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3-06-26董江成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时代感潜移默化家国情怀

董江成

【摘要】家国情怀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个人对国家表现出来的深厚情感,它能感染学生,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五大核心素养特别是家国情怀的培养将渗透于每一堂历史教学之中。为做好对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当扣紧时代脉搏,通过教材历史人物的讲解、民族关系的和谐、传统节日的继承、影视作品的理解,强调其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实践与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使命感。

【关键词】家国情怀  潜移默化  时代感  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97-0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前言里写明: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学过程不但是教与学的过程,更是培养教育人的过程。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当与时俱进,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学校课堂小教育观,到劳动教育、未来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从传统的“德智体”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体系的形成,家国情怀的教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建构正确历史认识

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易经》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在进步,理念在更新,教学手段也应更加多样化。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荣耀与耻辱共存,辉煌与坎坷交织,每一步都落之有痕,踏之有声。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是曾经的现在,现在也终究会成为历史。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其也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仿佛远去,但又就在身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今天仍可以从厚重的历史当中汲取无穷的财富和智慧。

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理解历史发展中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五大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间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其中的家国情怀,对塑造一个公民的人文素养,对塑造一个社会的公德理念,对塑造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绝不是分裂的存在。中国历史的传承,中华文明的赓续,家国情怀的培养都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习近平总书记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二、颂扬历史先进人物,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郁达夫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运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教育是育人工程,历史是育人重要载体,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讲解《大一统的汉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立不世之功。建功立业趁年华,霍去病在弱冠之年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震古烁今,光耀史册。没有国,何有家。先辈如此,吾辈更当勉励。将历史与现实、家国与个人、说教与渗透不露斧凿地联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导学生产生神圣的使命感进而萌生奋发有为的动力。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任何一个引子,都是教育的契机。国难当头,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危难时刻,总会有人舍生取义;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诸子思想的碰撞、辩论、批判,再到交流、借鉴、圆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思想、行为和气质,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优秀品格。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文人骚客,往往都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从古代的“盗亦有道”,到流氓大亨黄金荣,面对日本人拉拢,淡淡一句“我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岳飞”。一个历史上盖棺定论为“不值得肯定的人”,却在民族大义面前闪耀着光辉。诸子的优秀思想,凝聚为厚重的家国情怀,融入血液,沁入骨髓。家国情怀是一种感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讲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讲解了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正确路线的引导”。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笔者举了爱国华侨陈嘉庚“日寇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这振聋发聩的掷地有声的话语,引导学生从国家民族大义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的家国意识、民族自豪、使命担当等情感意识有了认同与升华。一个强国,必有开阔的胸襟,必有恢弘的氣势,必有敢于亮剑的精神,一个国家栉风沐雨的经历是其生生不息的动力,吾辈当铭记先人的丰功伟绩和苦难历程。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奠日,当天课堂笔者让学生先默哀三分钟,在同学惊异的目光中,笔者完成默哀仪式再上课。10时整,警报声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回荡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回荡在每个同学的心灵,这便是教育,凄厉的警报声比老师喋喋不休的说教更直观,更有力,也更震撼。孔子说过:“君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以亲仁,行不余力则以学文。”我们往往重知识而轻教化,重说教而轻实践,重文凭而轻立人,重小我而失大我。离开育人的教学是本末倒置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已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

三、运用丰富教育手段,多样渗透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正如“爱我中华”这首歌里唱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讲解“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从时代的背景切入——各民族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总结为凡事要顺势而为,不要逆流而上,得出孝文帝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各民族有冲突、有交流、有碰撞、有圆融,到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份子这一民族意识的形成与认同,同时提供历史上不同时期对孝文帝的不同评价的材料,如清人赵翼:“(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弱,实始于此。”倡导学生讨论评论这一场改革,一分为二地看待事件,只要言之有理,不寻求标准答案。

家国情怀的培养,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传统节日。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讲解爱国诗人屈原时,由投江引申出端午节,引出粽香四溢,龙舟竞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爱国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这也是屈原当选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在必然;讲到中秋佳节时,笔者引用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弟弟的思念和祝福,更是对亲情的呼唤和传递;谈到重阳节,笔者引用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再到清明祭祖,缅怀先人,更有2020年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悼,缅怀抗疫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将历史與现实相结合。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让传统节日在当代重新充满活力,这对加强文化认同,传递核心价值,维系情感纽带具有重要作用。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是对家国的最短诠释,也是最贴切的诠释。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孕育了浓浓的亲情,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传统节日以节庆的方式让我们缅怀过去,立足现在,憧憬未来。传统节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形成完备的民族心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炎黄子孙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同时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只有是中国的,才能是世界的。正如湖南省委党校基地成员覃正爱先生所说的:“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足够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五千年的文明史给了我们足够的文化自信,通过软实力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世界影响及历史地位,这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借鉴历史指导现实,把握当今时代脉搏

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为今天提供经验、教训、启迪,“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让今天的我们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当今中国正在伟大复兴的路上,前途多舛,举步多艰。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视作品曾在传播历史知识和培养爱国情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课堂上选用的这些视频因为直观丰富、富有感染力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掌握。历史影视作品源于历史,高于历史。遗憾的是,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受经济利益和外国文化渗透的影响,打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肆意对历史进行了歪曲篡改,学生接触到的往往是戏说的历史,胡说的历史。才子佳人登堂入室,帝王将相霸占舞台,而普通民众则成为背景板。一些作品违背历史史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穿帮谬误,这是对先烈的诋毁,也是对历史的亵渎。当然,也有一些很优秀的作品,《亮剑》这部作品,论拍摄水平,存在着许多硬伤。如抗战胜利是8月15日,但晋西北竟然有积雪;再如《亮剑》结尾的授衔仪式,李云龙的勋章授在左胸,但实际上,1955年授勋时,三枚勋章是佩戴在右胸前的;还有,剧中山本特种部队的故事发生在1940年,而他们所配备的装备竟然是1943年美军才使用的装备M3冲锋枪。当时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美国怎么可能会提供给敌国军事武器呢?这明显违背历史常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瑕不掩瑜,我们应当一分为二地看待这部文学作品。《亮剑》传递出的临危不惧,在强敌面前,犹有亮剑的勇气,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傲然骨气,倔强挺立,从无畏惧,决不屈服,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我们永远也不能抛弃的富贵财富。毛泽东曾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传递给学生的除了历史史实,更要传递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初中生因为思想的不成熟,对历史的甄别能力有限,很容易因此产生思想的迷惑和混乱。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也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重要的角色,但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在教学当中,不但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贯穿执行五大核心素养的渗透。历史教学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化。课余时间,笔者鼓励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探索发现》《档案》等权威节目,通过以上栏目去了解历史,因为准确的历史有利于得出接近真理的答案。龚自珍的《古史钩沉论》里有一句:“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先去其史。”现实从历史走来,现实是明天的历史。历史与现实从来不是分开的。中华民族这五千年岁月走得坎坷,走得曲折,走得坚定,走得自信。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财富也许就是这五千年的历史和由此浸润出的民族精神和不屈斗志。“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到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从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到“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他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排精神、特区精神,再到如今的抗疫精神,民族精神如熊熊火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青年学生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五、结束语

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里所说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份,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波澜起伏,风起云涌的历史是一面镜子,剖析和审视过去,是为了今天步履的从容和坚定。家国情怀是民族认同,是历史担当,更是一种生命自觉。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实现,离不开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山河破碎的危难时刻,还是百废待兴的艰苦创业,无论是命途多舛的坎坷历程,还是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都苟利国家,生死以之。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便是民族的脊梁,这便是民族的风骨,这便是民族的印记。家国情怀,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植根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灵,浸润于每个龙的传人的灵魂,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喷薄而出,不可遏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

[2]覃正爱.谈谈中国共产党人的“四个自信”[N].光明日报,2018-01-24(11)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猜你喜欢

时代感潜移默化家国情怀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中国建筑的传统化和时代感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