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2018-11-20朱秀秀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美丽中国

摘要:自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为追求,回应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生命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发展;“两座山”的理论显示马克思关于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的有机结合;“美丽中国”的新愿景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当代呼声。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美丽中国

一、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基本思想,马克思在《手稿》中有着深刻的表述,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就是“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1],这里马克思已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命运相连。2013年,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说法,自此,“人与自然是共同体”思想以更为通俗易懂的表述为世人熟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后,“生命共同体”,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既体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透彻见解又表明治理当前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仅反映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了解和认同,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呼声所作的时代回应。

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习近平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深刻洞察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共赢的关系,强调要摆正人与自然之间的位置,抛掉旧的思想观念,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继续前行。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发展。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有人类活动的自然界,即“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3]。所以,自然界绝不是可以“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1]。而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化自然。

《手稿》中多次提及人与自然紧密的关系,虽然提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但同时也强调自然界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属于自然界,无论肉体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自然界直接或间接提供所需的食粮。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只能尊重,不能征服掠夺。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为自身和种属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存资料。“从肉体而言,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人只有靠自然界提供的这些自然产品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的产品才能维持肉体存在……所以整个自然界一直是并永远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人类的生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人靠自然界生活,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自然界为工人的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基础,使工人从中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正是看清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习近平坚定治理环境的决心,立足民族发展的高度,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乎历史发展的目标。但由于人们在以资本为主要因素的多种遮蔽机制共同作用下,只顾眼前利益,以“征服”口号对自然界毫无底线的掠夺和索取,毫无节制、残酷压榨着每一种自然资源,自然界已经难以承受,世界各地自然灾害早已不是影响局部地区而是影响全球,其严重程度令人警醒。所以,习近平指明“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2]。人属于自然界,属于自然界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我们绝不可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冷漠地对待自然界,对自然界予取予求。这番话是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最为形象的比喻,也提醒我们即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也要时刻铭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

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明确自然界的无可替代性,不仅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认同和发展,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基础;也是坚定以人民为本的道路,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呼声;还是坚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文明论,为人类在生存与发展道路上的前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两座山”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双重尺度思想的当代诠释

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之前,必须首先认识到马克思的双重尺度。关于人的尺度的内涵,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是类存在物,懂得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主体自身的需求。但是,长此以往,只顾实现主体自身的需求,不顾自然尺度的限制,必然会招致难以预料的灾难。自然尺度即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任何生命都有它本身存在的客观规律,而人类行为的成功绝不建立在幻想中摆脱规律而实现,任何成功都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双重尺度结合的基础上。

所以,当面对社会其他方面文明的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时,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中,习近平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给出了深刻的回答。他提出“两座山”的形象比喻,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不是将生态与经济放在同一水平,而是更深刻指出生态与经济就是一体的。这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一体关系正是习近平将自然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结合的表达。习近平表示要深入贯彻马克思对把握人的尺度与自然尺度相结合的科学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坚持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关系的辩证统一。

人的主体性其实是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受到性的統一。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能动的;而作为对象性存在物,其实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最初“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是基于社会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现实需求,全国上下为温饱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加之对这样的事实缺乏洞察与远见即一个良好生态环境对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结果导致人们一味从自然环境中索取资源和能量,不顾后果,造成了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量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不断积累甚至引起连锁反应。这是因为人类的主体性在满足自身需要时,由于“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1]所以,这是人的主体性需求得到暂时性的满足,但是人的需求却与自然尺度严重脱节,各地环境严重恶化甚至有些早已成为荒芜之地。

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空间,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空间,对比过往山青水绿的景色,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开始觉醒,逐步走向第二层次即“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4]。此时,“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再是对立面,但二者仍然是被割裂和孤立对待,所以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冲突时,采取的行动往往又回到最初阶段。当习近平说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表明整个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有所调整,相信“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1]不然失去的不仅是基本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还有人们对精神、艺术创造的对象世界。与此同时,国内对各种环境类型的新陈代谢能力的研究、环境承载力的科学预测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联性的研究都已初现成果。这些科学成果无不印证着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的基本思想。理清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明确人类实践活动还必须受到自然的客观规律制约,不然,人类的行为将会变得只注重主体自身的需求,忽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给生态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只有当人类在将人的尺度与自然的尺度有机结合时,才能实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望。

至此,习近平倡导的“两座山”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人的尺度与自然尺度的有机结合这一客观规律。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2]协调好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现实关系。其实,“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具有一种内在根本的一致性,二者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只有保护好发展好“绿水青山”,才会创造出更多的“金山银山”。只有“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和谐统一,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坚持人与自然双重尺度思想,是对自然界的合乎人性的保护,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坚守的生存底线。

三、“美丽中国”新愿景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解”的当代呼声

当前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有着诸多的观点。“美丽中国”概念提出,表明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立足当下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呼声,从多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深刻理论,他着重强调生态兴荣,则文明兴盛,生态衰则文明衰败。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解”思想的现代话语,既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又不失现代风采。

马克思曾在《手稿》中提到过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是“美丽中国”的最终实现。从治理生态环境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条寻求人与自然和解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一路前行,直到十八大报告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其内涵就有关于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再到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辽阔视域下,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实现“美丽中国”新愿景继续砥砺前行。坚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当前生态治理的实践活动,由最初侧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转变为现今全面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提出更为全面的生态治理思想。比如,“两个清醒认识”理论和“生态文明兴衰论”,还有“环境就是生产力”学说。

习近平的“两个清醒认识即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充分表达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作为一直都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毕竟“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的”,[6]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定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论断更是表明生态保护与人类文明发展,从长远来看,二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到希腊文明,历史见证着这些曾经孕育着人类最早文明的发源地,孕育着众多生命,然而在生存地遭到破坏时,文明也难以传承,而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这千载时光中能够延续下来,与古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切的内在关联。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血脉中诸多学说都直接或间接地承认自然界与人的共存之理。如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必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生态环境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论断说明了习近平看到了自然力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本质联系。人类的全部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从自然界中展开的,离开了自然界,人类什么也无法创造。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在实践活动中确证自身本质力量,肯定自身,而这实践活动的发生地便是自然界。所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需要,更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发力,“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实现“美丽中国”新愿景,是对时代最好的回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3.116.56.56.58.56.83.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4.394.209.209.393.393.

[3]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

[4]周光迅.胡倩.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阔视野审视生态文明—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论略[D].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4.

[5]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N].人民日报,2014-04-23(7).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MKSZY37)

作者简介:朱秀秀;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猜你喜欢

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美丽中国
习近平的生态伦理思想初探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