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激情澎湃到老成持重的音乐人生历程:拉赫玛尼诺夫专场音乐会有感

2023-06-29田彬华

音乐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四川交响乐团;钢琴协奏曲

2023 年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 周年,这位作曲家创作出的深沉而优美的旋律、辉煌而戏剧性的音乐备受听众熟知,尤其是他的钢琴作品。

2023年5月6日晚,在成都云端·天府音乐厅上演了主题为“拉赫玛尼诺夫的黎明与黄昏”的音乐会,由四川交响乐团主办。这场音乐会也是四川交响乐团2022-2023 年“天府四川·乐之土地”乐季音乐会的重磅音乐会之一,“ 拉赫玛尼诺夫的黎明与黄昏”音乐会为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四川交响乐团的这场音乐会曲目设计与众不同,特意选取了作曲家正式发布的第一部作品《升f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和他生命中最后一部作品《交响舞曲》(Op.45),一头一尾贯穿和总结了作曲家一生的创作。一部钢琴协奏曲、一部交响作品,刚好也是拉赫玛尼诺夫一生中成就最大的两个领域。而这两部作品,在舞台上演的频次远低于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及《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等作曲家的热门曲目,观众的熟悉程度远低于以上热门曲目。

钢琴家谢明是今晚演出的第一个惊喜。这位从四川省遂宁市走出去的年轻钢琴家,在茱莉亚音乐学院等英美院校留学多年,曾与捷杰耶夫等众多知名指挥和乐团合作,有着丰富的艺术求学经历和舞台演出经验。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晚谢明用他娴熟的技巧,极为精准的控制力以及优雅稳健的艺术修养征服了全场观众。

音乐会上的谢明正如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这部《升f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时一样,拥有充沛的活力。因拉赫玛尼诺夫本人身材修长、手指条件优异,所以他钢琴作品中的技术要求对于钢琴家来说是极具挑战的。而谢明的演奏显然克服了这些技术上的难度,高难度的演奏也能顺畅自如。第一乐章的基础结构是常规的奏鸣曲式,谢明处理得非常灵活,多次以突然变化的速度来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慷慨激昂的前奏中,三连音下行的动机主题,谢明处理得饱满而坚定。随后,马上出现的主部、副部主题有着淡淡的忧郁和充满个性的悠长抒情旋律,作曲家在中间加以各种速度及情绪的变化处理。钢琴家对主副部主题的演奏,具有细腻的音色控制和恰到好处的浪漫式旋律的韵律处理。而突然冒出的快速跑动和多种情绪的变化,更是展现了其优秀而扎实的钢琴技术,钢琴音流跑动干净而利落。最后作品在旋风般的钢琴连续下行音中戛然而止。

第二乐章为行板,舒缓而优美的旋律音色控制非常出色,将钢琴家擅长的音色变化优势充分展现出来。音乐线条的处理也有其独特之处,音乐线条气息流动非常自如、有韵味,一些细节处理也有不同于其他钢琴家版本个性化的处理方式,弹性节奏的控制收放自由,具有即兴流动的特点。总体的感觉是沉稳而优雅,对作品的把控游刃有余。

第三乐章为交替拍子的奏鸣曲式,前奏一出来便是令人精神一振的快速跑动,8/9 和12/8 节拍的频繁变化使得音乐的动感活力非常鲜明。这一乐章乐队与钢琴的对话更加频繁而有机,作为末乐章,逐步推向欢乐高潮的音乐构思,在乐团和钢琴家热烈的音乐中结束。

总体来看,这部协奏曲情绪变化繁多,对乐队和钢琴家的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乐队与钢琴家的配合默契整体不错,在各种音乐情绪迅速的变化中,总是能够及时得到呼应。多处铜管声部的配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好地表现出了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悠长厚重的俄罗斯式宽广旋律。

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钢琴家加演的四首乐曲也是亮点不断,让观众大饱耳福,四首乐曲完全不同的音乐色彩变化全面展现了钢琴家优秀的乐感及触键控制能力。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中美妙的旋律音色控制和氛围营造极为出色,而狂放不羁的歌剧《卡门》“波西米亚舞”的变奏曲,则展示了钢琴家极为热烈的年轻一面,在热烈至疯狂的炫技音乐中,依然保留了很好的声音控制,再次展现了钢琴家极好的八度技巧。

上半场的《升f 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充满着作曲家的激情和活力,而下半场的这首《交响舞曲》则显得老成持重。考虑到《交响舞曲》是1940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创作时正值作曲界繁复变化的求新创作时期,作品中则显得保守而老成,更像是一个67岁老人对自己一生的沉思,流浪美国远离故土的俄罗斯人怅然若失的思乡情感表现。

作品以《交响舞曲》命名,分为三个乐章,据说作曲家最初曾考虑用“中午”“傍晚”“午夜”来命名,也为人们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些线索。人们常常认为这就是一部交响曲或交响音画。作品延续了作曲家一贯的优美的旋律、各种生动音乐形象刻画的戏剧性表现,整体创作技法更加娴熟而老辣。三个乐章如同三首舞曲组合而成,结构都是三部曲式并不复杂,但是作曲家创造的丰富音乐形象的变化,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作曲家晚期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第一乐章开始,三音和弦下行的简短主题通过不同的乐器依次陈述,乐队营造出了如万花筒般丰富绚丽的音乐色彩。这一乐章中作曲家少见地引入了中音萨克斯管,作曲家带有忧郁色彩的旋律似乎非常符合萨克斯管的表现能力。乐团特邀萨克斯演奏家的演奏与乐队融合良好。第二乐章是一首圆舞曲,总体情绪却是充满一种抑郁色彩,在略带不安中显露着被压抑的情感,随着乐曲的进展变得愈加明显,乐队将旋律中微妙的情绪变化和涌动翻滚的音流表现得比较到位。

拉赫玛尼诺夫在作品中频频使用死亡主题《末日经》来表达对于死亡的思考。在《交响舞曲》中,拉赫玛尼诺夫再次使用了“末日经”(Diesirae)主题来象征死亡,当然这可能与1940 年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契合。但是在第三乐章,具有宗教意义的“哈利路亚”主题似乎战胜了这一死亡意象。乐团整体的表现应该说是渐入佳境,乐曲给了乐团各个声部充分的施展空间,厚重而大气的音乐,干净利落的快速跑动,音色与力度的多层次变化等方面,乐团演奏的表现突出,最终在激动而大气的音乐中结束全曲。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乐团在一波波的音乐海浪激情冲击中,能够及时得到控制、节制,在指挥把控下激情而又富有逻辑的音乐设计表达让听众感觉极为过瘾。如果说,上半场钢琴家卓越的表现掩盖了乐队表现,那下半场的《交响舞曲》就是指挥带领乐队集中表现乐团能力的时候。

指挥家肖超对于整場音乐会的掌控和音乐脉动的把握,展示了年轻指挥家的功力和乐团的演奏水平。肖超消瘦的身材完全没有影响他大气而充满音乐韵律的指挥,作为四川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与四川交响乐团长期的合作使得二者之间配合默契。他简洁明了、沉稳细致的指挥动作,带着乐团走过了拉赫玛尼诺夫从激情澎湃到老成持重的音乐人生历程,献上了作曲家诞辰150周年的成都记忆……

(本文图片 由四川交响乐团授权使用)

作者简介

田彬华,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