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背景下中小学学生西洋乐团发展概况与襄阳东津新区内中小学西洋乐团建设可能性分析

2023-06-23郑浩田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襄阳乐团新区

近年来国家对美育教育十分重视,在教育部的多项文件与工作指导意见中表示,美育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已提出了“改进美育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工作。2023年12月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可见国家对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高度重视,并提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事业,构建起德、智、体、美、劳五项全面培养,大、中、小、幼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紧密关联的美育课程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在地方基础教学师资队伍中,专职美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并仍然缺额较大。因此鼓励地方高校教师统筹整合优质美育教学资源,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帮助中、小、幼各级学校完善美育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整体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学校美育课程。

在美育课程体系中音乐是其中重要一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大众思想的进步,音乐在校园美育文化中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音乐课堂之上,合唱团、音乐剧表演、配乐诗朗诵、戏曲等音乐形式都踊跃出现在校园内,其中学生乐团的出现更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支撑。“用音乐深耕品格,人文渗透精神,活动拓展眼界”,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也是将学校推向国际化,成为一流学校的体现。因此在当下背景中,本文对地方中小学校美育教育项目——学生西洋乐团的建设作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1 我国中小学学生乐团的现状与基本情况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在我国经济文化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中小学中,学生乐团的身影随处可见,以上各城市在每年的中小学生艺术节、青少年艺术文化展演等活动中都不乏高水平的学生乐团获奖,其中优秀者有北京金帆学生乐团、深圳中学学生乐团、北京芙蓉小学行进管乐团等,这些高水平学生乐团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乐团建设时间长、成果丰富,且均在学校乐团所在的附近区域形成了特色的乐团文化,最长的学生乐团已有十余年的建设历史。(2)乐团所在地区经济发达、文化艺术资源丰富,有着完善的硬件设施,并能够提供不同层次平台,使乐团与学生个人都能进行多向多元化发展。(3)乐团专业指导教师质量高,以北京金帆学生乐团为例,从指挥到专业小课任课教师,几乎都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高水平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其中还有汤沐海、李心草等国内一流音乐大师担任音乐总监与指挥,对乐团整体进行高层次指导。在经济与文化的多方面支持和国内顶尖音乐名师的指导下,此类学生乐团成为中国学生乐团中的典型示范,为全国中小学美育教育开辟成功的道路、引领新方向[1]。

除“北上广深”的中小学乐团之外,各地省会城市与二线城市的中小学乐团也紧随其后蓬勃发展,如西安、广州、武汉、杭州、沈阳、郑州、南昌、济南、青岛等,其中在2023年“中华杯”中国第十六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中,武汉光谷第四小学管乐团、西安碑林区铁五小学乐团、河南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关小学管乐团等乐团,成为全国中小学示范乐团,也从与众多“北上广深”中小学乐团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该类乐团的指导教师大多为地区内音乐团体与歌舞剧院(团)的专业演奏者、高校教师,以及专业院校毕业的优秀学员,因此在教师专业水准和教学质量上能得到有力保证。它们整合区域内高端音乐教育资源,拉近与一线城市的距离,同时此类乐团依托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吸取“北上广深”中小学乐团建设的成功经验,才得以在短时间内让乐团整体水平也有突飞猛进的提高,获得丰厚的成绩。

以最近的2023年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与2023年“中华杯”中国第十六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这两个我国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展演比赛获奖名单为例,在“三线城市”中除个别特色编制的乐团如纯萨克斯乐团、纯铜管乐团等,其他的中小学乐团鲜有上榜。

2 不同地区中小学学生乐团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一、二线城市与其他城市中小学乐团发展巨大差异的情况主要包括:

(1)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二线城市拥有更丰富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对乐团发展来说主要是优质甚至顶尖的音乐教育师资,以及大型音乐乐器设备和排练演出的场地,而三、四线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缺乏有乐团经验的教师,难以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基础设施也无法得到保证,很多城市甚至没有一座标准的音乐厅。

(2)家长支持的程度不同:一、二线城市家长对孩子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更高,更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支持孩子的课外学习,而三、四线城市的家长可能更注重传统的学业成绩,对音乐教育的支持度较低。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这种情况在三线城市有所好转。

(3)文化氛围的差异:一、二线城市的音乐文化氛围更浓厚,音乐演出和活动更为频繁,孩子们更容易接触到优秀的音乐作品和高水平演出,激发兴趣和学习音乐的动力,而三、四线城市的音乐文化氛围则相对较弱。

(4)政策支持不同:一、二线城市相对会有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源支持音乐教育事业,推动学校开展音乐教育活动,而三、四线城市的政策支持相对可能不足,导致校园音乐教育发展受限。

(5)学校内部管理和师资水平:一、二线城市的学校内部管理更为规范,同时学校也能拥有更多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师资,能够提供更专业的音乐教学,而三、四线城市学校的管理者和师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影响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多方面发展。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受地区发展影响,教育资源、家庭支持、文化氛围、政策支持以及学校管理和师资水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我国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中小学乐团发展存在巨大差异。

3 襄阳市东津新区内中小学相关情况分析

在上述背景下,下文以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的中小学具体情况为例,对该地区中小学乐团建设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湖北省襄阳东津新区是2012年湖北省才批准设立的新区,也是湖北省第一个省级城市新区,位于襄阳市东部,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该区域内规划建设有多功能综合体、商务办公区、高端住宅区、文化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域,致力于打造成为襄阳市的新中心。襄阳东津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性,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前来投资和生活,大量市内企业单位也纷纷搬至新区建设与发展,如: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襄阳市疾控中心、襄阳市中心医院等。在未来的发展中,襄阳东津新区将继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力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全省同类城市“教科文卫科”的高地。在襄阳市委的第十四届四次全会中,提出了将东津新区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中心、襄阳都市圈的核心区”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襄阳市,东津新区的建设得到了政府多方面的支持[2]。

东津新区的首期,政府规划面积为80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万人,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建设,东津新区内已拥有多所大、中、小学校,如: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襄阳四中星汇城实验中学、襄阳五中华侨城实验学校等,这些学校涵盖了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为襄阳东津新区以及周边其他区市的居民提供了较为优质、较为广泛的教育平台。

虽然东津新区在城市基础设施与各方平台都有着快速发展动力,区域内音乐教育资源仍然十分困乏。以2021年成立并开学,现有中小学生超千人的襄阳五中华侨城实验学校为例,学校内部成立的美育社团多达40个,而音乐方向的美育社团仅有舞蹈、手鼓等零星存在,学校周边5公里范围内,没有一家琴行和艺术培训机构,而在市中心城区同等情况的学校如:襄城区与樊城区的中小学,学校内部的美育社团不仅拥有多种音乐社团,如:民族吹奏社团、合唱团、口风琴社团、古筝社团等,在以学校为中心的2公里范围,还拥有多家各种培训方向的琴行和艺术培训机构,为家长与学生提供多种音乐学习的选择。因此在这种对比之下,无论是进校以美育社团形式开展西洋乐团建设,还是以琴行和艺术培训机构等形式开展,东津新区在音乐美育范围内还拥有十足的发展空间。发展音乐美育教育既符合国家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丰富人文素养、拓展知识眼界的要求,也为专业音乐学习者与回襄择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平台和施展拳脚、发光发热的空间[3]。

4 襄阳市东津新区内中小学乐团建设可能性分析

综合上述外部情况可总结,在襄阳东津新区建设中小学乐团有艺术领域方向的发展空间和人口数量以及政府政策上的一定外部优势,但想要长期建设高水平的乐团仍需尽量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乐团需要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音乐教育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持续地提高演奏水平,可以整合当地高校教师或专业演奏团体人员组成教学团队,保障乐团学员的演奏能力。

(2)乐团需要积极参加比赛和演出: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是锻炼乐团实力和展示成果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也可以增加乐团的知名度和声誉。

(3)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院能为乐团提供良好的练习场地和设备,如:合适的排练与演出场地、大型打击乐器(大鼓、定音鼓等),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乐团学习的过程中,同时鼓励他们对个人音乐综合能力也进行发展,如:积极参加各层次社会艺术考级、器乐比赛展演等,提高个人能力。

在襄阳东津新区内建设中小学西洋乐团,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就以上情况与条件,实际建设起乐团来困难并不大,但能否成功建设还需要逐步探索与实践。

在美育背景下,中小学学生西洋乐团的发展趋势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襄阳东津新区内中小学西洋乐团建设可能性进行分析,发现在政策支持、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可行条件,为西洋乐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也需要重视学校管理、家长支持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西洋乐团建设的顺利推进。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襄阳东津新区内中小学西洋乐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推动美育事业的发展。■

引用

[1] 袁浩舜.关于完善中小学西洋乐团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究[J].戏剧之家,2023(7):108-110.

[2] 李炳帅.当前中小学管乐团的发展现状研究[J].参花(下),2019(9):123-124.

[3] 葛战舟.中小学管乐团的组建与活动实践研究[J].音乐天地,2021(11):20-23.

作者简介:郑浩田(1996—),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襄阳乐团新区
襄阳市第七中学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滚烫的交响灵魂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履职尽责——襄阳市公安局
洛庄汉墓乐器坑 恢宏的汉代地下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