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2023-06-25李玥费莎
李玥 费莎
摘要:文章立足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际,结合“互联网+”教学模式,改变财务管理课程的传统线下教学模式,提出在思维方式、监督方式、教育方式等方面要不断创新,并强调在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数据意识,改善思维方式,充分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做好准备。
关键词:财务管理;互联网+;思政元素
随着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社会对金融和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意识形态、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改革作为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有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在关于会计教育前景的讨论中,学术界和专业人士都同意一点:现代大学毕业生应具有实践导向的知识、情境思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应提高数据意识,改善思维方式,充分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科技元素被应用到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难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估,同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现状
(一)大数据背景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现状
在推进思政工作信息化的过程中,高校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师生的教学和日常生活,形成了数据信息的高度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些大数据具有很高的教育应用价值,不仅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还能促进教育角色的转型与重构。
有关研究表明,对自己的通用技能有高度积极认知的学生,会对学习过程和网络学习环境感到满意。所以,采用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技术提供了广泛应用于学习过程的可能性,由于在教育中使用开放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找到适合关系,即不一定需要面对面的空间关系。这种网络学习环境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学习道路。
(二)大数据背景下思政教育现状
过去,课程思政教育的路线不明确,强调“情感”和“道德”教育原则,缺乏对数据的理解和定量分析,导致思政教育的局限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数据检验科学的方法。课程思政作为各门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与时代紧密相连,并以大数据为样本,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的作用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与大数据结合的难点
(一)大数据技术与课程思政工作难以融合
一般来说,专业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数据挖掘能力,无法准确区分數据的有效性并预测结果。而数据分析师的工作是深入分析复杂数据,但是他们不了解课程中相应的思政元素的本质和内容,也无法“凭理性求得结果”。简而言之,专业教师的数据挖掘能力不够,数据分析师不懂思政教育,两者很难结合。
(二)课程思政大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大数据中的信息不但复杂,而且多元化,同时包括有用信息和无效信息。因此,高校需要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专业教师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个人专业经验识别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三)课程思政工作难以量化
思政教育的对象是人,但在传统观念中,情感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无法量化。这已经成为专业课程思政工作难以开展定量研究活动的主要因素,在技术上和意识形态上都存在巨大的阻力。思政教育遵循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当教师理解学生的情绪时,在设计适当的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时,不能仅仅凭经验来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也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只有以学生能接受的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大数据背景下课程思政路径方法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教师必须树立可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寻找解读数据资源的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数据分析能力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同时,高校应进一步强调培训的可预测性、多样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创新教师培训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时间表等。特别是在相关的大数据培训内容方面,高校要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加大对网络数据检索、信息收集和分析等相关内容的力度,全面提高高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数据采集分析能力。此外,高校要推动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内容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教师培训的灵活性,完善在职培训体系,将专业教师转变为综合研究教育工作者,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大数据技术在专业课程思政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四、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一)基于超星服务平台的财务管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财务管理课程授课对象为会计专业学生,开设时间在大学第四学期,前驱课程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后继课程为审计学、会计实训等课程。图1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框架设计。在“互联网+混合”教学手段中,财务管理课程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辅助学习,不仅上传了相应的电子课件,还上传了小视频供学生观看。
(二)挖掘课程思政内容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特别是与盈余管理相关的会计课程思政,值得在课堂上讨论,因为会计师和审计师的道德水平会反映在财务报告的质量上。盈余管理是会计行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道德问题,但很少有研究探讨这一主题。
会计工作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至少有三种。第一,权责发生制调整收益,即通过主观选择会计政策来增加或减少收益。例如,为了减少收益,管理者会选择加速折旧法,而不是直线折旧法。第二,真实活动调整收益,是指通过偏离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盈利调整,从而给利益相关者造成通过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实现了某些财务报告目标的印象。第三,分类转移,即通过转移损益表项目来操纵损益表的方法。
企业收集和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方便会计报告使用者进行商业决策,而会计报告使用者关心的重点是“盈利能力”,每周、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衡量。长期盈利能力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乐视网在2007至2016年报告了巨额财务利润,累计虚增利润17.37亿元,对投资者造成重大误导,给乐视投资人、债权人、供应商、股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有人可能认为,“良好”的会计做法应该能防止此类财务舞弊。但实际上,正是由于一些专业会计师和无良的商业人士之间的密切合作,让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泛滥,公众却不知道结果。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不道德的行为,模糊了投资者应该知道的事实,使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盈余管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存在于商业实践中。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和小组讨论,能更好地理解盈余管理概念和利润操纵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还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课件和视频资料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育是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政策的具体行动,关系到“教育什么样的人、怎样教育人、为谁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师应将优秀的财务道德案例与“互联网+”教学模式相结合,促进和实施思政工作,实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实现知识和价值取向教学的协调发展和共振,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珞.高职“财务管理实务”课程思政设计思路范式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6).
[2]王放,刘晓东.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案探索: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为例[J].商业会计,2022(21).
[3]王海东,李玉红,于善波,等.课程思政视角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师,2022(11).
基金项目:陕西省职业教育协会“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ZX311;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下‘1+X试点院校学生双证融通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JK0195。
(作者单位:李玥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理工学院/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费莎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