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6-26张晓芹

南北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晓芹

[摘 要]本文对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探讨了二者的融合路径,并提出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构建与科学家精神相契合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搭建高校科学家精神创新信息平台以及集聚校内外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等策略。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科学家精神包含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六个要素,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谋而合。为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不竭动力。本文对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加以分析,结合高校教育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1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帮助高校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站在这一角度来说,科学家精神中蕴含的爱国、创新、奉献等要素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契合,在科学家精神的指引下,大学生能够树立爱国情怀、创新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由此可见,科学家精神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1.2 满足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我国要想实现科技进步,就离不开高素质创新人才,我国至今一系列科研成果都是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与不懈努力下取得的,而在科学实践中也凝练了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科学家精神。将相关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中,为创新实践的开展提供动力。与此同时,高校大学生还要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3 应对国家发展挑战要求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开展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直接影响,科技水平更是引领着未来国家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应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围绕关键领域与重大项目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现阶段,国家之间面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间的竞争,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多地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等,并将其落实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 科学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2.1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家精神弘扬中的关键载体。科学家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渗透科学家精神时,应同信念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广大科学家展现出的理想信念与精神风貌激励学生,并引导其不断朝着远大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动力。

2.2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内涵中的第一要义,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始终将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下投身于科研实践中,同时也带领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1]。这些内容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思政课堂要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体会科研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并自觉为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而努力,投身于国家科技创新实践中。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引导与鼓励作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价值。

2.3 学术道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家精神的渗透还体现在求真务实精神上,教导大学生在科研学习中应从实际出发,坚持追求真理,勇于纠正错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同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杜绝在学术中弄虚作假、混淆是非。不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大学生都应坚守底线,养成严谨诚信的道德品质。围绕科学家精神展开的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应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从根本出发加强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研究,坚持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做到客观公正,看待事物不以主观意愿为依据,而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进而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三是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学术科研活动,进而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2.4 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核心地位,而科学家精神中的创新要素也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开展大学生创新精神教育主要可围绕以下四个角度开展。一是创新意識。培养创新意识是大学生树立创新精神的基础,加强创新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从创新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起更为全面的思维体系。二是创新思维。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锻炼其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在客观事物中寻找规律;另一方面要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辩证分析,从对立统一中获得新知。三是创新品质。创新品质是创新能力与创新个性的集中体现,首先要求大学生加深对创新品质的了解,明确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构建,包括动态思维、逆向思维等;最后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坚持不懈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四是创新能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应尊重其个性发展需求,转变以往单一、死板的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自主思考,加强互动交流,激发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3.1 基于科学家精神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主要使命就是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此过程中,“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培养怎样的人才”成为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充分调动各学科课堂教学在思政育人中的作用,对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精神进行充分挖掘,再通过课程思政的形式实现相关内容的渗透,最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2]。具体来看,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杰出科学家以及本校先进人物的事迹,突出相关素材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特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构建起与科学家精神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二是高校应以日常教学工作为基础,将科学家精神与课堂教学案例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充分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实质,并将其融入有效的课程输入内容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强对本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对科学家精神教育价值和育人作用的体会[3]。

3.2 构建与科学家精神契合的校园文化环境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要想实现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大学生就要做到尊重科学家,并在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崇高精神,进而实现对自身科研行为的约束与规范。高校内部要想营造与科学家精神契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应发挥科学家典型的模范作用,通过多元渠道加强对科学家事迹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对科学家的了解。二是应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获得感与使命感,树立坚定的科研信念。三是高校应在一系列科研实践中不断渗透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升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4]。

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阔眼界、提升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延伸与补充。“立德树人”视域下,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应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科学家精神的体会[5]。一是高校可以以社会志愿服务为契机,将科学家精神作为主题活动方向,包括参观博物馆、探访科学家故居等活动,实现与科学家的近距离接触。二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各类竞赛项目中,让学生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加强科研作品研究,并树立起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三是将科学家精神同党史教育相结合,围绕中国历史发展节点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展开学习,为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基础。

3.4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使科学家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6]。一是应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加深教师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在课堂上应将科学家故事作为素材,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二是应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责任,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正意义上融入学生生活,为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打好基础。三是教师应提升自身科研素养,在参与教学及科研工作过程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应做到以科学家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3.5 搭建高校科学家精神创新信息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载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效果、传播速度与传播时效上具有更突出的优势。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以将新媒体平台应用到科学家精神的传播与弘扬中,引导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相关网络实践活动,进而实现科学家精神的培养。一是可以创建科学家精神特色网站,以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红色资源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进而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效果。二是让大学生通过运用新媒体技能参与到科学家精神相关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中。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与科学家精神的实践活动,包括知识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总的来说,科学家精神真正实现了科学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高校也要利用科学家精神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信念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3.6 集聚校内外资源形成科学家精神教育合力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科学家精神弘扬与建设活动的重视程度,同时围绕相关内容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体系构建。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采取宣讲教育的形式,实现集中宣讲和日常宣讲的有机结合,构建起科学家精神渗透的常态化机制。站在高校的角度来说,应充分加强对于外部资源的利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科学家精神的挖掘、渗透与实践,有效实现相关教育成果的转化。

4 结语

科学家精神蕴含着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内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与科学家精神的融合,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术道德教育以及创新精神教育为载体实现对相关内涵的渗透与传递。同时,高校还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建设课程思政、打造校园环境、开展实践活动、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信息平台等途径深化科学家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打下基础。

參考文献

[1]杨丽艳,计阳.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3):89-92.

[2]朱笑爽.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究[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3(4):88-92.

[3]雷小苗,魏茜,杨名.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逻辑与路径[J]. 高教学刊,2022,8(10):175-179,183.

[4]张淑东,匡静. 科学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38(8):1-4.

[5]张吉玉,陈红,王结义.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 蚌埠学院学报,2023,12(1):6-10.

[6]左伟尘,刘桂芬.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地位探析[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5):74-80.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