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受众意识?提升英语对外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2023-06-25杜国东

国际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思维方式

杜国东

【内容摘要】对外报道要实现有效的国际传播,需要媒体在受众研究方面作出不懈尝试和努力。本文认为,英语对外报道相关从业人员应加强受众意识,着力提升英语对外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努力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跨越文化差异的障碍,适应受众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进行国际化的表达,同时秉持中国立场,提升政治判断力,防止政治性差错。

【关键词】英语对外报道;受众意识;思维方式;国际传播

对外报道,指我国新闻媒介特别是专门的对外报道新闻媒介,以生活在中国大陆以外区域的人们为主要受众,广泛报道国内新闻事件,以增进外界对中国的了解的媒介行为。英语对外报道,顧名思义,是专门针对英语国家受众信息需求,使用英语进行的新闻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对外传播媒体应该主动作为。对外报道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传播活动,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必须强化受众意识,研究受众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内容,不断提升对外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一、外语是影响传播效果的直接因素

英语对外报道工作中,英语语言是基础,文化内涵是功底,传播技巧是关键。英语对外报道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作为中国人,我们是用第二语言进行创作。因此,无论是编译新闻还是直接用英语写作,我们不仅要保证每个事实、细节准确无误,还必须努力克服语言障碍,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这样才能使外国人看得懂、能接受。好的新闻语言应该清晰明白、通俗易懂、用词具体、词义准确、可读性强,这是我们对外报道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语言素养。

对外报道是运用外语进行报道,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对外传播效果,所以翻译工作在对外报道中占据突出地位。例如,我们经常说的“现代化建设”,很多刚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往往按字面意义直译为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这一翻译国外受众也能看懂,但绝非地道英语表达方式,改译为drive to modernity或者modernization drive,可以更好地表达中文原义。同理,“绿色发展”如果直译为green development,国外读者会觉得莫名其妙,而改译为eco-friendly development 或者解释性的become more sustainable,才能让人看得明白。类似的,“素质教育”是competence-oriented education或者well-rounded education,不能直译为quality education;“拳头产品”是knockout product, 不要误译为fist product;“贫困发生率”是poverty headcount ratio,而并非poverty occurrence rate。

中英文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对外报道不能机械地将有关中国的内容,逐字逐句译成英语等文字,再通过国内的外文媒体提供给国外受众。如果语言基本功不过关,又只会闭门造车,或者简单挪用汉语的语序和表达习惯,很容易造成形式上是英语、但在用词搭配上不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翻译腔”,或者“中式英语”。

《中国新闻周刊》英文版2022年第12期有篇起底“网络水军产业链”的稿件。“网络水军”一词的英文最初用了internet water army,后改为click farm(点击农场)。这个英文短语指一种通过雇佣大批廉价工人来点击付费广告链接的“点击率造假”的模式,后来泛指“雇人刷赞、刷评论、刷页面以制造虚假繁荣的行为”。这一地道英文表达形象生动地还原了中文意义,原汁原味的英语也使西方读者读起来更觉亲切自然。

二、切勿高估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了解水平

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编辑,要想写好一篇外国读者能理解甚至喜闻乐见的稿件,除了英语写作能力要强,还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了解国外受众对中国的认知水平。汉语中有些词语隐含着只有生活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人方可完全理解的信息与内容,这类词语在对外报道中需要作些解释说明,不然国外受众很可能不知所云。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段连城指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也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因此,适时添加文化背景材料,对于英语对外报道非常必要。

需要添加解释的词汇包括中国特有机构名称、政治术语、历史事件、传统节日、俗语行话等。比如,国内新闻经常使用“建党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至今,进入新时代以来”等表述,中国人耳熟能详,但考虑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在对外报道中需要补足具体时间,这样才能减少文化折扣,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中国特有机构也需要添加解释。如国务院:State Council, Chinas cabinet(中国的内阁), 全国人大: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inas top legislature(中国最高立法机

构),全国政协: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inas top advisory body(中国最高决策咨询机构),国家发改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as top economic planner(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

政治报告中经常可见的缩略词汇在对外报道中必须要补全。例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为:All Party members have become more conscious of the need to maintain political integrity, think in big-picture terms, follow the leadership core, and keep in alignment with the central Party leadership. 译文把“四个意识”字面背后隐含的内容进行了显性表达,增加了报道的传播效果。除了直接补足信息,对外报道经常使用注释,以使整体文章更加简洁流畅。例如,“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英文译文在We have adopted 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 and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后面加了脚注: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 is to promote coordinated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advancement.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is to make comprehensive moves to build a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deepen reform, advance law-based governance, and strengthen Party self-governance.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俄罗斯翻译理论家科米萨罗夫在其代表作《现代翻译学》中提到了“语用改译”概念,他强调译者要增加必要的背景知识,以使译文接受者获得等同的理解效果和与原文相同的情感影响,以保障原作和译作在交际效果上等同,即语用影响,或者说文本对读者的作用,读者对文本的反映。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若要有效沟通,必须双方储存的经验有若干共同的地方,即共同经验范围。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经常会遇到语义空缺现象,如果只是逐字逐句翻译一些术语概念,未添加一些背景信息,传播效果难免会打折扣。

三、把握思維方式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体在反应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统一。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基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会导致思维方式差异。对外报道从业人员不但要熟悉源语和译语的文化,还要了解受众的认知能力、阅读需求和审美情趣,自觉充当跨文化沟通的桥梁。有鉴于此,对外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要与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认知结构、价值体系协调一致,亦即符合国外受众思维方式和接受习惯,这是对外报道被选择和接受的关键,决定了对外传播是否有效。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但是,由于东西方新闻理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我们对外报道中的正面表述并不一定得到正面理解,甚至经常在西方舆论场遭到反面解读。由此,我国对外传播需要提高技巧性。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金仲华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最好的宣传,使人看不出是在宣传;看得出是在宣传的,是最不好的宣传。”对外报道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还要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理解中国的政策,为我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真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尤其需要注意,对外报道不是国内宣传的翻版,要避免国内新闻的某些常规操作,比如树立人物典型的“过度宣传”极易引起反感。对外报道从业人员需要潜心研究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做好说明中国、解释中国的工作。在对外报道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传播对象是外国人,要让他们看得清楚、读得进去、听得明白,必须打破思维惯性,跳出自己的文化圈子,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正如中国外文局原总编辑黄友义所言,要有说“全球话”的思维,才能把握国际话语权。

此外,英语新闻报道注重简洁,以事实为基础。我们在对外报道中要适时改变思路,充分考虑内外有别的原则,考虑英语受众的文化背景、阅读习惯的不同,摒弃华而不实的内容,文风宜准确、朴实,避免过多使用形容词、副词。

四、中国立场与国际化表达

翻译是否准确到位,词汇、句法固然重要,立场和场合也不能小觑。英语对外报道处于国际舆论斗争的前沿阵地,是一项原则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记者和编辑需要打好理论功底,站稳立场,明辨是非,融通中外,做好中国内容的国际表达。在涉及两岸关系、领土、宗教、民族等敏感话题时,我们尤其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盲目借用欧美主流报刊的“内涵性”用词,必须加以鉴别、仔细考量。

英语对外报道很多时候需要以中文材料为基础来写作,是对原文进行编辑和翻译,这一过程要避免想当然地“对号入座”。例如,和平统一、中国大陆等词汇的英译,这时不但要考虑文本的语言功能,还要考虑其社会功能。“和平统一”应译为peaceful reunification,而不是西方媒体经常使用的peaceful unification,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和平统一,要强调祖国的重新统一。“中国大陆”应译为Chinese mainland或者the mainland of China,但绝不能翻译成mainland China,因为后者有“两个中国论”的嫌疑。对外报道的严肃性要求译者必须注意掌握用词的政治含义和政治分寸,稍不留意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再举一例。2022年7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英文播客“从历史看当下”(The Context),发布一篇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览展出“商周十供”文物的稿件,其中原文提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经常会被汉民族文化所同化,这一过程被称为汉化”。“汉化”一词如果直译成英语是hanization,但是这个词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经常被外媒用来污蔑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其他表达“汉化、中国化”的英语表述如sinicization, sinofication或者sinonization较为中性,也比较符合汉化的本意。英文稿件最终定稿为:Chinese historians argue that after entering the Zhongyuan region, ruling ethnic groups would be assimilated by the Han culture, which is an acculturation process called sinicization.

英语对外报道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表面形式,还要熟悉深层的文化内涵,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用外文进行再创造,这一过程需要采用国际的表达方式,但是归根结底要站在中国的立场。对外报道与对内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对象是国外受众,这就需要把握新闻性和政治性的关系,不断提升判断力和辨别力,在回应海外关切和“以我为主”之间找到平衡。

结语

对外报道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复杂性的工作。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和大局观,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能够深刻理解、把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外交政策,铭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准则,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较国内受众,国外受众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让异国受众认识中国、认知中国、认同中国,我们要高度重视受众研究,做到内外有别、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只有精心打造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以符合国外受众思维和习惯的方式进行传播,才能不断提高对外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思维方式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