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工业遗址公园景观的空间布局设计分析

2023-06-25刘斯荣王浩宇

艺术科技 2023年7期

刘斯荣 王浩宇

摘要:由于后工业时代的降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整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制造业逐渐被人们放弃,新的现代化工业模式开始走进各个国家。随之而来的是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荒地无人问津,一根根高耸的废弃烟囱、含有重金属的一片片空地和大量的厂房闲置等,导致传统的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紧接着的是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社会等问题。面对大量的棕地、工业遗址闲置等问题,我国正在尝试进行保护与改建,工业遗址公园的景观重塑就是对场地片区保护与再利用的行径之一,即从景观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结合工业遗址空间特有的属性,衍生出一种新的公共活动空间。但是我国缺乏对工业景观方面的大体认识,实践经验也相对不足,因此整体的工业景观设计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当代人开始关注和运用更合理的技术,推动工业荒地的环境更新,进而实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和经济发展。文章以一个机场遗址空间项目为例,系统介绍有关机场遗址空间改造的重点,从城市更新发展的角度出发,寻求其社会价值与意义,以建构可持续的工业和建筑特色,继承机场产业的历史背景,从而把握机场工业用地景观设计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工业景观;遗址公园;空间布局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7-0-03

1 当代遗址公园概述

1.1 当代工业遗址公园的现状

当前,中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城市用地非常紧张,工业遗址的改造成为热门话题。工业遗址地块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支撑,同时也见证着我国旧时代工业的发展,它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积淀着工业文化的精髓,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遗址公园是在对原有的工业遗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原有场地及周边环境所进行的开发再利用,最终以公园的形式呈现出对原有遗迹的一种保护。

目前,工业遗址公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集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一体,主要是设计师挖掘场地原有的文脉,然后通过设计结合新的形式和功能融入场地中,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二是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为大众提供一个舒适、休闲与放松且能够领略场地文化积淀的景观环境。场地的地形和空间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1.2 当代工业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外既注重郊外的重工业生态系统景观恢复和城市工业地段景观重塑,也注重工业遗址公园的景观保护与生态再利用。而国内近年来也频频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工业遗址公园改造案例,如著名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北京798艺术区等。但是,仍有一些遗址场地的空间改造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没有考虑到场地文脉和现有景观的结合,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工业遗产与周边环境的结合必须充分应用环境美学的观点并加以规划。

此外,一些设计师在场地的设计上没有突出重点,对于那些对城市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遗产景观,应突出中心,但又不能喧宾夺主,应当注重场地整体的协调性,合理安排场地中各个景观节点的呼应关系。倘若希望建成的景观能持续发展下去,那么有效维护是保持景观长久存在的必要条件[2]。

2 景观空间布局设计手法

2.1 空间布局要素

2.1.1 点元素

在大多数景观设计中,点元素被广泛应用,如一个小小的点景石、一座高耸挺拔的建筑都可以被视作项目中的点元素,最常见的点元素有置石、特色观景树、亭、廊、架、树池、水景、雕塑等,这些点元素常常是空间中的视觉中心,能起到吸引、引导人的视线,空间汇集点的作用。

2.1.2 线元素

在平面构成中,线型分为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线型在景观空间中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直线会给人一种刚硬、明快、竖直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直线铺装道路就是应用最广泛的直线。而曲线会给人一种柔和、流畅、活泼的感觉,景观空间中常将其用于植物配置等软景中,如控制背景的林冠线、灌木的地被线、花镜等。

2.1.3 面元素

面的基本形式分为圆形、方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圆形在景观设计中有一种“浑圆”“内守”“张力”的特点,像圆形聚集性广场、树池、圆形喷泉等都是圆形的变形与延伸。矩形则多给人一种“规律”“整洁”“平稳”之感,常见的景观形式有矩形树阵、大草坪。比如欧洲古典园林景观中,方形的铺地、阵列式的树阵都体现了皇家园林庄严的规律感。

2.1.4 体元素

由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构成的体,既可以指单个物体的体量,也可以泛指常说的“空间”。场地中的构筑物、单体建筑形成的有体量感的东西均被视为“体”,立体构成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分割到组合,再从组合到分割的过程。

2.2 空间布局形式

2.2.1 规则式

规则式景观空间布局常用于主题纪念性景观,比如皇家园林。对称式景观中,最重要的是贯穿场地的主要景观结构轴线,它可以是虚轴,即几个景观节点之间的“弱”连接,也可以是实轴,多与类似列植这种植物配置手法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规律感、秩序感。景观空间节点需要考虑周边场地内外建筑,以及构筑物之间的体量、尺度的相互协调统一。

2.2.2 自然式

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园林,如苏州拙政园、个园、网师园等古典园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景观中,自然式多以曲线表现,其表现形式有曲线铺装、自然轮廓的水体、植物群落、地形地貌等。

2.2.3 混合式

混合式是将规则对称式与曲线自由式相结合,打造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场地中用主要結构轴线的控制将空间要素有序统一起来,轴线附近次级空间以灵动活泼的曲线自然式空间交错组织,从而以“起承转折”的多样空间手法,实现空间开敞、半开放、封闭相互交替的多样化的层次变化,从而给人带来丰富的景观空间体验。

3 工业遗址公园景观的空间布局设计

3.1 项目总体概括

以北京南苑机场遗址公园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位于北京市南郊丰台区,创建于191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机场。该项目设计地点是北京市南苑机场旧址,机场是面向国际的出入口形象,具有一定的门面作用。对其的空间布局设计,旨在将原有场地内涵精神、历史文脉发扬光大,重现工业时代工业遗址景观的门户形象,结合周边产业文化,对工业机场遗址文化及片区精神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

3.2 设计演绎

坚持景观可持续发展原则,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因地制宜,植物品种多选择当地树种,选择吸附性强、抗性强的植物,以降低重金属和噪声污染,使防护林植物在环城高速与城市之间形成绿色屏障[3]。

关于机场的整体设计演绎应将“场所精神”贯穿始终,保留原有可利用空间、原生动物、原生植物,并在此基础上丰富和稳定生态系统、场地构筑物等。应延续机场文化传承、可持续生态特色理念,以水为媒介用灵动的姿态动态连接场地空间规划设计。对于未来,探索不同人群对城市工业遗址公园的需求,拓展基地原有的可使用空间,丰富公园的空间布局。与此同时,还应坚持可持续设计、生态优先原则,为活动场地赋能。

3.3 设计原则

场地整体设计坚持的原则有三,一是生态性原则,即循环再生原则,包括水资源循环再生、农业生产循环、工业废料再循环、多种能源收集循环等。二是功能性原则,坚持功能布局合理和重点部位强调的原则;尽量尊重原始工厂建筑的结构特点,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空间,尊重维护和重现过去的文明,打造重塑歷史记忆的建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公众服务,进一步加强人与环境的沟通。三是可持续性原则,坚持自然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对于改造中的废弃物,将其整合到新的设计中,保留工业景观的原貌。

3.4 总体空间布局形式

在本次设计中,总体空间布局采用混合式手法,公园中以飞机博物馆建筑为景观结构主轴线,并在该轴线上采用规则式园林手法,体现展馆的空间秩序感和节奏感,通过列植树阵、地面铺装,有组织性地引导参观者的游览路径,从而营造一种秩序感,强化空间感受。而在主轴线南北两侧则采用自然式景观手法,设计曲线的大面积水体,弧形的道路依水而行,在游览过程中,游客既可以观水,也可以有互动性亲水行为。此外,为了给游人营造良好的游览体验和氛围,主次出入口也采用了自然式景观空间布局(见图1)。

3.5 自然资源分析

现有场地不仅有大量的人流,为后续公园提供稳定人流量,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生态系统演替,有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农田、待开发用地、动植物种类丰富,动物生物链层级多样,植物生态系统稳定。

3.6 功能分区设计

针对工业遗址公园这一特殊场地性质,提取南苑机场工业遗址的内在文化内涵,将机场工业这一场所精神贯穿设计始终。同时作为一个有场所精神的城市公园,还要满足市民对公园的各种活动空间需求。对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人群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对活动内容进行分类,按功能分区布置,分别是工业遗址展示区、工业遗址广场区、工业遗址文化区、阳光草坪区、广场活动区、休闲步道区、生态水体区。

3.7 景观效果图展示

出入口是一个形象界面,设计对称的飞机雕塑放置在北出入口处,强调公园主题属性,留下记忆点。同时,也强调了其文化属性,Logo墙上刻有浮雕,能够唤起人们对机场的回忆(见图2)。

飞机等比例模型雕塑放置在空旷的广场上,镜面水反射其倒影,便于人们找回旧工业时期的影子,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回忆(见图3)。

4 工业遗址公园景观发展的意义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南苑机场,通过景观重塑实现了生态修复与工业遗址的结合,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IP。该遗址地的改造旨在通过对城市工业遗址公园景观改造的实践,将现有景观空间布局设计手法运用到北京南苑机场工业遗址景观设计中,挖掘工业遗址地的场所精神,促进周边环境与遗址公园的协调进步及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将当地的文脉传承下去。

5 结语

棕地修复作为当下热门的景观话题,已然和景观设计等跨学科相互渗透。在工业遗址公园改造中,工业场地作为旧时代的记忆载体,必须深挖其独特的文化渊源,从而让周边群众能够感受到场地的文化

内涵。

参考文献:

[1] 陶琳,王嘉,肖尧,等.基于文化传承的工业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理论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7,27(2):87-96.

[2] 王军,钟莉娜.景观生态学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7,37(12):3795-3890.

[3] 郭晓田.工业遗址景观设计和再生设计研究:费城海军船厂旧址URBN总部园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6(20):129.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景观。

王浩宇(1999—),男,湖北大冶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