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隆德刺绣技艺发展研究
2023-06-26庄爱琴
摘 要:传统刺绣艺术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及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传统刺绣手工艺不单单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升华。本文从隆德刺绣的发展、技艺特色、传承创新及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刺绣技艺;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2-0-03
一、刺绣的发展渊源
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其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人们就开始在衣物上刺绣图腾等各式纹样,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汉代绣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内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唐以前之绣品多为实用及装饰之用,刺绣内容与生活上的需要和风俗有关;宋代刺绣之作,除为实用品外,尤致力于绣画;元代绣品传世极少,由作品观之仍承继宋代遗风;明代刺绣以洒线绣最为新颖突出,洒线绣用双股捻线计数,按方孔纱的纱孔绣制,以几何纹为主,或配以铺绒主花;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刺绣品,除了御用的宫廷刺绣,同时在民间先后出现了许多地方绣,著名的有鲁绣、粤绣、湘绣、京绣、苏绣、蜀绣等,各具地方特色[1]。
隆德刺绣历史悠久,承袭创新,来源于勤劳、智慧的回汉劳动人民,深深植根于深厚的传统和火热的现实生活沃土里,是一枝独特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奇葩。隆德刺绣受地域民族民俗文化传统和生产力的影响,显示出独特的地方特色,是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其涵盖面广,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雄厚的群众基础。一般是祖辈母女相传,邻里相授发展而来的,长期生活在当地的妇女,几乎人人都会刺绣,人们把刺绣称作“针线”,姑娘媳妇们的一手巧刺绣技艺又往往被称为“好针线”。过去姑娘出嫁时,要摆出新娘的针线活,人们视其刺绣手艺的高低评价新娘,绣品嫁妆大都是补袜底、鞋垫、衣帽、枕套、兜肚、鞋子、绣单等。一来到夫家拜见长辈时作为“见面礼”,二来让夫村众人欣赏,显示新媳妇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针线、茶饭、人品、相貌都很好,是一个理家过日子的“好手”。
二、隆德刺绣发展现状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今传统刺绣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有造诣的刺绣艺人因年事已高不断去世,使传统刺绣技艺无法继续传承下去,刺绣与现代生活没有密切关系,手工刺绣不断被机绣所代替,刺绣无法发展下去濒危状况难以改变。它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将会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成为中华民族工艺的一枝奇葩。为抢救、继承、弘扬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因素制约,要将传统刺绣技艺传承和发扬,隆德应加强刺绣技艺传承发展。
隆德刺绣艺术,是在炕头窗前,在闪烁的煤油灯下,母教女,婆传媳,一年年,一代代,因袭和家传的刺绣艺术,“二八闺秀做针线,巧剪花样百家传”,这种传承方式,给后代留下认识历史、探讨古代文化的瑰宝,有影响的刺绣艺人主要有:冯琴花,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区内外展出并获奖,作品“婚礼服”被宁夏群艺馆收藏、“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在全国“万博杯”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姑娘陪嫁品“胸花”作品获三等奖。党秀英,在全国“万博杯”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姑娘的陪嫁品“古梳妆台”作品获三等奖。米金莲,她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民间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情趣,风格粗犷、古朴、典雅,剪工精细,绣工精湛、纹样繁多,图案美观,题材新颖。刺绣作品《麒麟送子》,曾在“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毕凤英,作品方枕顶“孔雀戏牡丹”在“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王玉秀,她通过刺绣创作出绘画作品《马社火》出国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刺绣作品《鬓花》在“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杜玉莲,她的作品方枕顶《红绸五彩绣》在“全国工艺美术佳品名艺人评奖”中获全国十佳精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出国展出。虎凤英,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了宁夏刺绣展览,有的被宁夏美术馆收藏。她的绘画作品《花鹿骆驼》在宁夏《群众文艺》和《宁夏艺术》上发表过。刺绣作品《麒麟送子》曾在“全国首届民间美术佳奖评选活动及名人作品展”中获收藏奖。卜喜兰是自治区级传承人,其最具代表性的大幅刺绣作品《四君子图》《孔雀富贵图》《梅、兰、竹、菊图》《龙凤朝阳》等深受大众喜爱。田慧君,她设计并绣制的作品《童年》《留守儿童》充满了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其被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美丽新宁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集收录,作品《心灯》被固原市博物馆收藏。
深挖优秀刺绣技艺,加强刺绣工艺创新,发展特色文旅产品。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大发展的社会,各种材料和技术持续更新、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化多元艺术形式的入侵,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着新一輪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将传统刺绣艺术同现代文化艺术联系起来,在维护与继承传统刺绣文化的基础上来不断地改革创新,打造出一条既能够彰显本土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又能吸引现代人眼球的刺绣艺术。注重培养民间传统刺绣人才力量,任何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传统刺绣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人才力量是关键,从学校做起,从娃娃抓起,组织刺绣技艺能人开展进校园研学活动,在隆德三小建立刺绣基地,长期开设刺绣兴趣班,利用假期接待外地来隆师生研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观摩制作刺绣过程、亲身体验刺绣技艺过程,培养更多的刺绣传人,大力弘扬发展刺绣技艺。
三、隆德刺绣特色
隆德妇女用小小的绣花针、掇针,各色各样的丝线(或称绸线),各种色彩的布料,绣制出各种图案。代表性的刺绣作品有“麒麟送子”“石榴橘子方枕”针插、服饰绣件等,这些都是隆德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的刺绣作品,也是民间传统的刺绣工艺,有着独特的刺绣特色。
(一)技艺特色
隆德刺绣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是隆德灿烂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质地厚实细密、神秘、艳丽。历史纹饰突出,以装饰功用为目的,针法独特传统,以平针、扎针、齐针、绷针、叠锁、垫绣、补绣、打节、圆金等一系列工序,完成的刺绣作品给人以敦厚、朴实又带历史荒蛮的艺术风格和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刺绣的方法多变,有实心绣、空心绣、藏针绣、绞针锁边、倒勾针等。因为方法不同,表现的花色特点也不同,繁饰富丽、简洁明快或整齐朴素。除绣之外,还有“掇”法,有一种专门的掇花针,线从针尖处穿过,不断地刺上拉下在背面形成细密的小线圈,全部绣完后,再用剪刀细细地剪平剪毛,绒绒的,像织毯一样,细密结实。
(二)针法特色
日用品针法简单,多以滚针、斜绕、打籽、掺针为主,色彩艳丽、美观大方、观赏性、实用性强;工艺品吸收了多种刺绣绣种的针法,如散套、施针、乱针绣等。制作时根据不同的题材选用不同的针法及表现形式,绣制内容丰富,做工精致、色彩淡雅,简约时尚,符合现代审美观念,且人文气息浓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三)构图特色
在刺绣作品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审图,哪些是前面的,哪些是在后面的,目的是来确定刺绣顺序,也就是先绣什么,后绣什么。比如绣牡丹花的叶子,用套针,我们要从叶片的边缘起针,向叶脉的方向绣,绣好叶片后,用滚针绣叶脉,之前不需要为叶脉预留位置,直接在绣好的叶片上绣就可以了。竹叶或兰花草的叶子,用套针,从叶片的顶端起针,向叶片根部的方向运针,绣好叶片后再用滚针绣叶脉。花瓣用套针,从边缘起针,向花心方向运针。枝干部分,用斜针,阴影部分全部用点撒针,才能衬托出枝干的立体效果,使得枝干更加逼真。
(四)寓意特色
随着生活的丰富,刺绣产品逐渐走向市场,隆德刺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姿,如枕头、鞋垫、婚嫁衣饰、小儿鞋帽、钱包、肚兜、针扎、笔袋、烟袋、门帘、被罩、提饰、挂饰、炕围等。从刺绣的内容来看,花鸟鱼虫,皆可入绣。譬如荷包,花有莲,鸟有凤,虫就更多了,蝉蝎蜈蚣、蚂蚱蜻蜓等。现在多了一种组合件,鱼戏莲,鸳鸯戏水,孔雀戏牡丹,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真可谓琳琅满目,五彩纷呈。牡丹象征“富贵”,鱼象征“连年有余”。民间还有一说法,牡丹、莲花比作意中人,孔雀、鱼比作男人,象征爱情美满幸福,表现了妇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发展到后来有巨幅《松鹤图》《四条屏》等作品,都具有针工精细、做工精细,形象逼真,造型质朴大方,配色艳丽和谐之特点。和剪纸一样,有浓郁的泥土芳泽,充满时代气息,反映了六盘山区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
一是挂件类:香包多是挂件软件,在单层的绸缎里填上棉花,裹入香料缝制而成,所以又叫“搐搐”,其形状大抵是圆形,如心,如桃。后来的样式便多起来了,做法上也由软件趋向硬件,即在多层布粘合而成的褙子上贴面刺绣,一般由对称的两面组成,中间填入棉花,缝合在一块。还有一类香包,即用丝、线或用马尾扎制成的。用丝线缠的,多呈菱角样。另有古钱币样、花篮样等。用马尾缠的,叫“马尾笼笼”,小巧致密,非常精致。
二是生活用品类:长枕、猫娃枕、虎头枕等。上面的刺绣非常讲究,用传统的刺绣方法,针脚细密,设色艳丽。长枕枕头大抵用蓝布做套,红绸粘顶,枕顶用褙子做的,一般为方形和矩形,所绣内容大多是花卉,如牡丹、菊花,也有果蔬,如葡萄、石榴等。猫娃枕、虎头枕多用于孩童,它似猫、虎脸,绣上眼睛鼻子嘴巴,再加上耳朵,神形毕肖。专为老人做的还有耳枕,枕顶为矩形,枕头呈扁形,中间是空的形如古铜钱币,枕时舒服不挤压耳朵,睡觉时也不影响听力。
三是馈赠礼品类:鞋垫是平时用于铺垫外,主要用作姑娘们的陪嫁物,或者赠送物。鞋垫的做法除传统的刺绣法外,还有布贴法,对针法。布贴法即先用花色布头剪成图案,粘贴在鞋垫上,再沿图案缘细密缝制。对针法较麻烦,要依照布纹来做,在平布布纹所显示的纵横小方格里绣十字,整体上拼成图案、文字或数字,如“福”“双喜”等字样。用字画的形式做成刺绣装裱成框,用作祝寿和馈赠佳友,图形多以寿星和祝福语为主。
四是服饰装饰类:用大红绸缎做成,服饰总体复杂而美观。在胸前、胸后和衣襟上绣有精巧的图形花纹图案装饰[2]。这些刺绣图案复杂、形状繁多、绣工精细,大多绣有花卉、福、禄等图形,象征吉祥富贵。彩绣红缎鞋,类似古装历史戏里面的旦角服饰。装饰富贵艳丽,是妇女们联想、智慧、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耳套,用于男性耳部防寒之用,也是流传的民间刺绣品之一,其形状为桃形,繡有菊花、蝴蝶图案,布料为果色缎子,用各种彩线(扣线)绣制而成;妇女暖帽多为冬日所戴,用以装饰和避寒。帽面绣着花鸟、云,针法活泼,色彩文雅,额眉之间还有“额子”,也用绸缎制成,绣有各种吉祥图案,成为一种大方美观的装饰品。刺绣作品满腰转是当地长期流传的一种独特的反映思维的艺术珍品,是男女老少皆穿的一种贴身内衣,是集实用和欣赏于一体的传统的刺绣品,用于暖肚护脐。整个绣品图案分两组,一组图是“孔雀戏牡丹”,另一组是“鱼儿戏莲”。
四、结束语
隆德民间传统刺绣技艺是六盘山地区灿烂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它是历代生活在六盘山区的先民们高度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的结晶,积淀着当地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它不仅装饰生活,而且追求艺术上的欣赏,更主要的是六盘山区劳动群众通过它,映射寓意深刻的思想内容,表现了隆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地妇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反映了六盘山区人民外朴内秀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具有显明的传承性和创造性[3],给六盘山下的古城隆德以永恒的记忆。发掘、开发、保护隆德传统文化内容,对保存历史的辉煌,让后人了解历史的辉煌,感受传统文明,传承中华传统文明,弘扬民族先进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它丰富了民间艺术内涵,为研究民间艺术、民俗学、人类学提供了史料。
参考文献:
[1]朱凤,编.中国刺绣技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957.
[2]邓跃青.现代服装设计[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4.
[3]徐敏燕.传统文化产业提升发展的思考与探索——“镇湖苏绣”的新出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229.
作者简介:庄爱琴(1977-),女,宁夏隆德人,群文馆员,从事群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