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研究

2023-06-30肖慧君

艺术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黄自作曲声学

肖慧君

摘要:从1927年国立音乐院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翻开崭新的篇章,在动荡不安的22年中的发展虽历经风雨飘零,却始终屹立不倒。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得益于萧友梅组建理论作曲组,奠基和声理论的基础;得益于黄自呕心沥血的教学,推动和声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弗兰克尔、邓尔敬、邱望湘等人鞠躬尽瘁,在教学上的辛勤耕耘,得益于贺绿汀等人对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教材的引入,使得和声理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得以留存并蓬勃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对为建国前上音和声理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音乐家们和他们的论著、作品以及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教材的引入进行研究。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家和声理论

国立音乐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由蔡元培与萧友梅共同创办,于1927年11月27日正式举行“国立音乐院开院典礼”。在创院初期由于师资匮乏,由萧友梅担任和声学科的教学,这是我国近代和声专业教学的起步。直至1929年黄自的加入,理论作曲组正式成立,由萧友梅与黄自一同成为理论作曲组的支柱,和声学科的建设也正式拉开帷幕。从1929年降格为国立音专到经历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等诸多磨难,在动荡不安中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的师生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翻开崭新的篇章,发展和声理论的各项工作也得到空前的发展。

一、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历史回顾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创办于1927年11月27日,由蔡元培和萧友梅共同创办,同时也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它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学科音乐教育机构,自此开创了中国高等音乐学府从无到有的历史@。初由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实际主持校务。1928年蔡元培因事冗时仄由萧友梅任代理院长,期间国立音乐院由于经费短缺与时局动荡,常常处于窘境。南京政府早有对国立音乐院降格之议,虽萧友梅据理力争,但1929年8月南京政府教育部下令将国立音乐院正式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仍由萧友梅担任校长。虽遭遇降格但萧友梅想要将学校创办为中国高等音乐学府的信念不灭。在此期间集结了一批较高水平的中外音乐师资力量,采用合于国际通行的现代音乐教育标准体制、又考虑到本国实际情况的教学体制,推行比较科学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②。

自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便遭遇诸多磨难。1942年6月日军侵略占领上海,汪伪政府强令国立上海音专改组为国立音乐院,由李惟宁担任院长。期间部分师生外流,他们在上海创办私立上海音乐私立专科学校@以及在重庆创办重庆国立音乐院分院④。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17日重庆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师生复员到沪,将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合并。1949年解放后,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部于9月1日决定,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改名为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贺绿汀担任院长。1950年将国立音乐院上海分院改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1952年10月又改为中央音乐学院东华分院,都与中央音乐学院并无附属关系。1956年11月,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

建院初期萧友梅在国立音乐院设立的“和声学”理论课程是我国近代和声学科的开端。1927年建校后,由萧友梅担任和声学的教师,并为组建理论作曲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1930年,赴美归来的黄自加入国立音专,和声学科的建设也正式拉开帷幕。黄自担任专任教员兼教务主任,教授和声、作曲等多门课程,理论作曲组正式成立,萧友梅与黄自一同成为理论作曲组的支柱。自1938年黄自去世之后到1941年7月,由李惟宁负责教授理论作曲课程⑤。直至1941年聘任弗兰克尔为音专学生教授理论作曲课程,从1941年到1947年负责教授和声、曲式等课程。1946年谭小麟返国,任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兼系主任,教授作曲、欣德米特的二部写作、对位法、指挥等课程。1946年10月17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师生复员到沪,将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乐院合并,由于合并教师也一同复员到沪,这一时期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和声的教师有:邓尔敬、邱望湘、姜希。

二、和声理论的奠基者——萧友梅

1927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学科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先后担任教务主任、代理院长。1929年学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被委任为校长,从1927年到1940年萧友梅始终坚守岗位,为和声学科音乐教育鞠躬尽瘁。建院初期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没有能担当理论作曲各项课程的教师,萧友梅最初只负责“作曲初步”(即“旋律写作”)与“和声学”两门共同课的理论课程的教学@。萧友梅在建院初期担任和声学的教师,并且为组建理論作曲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萧友梅的和声理论成果

1.和声理论与写作实践结合一萧友梅《和声学》

萧友梅的音乐理论研究成果硕果累累,1927年萧友梅编撰的和声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和声学》被印刷成册,《和声学》的前身是萧友梅于1920-1921年分刊发表在《音乐杂志》上的《和声学纲要》,这本《和声学纲要》也成为了他初期用于和声教学的教科书。在此书中的一些和声名词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和声名词有所出入,例如他将“调”称为“曲调”、将“持续音”称为“长音”、将“宫音”称为“一级音”等等。萧友梅在《和声学》的上、中编里阐述了传统和声的理论,在下编“和声应用法”中萧友梅别出心裁的阐述了如何将传统和声的理论运用至写作实践中,实现和声理论与写作实践的结合。在我们当下所使用的和声学教材中,关于“和声应用法”这部分内容也鲜少有人涉足,而萧友梅处于战火纷飞的那个年代,却有着深稽博考的学术精神,不禁令人感慨万分。

2.贯穿古今中外的音阶研究一萧友梅《古今中西音阶概说》

《古今中西音阶概要》于1928-1929年在《音乐院院刊》连载,未及载完,后全文于1930年4月1日在《文艺》报刊出版。萧友梅在《古今中西音阶概要》一文中按照四声音阶、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的顺序,将这四种贯穿古今的音阶的起源与理论娓娓道来。在这篇文章中,萧友梅不仅阐述了西方音阶与中国音阶的原理与来源,而且在整理中国五声调式、七声调式时将西方音名与中国古代音名一同标记出来,一方面帮助当时的人们深入理解中国五声、七声调式,另一方面将西方完善的音乐体系引进到中国,与中国的民族音乐进行碰撞,并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二)萧友梅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

萧友梅在音乐创作方面也有显著卓越的成就,依次选取他作品中的和声语言较为丰富的《从军歌》《秋思》进行分析。萧友梅在《秋思》和《从军歌》这两首作品中使用的和弦都为三度结构和弦,和声语言建立在传统大小调体系之上。

1.我国第一部大提琴独奏曲一《秋思》

创作于1930年,萧友梅在上个世纪30年代使用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语汇创作中国人的大提琴独奏曲,这在当时是一次极为先锋的做法。在这首作品中萧友梅使用重属和弦以及一些意外进行,整体的和声语言建立在传统大小调体系之上。

2.抗日救亡歌曲一《从军歌》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爱国人士萧友梅曲、骆凤嶙词创作出这首二部合唱歌曲《从军歌》。这首作品中呈示段的音乐慷慨激昂,所使用的和声语汇为A大调的自然音体系和声,和声节奏也较密集,和声语言更注重功能化,具有明显的西方传统和声色彩。再现段中使用属方向的离调、同主音大小调交替和弦将调性进行扩张。

三、和声理论的推动者——黄自

钱仁康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中写道:黄自是第一位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全面系统地教授作曲技术与作曲理论的教师。1930年,萧友梅聘他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任教员兼教务主任,他教授的课程多达数门,其中和声方面的课程有和声学、高级和声学、和声解剖、键盘和声。

(一)黄自的和声理论成果

1.言之有物一黄自《调性的表情》

1934年载于《音乐艺术》第一卷第三期,在这篇文章中黄自引经据典地论述调性的色彩,繁征博引地阐述乐器中调性的色彩,黄自从作曲家的立场去思考作品中调性的音色问题,并且通过他深厚的音乐修养,列举出众多作曲家作品中关于调性的音色问题以及从声学、乐器这两个方面剖析调性的色彩,整篇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2.思想超前的黄自一《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

1934年载于上海《晨报》第九版“中国艺术教育社成立大会特刊”,这篇文章中黄自抨击墨守陈规的国人,主张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中“先进”的部分相结合,由此产生一种中国的新音乐。赴美归来的黄自渴望将自己的所学回报给当时的中国,他希望自己所学的西方音乐体系在这片土地上推广,以此来开阔的国人的视野,也来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黄自抱以拳拳之心为当时的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前景指明了方向。

(二)黄自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

黄自是一位文采横溢的作曲家,他对于专业作曲技法熟稔于心,在短短的十年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经典传唱的音乐作品。选取他众多作品中的和声语言较为丰富的《抗敌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长恨歌》进行分析。

1.抗日救亡合唱歌曲一《抗敌歌》

创作于1931年的《抗敌歌》是我国最早的抗日救亡的合唱歌曲,1931年日本一手炮制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后又陆续侵占东北三省,使得东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年11月,黄自作词作曲创作出中国最早的抗日救亡的合唱歌曲,他在合唱声部大量使用对位手法,形成此起彼伏、动静交替的音乐,并使用基于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和声语言来创作这首作品。作品中还使用高叠和弦,带来自然七声调式风格的音乐色彩。

2.中国五声旋律与西方作曲技法结合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

《卜算子》创作于1935年,在这首作品中黄自在旋律声部使用C宫系统d商调式,在编配伴奏时使用F宫系统d羽调式。黄自将中国五声旋律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在调性上将中国五声旋律与泛自然音主义结合,并且使用了离调的阻碍进行。所使用的和弦又为传统大小调体系范畴之内的和弦,所以《卜算子》又带有调性音乐的烙印。在调式上使用多元调式融合,将七声自然调式与中国五声调式进行多元调式融合。在作品中还形成七声自然调式与中国五声调式的多元调式融合,F宫系统d羽调式中出现七和弦的二、三度关系进行,带来了七声自然调式的音乐色彩。综上所述的和声语言都是为了中国五声旋律而服务的,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3.中国风味的和声技法一《长恨歌》

创作于1932年,韦翰章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为题材进行作词,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作为乐章标题。笔者选取传唱度较高的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对它的和声语言进行分析。在第八乐章中黄自将五声旋律与传统大小调和声结合,在縱横两方面进行五声风格化处理。除了使用三度结构叠置的和弦,还将五声旋律的音级纵向叠置构成五声纵合性和弦。

四、和声理论的耕耘者——弗兰克尔、邓尔敬、谭小麟、邱望湘等人

自萧友梅去世之后,国立音乐院在这期间聘用了一些外籍教师,弗兰克尔就是其中的一位。1946年由于合并教师也一同复员到沪。同年谭小麟回国,任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兼系主任,负责教授欣德米特的二部写作。1946年10月到1948年8月1日,这一时期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和声的教师有:邓尔敬、邱望湘、姜希(1947年离任)。自萧友梅、黄自去世之后,他们填补了学院(学校)和声教学的空白,鞠躬尽瘁地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作曲理论人才。

(一)沃尔夫冈-弗兰克尔

沃尔夫冈-弗兰克尔,德国作曲家与音乐教育家,为了逃离德国纳粹的茶毒于1939年前往上海。1941-1947年在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他在授课时使用的和声教材是勋伯格的《和声学》,这本教材与强调功能性和声的其它德国教材不同,勋伯格《和声学》中更注重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和声进行时纵横两个方面的音程关系,即和声进行时的声部关系与两个外声部。

根据弗兰克尔自己的总谱提示与研究资料显示,他于1945年创作的《三首两声部前奏曲》是为了在教学中为学生讲授十二音技术而专门创作的⑦。弗兰克尔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师,他是自黄自之后第二个负责教授作曲技术和作曲理论的教师,这位来自德国的音乐家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培养出国立音专的一批优秀的音乐家,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二)邓尔敬

邓尔敬于1943年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理论作曲组任副教授,1946年10月17日,由于合并,在重庆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组任副教授的邓尔敬也一同复员到沪,在合并后的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负责和声教学。邓尔敬开设高级和声,使用勃克编著的《无数字和声》作为教材,而这本教材从追求音乐、音色的角度去编配和声语汇,在这本书中还介绍了一些作曲技法,目的是为了编配出动听的和声进行,着重于音色富有变化的和声练习而非理论知识的教学。桑桐称邓尔敬为振兴作曲系的功臣③。

(三)谭小麟

赴美留学的谭小麟于1946年回国,从1946年10月至1948年8月任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教授兼系主任,负责教授作曲、对位法、指挥等,和声方面的教学主要为欣德米特的和声理论。谭小麟曾在耶鲁大学师从欣德米特学习作曲,归国后在国立音乐院高年级作曲系开设欣德米特的二部写作课程,以欣德米特《作曲技法》作为教材在作曲实践中传授欣氏作曲理论体系。他的欣氏理论体系教学不仅为国立音乐院带来先进的作曲理论技法,还为当时中国音乐界首次了解欣氏理论体系起到重要作用。谭小麟曾在课堂教学中将欣氏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歌伴奏编配相结合,如运用欣氏作曲技法为内蒙古绥远民歌《小路》编配钢琴伴奏。欣德米特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的观念与中国的五声纵合化体系很自然地就能够结合,谭小麟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主观的音响感受,和弦基本都是五声纵合化和弦,并大量使用了调式交替和弦来获得和声色彩的变化⑨。

(四)邱望湘和姜希

邱望湘于1942年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任教,后来在重庆国立音乐院分院担任理论作曲组主任,1946年10月17日,由于学校合并邱望湘也一同复员到沪,在合并后的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负责和声教学。1955年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民族音乐教研室研究员。邱望湘在和声方面的理论成果有1939年出版的《初中音乐和声学初步》,弥补在当时那个年代初中音乐和声学教材相对较少这一空缺。

此外,负责和声教学工作的还有姜希,但是姜希仅任一年便离任。1943年重庆国立音乐院分院成立理论作曲组后,姜希曾担任理论作曲组主任。1946年由于学校合并姜希一同复员到沪,在合并后的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和声,于1947年离任。

五、西方和声理论体系教材的引入

30年代建校初期的国立音专,作曲理论和声学科初步建立,当时和声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有萧友梅《和声学》与黄自《和声学》。但是想要将西方的和声体系完整的引入当时的中国,还需要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顾连理翻译了莱曼编著《和声分析》,1936年贺绿汀翻译普劳特的《和声的理论与实用》,这两本书一并也作为和声课的教材。普劳特的作曲理论著作是主要教材,属于英国理论体系,而莱曼的和声分析以及另一套高级和声学则都是黄自采用的美国和声教材⑩。

(一)莱曼《和声分析》

在这本和声教材中,莱曼将和声分析与实际的音乐作品相关联,针对学生分析作品时的短板进行训练,是一部兼备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和声教材。莱曼《和声分析》中除了阐述外音,还论述了音乐作品中所出现的等音程与跳进解决(自由解决)。我们在分析实际的音乐作品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作曲家们为了音乐效果会使用大量的外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分析作品的难度。而莱曼的《和声分析》中,对于音乐作品中外音的训练花了大量的篇幅。莱曼《和声分析》中除了将和声分析与外音相结合进行阐述,关于“等音程”的论述也十分具有实用性。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常为了简化记谱,而将一些音程替换成等音程音记谱。

(二)普劳特《和声学理论与实用》

1936年由贺绿汀翻译,在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贺绿汀在翻译这本书时,为了使当时的国人更易于理解与接受西方音乐体系理论,他在书中将音阶的第一级音翻译成主和音或宫音,使用了两种术语方式。普劳特在《和声学理论与实用》中对于和声进行的声部规则,与现在相比规则更加宽松,他更加重视音乐的听觉感受与音响效果。普劳特在书中大量使用数字低音对和弦进行标记,巴洛克时期的数字低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促进了和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学生将重心放在声部连接上,声部关系得到了重视。

《和声学理论与实用》中对于和声进行的声部要求,与现在的和声学教科书相比更加宽松。普劳特在第三章“分部和声法的普通规则”中共阐述声部进行的八条规则,其中第二条规则指出:反向五度时,有一部在內声部而这个进行是在两和弦间尚勉强可用⑾。第二条规则与我们现在所要求的避免和声进行中的声部反向五度的要求有所出入,这或许是由于普劳特相更重视音乐本身的听觉感受与效果,不希望和声规则羁绊学生的创作思维。

六、结语

从国立音乐院到如今的上海音乐学院,和声学科从建立到发展至今已历经近百年。现如今上海音乐学院和声学科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萧友梅、黄自、弗兰克尔等人的辛勤耕耘。他们不仅在教学上鞠躬尽瘁,而且在理论研究成果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萧友梅、黄自等人对于探索中国风味的和声技法也做出了丰功伟绩。如萧友梅《和声学》《古今中西音阶概说》、黄自《调性的表情》《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以及贺绿汀翻译的普劳特的《和声的理论与实用》等等。

萧友梅、黄自在创作中国音乐道路上进行一次次探索,如萧友梅在创作中常使用的建立在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和声语言,利用离调、同主音大小调式交替等调性扩张的技法与一些意外进行来丰富作品的音色,黄自和邓尔敬的音乐创作中也出现过这种和声手法。这种使用中文的歌词配上西方作曲手法所创作出的“中国作品”,只有语言是中国的而已,这些和声技法在如今已经是常见的音乐处理,现在甚至出现更为尖锐、新潮的音乐。但是就上个世纪初期百废具兴的中国音乐而言,这无疑是前沿、先进的作曲技法。萧友梅、黄自等人留下的这些珍贵的遗产,见证着他们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深稽博考的科研精神,并且这些论著与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反复潜精研思。他们报以拳拳之心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回报给这片土地,推动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理论的发展,为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和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鞠躬尽瘁,为中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音乐家,为我国的音乐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注释:

①洛秦,钱仁平.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图鉴(1927-1941)[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第12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44页

③1941-1945年9月期间国立音乐院部分师生(丁善德、陈又新等人)建立私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与重庆国立上海音专合并

④1939年11月校友华文宪在重庆筹设音乐干部培训班,1943年1月将重庆音乐干部训练班改组为国立音乐院分院,戴粹伦为分院院长,1945年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⑤桑桐,陈铭志,叶思敏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历史回顾[J]音乐艺术,2007(3):27.

⑥桑桐,陈铭志,叶思敏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历史回顾[J]音乐艺术,2007(3):24-25.

⑦张巍.序列音乐技术的中国化研究——十二音创作技术与理论的发展(1980-1990)[J].音乐研究。2017(4):24

⑧戴鹏海《邓尔敬作品论选》编辑说明[J]音乐艺术,2007(3):63

⑨姜之国,音高组织技术的理论与实践[Ml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年,第123-124页

⑩桑桐,陈铭志,叶思敏解放前上海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历史回顾[J]音乐艺术,2007(3):26.

⑾普劳特.和声学理论与实用[M]商务印刷馆,1936年,第36页.

猜你喜欢

黄自作曲声学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邀你来我家
爱的就是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维斯声学)Balthus 70
作曲心语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扩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二)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 谈谈声学处理中的“吸声”
George Gershwin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