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粮食产后损失评估体系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2023-06-25高丹桂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粮食损失浪费存在概念不清、机理不明、数据差异大等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推动节粮减损工作取得实效。本文建议建立科学的节粮减损评估体系,多措并举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损失 粮食浪费 节粮减损 评估体系
作者简介:高丹桂(1980—),女,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副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粮食产业发展研究。
一、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但粮食产量环比增长率较低,持续增产压力较大。在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背景下,节粮减损建设“无形良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王耀鹏,2022)。
1. 粮食收获环节损失。综合农户自身调查与实地测量研究结果显示,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下同)损失率分别为3.03%、3.24%、3.07%(赵霞,2021)。依据农户务农经验对损失率的估算,大规模农户收获环节三大主粮的损失率分别为2.76%、4.2%、3.00%;小规模农户分别为3.97%、4.42%和3.31%(李轩复、黄东、武拉平,2019)。利用箱式图推算,三大主粮联合收获损失率分别为1.5%、1.8%和2.0%,分段收获分别为4.4%、6.0%和2.5%(高利伟,2019)
2. 粮食干燥环节损失。我国粮食干燥环节损失率为4.77%,三大主粮分别为4.91%、4.50%、4.80%(武拉平,2021)。我国每年粮食收获损失约5%、干燥损失3%以上、仓储损失约5%,损失总和约13%(潘保利、潘久君,2020)。江南大学王建华教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子系统中,三大主粮干燥环节损失率分别为4.46%、1.95%、5.03%,城市子系统分别为5.6%、5.63%、4.53%。
3. 粮食储存环节损失。不同的储藏方式,粮食的损失差异很大,尤其是企业(国有企业1%左右,私有企业5%以上)和农户(8%-10%)的仓储损失率差异明显(朱聪,2022)。按产量加权计算,八大类粮油作物农户储备环节的平均损失率为2.17%,其中三大主粮分别为2.20%、2.19%、1.78%(罗屹,2022)。基于对28个省160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的储藏损失率不同,西南地区的综合损失率最高,为2.57%(Luo等,2020)。
4. 粮食运输环节损失。不考虑粮食运输过程中国标杂质减少和粮食碎粒损耗,有价值的粮食损耗仅54.5万吨;即便加上粮食碎粒损耗,损耗也只有 107.5万吨左右(周冠华、李圣军,2022)。2020年我国三大主粮运输环节的损失量分别为120.8万吨、190.7万吨和234.6万吨(吕亚荣、王立娇,2022)。我国粮食产后运输环节应损失量不高于60亿千克,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不到1%,占每年粮食流通量的比例不到3.0%(尹国彬,2017)。
5. 粮食加工环节损失。利用2016-2017年全国大范围实地调研和资料数据测算,加工环节粮食损失率为6.03%,三大主粮分别为16.79%、0.90%、0.004%(武拉平,2022)。南京财经大学2016—2017年调研表明,加工环节损失率为5.55%(赵霞,2021)。尹国彬认为,我国粮食产后加工环节应损失量约为300亿千克,占粮食总产量的比率约5%(尹国彬,2017)。
6. 粮食销售环节损失。销售环节粮食综合损失率为0.61%,三大主粮分别为0.75%、0.60%、0.50%(武拉平,2022)。南京财经大学2016—2017年调研表明,销售环节损失率在1%以内。
7. 粮食消费环节损失。全国高校食堂食物消费年浪费量,相当于108-132万吨原粮损失,超过西藏2017年全年粮食总产量(李丰等,2019)。2014-2018年,我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量约占从产后到消费阶段的食物损失总量的17%(成升魁、薛莉,2021)。光明网报道(2022年),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消费环节约占31%。
二、粮食产后损失评估存在的问题
1. 粮食损失概念不统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全球倡议”中达成的共识,粮食损失指粮食数量的减少或质量的降低。粮食浪费指任何离开粮食供应链不再被人消费的部分,主要是腐烂变质或过期。粮食浪费属于粮食损失的范畴。通常将发生在收割和储藏等粮食供应链前端的称为粮食损失,而发生在销售和消费等供应链后端的称为粮食浪费。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基于粮食的数量、质量和产业链条的节点三个方面考虑。国内专家依据此概念分析认为,霉变、超耗等属于粮食损失但不是粮食浪费;饲用既不属于粮食损失也不属于粮食浪费;“过度加工”属于粮食损失,不能将“精深加工”单纯纳入粮食损失(周冠华、李圣军,2022)。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粮食损失是指在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供应链中所损失的粮食。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等目前无法改变的因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正常损失。比如,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预报、农机设备使用、仓储运输技术水平不高等;粮食浪费是由人为主观喜好等因素造成,發生在消费环节的非正常损失。例如新鲜农产品因形状、大小、颜色等偏离了采购商要求,在分拣过程中被移除,因“最佳食用日期”因素被零售商和消费者丢弃的食物。还有学者认为,粮食损失是在全产业链中丢失的、应该使用而没有使用的部分,明确区分粮食损失和粮食浪费无实际意义(罗屹、李轩复、黄东、武拉平,2020)。Parfitt等(2021)发现,约有50%的案例研究对粮食损失与浪费缺少统一标准,主要缘于对粮食损失的定义不够统一。
2. 粮食损失的机理不清楚。引起粮食损失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们往往交错在一起,导致施策过程多凭借主观经验判断,很难做到精准、精确。一是多环节多因素交织影响。粮食损失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供应链,各环节引致粮食损失的因素也不尽相同。比如,收获环节采取人工收割或机械收割引致的粮食损失不同,运输环节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海路运输,以及包装物不同等带来的损耗也不同。二是主观与客观因素交织影响。造成粮食损失的因素可分为个体决策等主观因素,以及自然条件、机器设备、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罗屹、李轩复、黄东、武拉平,2020)。比如,储藏环节作物品种、储藏量、入仓湿度、仓储设施、储藏技术等客观因素都会对粮食损失水平产生影响。又如,加工环节,一些稻谷加工企业的出米率已经由过去的70%下降到60%,这种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损失,恰恰出自厂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客观必然引起的主观故意。再如,消费者对新鲜产品的追求,过夜的食品被定义为不新鲜,从而被舍弃而带来的浪费。
3. 粮食损失浪费的计算体系不完善。近年来,社会各界都在尝试定量研究粮食损失浪费,但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公认的统计监测或调查分析体系。一是估算口径方法不同。目前粮食损失的估算主要有粮食损失数量和粮食损失率两种口径。粮食损失数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是农户调查、问卷访谈、田间实验、案例研究、物流分析等。并且某单一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的差别也比较大,比如样本数量大小、信息的采集地点等等。粮食损失率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供应链上单一环节为测算对象的估算方法(不同环节上选择的对照基数各不相同),以供应链全链条为测算对象的估算方法(需要各环节基于同一对照基数计算),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经过权衡比较和综合直接计算而得等。二是估算品种范围不同。估算品种对象不统一,有的是食物范畴、有的是不区分品种的大粮食范畴,有的仅评估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也有某单一品种的估算。三是调查研究环节不同。从已有研究看,有的是全链条的调查研究,有的是粮食产后前端环节(收获、干燥、储藏),还有的仅是单环节的调查研究。四是对照基数不同。曹宝明、魏祖国、尹国彬等专家学者的研究,主要采取粮食产量为对照参数。宋洪远、曹芳芳、郭炎等主要采取损失量和产量之和作为对照参数,罗屹等采取损失量和储备量作为对照参数,还有部分專家学者采取储藏量、原料粮、被访者估值等作为对照参数。
综上,现有研究在粮食损失数量上存有较大的差异,导致数据精准度存疑,效果难以评估。比如,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研究成果表明,8大类粮油作物全链条的综合损失率高达18.36%。据2022年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生产和收获、储存和运输、加工和包装环节占比分别为27%、33%、9%、31%。
三、健全粮食产后损失评估体系的建议
1. 加强基础研究,搞清损失浪费机理。一是进一步聚焦粮食损失、粮食浪费概念研究,厘清内涵和外延,明确相关概念的边界,找准节粮减损监测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对象。二是系统梳理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调查的历史演变,关注国际粮食损失发展态势,总结国际节粮减损先进经验及政策启示,强化国际粮食产后损失现状及比较分析。三是对粮食损失成因和减损潜力开展分析和研判,系统分析各环节损失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行科学评估。
2. 优化监测体系,科学设定评估指标。一是加强对粮食损失统计、估算方式方法的研究,科学筛选调查评估指标,设置统一的测量维度并定期调查收集数据,形成科学的监测算法。二是建设粮食损失动态监测模型,定期公布粮食产业链各环节损失情况,准确识别粮食产后损失的关键环节、关键品种、关键区域、关键影响因素。三是建立粮食损失评估体系和数据库,系统评估粮食损失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3. 加强经费投入,提升节粮减损数据效能。一是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扩大粮食产后损失调查评估样本采集范围,充实调查评估专业队伍力量,利用专门统计软件提升算力,确保调查评估数据及时、准确、传输高效,实现数据基本逻辑自动校验、汇总等。二是建立“常态化”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关联性分析对相关跟踪调查评估问效。三是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优化提升大数据聚合功能,打通纵、横两个维度的数据阻梗,强化数据关联分析测算。
参考文献:
[1]王耀鹏.强化标准引领 促进节粮减损[J].中国粮食经济,2022,(10),39-40.
[2]曹芳芳、黄东、朱俊峰、武拉平.小麦收获损失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135户小麦种植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8(2):75-87.
[3]赵霞.中国粮食产后损失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10.
[4]李轩复、黄东、武拉平.不同规模农户粮食收获环节损失研究——基于全国28省份3251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9(8):184-191.
[5]高利伟.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供应链损失和浪费特征及其减损潜力研究[D],2019:32-33.
[6]潘保利、潘久君.稻谷收获、干燥和仓储节粮减损技术[J].农业工程,2022(8):68-71.
[7]朱聪、曲春红、王永春、王静怡.中国粮食全产业链的损失与浪费研究[J],农业展望,2022,18(8):76-83.
[8]罗屹、黄东、黄汉权、韩静波、武拉平.粮食产后损失及其隐性成本解密[J].农业经济,2022(11):17-19.
[9]Luo,Y.,Huang,D.,Li,DY.,Wu,LP.On farm storage,storagelosses and the effects of loss reduction in China.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20. 162, 105062.
[10]吕亚荣、王立娇.消费前端粮食损失数量和环境足迹的评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43(1),29-36.
[11]周冠华、李圣军.我国粮食运输损耗情况探析[J].中国粮食经济,2022(4):37-40.
[12]尹国彬.近年我国粮食产后损失评估及减损对策[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7(3):1-3.
[13]农业农村部公布粮食加工减损增效典型案例 粮食加工损失率均在2%以下[EB/OL].人民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695028707929840&wfr=spider&for=pc.
[14]成升魁、薛莉.我国餐饮食物浪费解析与思考[J].新湘评论,2021(03):13-14.
[15]我国多方面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 以节粮减损促增产保供[EB/OL].北青网,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090512390/7c9ab00602002498e.
[16]周冠华、李圣军.“节粮减损”政策表述的演变与概念界定[J].中国粮食经济,2022(02):15-18.
[17]罗屹、李轩复、黄东、武拉平.粮食损失研究进展和展望[J].自然科学学报.2020(35-5):1230-1042.
[18]Parfitt,J,Croker,T,Brockhaus,A.Global food loss and waste in primary production: a reassessment of its scale and significance.Sustainability.2021.13(21),12087.
[19]节粮减损重在行动[EB/OL].中国经济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314891491714958&wfr=spider&for=pc.
(作者单位: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