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文化传播与艺术表达
2023-06-28李晓春
李晓春
摘要: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我国一部以山涧峡谷为舞台背景的实景音乐剧作品。该作品问世以来,它所展现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以及综合性的艺术传达方式,不仅是中国山水实景演出里程碑的作品,同时对探索中国实景音乐剧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实景音乐剧 民间文化 艺术表达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自2009年9月亮相后,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艺术感受,开启了中国实景音乐剧的探索之路。截止2018年7月底,历经10个演出季,已累计演出2400余场,接待中外游客332余万人次。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学故事中一段美丽的故事——狐仙传说,这是在湖南民间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辐射出湖南民间文化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民间文化的当代演绎、对原本故事的戏剧化探索、民间音乐的再包装、综合应用现代多维艺术手段等四个层次的分析,对这部剧进行简单的分析。
民间传说的当代演绎
民间传说具有突出的地方文化特色,表达了当地百姓的精神和文化崇拜。比如,中国民间故事中广为流传的刘三姐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许仙与白蛇传传说等,都经过后世艺术家之手,创作出了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故事,讲述的是湖南常德一带的传说。该传说中主人公樵夫刘海和狐仙胡秀英身上折射的朴实善良、孝顺勤劳以及不惧邪恶、勇于斗争的精神,不仅是湘文化的精神再现,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美好品德的集中体现。
“刘海砍樵”传说经民间艺人改编成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刘海戏金蟾》,迅速在全国广为流传,《刘海砍樵》成为湖南花鼓戏代表作,并由此不断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搬上不同的艺术舞台。197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湖南省花鼓戏剧团演出的花鼓戏《刘海砍樵》电影版问世,张建军、唐钟壁分饰樵夫刘海与狐仙胡秀英的角色。1984年,歌唱家李谷一和相声演员姜昆首度将《刘海砍樵》中的比古调带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6年,姜昆与刘晓庆携手再度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比古调;两度电视呈现使刘海砍樵的故事与比古调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传播与影响。2006年,刘海砍樵传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确立了该民间文学的当代资料价值和历史价值,相关故事也被进行了更多的演绎,如2009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诞生;2014年年初,央视电视剧频道播出了古装神话连续剧《刘海砍樵》等等。刘海砍樵的故事传说在新世纪通过不同的媒介得到了不同维度的演绎与传播。
对原故事的戏剧化探索
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在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内容的基础上,将剧中的狐仙传说进一步丰富化、形象化的舞台艺术作品。花鼓戏《刘海砍樵》属于传统民间戏曲表演形式,主要采用的是两人“对子戏”的唱演形式,来叙述狐仙的故事。这种方式是许多地方小戏早期阶段的主要表演形式,在传播民间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的观众来讲,无论从听觉审美还是视觉体验上,旧有的表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要。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应运而生,以花鼓戏为蓝本,丰富了原有故事的情节,以序曲《天门传说》为开端,以《狐王选妃》《仙山奇遇》《月夜相思》《背叛旋风》《千年守望》等五幕完整剧情呈现于舞台;此外,整部剧在人员规模、音乐创作、舞蹈编排、舞台形式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艺术再创作。最终,这些艺术创作合力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多维度的艺术体验,达到了文化传递的艺术目的。可以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是继花鼓戏《刘海砍樵》之后,在新时期舞台呈现迭代升阶的一次成功的艺术表达。
民间音乐的再包装
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在其音乐创编方面,最突出的一点体现在对湖南民间音乐的选用中,其中又以桑植民歌和花鼓戏《刘海砍樵》中那段耳熟能详的男女对唱比古调为最。
桑植民歌在湖南桑植地区流传千年,是当地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音乐种类,其发端之初就与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成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歌类型。在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桑植民歌《棒棒捶在岩板上》(又名《郎在高山打一望》)《桑木扁担软溜溜》《马桑树儿搭灯台》等与剧情紧密相扣,焕发出迷人的地域特色。特别是在第二幕《仙山奇遇》中,洗衣的少女通过桑植民歌《棒棒捶在岩板上》表情达意,委婉细腻,与之前的描述烧火婆娘泼辣性格的《把尿舞》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惊艳。
“比古调”是花鼓戏《刘海砍樵》中的一段经典的男女声对唱,同样是这部实景音乐剧的“灵魂唱段”。在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序曲《谁知道这里有多么神奇》的引子部分的歌词“刘海哥,我的夫;胡大姐,我的妻”,就來自比古调中的唱词。另外,比古调音乐在第四幕中,基本全曲呈现,刻画相关场景。
综合应用现代多维艺术手段
实景音乐剧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将艺术创作与自然、人文融为一炉,绝不是简单的事情,综合地运用现代多种艺术形式,并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考验创作者的能力的,摆在眼前的是难度,更是实现艺术想法的机会。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在这方面的设计独具匠心。为了同时达到奇幻与真实的场景,舞台设计了多个同时表演的板块,为角色的出场和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延展性。此剧可圈可点之处,导演将舞台做了现实和理想的划分,分别采用了自然与科技两种风格共同演绎这段民间故事,实际效果是浑然天成的部分设计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就、共同营造。
实景音乐剧从诞生开始,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原生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建筑为舞台主背景进行艺术叙事。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在她所著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的前言中讲过:“中国的景观本身就能唤起同古代的联系,当你凝视着黄山壮观的风景时,会立刻联想到古代山水画中傲立的松树和耸入云海的山峰”。[1]山水主题,历来是中国古代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创作的主要母题之一。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以张家界天门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大峡谷与周边的溪流、山峦、瀑布等原生景观为主背景。在此基础上,土家族的木楼、水车、飞桥、炊烟、玉米、辣椒等道具的使用,与主背景共同营造一副具有湘风味的民俗文化图景。在这样的自然背景中叙事,在叙事中把山水树木情感化,狐仙狐妖拟人化,唤起每个现场观众内心深处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观照他们心目中向往的田园诗景,达到了台上与台下的场景互通,演员与观众的情感同频,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科技手段服务于艺术需要
如果说,影视手段的运用,让刘海砍樵的传说深入人心,那么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则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声、光、电等各种科技元素,全面、立体展现舞台的场景与音效,让现场观众获得沉浸式观剧的全身心体验。其中,利用大屏幕的展示特點,在剧情推进过程中,辅以文字注释,提示剧情的发展趋势,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舞台机械装置的使用让固定的主背景结合动态的情景道具,最大限度拓展了表演舞台的时空感,呈现出音乐剧舞台上前所未有的景致:在自然主背景的映衬下,富有土家族特色的木楼勾勒出凡间烟火生活的质朴与真诚,镁光灯的灵活运用主次分明地突出主配角的舞台地位,如同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魔幻瞬间切换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凡此种种,虚实结合,写意与写实并显,共同打造一副栩栩如生的土家民俗风情场景,让现场观众充分领略了一把沉浸式体验,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打破了传统舞台的隔膜感,为舞台戏剧的空间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交响化的音响制作
具体到音乐层面,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用交响乐与电子音乐并用的表现手法来叙述中国民间传说故事,并由此呈现的中西乐器共同合作创造推进剧情的音响。交响音乐在叙事中体现了其大开大合、恢弘大气的气质;电子音乐则将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以及樵夫的烧柴声等自然与生活的细节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来。两者相得益彰,出神入化。这个过程中,除了交响乐队呈现的西洋乐器外,中国的锣鼓、唢呐、二胡、笛子等乐器,以其个性化的音色,拓展音乐的张力,拨动观众的心弦。可以说,交响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使音乐呈现多层次的表达,让观者身临其境,获得充分的听觉体验。
运用多种舞蹈形式着力为本剧艺术服务
在音乐剧的发展历程中,舞蹈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曾在音乐剧发展的某个阶段摆脱其辅助的配角地位,进而与音乐、戏剧并重,成为推进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等经典之作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在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中,舞蹈表演的形式为常规的独舞与群舞的不同组合,前者主要体现在主演的肢体表演,后者着重表现配角们在剧情推进中的统一状态。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剧情和角色需要搭配不同的舞姿,突出了舞蹈表演中多个舞种相结合的特点,其中特别运用了土家族茅古斯舞蹈等民族舞的元素。
综上所述,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的问世,经历了从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戏曲电影、实景音乐剧的漫长过程,折射了民间艺术在嬗变与发展的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在不同时代,与人民大众的审美心理息息相关的文化动因。继该剧之后,以额济纳的千年胡杨林为舞台的《阿拉腾陶来》、以天山山脉为主背景的《昆仑之约》等实景音乐剧纷纷诞生。这些作品与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一起,对国内外实景音乐剧创作与发展的可行性实践,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再创作与传播,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等多个维度上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霍吉淑.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M].顾雯 谢燕,译.兰州:读者出版社,2019:09.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