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中思故人

2023-06-28杨丰盛阿丽比娜古·古孜勒

乐器 2023年2期
关键词:叶先生张大千古琴

杨丰盛 阿丽比娜古·古孜勒

2022年2月11日,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女画家叶名珮因病与世长辞。因新冠病毒肆虐,家人遵守她的意愿,谢绝吊唁,琴友们只能将悲痛之情强压在心底,默默祝福先生天堂安好。

叶名珮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今虞琴社”年龄较小的成员之一,同时,她还是苏州“吴门琴社”的创始人之一,“大风堂琴社”创始人,她积极发动众人弘扬以及传播古琴艺术。另外,她演奏的琴曲清静、淡雅、细腻、含蓄、生动,给予听众很强的艺术感。她的艺术精神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于我国未来古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全可以说叶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民间古琴文化建设的倡导者与奠基者。故本文主要描述她的琴艺生涯,予以纪念!

叶名珮学艺之路

叶名珮,原名叶世琴,1929年生于浙江温州,1947年秋天,张大千觉得“世琴”这个名词有点俗气,像是个只会弹琴的小女孩,随后给先生起名为“名珮”。叶名珮曾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后由于家境清寒而辍学,随父亲叶其青学习国文、英语等科目。叶先生的父亲爱好古琴,曾随国乐大师卫仲乐先生学过古琴,叶名珮也随之喜欢上古琴。1943年前后,父亲在上海找到杨子镛,叶名珮磕完头、行完拜师礼,就正式开始跟随山阳琴家杨老先生学习古琴。由于抗战吃紧,让原本寄宿在友人家的杨老先生不得不回到老家淮阴,不久病逝。叶先生跟随杨老先生学琴不到一年时间,习得13首琴曲。

1945年前后,叶先生加入今虞琴社,在此期间她跟随琴社张子谦先生习得两首琴曲《龙翔操》《忆故人》,跟李明德先生习得琴曲《渔樵问答》《普庵咒》《梅花三弄》,跟随徐元白习得琴曲《阳关三叠》《秋江夜泊》《静观吟》。同时,她也爱好书画和太极,后由今虞琴社的陈肃亮先生推荐到女画家顾青瑶处学习山水画。因顾青瑶家中藏有古琴,同时也酷爱古琴,叶先生也担任她的授业老师。其间,叶先生家里一贫如洗,父亲的友人就让她出去教琴补贴家用。

1946年,张大千来沪开画展,在众人的推荐下,叶名珮成为“大风堂”门下的弟子。1948年五月,叶名珮和来自上海、北京的一批学生随张大千入川学画。在学画期间,她仍操缦不辍,在大风堂教授张大千的子女以及学生们古琴。1949年10月,张大千去印度讲学,她继续留在成都参加“世界知识青年联合会学习班”,并受到新思想的熏陶。1950年她参军入伍,由于她善绘画,成为川北军区政治部中的一员,主要负责军队抗美援朝的宣传画。1952年,她参军两年转业到上海机床厂工作,后又到包头军工厂工作。1960年,叶先生又调遣到江西南昌拖拉机厂工作。1982年转到苏州电冰箱厂。因为工作,她三十年四处辗转,期间丝毫没有影响对古琴的爱好。

“事情是人做的”——吴门琴社

如果说叶先生三十年的工作经历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物质上的奉献,那么退休后一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为人民群众增添了精神文化的源泉。叶先生退休后,并没有将古琴束之高阁。她陆续联系上以前的琴友与画友,经师兄姚丙炎引荐,她专程拜访了苏州琴家吴兆基先生。吴先生受文革时期影响,不愿再出来弹琴。后经姚丙炎和叶先生的极力劝说,于1986年和叶名珮、徐忠伟、裴金宝四人发起成立“吴门琴社”。

吴门琴社创立,吴兆基担任社长,叶名珮担任副社长。在此期间,她主要承担起琴社的一年八个月的雅集活动(每年的1、2、7、8月琴社没有雅集活动)、财务管理、人员登记、交流等事项。由于吴兆基和叶名珮的影响力,全国各地喜欢琴的人陆续加入琴社,吴门琴社从创立之初寥寥数人发展到几十位社员的组织。现在的吴门琴社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琴社,人数可达两三百人。我从叶先生诸位弟子口中得知叶先生经常说这么一句话:“事情是人做的,事在人为嘛!”其实也的确如此,对古琴如此痴迷的她,对琴社里的事务当然是当仁不让。我遐想吴门琴社的创立可能也了却了她的一个“琴缘”。起初今虞琴社在苏州怡园发起成立,斯人已逝,以前今虞琴社里的琴人都已作古,而吴门琴社的创立似乎让先生回到了那个梦初的时候。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在永恒的宇宙星空去追求多彩的生命伸张。

明心见性①

文人阶层源于“士”文化,所谓“士”,即:“学以居位曰士”,就是以所学之知识获得一定的职位和地位者,这是文人的初始形态。文人非常注重自身的“品格”,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叶先生一生非常注重自己的品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其目的,大的事情有大的目的,小的事情有小目的。儒家最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大家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赋予人民自由、快乐、美好等各种人真、善、美的特征。我发现叶先生的音乐艺术人生有着相似的路径,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谈起。

第一,自况精神。根据徐上瀛《溪山琴况》的二十四况,“况”一词具有丰富的含义,而这里我所表达的是“心志”。叶先生以琴交友,用琴乐寄托自己的内心世界。叶先生对每一首琴曲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你弹奏的曲子不被人接受也没事,因为那是你真实情感表达的方式,你弹琴是弹给你自己听的。”正所谓“曲高和寡”,古琴从不与众器争艳,也从不与其为伍,它自有独立的品格和高贵的品格。正如白居易《弹<秋思>》中所说:“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叶先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想正是因为文人琴家自况的精神,难以得到他人的欣赏,于是乎有了知音难求的感叹之词。叶先生不仅自己是这样,同时她的众多弟子也受她影响。据了解,叶先生在离世的前几天,还在家里弹琴,显然琴和音乐已经成为她的化身和心志的寄托。

第二,“燕雀”之志。叶先生的弟子曹小姣正在给她编写《叶名珮传》,起初她并未同意,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并要求曹小姣也做一个普通人,平凡、健康、快乐、幸福的活着。后来经弟子们表明给她作传是为了传播古琴文化,用她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喜欢古琴,这也是她自己的心愿。据她弟子曹小姣女士向我透露:“早年先生参军转业到上海参加工作,今虞琴社的雅集她都积极参加,吴景略先生要去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想邀请叶先生担任她的助理,叶先生婉拒了。她认为自己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当职业琴家不是她的追求。”从这段交流中,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她的错误决策,让成名与她失之交臂。其实不然,所谓“君子不器”,叶先生没有被形而下的事情所束缚,她没有完全将自己放在“器”上,自由、快乐、美好、幸福的特性是她所追求的艺术化人生境界。她经常告诫学生:“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幸福的生活。”我想,有修为操琴者一定能达到一种修身的境界,他(她)的内心就自然产生这种心理效应。叶先生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她希望她身边的琴人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体验到“乐”,修身才能持久。我认为这或许是她的“技外之道”吧?!

第三,高尚的人格。叶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无不为她的学生们所追崇。她与人与事“不争不斗”。在苏州琴社林立,她并未与其争斗,她从不奢求靠古琴获得金钱利益,她门下的子弟们几乎都是慕名而来,用叶先生的话来说:“有学生来了就教教,没有学生就少教,有的学生来了几次就不来。”2015年成立的“大风堂琴社”,她不担心外界如何评论,她创立“大风堂琴社”一是为了纪念与传承张大千先生的“大风堂”画斋,二是传承古琴文化,让身边更多的人懂得琴乐,去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

叶先生当年跟随张大千先生学画,先生不但免费传授他技艺,而且还承担她的日常生活的开支。这一点上,叶先生备受他影响。早年,叶先生教琴几乎不收任何费用,后来由于生活拮据,不得已才象征性地收一点费用。另外,她在遇到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不收其任何费用,免费教学。跟随叶先生学琴的弟子们,都是先前了解过他社的费用,然后上完课悄悄地将课时费塞到某个拐角处。毕竟她也要生活,先生从未向学生开口提过金钱。正如张振涛所说:“当吹打班伸出手去,拿走了乡亲们钱的时候,他们同时也抛开了乡亲们对他的尊重。或者反过来说,当乡亲们给了吹鼓手一份报酬时,也同时给了他一份鄙视。”②

结语

余英时说:“士的传统虽然在现代结构中消失了,士的幽灵却仍然以种种方式,或深或浅地在现代中国知识人身上”。叶先生虽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精神仍然活在我们身边。“喝水不忘挖井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古琴传递者”。叶先生与不同代际的子弟们之间源源不断的琴脉能够万古流传,为琴界提供新的活力,携手同行,愿中国古琴艺术文化事业在我们年轻一代手下能够承续下去。

文章写作期间,偶得以下几句,纪念叶名珮先生:

《忆江南·怀叶名珮先生》

人去也,

人去重霄处。

强起雪花还瑟瑟,

操弄丝弦籁无声。

梦里自凄戚。

注释:

①本小结命题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劉承教授的研究成果“‘明心见性的音乐理念——文人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命题的提炼。“明心见性”一词出自明代琴家徐上瀛《溪山琴况》中的“雅”况中,“藉真雅者不然,修其清静贞正,而藉琴以明心见性,遇不遇,听之也,而在我足以自况。斯真大雅之归也”。其意就是以琴来自我标示,琴不仅仅是一件乐器,而且还是一种精神,一种志向,一种操守,一种人格。参阅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版,第240-266页。

②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18页。

感谢叶名珮先生的女儿蒋凤云老师,以及她的弟子们朱红梅、张冲、曹小姣、张冲在本文撰写期间为作者提供的珍贵资料。

作者单位:杨丰盛(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阿丽比娜古·古孜勒(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传统古琴斫制技巧研究——斫琴技艺的文化与科技”(项目编号:21FYSB012)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叶先生张大千古琴
传奇大师张大千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吃货”张大千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透明独木舟
赌一个未来
我的最牛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