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

2023-06-29周宁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大单元初中语文

周宁

摘 要 本文以“学科大概念”为出发点,阐述基于学科“大概念”大单元设计的意义、途径。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初中语文 大单元

“大概念”教学理念强调“概念”的重要意义,将概念作为统领教学的主线,由此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不断落实与强化学生核心素养。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大单元”不是简单的教材原有的单元,那是“资源单位”,大单元应该是“学习单位”。我们可以依据“大概念”,利用统编教材的原有单元,也可以打破原有教材的单元壁垒,有效实施资源整合,让大单元教学真实有效地发生。

一、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大单元设计意义

有助于形成高层次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也让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意义。在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大概念”知识系统,并以此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让学生通过多种类型的真实情境和任务,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资源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高阶思维。

有助于强化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而这四大核心素养既可以作为“大概念”的来源,也是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样也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依据。正是这样浸润了“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过程,才能积极地通过情境任务等手段帮助学生落实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大单元设计路径

1.拟定“大概念”,统领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大概念”的拟定路径主要可以从“核心素养”、“单元导语”、两个角度考虑。

(1)紧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指明了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应当获得的素养,抽象概括度较高。将其作为设计大概念的切入点,意味着大单元下的教学既符合课程标准,具有指导意义,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和“审美创作”,我们来看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安排了《月夜》《风雨吟》等七首诗歌,单元主题是“生活咏叹”。学生诵读本单元作品,体会诗歌文体的独到魅力,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所以,拟定本单元的“大概念”时,就可以结合两大核心素养,要体现“理解诗歌体裁”“学会诗歌审美”“培养文化热爱之情”等因素,从而以诗歌品味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并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善用单元导语。导语是每个教材單元开篇的“必备环节”,起到助读作用,也是设定学科大概念的重要参考。部编版教学教材的编制融合了“人文”与“语文”两条主线,共同体现单元主题以及每个单元的能力要点,也是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其中安排了《雨的四季》《春》等散文篇章以及《次北固山下》等诗歌,同时提供了生活主题的写作教学任务。从该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我们可以读到,它的“人文主题”是“欣赏四季之美”,而“语文要素”是“朗读技巧与拟人比喻手法”等。所以本单元的“大概念”拟定中,要体现“学会欣赏四季之美”“感受声韵之美”“体会修辞手法奥秘”等因素。

2.落实“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任务与活动

如何让学生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真正认识、理解和迁移运用“大概念”,落实单元目标?就势必要创设真实的情境、有效的任务、有趣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在真实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大概念”、运用“大概念”甚至构建自己的“大概念”。

那么创设情境、任务与活动的时候,有哪些原则或注意事项呢?笔者总结如下。

首先,创设的情境是真实而贴近学生生活的。只有真实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并真正将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到相似生活情境中。比如,我们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注重说明文知识的学习,可以选取《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三篇文章作为教学资源。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任务:

《看见》文学社征稿通知

各位同学:

大家好!学校《看见》文学社要做一期《家乡的文化建筑》专辑,现向全校发出以下征稿通知。征稿要求:1.要求同学们以导游的口吻向全校同学介绍一处家乡的建筑或遗迹,形成文章。2.附上与相关文字匹配的图片。3.附上介绍音频。

我们将择优录取。录取后,不仅文章编辑成册,还会将相关文字、图片和音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

《看见》文学社

在这则情境任务的内容中,“文学社团”、“征稿”、“身边的文化建筑”、“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情境要素都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也的的确确是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样的情境不仅真实还具备一定的活力。

其次,创设的任务是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可以从单元大任务分解成序列化的小任务,最终形成可操作的项目活动。笔者还是以以上的情境任务为例,我们通过阅读情境任务的文字可以得到最终要解决的大任务是“要求同学们以导游的口吻书写一篇介绍一处家乡的建筑或遗迹的文章,同时要有相关的图片和音频。”那么,我们可以结合八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将这个大任务又分解成以下序列化的小任务。任务(1)分析《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三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把握说明重点和说明顺序。任务(2)以这三篇文章为参考,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任务(3)在总结说明文知识的基础上,模仿课文文本,从家乡的文化建筑中任选一处,书写介绍词。任务(4)学习导游词的特点和导游讲演的注意事项。任务(5)以导游的口吻将家乡的文化建筑口头介绍给同学和老师,再结合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进行修改,最终成文。任务(6)以最后形成的征文稿件,补充图片,录制音频。这些小任务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它们既有操作性,又形成了一个项目式的大任务,也为“大概念”的落实提供了相当多的可能。

再次,创设的活动不仅要有趣有味,也要务实有效。务实有效的检测依据不仅是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和能力,也是这个活动是能进行过程性评价和有效结果呈现的。还是以以上子任务(5)为例,“以导游的口吻将家乡的文化建筑口头介绍给同学和老师,再结合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进行修改,最终成文。”在完成这个任务过程中,学生自己成了“导游”、其他同学和老师成了“游客”,有角色转化的趣味。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是自然生成的学习过程性评价,最终修改后成就的征文稿则是有效结果的呈现。那么,这样创设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最后,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创设情境、任务还是活动,都一定要依据单元大概念、教学目标和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设计,不能天马行空,毫无根据。情境、任务与活动三者也同样是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分割的。

“大概念”的应用,指明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突破方向。教师要善用“大概念”,将其作为设计大单元的重要切入点,让单元教学更加明朗,教学过程灵活有效,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素养,让学生真正在“大概念”教学中受惠。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猜你喜欢

大单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多元“对话”促结构融通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及课堂类型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项目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研究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