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分类与实践探索
2023-06-28赵慧
赵慧
摘 要:从梳理思政元素的内涵与分类出发,分析了经济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知识和四个认同、四个自信的价值观念。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指出经济类专业思政元素探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经济类思政元素探索应该以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升为基础,以受教育者德育培养为目标导向,以教学内容重塑为核心,以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新为抓手。
关键词:思政元素;经济类专业;内涵;探索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77
0 引言
思政元素探索是实现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决定了经济类专业德育培养的效果。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首次强调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到专业课程要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2017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梳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实现思政与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2020年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载体,发掘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经济类专业课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了解国家战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顺应国家教育方针,实现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目标,需要在思政元素的探索中进行重点探讨。
1 思政元素的内涵及分类
1.1 思政元素的内涵
鄢显俊(2020)认为思政元素是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张一璠(2020)指出思政元素的核心是理想信念,主线是培养对国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人民的敬爱之情,实质是立德树人的各种资源。思政元素內容庞大,教育范围广。思政元素没有固定形式。
董杰(2022)定义思政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或因素,主要包括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表征既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或内容,也是超越具体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或内容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一种符号化或具象化表达,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导向性和教育性等特征。
不同的教育者对思政元素有不同的认识,关于思政元素内涵的相关研究目前比较少,学者普遍从字面意思去解读和使用思政元素这个概念。要解读思政元素的内涵,应该围绕着专业课程本身。对于高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而言,思政元素直接等同于经济类专业课程中所体现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元素,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知识和四个认同、四个自信的价值观念。
1.2 思政元素的分类
李青等人(2021)提出“思政”元素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政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思想政治资源。
许小军(2021)将思政元素细化为哲学元素、伦理学元素、逻辑学元素、法制元素、文艺元素、美学元素。
夏增民(2021)归纳了课程思政指导纲中的内容,划分出思政元素自基础层到高阶层可以分为健全人格(包括精神品质和个人品德教育)、公民意识(包括爱国、法制、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基本国情(包括中国特色、中国现状教育)、主流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劳动教育)、文化素养(包括审美、品行、精神文化教育)、政治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信念(包括四个认同和四个自信教育)。
参照不同学者对思政元素的划分,结合经济类课程自身特点,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主要侧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包括爱党爱国、四个认同、四个自信)。
2 思政元素的探索现状
2.1 忽视教育者的提升
高校在进行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发掘时往往是以学校的教改项目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导,以自有的专业课教师为主干进行。因教育者受自身教育情况差异限制,思想政治觉悟也各有不同,所以导致很多教育者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识别能力有限。很多教育者将课程思政作为政治任务,没有花时间学习政治理论,对政治理论没有理解透彻,在专业知识中生硬的嵌入思政元素。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当自身政治敏感度提升后,专业知识讲授中才能够自如地融入思政元素。所以思政元素地探索不应该只关注专业课知识,而是应该先去关注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不能忽视教育者自身政治素养地提升。
2.2 忽视受教育者的培养
教育者在思政元素探索中往往只关心每节课是否涉及思政元素以及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教育结合的好坏,却忽视受教育者专业培养目标。一般来说,同一知识点可以内嵌众多不同育人目标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没有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那就是无意义的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培养方案到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与反思是一个有逻辑并且前后呼应的过程。各个教育环节之间不能脱节,思政元素的探索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和教学实施恰当融合,并且通过教学评价和反思来改进。
2.3 忽视教学内容的重塑
课程思政实践至今,還是无法避免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两张皮的现象,思政元素大多生硬地内嵌到专业知识中,这导致育人效果不佳。专业课教学往往以教材为素材展开,很多经典教材和现实经济现状脱离,导致思政元素挖掘存在困难。经济类专业理论有些是来自西方国家,和我国经济战略不一致,也导致思政元素很难融入。所以要实现思政元素探索,首先应该解决教学内容,尤其是教材的更新问题,重新打造中国的经济理论框架,重新塑造符合国情、迎合现状的经济学专业教学内容。
2.4 忽视教学方法的更新
传统的灌输型经济学专业理论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思政元素的探索服务。这种教学方法缺少互动,墨守成规,导致思政元素死板融入,无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新技术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课上课下沉迷于手机等移动设备。但是很多教育者还不善于使用这些移动设备来实现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应用,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思政元素探索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是思政元素能否在育人中奏效的关键环节,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思政元素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化学反应。
3 思政元素的探索路径
3.1 以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升为基础
教育者只有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搭建思想政治理论框架,才能满眼皆是思政元素,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教育是用人去影响人,教育者的素养必然决定了育人效果。经济类专业教师应该钻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并且不断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深入学习新的经济政策,关心时事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才能尽职尽责完成思政元素探索。
3.2 以受教育者德育培养为目标导向
经济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经济素养、诚信观念、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并且熟悉中国经济理论、政策、现状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思政元素要补充专业知识教学中对教育者德育培养目标的缺失,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实现经济专业培养目标。探索思政元素之前要先设立好经济学专业德育培养目标,围绕目标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3.3 以教学内容重塑为核心
经济学类专业课本身蕴含很多经世济民的人生哲理,提炼挖掘将其升华为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中。应该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更新,让教材中融入更多蕴含思政元素的案例。各经济类专业课程应该设定思政元素专业示范,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材撰写者、不同一线教育者之间的交流,多方努力共同推敲、研究并且构建符合经济类专业培养要求的思政元素案例库。
3.4 以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更新为抓手
探索思政元素的最终效果是体现在育人成果中的,所以需要教学方法改进来从旁协助。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科竞赛驱动教学法、互联网融入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类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完美融合。在思政元素的探索中也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断改良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思政元素服务。比如通过参与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经济理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网络教学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国经济政策从而潜移默化地加强四个认同和四个自信。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类专业思政元素探索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理解思政元素的内涵及分类,其次就是要重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思政元素探索体现的重要作用,最后经济类专业思政元素的探索是关乎中国教育成效的伟大工程,关乎中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需要群策群力、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鄢显俊.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8892.
[2]张一璠.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3842.
[3]董杰.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实践教学的路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1):5457.
[4]李青,李博,陈红梅,等.”思政+课程+科创”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林区教学,2021,(07):1923.
[5]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03):101104.
[6]夏增民.浅议挖掘与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的基本维度[J].课程思政教学研究,2021,1(00):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