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新时代青少年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2023-06-25王欢欢

群文天地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科中华青少年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接受问题也日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很多人意识到,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高校学生的内涵培养方面,“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有益于大学生洞明敬重他人、平等待人、和谐共生等价值观。”但是必须承认,虽然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当代青少年的弘扬和传承,但当下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肤浅、片面,意识不到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深度。笔者认为,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年龄段,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有不同的模式和侧重。“党中央多次发布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嵌入传统文化,要求教育者立德樹人,在教育过程中科学规范地遵循教育的根本任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政策要求,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笔者所在高校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全校必修课程,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克谦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至今已经超过5年。5年来,笔者一直面向全校各专业大学生讲授此课程。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当代大学生群体接受和热爱,使他们不仅把这门课程当成知识来学习,更当作人生的修养。根据笔者的授课经验,学习的关键就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模式。

一、新时代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接受问题的由来

进入新时代以来,青少年的思想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关注。这一时代的青少年出生在经济逐渐强大的时代,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网络经济兴盛发达。从小到大,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不同以往。他们的物质不再匮乏,思想更加活跃、开放,能够便捷地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不过,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虽然“崇尚创新与探索精神,但鉴别能力不足;生活追求高,但行动力不足;独立意识强,但交往能力弱;自尊程度高,但抗挫能力差。”因而,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必须考虑这一时代大学生群体的认知和情感特点。

现在的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是从新闻或者电视节目中了解,但就实质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并不仅局限于娱乐节目或诗词节目形式,它是非常严肃的、高深的知识和智慧。那些漂亮的服饰、雄伟高大的建筑和感人至深的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但并不完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儒释道的融合,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也在于此。

作为大学通识必修课程,中华传统文化要面对不同的青年群体,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学生。对他们而言,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不相同。大学生对其态度和认知也有差异。他们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都会影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此外,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具有特殊的特点,教学目的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多是人格的培养;不单是知识的学习,更多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不单是为了考试,获得学分,更多是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对此,有学者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通识课程具备自身相应的特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无论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还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特点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通识必修课的特点,都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在当代大学生的接受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这门课程极易成为一门“水课”,更无法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当代大学生的心中。为此,应该界定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接受模式,并提出相应有效的对策。

二、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模式的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面向高校各专业大学生。各专业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一般与其学科有直接关联。大学学科一般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在此,须界定不同专业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认知和情感特点,确定其接受模式。

由于多以实际效果判定事物,自然科学的学生极易忽视文科知识。他们对于文科的认识大都停留于诗歌和小说等概念。很多自然科学的学生认为大学中文系就是教授大家如何写小说和散文。因此,自然科学的学生对于文科性知识存在一定的误解。基于这种误解,会形成一个事先判断,文科知识无用,文科的课程缺少真实的价值和意义,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文科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于文科又存在一种潜在的兴趣。人对于自己很少接触的事物总会有一种内在的偏向。就这个课程来说,自然科学的学生之前较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容易产生排斥心理,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接触,又有隐藏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青年群体的特点,挖掘他们潜在的兴趣,避免他们的排斥心理,才能真正让他们接受这门课程。在此,自然科学的学生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接受模式为情感——激发。如何利用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关键所在。

与自然科学的学生相反,人文科学的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并没有排斥的态度,因为他们熟悉、热爱文科知识。基于专业性,他们对于文科的理解不存在自然科学学生的那种误解。然而,由于熟悉文科知识,他们也缺乏自然科学的学生在面对文科知识时产生的潜在兴趣。至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人文科学的学生对此并不陌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接触过大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也缺乏相应的兴趣,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科课程而已,与他们的专业课程并没有本质性区别。要想让这个群体爱上中华传统文化,就必须打破其认知性前见。因而,这个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接受不是排斥——兴趣,而是认知——思考。无论是认知,还是思考,他们都属于理性的范畴。如何利用理性激发思考是人文科学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核心。

相比于前两类大学生群体,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态度上处于上述两者之间。对于文科的认识,社会科学的学生不像自然科学的学生那么排斥,因为他们对于文科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他们所学专业也需要掌握相关文科的知识,不过,他们也缺乏自然科学学生面对文科时隐藏的学习兴趣。同样,社会科学的学生不像人文科学的学生那样具备深厚的文科性知识,因而缺乏认知探究的心理。就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而言,如果自然科学的学生纯粹是一种情感的维度,人文科学的学生纯粹是认知的态度,那么社会科学的学生乃是认识——情感。纯粹教授认知性知识,他们会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过于深奥;纯粹以情感的激发来引导,他们又会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缺乏内在价值,流于肤浅。因此,社会科学的学生群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模式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或者融合,是理性化的情感或者情感化的理性,即理趣——情识。务必在知识与情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内容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过于深奥,既要有一定的趣味,又不能过于激发情感。

综上,当代大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模式和价值态度。若要使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被其接受和热爱,就必须考虑这些特点。

三、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模式的对策

针对不同专业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模式,应该给出有效的对策,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有差异的准备。

面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自然科学的学生的接受模式是情感——激发,对策是兴趣——案例法。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降低授课内容的难度,减少纯粹知识性的传授。授课内容晦涩或者难以理解会直接降低自然科学的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意愿。在教学方法上,在减少授课内容难度的前提下,要把授课内容案例化。案例要充满趣味。一个个案例把教学内容模块化,设置充满兴趣的内容也方便让他们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在课堂组织上,教师要逐步地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案例到思想,进入学生的情感中心,争取学生对所学内容发生共情,从情感上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思想。比如,在讲授孔子思想时,从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和讨厌的学生开始,使学生感受孔子的情绪。讨论孔子为何喜欢这些学生,而不喜欢那些学生,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不喜欢的原因又是什么?这种喜欢或者不喜欢与孔子的思想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或者共情,使学生愿意、喜欢进入孔子的思想世界,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论述性”孔子思想。

对于人文科学的学生的认知——思考接受模式,其对策是辩证——讨论法。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加大授课的难度和深度,增加一些思想上有争议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知难而进,愿意进入到思想层面的讨论之中。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能够辩证、多角度进行讨论和展开。在课堂组织上,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提醒学生要多角度看待问题,辩证认识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论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展不断的“询问”,最后使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发散思考,得出更加合适的答案。遇到存在有争议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支持自身观点的论述是否只有一个?应该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任何的判定都要有足够的论据,只有多角度、深入地论述问题,学生才可以知晓如何面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正是通过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使人文科学的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打破其前见,在讨论中获得思辨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孔子的思想。

社会科学的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模式是理趣——情识,对策是提问——迂回法。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地设置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过于简单或晦涩都不符合社会科学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以问题设置为主,使许多问题按其逻辑性串联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内容的学习之中。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在提问的设计上应该采用迂回的方法,内容以从易到难被回溯的方式进入到逻辑的终点。在课堂组织上,通过问题的串联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之中,以问题连接问题、内容连接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连接学生回答的方式,使不同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比如,可以把孟子思想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内容上的重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孟子思想上。孟子继承了孔子哪些思想,与孔子思想又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方面发展了孔子思想等;从孟子的性善论到王道思想,再到天道思想,逐渐地把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不仅得到思想上的洗礼,也能在逻辑上得到训练。此外,孟子思想中的“君子不入庖厨”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虽然这个思想与王道相关,但是也能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一体思想以及素食主义等关联。使学生充分感受孟子思想的魅力和内在张力。

总之,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式,切忌在模式和思维上的僵化。如此,才能使新时代青少年喜欢上中华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从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高竞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通识教育的路径探索[J].汉字文化,2022 (22):168-170.

※此文为山东工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接受模式”及其對策研究(项目编号:11688202035)

(作者简介:王欢欢(1986-)男,河南淮阳人,博士,美国石溪大学访问学者,山东工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文科中华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孙文科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