免费即可获取的空气、水源、景观等。随着工业文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不受污染的土壤、优美的景观等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其公共属性和普惠属性愈发明显,并且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 二是突出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正因为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往往容易发生“公地悲剧”现象,这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着力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三是突出环境正义的价值取向。环境正义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公平地占有、分配和使用自然资源,以及能否公平地分担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要包括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代内环境正义方面,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来保障同代人之间自然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的公平正义,解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生态利益矛盾。代际环境正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目的不仅是要满足当代人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要保障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根基,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四,积极参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75. 在系统谋划、大力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总书记还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态全球观,将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美丽世界统一起来,积极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同时,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主张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方面,由于地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因此,必须坚持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建设生态文明、保护地球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2. 。因此,应该从国际环境正义的角度,推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据各自能力,有区别地承担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义务,摈弃零和博弈思维,实现互惠共赢。
第五,牢牢守住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将生态安全纳入其中,指出生态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没有生态安全,其他领域的安全将难以保证。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一旦突破,就将危及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要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人类对自然的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1.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9. 。总书记还高度重视、切实推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和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三) 创立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还是中国,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新的文明形态,并把生态文明由一种理念变为自觉、系统的实践,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主要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面展开且目前还在继续推进的,由此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其“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新的社会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 生态文明是人类进入生态社会的文明形态,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一方面,正是由于工业文明在创造前所未有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帶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传统的工业文明之路不可持续,必须加快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转型。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否定工业文明创造的发展成果,重新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新的伦理形态。从伦理角度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智慧、区别于西方现有生态伦理的一种新型伦理形态,蕴含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首先,这种新型伦理形态,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也不是自然中心主义的,而是立足于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两者的主客二元论模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其次,这种新型伦理形态,立足于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构建人与人之间公平和谐的伦理关系。最后,这种新型伦理形态,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界限,倡导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开展全球生态治理,构建国家和民族之间公正合理的伦理关系。概括起来说,这种新型伦理形态的最终价值追求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和解。
第三,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基于环境价值观的全新的文化形式和文明形态。李琳,曾建平.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旨归[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414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孕育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中的冲突意识和排他性、对抗性思维,推崇多元平等、和合共生,强调“文明共生”,主张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 ,引导各文明体之间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69. ,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必须发挥生态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和凝聚、润滑、整合作用,要求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培育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推动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黄承梁,燕芳敏,等.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6).
[2] 江丽.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演进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3] 李琳,曾建平.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旨归[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
[4] 林震,冯天. 邓小平生态治理思想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4(8).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1]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2] 张红岭.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超越维度[J]. 社科纵横,2021(6).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妙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