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6-26祖雅甜

南北桥 2023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祖雅甜

[摘 要]本文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本文分析了“1+X”证书制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价值,根据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创新评价机制、打造高水平“双师”师资队伍等策略,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各地纷纷启动“1+X”试点工作。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中,对“1+X”试点的内容、范围及进度安排等作了具体明确规定,提出“1+X”证书制度要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要求较高的专业,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目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经开展的“1+X”证书制度的试点项目有“1+X”建筑工程识图、“1+X”建筑信息模型、“1+X”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等几项。为此,各院校作为“1+X”试点院校,在“1+X”证书制度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至关重要,要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多方面探索“1+X”证书制度下的培养模式改革方法[1]。

1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价值

首先,凸显职业教育的类型。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提出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属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同样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差别较大,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一种。因为属于不同的类型,所以就需要结合这种类型选择和形成有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通過“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可以在办学体制方面将职业教育类型存在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等将教育类型的本质特征体现出来。其次,可以实现“1”与“X”的充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通常将取得学历证书和“X”证书分开。但是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中,可以在课程体系中充分渗透和融入“X”,对教师、教材等方面展开深化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以期更好地实现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最后,可以带动校企合作,提升社会责任。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不管是学校,还是企业都需要明确认识和了解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在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教育的知识存在即时性,需要同社会发展相顺应,更要与社会人才需求变化相顺应,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展开培养。所以,“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能够带动学校和企业合作,从而在信息方面进行有效沟通,更好地对接学校和用人单位,提高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

不少学校对“1+X”证书制度了解不足,也未能开展证书试点改革的相关工作,且在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缺少“1+X”证书制度的引入,也没有通过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增强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同时,学校和企业未能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在专业教学标准中未能有效地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没有形成职业技能和学历证书充分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导致“1+X”证书制度的作用未能发挥出来[2]。部分学校建筑工程专业也未能结合建筑工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特征和人才需求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大部分职业院校培养方向是传统的建筑施工、监理、造价等,对新型的装配式施工、BIM技术涉及较少,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不能及时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健全。

2.2 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在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需要通过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保证“1+X”证书制度的顺利实施,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当前,部分学校未能将“1+X”证书制度下的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设置当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结合考证需求,导致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所脱节。在课程设置中,许多课程之间连贯性不够,没有根据考证需求进行课程内容整合和修订,没有及时做好课证融通。而且一些学校未能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很多课程内容低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其次,教学体系中工学结合不够深入,缺乏实践教学,由于场地限制或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对“1+X”证书制度下职业技能培养是不利的,导致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3],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证书,致使学生未能拥有管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

2.3 实训建设不足,数字化资源有限

很多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训条件建设跟不上行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专业建设实训场地不足,实训项目开展受限,软硬件建设无法满足建筑信息化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中,不少学校未能结合建筑工程专业实际情况,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技术应用方面去构建包含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规划、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缺少线上在线资源库,或在线课程资源匮乏,学生无法掌握更多信息化、数字化资源,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4 评价机制有待创新

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大部分院校专业课程的考核还是以“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考核评价机制为主,没有将“1+X”证书制度与考核评定相融合,大部分院校对学生成绩评定仍采用学校评定的单一模式,缺少企业或者第三方的考核评定,对学生参与“1+X”的考证积极性有一定影响,未能通过课程学习去激励学生对“X”项技能的掌握,人才培养中的评价机制需要创新。

2.5 教学团队的培育跟不上需求

“1+X”证书制度下,对建筑工程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少学校未能基于证书制度以及专业教学需要,对校内专业师资团队、校外兼职师资团队进行优化,没有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进行整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缺少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理念先进的专业教学创新团队的现象。不少学校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面缺少力度,没有引导团队教师进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方面的培训,进而导致不少专业教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现象。不少师资队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行业更新发展、专业技术的迭代更新缺少关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匮乏、新技术等课程开设受限,这些都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匹配。

3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3.1 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1+X”证书制度下,学校需要明确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教育的产物,将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放在帮助学生取得学历证书方面,提高证书试点改革的实施力度,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促使职业教育提升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学校需要与合作的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在专业教学标准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现职业技能等级和学历证书的充分融合。校企需要立足建筑工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特点,以及需要的人才情况,将教育和培养的核心放在人才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根据企业对建筑工程专业用人需求,结合“1+X”识图、建模、测绘等职业技能考核要求,加强BIM课程的开设,加强识图技能考核,促进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有效实现专业课程和应用技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补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效果[4]。

3.2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做好课证融通

在“1+X”制度下,专业院校需要将“X”证书的考核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渗透理论和技能课程的关键是如何重构课程体系、如何修订课程标准。首先,专业院校需要根据“X”职业技能证书的等级标准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打造符合“1+X”制度的课程标准[5]。学校还需要对当前已经拥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要保障课程教学内容高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其次,在保持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对专业教育内容和证书制度标准的融通方案进行探索,结合行业职业素养重新构建课程设置。建筑工程专业根据“X”考证要求、建筑工程识图考证、建筑信息模型考证等技能要求,从识图能力、绘图技能、BIM软件建模能力出发,打造相关课程群,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进行课程内容与教学教法的改革,根据技能要求与行业发展需求,适当增加或减少相关课程内容,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补充,增加实训内容,并保证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实现课证融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3 丰富数字化资源,打造实训基地

在“1+X”制度下,建筑工程专业要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证书考核标准的融通,离不开对技能实践内容的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的完善程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保证专业建设的前提下,结合“1+X”识图、建模、测绘等职业技能考核内容,考虑建筑工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特征,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虚拟仿真BIM建模实训室、建筑工程识图实训室、数字测图实训基地等,完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设网络虚拟实训平台,以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建设与技能考证相关培训要求。同时,课程群教师团队需要根据“X”课程群教学要求,打造一系列“X”证书的配套资源。教师需要完善相关课程的线上教学设计,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并能够结合与“X”证书相关的课程群的逻辑关系,构建包括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专业教学支持系统,打造教师个人数字化教学空间,进而实现课程群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共享。

3.4 建立适合“1+X”的评价机制

构建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模式[6]。在校企合作中,结合各相关“X”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校企共同制定相关课程群对应技能考核标准。以试点院校为主体,邀请企业教师进学校,企业参与到实际操作评价中,打破以往的学校单一评价机制。同时,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与“1+X”证书相对接,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与“X”相关课程群的成绩评定方式。以建筑工程识图为例,与之相关的课程有建筑CAD、建筑构造、平法识图等课程,通过考证的学生,可以对相关课程进行免试或学分认定成绩转化。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耽误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的获取,大幅度提高学生考取资格证的积极性。

3.5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1+X”制度背景下,学校应出台更多激励政策,鼓励和推动优质建筑工程专业“雙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根据证书项目,结合教师的专业背景,对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进行师资整合,建立对应“X”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与应用、建筑工程识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装配式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师教学团队,进而满足教学需要。

其次,学校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从建工专业、教学方面着手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为教师提供在外学习的机会,通过到企业或到优秀院校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向优秀院校学习,提升教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在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带领教师进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加快专业知识更新,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服务能力。以“1+X”证书试点工作为契机,提升教师团队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知识储备,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4 结语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学校需要明确这一制度是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教育的产物。各院校需要以“1+X ”证书试点工作为契机,完善现有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以适应“1+X”证书试点工作的需要,进而实现多方面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鞠杰,樊磊. 基于“1+X”制度的工程造价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砖瓦,2023(3):167-169,172.

[2]熊隽. “1+X”证书下的“以岗为核,课证赛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时代汽车,2023(1):85-87.

[3]张雪梅.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群人才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2022(15):39-41.

[4]卞洁.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探究——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证书”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7):44-46.

[5]贾佳.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 冶金管理,2022(9):145-147.

[6]朱燕.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43-46.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