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立场,提升活动育人价值
2023-06-23吴海燕
摘 要:教师应聚焦学生立场,将变革学生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强调班级建设的育人价值。文章分析了厦门市演武小学手拉手活动中的弊端,重新探究了手拉手活动策划、活动内容、活动人员,提出教师要从窄化的德育以及片面的管理中走出来,创造更加开放的班级生活、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加真实的学生发展,在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班级建设中使学生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从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两方面,积极实现“三维双向”的学生培养目标,形成新的教学工作格局。
关键词:学生立场;手拉手活动;育人价值
作者简介:吴海燕(1973—),女,福建省厦门市演武小学。
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聚焦学生立场
以学生立场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并不等同于以学生为中心,其强调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教学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学生的喜好和意愿,不断反问自己:这样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需要?学生是否喜欢这样的教学?带着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厦门市演武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开始寻求变革。
二、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回溯手拉手活动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识字,如何晨读?劳動时间到了,有的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太小,不知从何下手,怎么办?别急,你看:高年级的学生当起了小老师,认认真真地教一年级学生如何念拼音,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如何劳动;要体检了,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手拉手,带着弟弟妹妹穿梭在各体检室,温柔的鼓励和大胆的示范让弟弟妹妹勇敢地伸出了小胳膊;新少先队队员要入队了,少先队干部们又忙碌着给新队员进行队前教育,如认识红领巾、学唱队歌、学敬队礼等。校园处处都能看到高年级学生照顾后辈、关爱幼小的身影,处处洋溢着温情。这就是我校一直在开展的手拉手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让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建立一对一的互助关系,通过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实现良好的互助效果。对于年幼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都会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得到加强。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与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学习时,他们的责任感和榜样心理也得到了加强,有助于形成谦让和友好的思想。在手拉手活动中,大孩子学会了关心和宽容,小孩子懂得了感恩。
但是,当我们仔细审视学校的手拉手活动时,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参与率较低。目前,我校的手拉手活动仅限于少数大队委员及部分优秀学生参与,许多学生对这项活动缺乏了解。其次,活动内容单一。我校手拉手活动一般只在规定好的校园活动中进行,如早读、午休、早操等,学生没有自主权,缺乏策划、合作和反思等能力的锻炼。最后,教师参与度不够。手拉手活动主要由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其他教师要么习惯于跟随学校的安排,缺乏创新思考,要么只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很少考虑活动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
现在看来,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虽然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持,显得非常零散且缺乏有机性。我们没有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虽然有一定的目标,但却没有在活动中很好地体现新基础教育中所提倡的“学生立场”,导致活动缺乏育人价值。
三、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变革手拉手活动
叶澜教授说过:“新基础教育不因有一个‘新字而推翻学校原有的建构模式,而是对当前现有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重组和规划。”[1]这句话道出了基础教育的变革源于对日常教育实践的持续研究。
(一)活动策划由教师到学生
“策划”这一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渗透在人与事的发展之中,并体现了从无到有、综合创造的特质。然而,在长期开展手拉手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了策划的育人价值,我校班主任和辅导员在举行活动之前经常亲自策划活动内容,安排人员分工,并协调各种关系,像陀螺一般转个不停。但是现在,我校手拉手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变了,教师不再独占策划权,而是将其交给了高年级学生。这些学生能够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课余时间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一年级学生在校情况,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对采访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他们组成了六个策划项目组。项目组成员通过共同讨论和互相评议初步制订活动方案,并在课间时间现场招募手拉手活动成员。在招募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针对策划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完善策划方案并整理成策划书。这些策划书虽然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每一份都包含了活动目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人员分工。有些小组甚至设置了活动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二)活动内容由单一到多元
过去,由少先队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如早读、午休、早操等,而且活动内容单一,呈现零散状态。现在,每个项目组的学生都能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每个项目组的活动内容都不同。例如,有以少先队知识普及为主的“雏鹰起飞”;有阅读项目组的阅读系列安排;有运动项目组的体育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系列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可谓是百花齐放。
(三)参与对象由个别到全员
在以往的手拉手活动中,只有少数几个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参与,而现在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手拉手活动。尽管每个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但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工,承担不同的任务,在手拉手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通过扩大手拉手活动的范围,让学生广泛参与各项活动,能够提升他们的个性品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乐趣,产生内在动力。此外,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学校的不同班级和年级之间可以形成新的人际关系。跨年级的交往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丰富教育资源,还能降低教育重心,发挥重要的育人价值。学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世界和自我,丰富情感认识,真实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四、蒹葭萋萋,伊人若即:初尝手拉手活动甜头
经过实践的验证,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认真观察、倾听、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才不会让“学生立场”仅仅是一句口号。手拉手活动变革虽然只是学生工作变革的一小步,但却是班级、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巨大进步。
(一)班级生活更开放
如今的班级活动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实践中发掘育人资源,提升育人价值。班级活动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每个人真实的生命[2]。更重要的是,学生每天生活在一起,创造着独具特色的班级生活,其在班级生活中是轻松、自由的。随着手拉手活动、假日小队、班级岗位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学生能逐渐获得多元的生活体验,通过观察、思考、体验以及与他人的交往获取信息,迎接新事物、新可能,从而不断展现自我,激活自己的成长潜能。在丰富的手拉手活动中,无论是项目组策划方案的拟定和修改,还是成员招募或活动开展,学生都能以开放的思维高质量地参与到班级生活中。
(二)师生关系更平等
在项目活动中,教师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我们小组觉得这样做更好”“老师,我们想要这样做”的话语。教师将自己视为项目组中的一名成员,而学生也可以很自然地接纳教师,听取教师的想法,有时甚至会分配活动任务让教师完成。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融洽、自然,会让教师更加懂得如何关怀每位学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学生发展更真实
1.更加勇于挑战
手拉手活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挑战。虽然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有关人员已经考虑了很多因素并形成了相关预案,但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时候仍然难以保证。特别是在活动策划和落实过程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具体化成了一个个问题,如学生间的合作问题、部分学生的私人问题、突发事件等。当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一般会先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变革手拉手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和教师一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能逐渐养成勇于挑战的心态。
2.更多元化的学习
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每次活动结束后,他们会自觉地聚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并记录下来。他们能够对活动结果进行思考,比较结果与预期目标,同时将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将自身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进行比较,进行高质量的反思。此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组织群体反思,如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反思,并进行组间的交流,分享成功,聚焦不足,使每个成员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和发展,从而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
3.更多层次的发展
学生立场下的手拉手活动在保留“爱”的教育的同时,也挖掘了新的育人价值。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感受到了爱,学会了爱,还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组织活动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综合素养。
很多家长认为,通过这些活动,他看到了孩子身上无穷的潜力,如果觉得孩子只能应付学习和作业,那就小看了他们,给他们一定的机会,他们不止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即便遇到困难,孩子也能自己想办法克服,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过度保护孩子,剥夺他们探索和挑战的机会。家长应该给手拉手活动更多的支持,必要时还要适当放手,因为失败也是一种美丽的成长。
更多的家长认为,这种互助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探究,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享观点、互相帮助和激励,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水平,产生“1+1﹥2”的效果。
(四)学校活动更完善
为了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氛围,我校每学期都会举办读书节活动,并将活动的策划权交给学生,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学生们负责策划年级和班级的读书活动,能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我们在系列读书活动中穿插了“大手拉小手,我们共悦读”活动,让高年级的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介绍好书并分享读书心得,低年级学生则可以向高年级学生请教读书的经验,从中获得启发。此外,在活动现场,各班还会表演自主策划的读书节展演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五、蒹葭采采,此梦未已:展望手拉手活动
“学生立场”转变是我们追求变革的突破口,它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工作“变”的希望和方向,激励我们更近一步探寻,不断思考。
(一)目标更明确
几年来的手拉手活动变革,让我们惊喜不断,我们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并努力改善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更新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立场,分析学生的主要成长问题和成长需求,丰富手拉手活动内涵,使活动目标更加清晰,持续推进学生发展。
(二)措施更实际
我们意识到活动措施需要更全面的加强和改进,因此遵循儿童身心动态发展规律,采用了不同主题、不同节点、不同對象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其呈现纵横交错、内外结合的多维立体和交互融通。我们将手拉手活动日常化,如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校大型活动中渗透手拉手活动。我们还拓宽了手拉手活动的对象,使手拉手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享受成长的乐趣。我们将始终坚持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理念,立足学生立场,不忘初心,积极求变,共迎学生工作变革新篇章。
[参考文献]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56-158.
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