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联盟的实践与探索

2023-06-28植宝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珠宝

植宝

摘 要: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为例,剖析职教联盟发展的内涵、实践举措及成效,为珠宝首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真实案例,并为职业教育赋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路径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珠宝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2.0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中高职紧密衔接、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高珠宝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向与珠宝首饰产业相关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等提出倡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各方资源,协同建设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教高地,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1 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的实践

1.1 制度建设

在成立大会上,全体与会人员表决通过联盟章程,明确了联盟加入条件、性质、宗旨、组织机构、会员享有的权利和需履行的义务等问题。已启用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机构公章,初步摸索了经费预算编制方法,建立联盟档案资料管理体系,形成联盟组织架构,在实践中探索联盟运作模式,各项管理制度正在形成过程中。

1.2 运行状态

联盟实行理事会制度,建立《章程》,设立理事会和秘书处。理事会是联盟最高权利机构,由理事会各成员单位代表参加。联盟秘书处设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是联盟的常设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处理联盟日常工作事务。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联盟牵头单位,积极发挥组织牵头、资源协调、经费保障作用。在健全的组织领导和清晰的发展规划引领下,联盟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效落实,联盟对区域珠宝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提升。

1.3 办学共享成效

1.3.1 资源共建共享

(1)举办主题报告会,共享行业资讯和人才培养经验。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深圳百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郑秋菊对“贵金属首饰执模1+X证书”进行了介绍,并汇报了“贵金属首饰执模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的推进建设和实施情况;广州番禺珠宝厂商会吴威会长与大家共同探讨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怎么样融合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委会秘书长梁志的报告以“我国珠宝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为题,提出我国珠宝教育存在专业点分散、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深化珠宝教育改革提出了五点建议;珠宝学院副院长袁军平以“珠宝首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探索”为题作报告,分析新业态下珠宝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状况,分享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举办“国培”项目和承办“三说”研讨会,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开展“高职珠宝首饰类专业建设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国培跟岗),围绕珠宝首饰类专业建设的主要思路、举措和成效开展培训,联盟成员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和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老师参加了培训,成效显著。承办珠宝类专业教学改革论坛暨第九届“说专业、说课程、说专业群”研讨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院校珠宝学院师生、珠宝企业技术管理专家近600人在线参会。会议历时2天,共听取了3位专家的学术报告、8位教师说专业、7位课程负责人说课程、3位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群。

(3)协办培训班,提升科研能力。

为增进珠宝类专业骨干教师对学科前沿动态和我国科技政策的了解,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满足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对珠宝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委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举办2021年全国珠宝教育骨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袁军平教授受邀作专题报告——省部级科技项目申报的实践与经验,联盟成员单位组织参加培训,成效显著。

(4)共建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成果。

联合含联盟成员单位等共30家單位共建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动联盟内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推动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创业、协同科研攻关等工作,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和毕业生信息等一系列信息交换机制。提高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建设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5)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条件。

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周大生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通过学校认定,并获得学校推荐参加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评审。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单位钻汇集团作为地方龙头企业的优势,将珠宝产业大数据、贵金属3D打印、柔性制造等数字化生产技术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在校内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智工匠”生产性教学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践。

1.3.2 人才培养质量

(1)举办专场招聘会,为供需双方提供精准对接平台。

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等66家知名珠宝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包括设计类、生产管理类、业务拓展类、互联网类、商品物流类、珠宝培训督导类以及供应链金融类多种类型的珠宝专业型、技能型岗位。其中有首饰设计师、鉴定检测员、CAD绘图员、镶嵌员、倒模员、执模员、珠宝销售、电商运营、珠宝主播、新媒体运营等细化岗位200多个,需求总数达1300余人。

(2)共设订单班,对接企业人才需求。

按照校企合作知名企业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培养切合企业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订单式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企业文化素养,为企业输送切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3)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招生。

联合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开展“三二分段”试点工作,初中毕业生先在深圳博伦学校就读,按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三年中职学段学习,各项考核合格,并符合相关条件和要求的,可参加高职学段的转段选拔考核。考核合格的,转入我校继续学习两年,学生毕业后获取我校高职毕业证书。

1.3.3 产学研合作

(1)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与联盟成员单位广州威乐珠宝产业园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广东省高职院校珠宝首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通过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度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的遴选,被批准立项。该平台将根据珠宝首饰行业产业发展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内涵,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为行业企业开展相关的专业技术指导、咨询、培训、检测、产品开发等服务。

(2)推进1+X试点,开展技能师资培训。

对接教育部1+X珠宝玉石鉴定与1+X贵金属首饰执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要求,在联盟成员单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扩展现有实训室硬件与软件设施的部分功能,促进项目教学、协作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的改革,满足专项技能训练与教师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贵金属首饰执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联合申报了1+X证书并获得立项;校企双方合作编写贵金属首饰执模培训教材与实训指导书,以及联合开展1+X师资培训项目。

(3)校企双向聘任,搭建“双师型”平台。

联盟探索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骨干的双向聘任机制,2021年聘请13位企业工匠走进校园,承担教学任务,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同时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开展岗位实践,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4)调研校企动态,推动教学改革。

联盟组织前往平洲、揭阳、汕头等城市,调研珠宝首饰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学习相关院校珠宝专业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专业标准等,为成员单位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4 综合服务能力

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免费使用位于番禺沙湾珠宝产业园区的众创空间,引入境内外珠宝企业真实项目、企业生产订单、材料与工艺课题等,植入专业对应的课程,定期举办珠宝跨界融合创意系列论坛与创业导师项目推介会,推动联盟创新创业事业的建设,学生得以在真实的创客空间体验创业环境与过程,实现创意作品与专利技术市场化,形成一套操作性、实用性强的创业辅导实施方案。

2 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的不足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入合作机制尚需创新完善。联盟内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技能人才的培养供给和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联盟工作的特色品牌、社会影响有待凸显扩大。由于工作机制不完善、机构设置有短板、人员不足等种种原因,联盟在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特色项目的对外宣传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以致社会影响力较弱。

3 粤港澳大湾区珠宝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思路

3.1 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

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进行职教联盟体系建设,关注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得以提升,巩固学生综合能力。契合实际的融合教学过程以及生产过程,把专业嵌入产业、利用产业哺育专业,保证紧密型职教联盟体系更为完整,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紧跟行业新岗位需求,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产业学院和订单班的新模式,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3.2 制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标准,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受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委托,由联盟的牵头单位番职院承担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按照教育部要求,依据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研制工作,保证标准的高质量完成,推动专业建设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3 打造高水平職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培育一批具有“技术能手”等称号的“双师型”教师

在联盟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实现校企融合、资源共享、互惠共赢。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技能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动手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从行业企业选聘优秀企业家、工匠(大师)、请具有丰富生产、设计、研发及管理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技能人才充实兼职教师库,强化教学理论、教学能力培养,打造高水平的兼职教师团队。

3.4 完善教育培训资源,创建新产品、新技术和教育教学技术改革研发中心

联盟将各类技术平台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将研发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应用,利用平台带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人才、专业、科研三位一体。学校和企业能深入、长期、稳定地开展技术技能合作,形成聚合式、紧密型的研发团队,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

3.5 统筹推进职教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统筹建设职教联盟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在联盟运行过程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向各类主体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支撑、部署及管理设计拟采用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管理以及云服务三种技术形式实现。

3.6 完善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

联盟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理事会、秘书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常设机构和专兼职人员,更好调动职业院校和社会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使联盟发展定位更明确、联系更紧密、运行更高效、特色品牌更凸显。

参考文献

[1]缪学梅.区块链视域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治理机制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04):3740.

[2]崔巧玲.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联盟及其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作用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03):228229.

[3]田涛涛.“双高”建设下高校国际联盟研究——以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7):2425.

[4]赖阿红,李云龙.区域职教联盟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0,34(04):1417.

猜你喜欢

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珠宝
我的珠宝之途(之十三)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珠宝被劫案
珠宝的 YOUNG AND C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