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家园,共育美好
2023-06-23曹玉兰
曹玉兰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园所宣传办园理念、展示多彩活动、分享实践智慧的重要窗口。我园于2016年9月在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6年多来,我们将公众号作为家园联结的重要纽带,通过精准定位以及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使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力。
一、精准定位,整体规划
幼儿园公众号的受众是谁?公众号上可以推送什么内容?推送的节奏如何把握?在幼儿园公众号创建之初,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
1.研判受众需求
幼儿园公众号一建立,在短短几天里就获得数百人的关注。这些关注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园幼儿的家长。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幼儿园,家长特别希望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看到”孩子在园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而幼儿园公众号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幼儿园公众号通过文字、照片等信息的分享,可以让家长直观地了解孩子寻常却富有意义的在园生活。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展示园所的课程、教育举措乃至教研动态等,向家长宣传我园的教育理念。通过研判我园公众号的主要受众群体——家长,以及他们的需求,我们在建设公众号的过程中将着力点放在利用公众号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结,助力家园互动与合作。
2.规划栏目内容
幼儿园公众号刚建立时,我们对于公众号上可以推送哪些内容并没有太多经验。在最初的一两周里,我们将幼儿园的开学工作、各园区的课程亮点、有特色的游戏环境等编辑成公众号文章推送出去。可是没过多久,我们发现似乎能推送的内容都推送过了。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内容可以推送。于是,我们对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做了整体规划。首先,我们创立“课程故事”栏目,把各班的课程故事作为公众号推送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细分,设计了“主题共生”“游戏作伴”“生活相遇”3个子栏目,以此展现园所的课程实践,满足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愿望。其次,我们创立“教师手记”栏目,请我园教师分享自己在实施课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和收获;创立“温暖写真”栏目,聚焦园所的教研动态,展现我园教师的专业形象;创立“书山有路”栏目,请我园教师分享自己读过的教育类书籍,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谈阅读体会。这些栏目的创立,让家长不仅能“看见”幼儿园的教育生活,而且能“看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此外,我园有一项特色活动——“小善秀”的展示,“小善秀”意指身心发展良好的儿童,这项活动是幼儿和家长都非常关注的,因此,我们也将“小善秀”作为公众号的一个固定栏目,定期推送相关内容。
3.把握推送节奏
在信息密集的時代,公众号推送的内容随时可能被“淹没”。幼儿园公众号如果有内容了就推送一下,没有内容了就静默一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在家长心里就很难有存在感,宣传和互动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怎样才能吸引家长持续关注幼儿园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呢?我们换位思考:孩子去上幼儿园了,家长必定是牵肠挂肚的,因而会对幼儿园公众号的推送有特别的期待。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决定,除了节假日和寒暑假外,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信息。保持固定的推送节奏,能让家长对接收和阅读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充满期待。
二、制作投入最小化,发挥作用最大化
幼儿园公众号要做到每天推送,工作量不少,不可能只由个别教师来完成。如何让全园教师参与进来,但又不至于牵制太多精力?怎样才能将公众号的建设与教师原有的工作内容有效整合?怎样让公众号的推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幼儿园管理者认真思考和把握的。为此,我园第一时间成立了公众号建设项目组,由园长任组长,副园长、教研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带领全园教师共同探索。几年来,我们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1.提前规划,将课程审议与课程故事推送计划有效整合
每学期末,在各年龄段的教师审议下一学期的主题课程内容之时,公众号建设项目组便开始对课程故事的推送做初步的规划。比如,寒假前,小班组在审议后确定了下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活动为“新年里”。由于幼儿是在家人的陪伴中过春节的,所以,教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给了家长一些具体的建议,让幼儿对“过年”有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并请家长在孩子探究时拍一些照片、视频等,以便积累一些素材。“找一找年是什么颜色的”是小三班教师给幼儿布置的一项小任务,目的是引导幼儿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一开学,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幼儿鲜活的表达记录下来,同时也整理了家长提供的素材,将这些内容组织起来,编辑成了公众号文章《年!年!年!年是什么颜色的》。
园所教研团队在课程实施全过程中的引领、指导和并肩参与,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实施的方向,也让教师更真切地看到了幼儿的学习、成长和收获,体验到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有了这样的体验和积累,将班级的课程写成故事通过公众号发布就不会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反而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肯定的方式。
2.分期连载,即时展现活动进展
在教师之间分享和交流的课程故事需要相对完整地展现某个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但写给家长看的课程故事无须等到整个主题活动结束才完整呈现。家长每天都在关注园所和班级的动态,课程理念的宣传需要“细水长流”。所以,我们会即时通过公众号展现活动的进展。
比如,班级开展探索秋天的主题活动时,我们就分多次持续推送,展现幼儿的探索过程,让家长看到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去户外捡落叶,去种植园收获果实,从不同的视角感知秋天的特征。这些内容的推送引发了家长在周末也带着孩子去户外寻找秋天。教师又会及时将家长和孩子的所见所闻、真切感受写进新的故事中,而家长和孩子一起从户外收集来的落叶、松果等自然物也会成为班级里后续活动的材料。这让家长充分感受到自己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参与者。
同样是有关秋天的主题活动,不同的班级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可用的资源等,聚焦不同的探索内容,有的去采摘橘子,有的去挖红薯,有的和落叶玩各种游戏……这些内容都陆续在公众号上推送,每个班级的课程都有亮相的机会。这也能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是相通的,教师会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利用周边的资源,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探索、学习、成长。
3.研判需求,回应家长的热切关注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会关注不同的问题,比如,在孩子刚入园时关心他能否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在孩子临近毕业时关心他是否做好了入学准备。这种需求存在共性。因此,我们在设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时也会对家长的担心、焦虑和困惑做出回应。
幼儿园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开学阶段,家长必定十分关注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中、大班幼儿的家长在新学年开始的阶段也会特别关心孩子在园的情况:经过长长的暑假之后,回到幼儿园会不会不习惯?升班后,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要求适不适应?所以在每年9—10月,公众号推送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关于“入园适应”。教师记录幼儿独立如厕、洗手、吃饭、午睡,记录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开展游戏和探索,记录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有爱”的互动……展现幼儿逐渐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
大班幼儿的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特别关注,为此,幼儿园开展了相关的主题活动。教师带着幼儿参观小学后,倾听和记录幼儿的想法和感受,将其编辑成公众号文章《听,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在说什么》。幼儿的不同需求又成为教师在课程审议中重点讨论的问题。家长在公众号推出的有关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连载中,看到了教师基于幼儿真实需要的、个性化的具体指导策略。这些推送内容不仅大班幼儿家长非常关注,而且不少小班、中班幼儿的家长也会提前关注和借鉴学习。
4.敏锐捕捉,及时发现和分享
随着课程意识的不断增强,教师能敏锐地发现有意义的资源,为公众号的推送提供有用的素材。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只能待在家里,教师也只能隔着屏幕指导家长陪伴孩子游戏。一位教师在浏览微信“朋友圈”时,看到班级一名幼儿的妈妈“晒”出了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玩“生气小转盘”游戏的照片,了解到这是孩子的爸爸用来帮助孩子排解不良情绪的办法。于是,教师鼓励这个孩子的爸爸在班级微信群里分享了这个办法。这一分享也使其他孩子的爸爸受到启发,他们与孩子展开多样的互动,智慧地应对孩子出现的情绪问题。而后,教师将班里7位爸爸的妙招“生气小转盘”“安静小屋”“手心手背都是肉”“深深的呼吸,暖暖的拥抱”“填满你的时间,让你不孤单”“变身为孩子,一起打病毒”“打开心结,需要点诱惑”,编辑成公众号文章《娃有小情绪,爸爸有妙招》,分享给园所其他幼儿家长,助力家长提升引导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另一位教师关注到班里有个孩子的爸爸是专业的美术老师,便请他发挥职业优势,以直播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利用废旧材料玩有趣的美术游戏,比如,拿牙刷当画笔画猫、火烈鸟、大熊猫;做“爆米花”和“橙汁”“西瓜汁”“黑糖波波奶茶”等“饮料”。这种源自生活、简便易学的活动不仅给其他家长“打了样”,也令教师们深受启发。
5.反映问题,实现家园的有效合作
我们会利用公众号文章的推送,反映一些亟需关注的共性问题,为家园合作做好铺垫。文章推送后,我们会留意家长的反应:家长关注到了吗?有怎样的反馈?
比如,大班幼儿去小学参观时体验了一节小学的体育课,感觉运动强度比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大很多,所以不太适应。公众号文章《听,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在说什么》中就真实记录了这一情况。教师分析,大班幼儿喜欢户外运动,但持续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强度确实不太够。这是后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另外,这个问题也与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家长重视知识方面的准备,却容易忽视运动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准备。教师觉得,正好能借助这篇文章的推送引导家长重视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当时正值寒假来临,教师便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坚持运动。公众号文章《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坚持》中的“花样运动真有趣”“平板支撑天天练”“突破跳绳零记录”就是3位家长陪伴孩子坚持运动的故事。而这篇文章的推送又进一步带动了其他家长向他们看齐,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运动能力并和孩子一起锻炼。
开学后,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主动发起了对钻绳网、翻越三角攀爬架、悬垂行进这3项难度较大的运动的挑战,耐力和毅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公众号文章《“铁人三项”的由來》《“铁人”是这样练成的》就记录了幼儿的挑战故事。家长看到孩子们的拼搏努力,纷纷感慨:“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这次真的让我看到了和平日大不一样的宝贝!”“能磨炼孩子的意志,这真是非常好的锻炼项目!”“希望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也能继续保持这种精神!”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互动,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
每年年末,我们会邀请所有教师和家长从这一年幼儿园公众号推送的数百篇文章中推选他们心目中的“十佳微信故事”“最佳记录”等,并写下自己的推荐理由。这样的评选活动让教师、家长回顾这些文章,引发深一层的对话,也引导双方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共识。我们也由此审视公众号框架、内容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到今天,我们已坚持了6年多,完成了1200余篇文章的推送,幼儿园公众号已不仅仅是对外宣传的自媒体,而是一种借助“纪录”促进幼儿发展的家园共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