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浪漫曲旋律与伴奏分析

2014-10-09季茂春

戏剧之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

季茂春

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创作了83首浪漫曲,被公认为俄罗斯浪漫曲大师之一,在拉赫玛尼诺夫极其丰富的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是继《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和声手法分析》之后对三首浪漫曲《早晨》《在什么寂静的黑夜中》《在我的灵魂里》的其他音乐表现要素的补充性分析,主要从浪漫曲的旋律手法、钢琴伴奏织体,以其对这三首浪漫曲风格认识的更加全面具体。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旋律特征;钢琴伴奏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59-04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了83首浪漫曲,被公认为浪漫曲大师之一。拉赫玛尼诺夫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那迷漫着浪漫气息的音乐风格和个性魅力,在一首首歌曲中显露无遗。他的浪漫曲丰富多彩,新颖别致,超凡脱俗,独具一格,力求真实、深刻的表达内心情感世界。

独白式浪漫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内省的富于戏剧性冲突的浪漫曲的基础,其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不一而足;诗词的选择注重思想感情内涵的表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心声,代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艺术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和极其重要的阶段。其特点是内容深刻、感情炽烈而真挚、音乐表现手法新颖独特、充满激情焕发出勃勃的生机,这些歌曲被公认为世界声乐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室内乐作品中重要的遗产。

一、三首浪漫曲基本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

三首作品在音乐表现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早晨》(Op.4,No.2)是为女中音而作,这是一首独白式的浪漫曲,旋律节拍为4/4拍,用近似朗诵性质的语调,在色彩较为明亮的F大调上宣泄。歌词表面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清晨的曙光,而音乐真正所要表达的则是人们对当时社会革命即将胜利、光明的未来即将到来的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心理。作品共26小节,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歌词所决定)。

《在神秘寂静的黑夜中》(Op.4)是为女高音而作,作曲家以宽广流畅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意境,描绘了大自然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采用了律动性较强的4/4拍,在D大调上陈述,速度缓慢柔和,作品共44小节,分为三部分,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在我的灵魂里》是为女中音而作,这是一首表现性格上带有戏剧性的歌曲,拉赫玛尼诺夫用宣叙性质的中古调式风格的音调,在D调上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在客观上抒发着一种与黑暗环境的冲突,与命运抗争的不协调气息。此曲为带有舞曲性质的3/4拍,节奏缓慢柔和,全曲共41小节,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由歌词所决定)。

三首浪漫曲都为他的早期创作。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曲式结构短小精悍,都为简单曲式;音域较为宽广(十度或十一度);《早晨》《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都为大调,而《在我的灵魂里》则使用了中古调式以及同主音调式的转换,这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里是不多见的。

下表为三首浪漫曲的基本表现要素图示:

二、富于表现力的旋律手法

拉赫玛尼诺夫继承了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传统,有意识的将旋律作为音乐的基础,进行创作。在他的浪漫曲中旋律简洁、鲜明、美妙,情深意切,极富表现力,歌曲和诗词的结合完美至极,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

(一)形象鲜明、词曲完美结合

歌曲《早晨》是以动机型主题材料进行发展的,这个动机由上行四度跳进(a—d2)和连续半音下行(d—bd—c,含有同名变化半音)构成前长后短的两音的三连音型(d—bd),结合歌词、演奏力度及和声衬托,使主题音调给人一种激动、兴奋但又略带压制的、稍有迟疑的感觉。三连音节奏模仿心脏的跳动,鲜活的音乐形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见谱例1《早晨》主题动机

歌曲《在神秘寂静的黑夜中》4小节的前奏之后,以D大调的主音,二分附点音符在强力度上作长音保持,之后六度大跳与级进上行。结合“噢,在那黑夜里……”一声长叹,打破那黑夜的寂静,使词曲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谱例2)。歌曲的最后,拉赫玛尼诺夫以其特有充满张力的“阶梯式”迂回上行音调,实现了“用我热爱的名字唤醒夜的黑暗”感情的最后迸发,一气呵成,结束全曲(谱例3)。

见谱例2

见谱例3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开始的“阶梯式”迂回上行音调,把歌词“在我的灵魂里,爱情正在升起……”表现得十分贴切。

谱例4《在我的灵魂里》

(二)主题材料统一

《早晨》在这首仅仅26小节的歌曲中,主导动机曾九次出现在伴奏的钢琴织体里,让听者直接感受到它的主导核心地位,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主题材料的简练统一。

《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整首歌曲以级进的波浪式进行为主,偶尔伴有特色的大调音程。在音区音域的选择上较为节省,音区统一,音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拉赫玛尼诺夫写作旋律的高超技巧。旋律进行以二度音调进行贯穿始终,或上行或下行,并在钢琴声部中得以体现,与旋律声部主题材料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在我的灵魂里》整首歌曲以D为中心音,作环绕式发展,级进波浪式的线条使音乐更为舒缓流畅。第6小节的弗里几亚小调音调(d1—c1—bb—c1—d1)在全曲作变形发展。此外,在这首作品中,拉赫玛尼诺夫特有的“阶梯式”迂回上行音调也得到了体现,主题材料的节奏型、音型是这首曲子保持统一的基础。

三、富于内涵的伴奏织体

钢琴伴奏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抒情性的重要来源,他写作的钢琴伴奏,绝不是对人声旋律和歌词内容的陪衬,而是表达整首乐曲思想感情的重要支柱。

(一)主导动机音调在伴奏织体中的呈现

拉赫玛尼诺夫《早晨》前两小节的主导动机音调“我爱你”(A—D—bD—C),在这首仅仅26小节的乐曲中,曾九次出现在钢琴的伴奏织体里,让听者直接感受到它的主导核心地位,令人不得不赞叹拉赫玛尼诺夫设计主导动机的精心与巧妙。第一次是在第1小节第三拍和弦横向线条构成的部分呈现;第二次是在第3小节的第三拍后半拍开始横向线条的完全呈现;第三次是转向主调属方向D大调后在第7小节第一拍后半拍开始,加宽音域连续8度陈述,构成了主导动机的完全呈现;第四、五次是在第11、12小节的连接中连续呈现;最后四次是在乐曲的最后,第19、20、21、22小节连续出现的。

谱例5《早晨》(第1、3、7、11、12、19、20、21、22小节)

歌曲《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二度动机音调在旋律声部和钢琴伴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时而上行,时而下行,弥散式贯穿于整首乐曲。(谱例略)

《在我的灵魂里》第6小节的弗里几亚特征音调D—C—bB—C—D,在18小节的钢琴伴奏高声部,第一拍的快速音符;以及38小节钢琴伴奏高声部中也得到了体现。

见谱例6《在我的灵魂里》15-18小节

见谱例7《在我的灵魂里》36-41小节

(二)固定节奏型的贯穿应用

《早晨》的伴奏部分采用了带有固定节奏型,绵延不断的三连音,并与跳音连奏相结合的织体形式,将心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我爱你!黎明对白昼说,它拥抱太阳,她表白秀红面庞……”这一节奏型在全曲中贯穿应用,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见谱例8《早晨》(第1-3小节)

B段的三连音型与A段的块状音有所区别,以八度为框架的和弦与单音交替进行的三连音型在音响层次上有了立体的感觉,并且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和声序进,作整体上移,将音乐形象从平面推向立体。

见谱例9《早晨》(第15-16小节)

与《早晨》钢琴伴奏中运用的三连音不同,《在神秘的黑夜的寂静中》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左右手交替的三连音。除中间的B段落之外,前后两段采用的都是这种音型,保持声部的弹奏与旋律音的不连贯进行,使歌曲的伴奏部分听起来强弱错落有致,音色变化迅捷,音乐形象飘逸,描绘出歌词中所写的浪漫意境。

见谱例10《在神秘的寂静的黑夜中》(1-3小节)

(三)声乐与钢琴构成的模仿复调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声乐与钢琴伴奏的高声部构成了低八度的严格模仿,值得注意的是,两声部的起音有所变化。23、25小节钢琴伴奏的高声部以B开始,经过24小节第二拍降C结束在降B,而声乐的旋律音调则是在24、26小节降B开始,经过25小节第二拍的还原C结束在还原B上。由此可见,拉赫玛尼诺夫对这首歌曲设计的精心。

见谱例11《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

(四)持续音型的运用

持续音是拉赫玛尼诺夫惯用的一种手法,一方面起着和声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上方声部运用的各种和弦与持续音两个层次之间的复合关系产生了和声的紧张度、色彩性和丰富的音响。

《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整首歌曲出现了多次,1-9小节在D大调的主音上持续;转为e小调后,15-18小节为属音持续;23-25小节为#f小调的主属音持续;28-31小节又转为D大调属音持续;32-38小节为D大调主音持续。长时值持续音的多次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和声的浓度,另一方面把“神秘黑夜的寂静”表现的更加形象贴切。

见谱例12《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26-28小节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虽然进行了不同调式的转换,却始终以D为中心。D调中,以主持续音存在;当转到G调时,是以属持续音的形式存在的。此曲除了第26-31小节外,其余全建立在持续音上,并且在三拍子的强拍,作间歇持续,体现出节奏化持续音的特点。

见谱例13《在我的灵魂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不仅继承了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旋律简洁、美妙、音乐形象鲜明纯真朴实,内涵丰富深远,以其独特、新颖、强烈的个性色彩迥然不同于前代作曲家舒伯特;而且在艺术表现的深度上,超过了前辈柴可夫斯基等俄罗斯作曲家,这一切都进一步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浪漫主义抒情的音乐特色。钢琴伴奏不再属于旋律的附属物,而是与旋律合为一体,交响性的音响赋予了音乐新的气质。

正是在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俄罗斯浪漫曲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并把它推向了顶峰,在世界声乐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杨海燕.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2]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苏]伊·斯波索宾.陈敏译.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桑桐.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桑桐.和声专题六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7]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谱例5《早晨》(第1、3、7、11、12、19、20、21、22小节)

歌曲《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二度动机音调在旋律声部和钢琴伴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时而上行,时而下行,弥散式贯穿于整首乐曲。(谱例略)

《在我的灵魂里》第6小节的弗里几亚特征音调D—C—bB—C—D,在18小节的钢琴伴奏高声部,第一拍的快速音符;以及38小节钢琴伴奏高声部中也得到了体现。

见谱例6《在我的灵魂里》15-18小节

见谱例7《在我的灵魂里》36-41小节

(二)固定节奏型的贯穿应用

《早晨》的伴奏部分采用了带有固定节奏型,绵延不断的三连音,并与跳音连奏相结合的织体形式,将心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我爱你!黎明对白昼说,它拥抱太阳,她表白秀红面庞……”这一节奏型在全曲中贯穿应用,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见谱例8《早晨》(第1-3小节)

B段的三连音型与A段的块状音有所区别,以八度为框架的和弦与单音交替进行的三连音型在音响层次上有了立体的感觉,并且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和声序进,作整体上移,将音乐形象从平面推向立体。

见谱例9《早晨》(第15-16小节)

与《早晨》钢琴伴奏中运用的三连音不同,《在神秘的黑夜的寂静中》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左右手交替的三连音。除中间的B段落之外,前后两段采用的都是这种音型,保持声部的弹奏与旋律音的不连贯进行,使歌曲的伴奏部分听起来强弱错落有致,音色变化迅捷,音乐形象飘逸,描绘出歌词中所写的浪漫意境。

见谱例10《在神秘的寂静的黑夜中》(1-3小节)

(三)声乐与钢琴构成的模仿复调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声乐与钢琴伴奏的高声部构成了低八度的严格模仿,值得注意的是,两声部的起音有所变化。23、25小节钢琴伴奏的高声部以B开始,经过24小节第二拍降C结束在降B,而声乐的旋律音调则是在24、26小节降B开始,经过25小节第二拍的还原C结束在还原B上。由此可见,拉赫玛尼诺夫对这首歌曲设计的精心。

见谱例11《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

(四)持续音型的运用

持续音是拉赫玛尼诺夫惯用的一种手法,一方面起着和声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上方声部运用的各种和弦与持续音两个层次之间的复合关系产生了和声的紧张度、色彩性和丰富的音响。

《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整首歌曲出现了多次,1-9小节在D大调的主音上持续;转为e小调后,15-18小节为属音持续;23-25小节为#f小调的主属音持续;28-31小节又转为D大调属音持续;32-38小节为D大调主音持续。长时值持续音的多次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和声的浓度,另一方面把“神秘黑夜的寂静”表现的更加形象贴切。

见谱例12《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26-28小节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虽然进行了不同调式的转换,却始终以D为中心。D调中,以主持续音存在;当转到G调时,是以属持续音的形式存在的。此曲除了第26-31小节外,其余全建立在持续音上,并且在三拍子的强拍,作间歇持续,体现出节奏化持续音的特点。

见谱例13《在我的灵魂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不仅继承了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旋律简洁、美妙、音乐形象鲜明纯真朴实,内涵丰富深远,以其独特、新颖、强烈的个性色彩迥然不同于前代作曲家舒伯特;而且在艺术表现的深度上,超过了前辈柴可夫斯基等俄罗斯作曲家,这一切都进一步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浪漫主义抒情的音乐特色。钢琴伴奏不再属于旋律的附属物,而是与旋律合为一体,交响性的音响赋予了音乐新的气质。

正是在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俄罗斯浪漫曲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并把它推向了顶峰,在世界声乐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杨海燕.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2]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苏]伊·斯波索宾.陈敏译.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桑桐.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桑桐.和声专题六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7]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谱例5《早晨》(第1、3、7、11、12、19、20、21、22小节)

歌曲《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二度动机音调在旋律声部和钢琴伴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时而上行,时而下行,弥散式贯穿于整首乐曲。(谱例略)

《在我的灵魂里》第6小节的弗里几亚特征音调D—C—bB—C—D,在18小节的钢琴伴奏高声部,第一拍的快速音符;以及38小节钢琴伴奏高声部中也得到了体现。

见谱例6《在我的灵魂里》15-18小节

见谱例7《在我的灵魂里》36-41小节

(二)固定节奏型的贯穿应用

《早晨》的伴奏部分采用了带有固定节奏型,绵延不断的三连音,并与跳音连奏相结合的织体形式,将心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我爱你!黎明对白昼说,它拥抱太阳,她表白秀红面庞……”这一节奏型在全曲中贯穿应用,在音乐情绪的表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见谱例8《早晨》(第1-3小节)

B段的三连音型与A段的块状音有所区别,以八度为框架的和弦与单音交替进行的三连音型在音响层次上有了立体的感觉,并且以两小节为单位的和声序进,作整体上移,将音乐形象从平面推向立体。

见谱例9《早晨》(第15-16小节)

与《早晨》钢琴伴奏中运用的三连音不同,《在神秘的黑夜的寂静中》拉赫玛尼诺夫运用了左右手交替的三连音。除中间的B段落之外,前后两段采用的都是这种音型,保持声部的弹奏与旋律音的不连贯进行,使歌曲的伴奏部分听起来强弱错落有致,音色变化迅捷,音乐形象飘逸,描绘出歌词中所写的浪漫意境。

见谱例10《在神秘的寂静的黑夜中》(1-3小节)

(三)声乐与钢琴构成的模仿复调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声乐与钢琴伴奏的高声部构成了低八度的严格模仿,值得注意的是,两声部的起音有所变化。23、25小节钢琴伴奏的高声部以B开始,经过24小节第二拍降C结束在降B,而声乐的旋律音调则是在24、26小节降B开始,经过25小节第二拍的还原C结束在还原B上。由此可见,拉赫玛尼诺夫对这首歌曲设计的精心。

见谱例11《在我的灵魂里》(第23-26小节)。

(四)持续音型的运用

持续音是拉赫玛尼诺夫惯用的一种手法,一方面起着和声基础的作用,另一方面,上方声部运用的各种和弦与持续音两个层次之间的复合关系产生了和声的紧张度、色彩性和丰富的音响。

《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整首歌曲出现了多次,1-9小节在D大调的主音上持续;转为e小调后,15-18小节为属音持续;23-25小节为#f小调的主属音持续;28-31小节又转为D大调属音持续;32-38小节为D大调主音持续。长时值持续音的多次出现,一方面增加了和声的浓度,另一方面把“神秘黑夜的寂静”表现的更加形象贴切。

见谱例12《在神秘黑夜的寂静中》26-28小节

歌曲《在我的灵魂里》虽然进行了不同调式的转换,却始终以D为中心。D调中,以主持续音存在;当转到G调时,是以属持续音的形式存在的。此曲除了第26-31小节外,其余全建立在持续音上,并且在三拍子的强拍,作间歇持续,体现出节奏化持续音的特点。

见谱例13《在我的灵魂里》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不仅继承了俄罗斯古典音乐传统,而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旋律简洁、美妙、音乐形象鲜明纯真朴实,内涵丰富深远,以其独特、新颖、强烈的个性色彩迥然不同于前代作曲家舒伯特;而且在艺术表现的深度上,超过了前辈柴可夫斯基等俄罗斯作曲家,这一切都进一步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浪漫主义抒情的音乐特色。钢琴伴奏不再属于旋律的附属物,而是与旋律合为一体,交响性的音响赋予了音乐新的气质。

正是在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俄罗斯浪漫曲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并把它推向了顶峰,在世界声乐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杨海燕.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2]华萃康.拉赫玛尼诺夫的和声技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苏]伊·斯波索宾.陈敏译.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桑桐.桑桐和声论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桑桐.和声专题六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7]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
合作与和谐——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融合分析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钢琴伴奏及其艺术修养浅议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论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情感互动要点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论声乐钢琴伴奏的特点
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