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入探析

2023-06-26杨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挖掘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生物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091-03

一、我国初中生物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一)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生物知识

我国的文学作品中就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相关知识,比如,我国的自然环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天堂美景与人间风情,而杭州就是人间极美的一处风景。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莫过于“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而西湖美景则有“断桥残雪”和“曲院风荷”等美景,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我国诗人白居易就写过“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可见他对西湖的喜爱。苏轼和王安石也曾在杭州任过官。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大量诗词歌颂杭州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苏轼诗中写到的“曲院风荷”是西湖上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荷花的种植可追溯到《诗经》。《诗经》中有几首诗是描写莲和荷花的,如《采莲》《江南》等等,其中就有描写莲花与荷花的相关内容:“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首诗写了采莲人在湖上采莲的情景:他们用木桨轻轻拨动浅水,在荷花茎和莲蓬上寻找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莲子。诗中提到了荷叶、荷花与莲子的关系:荷叶可以说是荷花最重要的朋友之一;而荷花则是莲在水中生长时形成花和果不同形态并相互联系着生长的一个过程。再比如鱼类,宋代赵方的《溪鱼》:“溪流渺渺净涟漪,鱼跃鱼潜乐自知。”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细胞里还有细胞核和染色体等;水生动物由单细胞生物变成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而植物则由单细胞变为了植物与动物共生共荣而形成的生物链,由一种生物进化成为多种生物;而鱼类则是经过多细胞进化过程才得以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鱼类。

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知识渗透进初中生物课中:比如《人体解剖》中介绍了人体器官、系统以及生理机能和结构;《动物学》中举了很多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等方面的例子;《遗传学》中介绍了遗传基因和物种起源等知识;《生理学》中介绍了生命活动、各种生理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等等。总之,在初中生物课中充分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知识融入到课堂氛围、师生互动当中,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中国传统儒、道、法思想中的生物知识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天人感应”“阴阳平衡”以及“天人合一”等思想,体现了中国先民们的人文精神。《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包含了古代人们对于天地之间阴阳变化的认识之道以及对于自然事物内在运动规律的理解。古人认为,人就是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变化产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天地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获得健康的生存发展之道。传统哲学中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在自然界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老子》中所講:“阴平阳秘,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其中也蕴含了生物与环境相结合的自然联系以及生物和天地万物相结合而产生变化的哲理。《周易》中所讲:“乾为天、坤为地、天地交而万物通。”“天(地)为一”即“天下归一”;“地(人)为一”指的是万物都是由一个主体在运动之中产生出来;“天(地)之道——人伦日用”指人伦日用之道,即“圣人以万物为刍狗也”。这说明了古人认为生命来自于自然、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来生存发展。《黄帝内经》中讲到:“圣人以阴阳寒暑变化之道而养生家所以长寿者也;以天地春夏生养秋冬长生者也;以水、火、土、木、金五行生养四时者也;以圣人体自然、适寒暑变化养生者也……故圣人所以长生久视而不病疾者,以其顺四时而应节也。”

(三)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的生物知识

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我国的传统饮食有很多,我们从当下热播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电视节目就可以看出,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饮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背后的生物知识。比如,在讲授动物相关的生物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外形和特征,比如鸡、鸭、鹅等家禽的羽毛;蛇、青蛙等爬行动物的皮肤。如在讲解鸟类时,笔者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征,再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了解到鸡、鸭等禽类羽毛多为白色或淡黄色;鸡蛋壳上有小孔;鸟蛋孵化成小鸟后颜色更深。在讲解“人体”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人体皮肤表面有什么特点?并解释这种特点与饮食文化也有一定关系。通过对饮食文化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悠久的传统饮食习惯和烹饪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营养搭配能力,促进健康发展。

(四)中医文化中的生物知识

我国是中医的发源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医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如在学习人体结构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比如在学习“人体内部的构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来思考:人的身体有哪些重要功能?中医文化知识在我国源远流长,并且与其他学科都有很深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将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去。“人体组成中的神经系统”这个知识点主要介绍了神经系统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包括感知、传递信息以及调节体温等功能;神经系统结构包括大脑皮层、脊髓、脑干、小脑。我们就可以在其中融合中医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还可以学习中医理论中运用到的许多生物技术原理和方法,如针灸疗法对我们神经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生物知识。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同时也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一)运用多媒体,拓宽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初中生物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与生物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微生物》这一章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活习性等。再将一些我国中医对微生物研究的成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微生物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有着不同要求的情况。在学习细菌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细菌形态特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细菌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生物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动物等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植物种类和形态特征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中关于植物与动物关系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动植物与人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关系。在学习《昆虫》一章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见昆虫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知识内容,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人体血液循环》这一章节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有关血液循环的视频片段,视频中详细演示了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各个部分和环节之间的联系等等内容。通过视频讲解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怎样密切相连的关系,同时也能促进其对人体血液循环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应用生物标本,培养探究意识

初中生物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一课中人体各个部位都有重要作用,而这些部位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现象令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可以通过古文资料向学生展示古人对人体的认知,展现古人的智慧。而生物教师可以将这些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用实验的方式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去观察探索,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人和动物体内各组织器官中都存在着多种细胞,如心肌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在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中都存在各种酶及激素的调节系统,如心肌细胞内存在能控制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等活动的神经中枢;而人体内所有的酶只有血红蛋白能够正常代谢、运输氧气、葡萄糖和各种营养物质等等。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结构与功能变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因此,生物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营养元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生物学科知识。

(三)制作植物模型,增强动手能力

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制作植物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播放一些花卉图片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讲解。例如在《花卉》这一章节中,介绍了一些花卉植物的知识、作用、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欣赏一些花卉植物并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牡丹”“荷花”等花卉植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花的种类繁多,而不同花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也不同,有清香味、玫瑰香、木犀草香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花卉植物的魅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召开一次班级植物展览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花卉植物文化的了解。在活动主题上可以将其分为“校园内花园”和“校外花园”两种类型。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各个地方,让学生感受到植物在我们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校园内花园为我们带来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制作出多种不同种类的花卉模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使其成为校园内花园或家中花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另外在学习《人体必需营养素》时,还可以将“西红柿”作为食材加入到食品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西红柿所含的营养物质之多、价值之高。考查西红柿的来源,古代是否有西红柿这一食物。同时,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出来的不同造型及大小不同的植株模型摆放在课桌上或在教室内展示起来,也是一种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艺术气息而又实用的方式方法。

(四)进行传统礼仪教育,提升文明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随地吐痰、随地乱扔垃圾;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或者吵架,这些都是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文明出行、节约用水等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礼仪之邦”。生物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教育。例如,在讲到《蜜蜂采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蜜蜂数量有多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蜂群数量,然后再引出蜜蜂授粉、传播花粉等生物知识,最后引导学生感受蜜蜂的勤劳、分工的明确和团结一致。

(五)运用传统诗词文学教育学生爱国情怀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传统诗词文学和生物知识进行授课,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关爱自然的情怀等等。粮食是民之本,比如我国的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通过这些诗句的代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农作时的繁忙,引导学生学习稻米、麦子的植物结构、生长周期等。最后可以升华主体,培养学生珍爱粮食的情感。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生物学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淑芬.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革新初中生物教学[J].基礎教育论坛,2019(22):51-52.

[2]薛红伟.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3(2):101-101.

[3]姚俊.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分析[J].吉林教育,2019(8):55.

[4]阳银华.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生物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2):100-101.

作者简介:

杨丽(1982年—),女,汉族,贵州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