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一些“教师觉得”

2023-06-23吴钟远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心声小羊动物

相信不少教师都遇到过与话题类似的情况。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令教师觉得其可能引发的幼儿的学习符合自己的预期,于是,教师设计和组织了某个活动。然而活动进行到中途,幼儿的兴趣转变了方向,课程的实施面临两难境地:中止活动显得虎头蛇尾,继续进行却又感到无能为力。这让教师内心充满着遗憾与不甘。我认为,其中的症结在于教师在观念上存在偏差。课程不能依照成人的逻辑来设计和实施,而应考虑幼儿的需要,倾听幼儿的声音。

第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须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特点。

“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是教师指导用书中的预设活动,离幼儿的生活经验较远。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冬季来临时或迁徙或冬眠或储存食物,别说是幼儿,就连许多成人都没有亲眼见过动物的这几种过冬方式。可见,幼儿难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有关这方面的直接经验,只能通过绘本、视频等获得间接经验。这样的活动并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自然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而同样是关于动物,喂养、照料动物的活动是幼儿可以反复进行的;同樣是关于冬季,好玩的冰块、冬季的树、冬季的运动等是幼儿可以感知和行动的。这些内容显然与幼儿的生活联系更密切,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第二,课程的实施须倾听幼儿,解读幼儿的心声。

倾听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也是课程的起点。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可能做得不尽如人意。

对于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些“疙瘩”,教师有时会找同事商议,有时会借鉴他人的课程方案,却唯独没有意识到要了解幼儿的想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教师需要结合其动作、神情、经历等去解读幼儿的心声。比如,教师带幼儿去观察羊毛,可是幼儿没一会儿就都跑去喂羊,不再关注羊毛了,说明此时幼儿的真正兴趣在于给羊喂食。教师不妨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展“我和小羊做朋友”的活动。幼儿在喂养小羊的过程中,自然会时不时地亲近小羊,逐渐了解小羊的特点,萌发对小羊的关爱,也会更有兴趣地投入到后续的探究活动中。

第三,课程评价应关注过程而非单一注重结果。

在活动中,教师希望幼儿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追求课程目标的达成,却可能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幼儿好奇、专注、主动等学习品质方面的发展。殊不知,幼儿一时能否获得丰富的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才是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大有助益的。

总之,在设计和推进课程实施时,我们应少一些“教师觉得”,多倾听幼儿的声音,让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自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进程,这样才可能让课程更具有儿童立场。

(江苏南通市张謇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 吴钟远)

猜你喜欢

心声小羊动物
软萌小羊诞生记
毛茸茸的小羊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心声词苑
狼和小羊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