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材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2023-06-23寻阳,康淑敏
寻阳,康淑敏
摘 要:依据批判性思维理论结构,以《新高中英语教程》为例,从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两个方面,阐释中学英语教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念与目标纵向贯穿于整套教材,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横向贯通于听说读写整个语言学习过程,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征。每一单元设定了明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优先发展目标,一方面,提供了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和话题语篇内容;另一方面,又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合作型学习活动,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这一教材的设计理念对今后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教学均具有参照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材;批判性思维能力;《新高中英语教程》
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亦称为“思辨能力”“高层次思维能力”“明辨性思考能力”[1]。作为一种高级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与决策,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和信任[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4],亦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列为课程目标之一。
实际上,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素材,学习者只有运用语言展示出批判性思维,才能成为熟练的语言使用者。学界也呼吁教师尽可能地将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融于外语教学之中[5]。作为外语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和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英语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实现学科育人的主要载体,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重大意义[6]。因此,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必然要求英语教材编写有机融入批判性思维[7]。有鉴于此,本文以高中英语教材《新高中英语教程》为例,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和活动类型,来探讨英语教材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
有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阐述,可谓是众说纷纭,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试图根据自己的研究对其进行界定。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涉及一系列的认知技能,包括阐释、分析、推理、评价、解释、自我调节,同时也涉及怀疑精神、积极态度和开放思维等品质[8](P315-423),从而凸显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双维结构[9]、[10]。文秋芳指出,思辨能力是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能力,体现在分析现象、进行比较、做出推测、评价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面。作者主张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分为两个不同的层级,并建构了思辨能力层级模型:第一层级为元思辨能力,第二层级是思辨能力。前者指对自己的思辨做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后者包括认知和思维品质两个方面,认知方面又包含认知技能(分析、推理、评价及其从属技能)和评价标准(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11](P138)。
虽然每位学者对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理解和结构的构建各有不同,但是从他们提及的关键词来看,批判性思维能力涉及认知过程中的核心思维技能和思维品质。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确定了二维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构框架,主要包括思维技能和思维品质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分别由各技能要素和各品质要素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
二、研究设计
基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教育所使用的《新高中英语教程》,本文将围绕如下两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教材的内容安排是如何体现批判性思维的?二是教材的活动设计是如何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
香港思达出版社推出的《新高中英语教程》(A New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ourse)[12],自2009
年首次出版后,又多次再版,在香港高中广泛使用。该教材共有五册,分别为4A、4B、5A、5B和6。其中,前四册为必修教材,也是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该教材的每一册均由模块和单元构成,各册涉及由4—5个单元话题构成的2—3个模块。每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反思。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早在2001年的课程改革中就提出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课程目标,该教材的推出也是服务于这次课程改革的。《新高中英语教程》在4A册前言中明确指出,明辨性思考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鼓励学生围绕话题,通过多视角看待问题、分析、推断、评价等活动,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迁移[12](PIV)。这一培养目标与内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颇相吻合。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表1所展现的批判性思维理论结构,本文对《新高中英语教程》的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进行分类、编码、统计和分析,基于教材证据,重点探讨教材对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思维品质的培养理念和方法。
(一)教材内容设计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总的来看,《新高中英语教程》在内容设计中,认真贯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这一课程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明确
《新高中英语教程》四册教材共有18个单元。每一单元都设有细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目标,不仅与紧随其后的思维技能专题相對应,而且与单元语言学习内容和活动相衔接。以4A为例,每一单元的思维技能专项内容都与思维目标相一致,为思维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效支撑。具体如表2所示(见下页):
2.价值观引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该教材通过主题和话题,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外文化,促使学生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中学习语言知识、习得语言技能,同时理解语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批判性地感悟和分析相关社会现象。四册教材所涉及的主题和话题,具体如表3所示(见下页):
可以看出,教材的主题不仅关涉学生的日常生活、展示世界各地文化,而且反映社会现实热点、触及社会敏感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些主题和话题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内容依托与语言支持。
第一,教材内容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具体情境和内容支撑。教材所选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易于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共鸣。例如,5A第13单元的主题为“媒体与出版物”,话题是“粘上电脑屏幕”,思维技能学习目标是提高因果分析能力。教材在思维能力专题中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向学生说明长时间使用电脑会影响儿童学习和身心健康。随后,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知识学习(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技
4.了不起的成就
能训练素材均与这一话题有关。阅读材料从专业角度分析了电脑对视力的损害;听说材料分析了使用电脑与眼睛疲劳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电脑可能会产生的积极/消极后果。学生在熟知该单元的话题后,教材通过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分析长时间观看屏幕与身心健康的因果关系、总结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分享观点时可以做到“言之有物”。
第二,主题与话题的复杂性更能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教材提供了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有的还涉及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5A第14单元的话题是“热点新闻”,在思维能力专题部分,教材安排了一则新闻报道,报道人们对传统线下媒体(报纸、电视等)生存状况的担忧。该话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不仅涉及新旧媒体的存亡之争,而且还能间接反映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激发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分析论据的合理性、评价作者对报纸的态度以及表达自己对媒体的看法。
第三,主题与话题的包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材提供的语言学习素材囊括了亚洲和歐美多国文化,为培养学生开放、好奇、自信等思维品质提供了支持。例如,4A中的主题“世界各地的风俗和饮食”,讲述了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与现代流行文化,4B在“世界文化”主题中介绍了巴黎、伦敦、意大利、挪威、泰国等地的旅游特色。教材不但向学生介绍了各地的文化特色,如意大利威尼斯的双年节、土耳其的骆驼摔跤大赛等,而且还激发了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好奇心。
3.批判性思维培养纵向贯通
这里的“纵向贯通”,是指四册必修教材不间断地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英语语言学习之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思维能力专题,并配有具体思维技能的定义、说明和训练活动。尽管教材使用的是“思维能力”一词,但从内容来看,它主要关涉的是高级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四册教材中共设置了18项思维能力专题内容,其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教材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阐释、推理、评价等批判性思维核心技能及分类、因果分析、推论等从属技能。例如:4A第2单元的思维能力专题是评价,教材不仅阐明了评价的定义和评价方式,还设计了自我评价、同伴作文评价、电视节目评价等活动。可以说,编写者将批判性思维内容均衡分布于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
为了使学生能全面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技能,教材采取了分解训练的方法。比如,“分析”是应用十分广泛而学生不易掌握的核心技能,它包括比较、辨别观点、找出论据、分析论证过程等从属技能。为此,教材在不同分册设计了分类(4A/4B)、识别偏见(5A)、区分事实与观点(5A)、分析原因与结果(5A)等多个专题,让学生全面体验分析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
从表面上看,教材所提供的思维技能内容好像远远超过思维品质,实际上,教材同样重视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材不仅将好奇、正直、坚毅、尊重等思维品质融入于话题讨论和语言素材学习之中,而且还在伦理思维、创造性思维、创新等思维专题中集中介绍了思维品质。如5B第2单元中的伦理思维,明确指出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要明辨是非,追求真理。
由此可见,教材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素材,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了话语情境、语言知识和内容支撑,不仅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而且可以使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与此同时,教材对思维技能的分解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前后贯通,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教材活动设计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新高中英语教程》不仅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同时还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设计上来。
1.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
依据Richards & Lockhart的分类方法[13],我们将学习活动分为两类:汇聚型活动和发散型活动,前者如填空、配对、回答展示性问题等,后者如对话和角色扮演、看图说话或写话、情境访谈、讨论并回答开放性问题、写作、合作任务等。汇聚型活动主要是鼓励学生回忆先前的信息,展示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发散型活动主要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开放性。
据统计,该教材无论是在语言知识呈现方面,还是在语言技能发展方面,都融入了情境访谈、讨论并回答开放性问题、写作、合作任务等发散型活动。以教材4A册为例,我们对每一单元的活动总量、汇聚型活动/发散型活动的数量和占比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发散型活动占活动总量的60.4%,其中,第4单元“世界各地的饮食”的发散型活动占比最高,为61.5%。限于篇幅,本文仅呈现第4单元的活动类型,并详细列举了发散型活动的设计情况。具体如表5所示(见下页):
从表5可以看出,4A册第4单元共设计了39项学习活动。其中,发散型活动有24项,占61.5%,除了数量最多的开放性问题之外,还有同伴对话、诗歌创作、作文互评等活动。汇聚型活动有15项,占38.5%,包括选词填空、配对、朗读诗歌、阅读排序等。两类活动形成互补,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而发散型活动更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14]。
2.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真实性
如表1所示,批判性思维包括阐释、分析、推理、评价等核心技能以及各分属技能。这里以4A册第1单元为例,分析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的活动设计。在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思考型问题,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分析、推理等思维加工,这可以促进不同维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读前活动中,教材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How can you get team members to look at problems in the same way?”它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团队成员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是:“What would you say to someone in a team who see only a negative point of view?”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只有通过推断,才能确定如何对待持有不同观点的团队成员。第三个问题是:“How can alternative viewpoints be useful to teams?”这需要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不同观点对团队的有益之处。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教材把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和探究答案成为可能。
除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之外,教材还为学生设计了真实的学习任务。例如,4A册第3单元的阅读表达中设计了一项任务:在阅读有关韩国节日的剪报后,完成大约100字的建议书,着重阐明选择某一韩国节日的理由。这种真实的任务型活动,能够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推断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活动设计突出了合作性
有学者发现,师生间、学习者间的合作学习非常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5]。其中,课堂讨论是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16]。具体到《新高中英语教程》来说,教材的活动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结对活动、单人活动等不同形式。各种活动相互补充,共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单人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双人、小组等合作活动则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尤为突出的是,该教材的小组和双人合作活动占活动总量的85%。例如,4B第8单元的思维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围绕话题“犯罪与侦查”,教材根据阅读文本设计了多项双人和小组讨论,其中也包括一些发散型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the illegal immigrants?”在合作活动中,学生经过协作探究、分享观点、争论辩驳等,最终达成共识,这既能培养他们的團队合作意识,又能够在交流互动中养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形成公平、公正、自信的思维品质。
四、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高中英语教程》十分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教材所体现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途径,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和英语教学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
首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材编写者进行整体性设计。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将批判性思维各项技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教材编写者应认真思考如何将批判性思维巧妙地融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其次,英语教材要突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作用,通过主题和话题的设置,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教材应注重选用场景真实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素材,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发展相融合,通过基于情境的学习活动,来持续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新高中英语课程》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独具特色,但仍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该教材在题材选取上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经典文学作品的引荐,这是不利于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广泛认知和充分吸纳的。学生通过品读经典,能够获得思想启迪,砥砺道德品质,涵养浩然正气,在陶冶性情、拓展视野的同时,还能增强哲学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
总之,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应给学生提供思辨的“撑杆”,让学生掌握科学思辨的方法和技巧。教材内容要给学生一个思辨的“标杆”,为他们设定思辨的高度,活动是思辨的“助推器”,评价则是思维能力发展的“监控器”,促使学生在思考力和学习力上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中学教育课程指引[EB/OL].[2023-03-25].https://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list—page.html.
[2]Barrie,S. & Prosser,M.Generic graduate attributes:Citizens for an uncertain future[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4).
[3]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董毓.批判性思维三大误解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12,(11).
[6]王蔷,王琦.2019版普通高中英语(北师大版)教材的修订依据、主要变化与特色[J].基础教育课程, 2019,(15).
[7]孙有中.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 2015,(2).
[8]Facione,P.A.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Millbrae,California: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9]Ennis,R.H.A taxonomy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nd abilities[A].In Baron,J.B. & Sternberg,R.J.(eds.).Teaching thinking skills:Theory and practice[C].New York:W.H. Freeman,1987.
[10][美]Paul,R. & Elder,L.批判性思维:概念与方法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11]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2]Jones,H.A.A New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ourse(4A,4B,5A,5B)[M].Hong Kong:Hong Kong Star publishing limited,2009.
[13]Richards,J.C. & Lockhart,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4]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
[15]Wass,R.,Harland,T. & Mercer,A.Scaffold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1,(3).
[16]Barell,J.Teaching for thoughtfulness:Classroom strategies to enhanc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2nd)[M].Reading,PA:Addison—Wesley,1995.
Realization of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Secondary Schools
——The Analysis of A New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Xun Yang,Kang Shum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ritical think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alization of cultivating critical skills in English textbooks in secondary school, through analyzing A New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our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xtbooks make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ts skills holistically connected across the four textbooks and the targeted learning activities. Each unit is designed with specific and prior critical thinking objectives. Meanwhile, the textbooks provide challenging themes and real-life topics in textual contents, targeted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which 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textbooks offers som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to compilation of English textbooks and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 words:English textbooks;critical thinking skills;A New Senior Secondary English Language 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