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承古词初探

2023-06-23丁雪妮

现代语文 2023年5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

丁雪妮

摘  要:现代汉语承古词是分历史层次的,它们来自殷商、西周、东周等不同历史时期。有些现代汉语承古词自产生至今,语义一直未变;有些承古词的语义则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内部承古义与其相关的其他词语的繁化与简化。在现代汉语承古词中,既有基本词汇,也有一般词汇。虽然基本词汇比较稳定,但是也会出现新旧交替,有些基本词汇还能转化为一般词汇,与此同时,一般词汇也有可能会转化为基本词汇。

关键词:承古词;承古义;现代汉语;先秦时期;基本词汇;一般词汇

一、引言

王云路指出:“任何一段历史时期的语汇不外乎两种主要来源:一是继承前代的语词,一是当代的新造语词。”[1](P72)杨端志认为:“现代汉语‘承古词,指从古代汉语继承来,现代汉语仍然使用的词。换句话说,古代汉语的词传到现代,没有消亡。”[2](P294)现代汉语承古词数量庞大,学者们在词汇研究中多有提及,但很少展开专门研究。本文拟以先秦时期产生的承古词为例,探索现代汉语承古词的演变规律与主要特点。杨端志指出:“我国现有文献中,就研究汉语词汇史来说,《汉语大词典》是最方便最有效的一部书。《汉语大词典》选用从先秦到现代‘反映口语的文献三千多种,《四库全书》所收文献约四千种,《汉语大词典》所用来反映汉语词汇史的文献,就代表性说,也够多了。”[2](P272)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例词大多出自《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凡例》云:“同一单字之下的多字条目,凡第一字读音不同的,在右下角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相应单字字头的序号。隶属于第一字头的不标。”[3]本文对隶属于第一字头的也进行标注,并在括号中注明读音,如“乖戾1(lì)”。

总的来看,现代汉语的承古词、承古义分别来自殷商、西周、东周等不同历史时期。虽然很多承古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但是承古词的产生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随着社会和语言自身的发展,不断补充,持续更新。也就是说,承古词是分历史层次的。游汝杰指出:“语言的历史层次现象是人类语言的共性之一,并不限于汉语,不过历史层次积压现象的表现形式会因语言不同而有差异。”[4](P30)如果把对承古词、承古义的研究视为考古挖掘的话,地面以上的部分是现代汉语词语的面貌,依次一层一层往下挖掘,每一层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共时层面上词语的面貌,最后最深的一层就是最早产生这些承古词的那个历史时期的词语面貌。有些承古词自产生起便出现在之后的每一层;有些承古词在产生之后,紧接着又出现在几个历史层次,之后消亡;有些承古词在产生之后,紧接着出现在后面的历史层次,接下来不是消亡,而是发生演变。以目前出土可考的文字来看,殷商时期产生的承古词是最早的,这部分承古词在之后又产生新的承古词、承古义,有的承古词、承古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

承古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语义完全不变的承古词;语义发展变化的承古词。有的承古词自产生至今语义完全未变,如“鸡”“鹅”“羊”“豹”“枣”“杏”“麦”

“酒肉”“耋”“侄”“夫妻”“湖”“雹”“万1(wàn)”“西南1(nán)”“西北1(běi)”“冬”“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立春”“春分1(fēn)”“立夏”“夏至”“立秋”“秋分1”“立冬”“冬至”“小肠”“大1(dà)肠”“匕首”等。有的承古词的语义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生了变化。承古词语义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古词内部承古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词语的丰富与繁化;一是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除了承古词的语义发生变化以外,承古词的类型(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也会发生变化。

二、现代汉语承古词的语义变化

现代汉语承古词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古词内部承古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他词语的丰富与繁化;一是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种类型分别展开论述。

(一)承古词的丰富与繁化

总的来说,承古词的丰富与繁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就一个承古词而言,这个承古词内部承古义的丰富与繁化;就整个词汇系统而言,这个承古词与其相关的其他词语的丰富与繁化。

1.承古词内部承古义的丰富与繁化

一个词产生之后,在使用过程中,相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的义项就日渐增多,变成了多义词。如“水”“天”等。

“水”的甲骨文为“”,本义为“河流”。例如:

(1)己亥卜,贞:王至于今水……(《甲骨文合集》14380)

还可以指无色无味的液体。例如:

(2)辛巳卜:其告水入于上甲,祝大乙牛?(《甲骨文合集》33347)

西周时期,产生了“浸泡,润泽”义。例如:

(3)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秋官·柞氏》)

春秋时期,产生“大水,水灾”义。例如:

(4)[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春秋战国时期,泛指一切水域。例如:

(5)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微子》)

战国至秦时期,则产生出“水攻,放水淹没对方”义,如例(6)所示;亦产生出“泅水”义,如例(7)所示。

(6)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轒辒、轩车。(《墨子·备城门》)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天”的甲骨文为“”,其本义是“人的头顶,头部”。例如:

(8)庚辰卜,王弗疾朕天。(《甲骨文合集》20975)

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例如:

(9)辛丑卜:乙巳岁于天庚。(《甲骨文合集》22094)

春秋时期产生“天空”义。例如:

(10)绸缪束薪,三星在天。(《诗经·唐风·绸缪》)

战国至秦时期,则产生出“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万物受其覆育的自然之体”义,如例(11)所示;“命运,天意”义,如例(12)所示;“天然,天生”义,如例(13)所示;“天性与生命”义,如例(14)所示;“天时,指天气、季节等”义,如例(15)所示。

(11)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

(12)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13)牛马四足,是谓天。(《庄子·秋水》)

(14)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吕氏春秋·本生》)

(15)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孙子·始计篇》)

以一个承古词来表示多个意义,是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的。多义词最初的意义称作“本义”,由本义衍生出的意义则称为“派生义”。本义强调的是起源,不代表它一直居于中心地位;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某一个派生义也可能会占据中心地位,本义则退居次要地位。如“元”的本义为“头部”,在西周时期,其他义项的使用频率已经高于本义的使用频率,“头部”不再占据中心地位。

承古词新义项的产生往往是通过引申而实现的,引申大致分为两种: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5]。其中,隐喻建立在两个义项所反映的概念之间存在相似之处的基础上。如“天”的本义是“人的头顶”,“天空”与“人的头顶”的相似之处是都高高在上,“万物主宰者”与“人的头顶”的相似之处是都具有决定权。

转喻产生的基础是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在人们心理中已经相当稳固,稳固到可以用指称A的词来指称B。古代墨刑的位置处于额头上,因此,表“人的头顶”的“天”增加了“墨刑”这一义项。“万物主宰者”具有难以违背的力量,在它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唯有顺应服从,因此,“天”又增加了“命运、天意”“天生”“天性与生命”这些义项。而“日月星辰运行、四时寒暑交替”“天气、季节”等,多是依靠古人观察“天空”中日月星辰等变化总结出来的,因此,“天”还增加了这两个义项。

值得注意的是,“转化”也是产生新承古义的途径之一。蒋绍愚指出:“‘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使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词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由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6](P223)

比如,“冠1(ɡuān)”是帽子的总称。例如:

(16)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礼记·曲礼上》)

“冠2(ɡuàn)”则是指戴帽子、戴。例如:

(17)“许子冠乎?”曰:“冠。”(《孟子·滕文公上》)

又如,“雨1(yǔ)”是指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例如:

(18)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周易·说卦》)

“雨2(yù)”则是指降雨。例如:

(19)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

再如,“火1(huǒ)”是指物体燃烧时所发出的光焰。例如:

(20)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尚书·盘庚上》)

“火1(huǒ)”还可以表“焚烧,焚毁”义。例如:

(21)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左传·宣公十六年》)

以上名词义素均进入动词的语义结构中,作为动作的宾语、工具等。这时,有的读音会发生变化,有的读音则不发生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词性改变了,就是通过转化产生出的新承古义。例如:

(22)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韩非子·难三》)

这里的“冠”的意思是超出众人,居于首位。古人早就意识到头在整个人体中的重要地位,而帽子就戴在人的头部,于是戴在头上的帽子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因此,“冠2”引申出“超出众人,居于首位”义。该义是由转喻产生的新承古义,而不是通过转化而产生的新义。

2.承古词与其相关词语的丰富与繁化

有的承古词与近义词共存,共同发展;有的承古词在与近义词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竞争,最终被替代。这里不妨以两组词为例进行说明:“嫁、妻2(qì)、女2(nǜ)、室、入”“止(趾)、足1(zú)、脚1

(jiǎo)、指”。

首先看第一组词。“嫁”的本义是女子结婚,出嫁。例如:

(23)来嫁于周。(《诗经·大雅·大明》)

现代汉语中,大家所熟知的“出嫁”一词,是战国至秦时期产生的,不过,此时“出嫁”指的是“遣放宫女出宫嫁人”。例如:

(24)桓公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御出嫁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自唐代开始,“出嫁”产生了“女子离开父母与丈夫成婚”义,并沿用至今。例如:

(25)今之人,男出仕,女出嫁。(唐代韩愈《与李秘书论小功不税书》)

“妻2”的意思是嫁给。例如:

(26)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左传·桓公六年》)

“妻2”也可以表“娶为配偶”义。例如:

(27)好色,人之所欲也,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孟子·万章上》)

“女2”的意思是将女子嫁人。清代以后则不见该义用例。例如:

(28)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室”的意思是娶妻,成家。宋代以后则不见该义用例。例如:

(29)费无极为少师,无宠焉,欲谮诸王,曰:“建可室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春秋时期,“室”还产生“以女嫁人”义。春秋之后则不见该义用例。例如:

(30)卫人以为成劳,复室其子。(《左传·宣公十四年》)

西汉时期,“入”产生“嫁”义。西汉以后则不见该义用例。例如:

(31)狄人入其二女叔隗、季隗于公子,公以叔隗妻赵衰,生盾。(西汉刘向《列女传·晋赵衰妻》)

(32)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入其女于叔鱼以求直,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西汉刘向《列女传·晋羊叔姬》)

“嫁”“入”有时还会在文中共现,例如:

(33)伯姬者,鲁宣公之女,成公之妹也。其母曰缪姜,嫁伯姬于宋恭公。恭公不亲迎,伯姬迫于父母之命而行。既入宋,三月庙见,当行夫妇之道。伯姬以恭公不亲迎,故不肯听命。(西汉刘向《列女传·宋恭伯姬》)

(34)嫁于卫,至城门而卫君死。保母曰:“可以还矣。”女不听,遂入,持三年之丧。(西汉刘向《列女传·卫寡夫人》)

在“出嫁,嫁给”义上,“妻2+某男子”是固定结构,而“嫁”不受此限制;在“娶为配偶,成家”义上,“妻2+某女子”是固定结构;“室”则单用,其后不加宾语。“妻2”“女2”在“嫁给”义上可以看作是近义词,其中,“女2”的“嫁给”义清代以后不见用例;“妻2”在上一世纪30年代文学作品中仍有用例,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女子结婚,出嫁”义大多用“嫁”“出嫁”二词表示。“女2”

与“妻2”之“嫁给”义的消亡,可能是因为“女2”

与“女1(nǚ)”、“妻2”与“妻1(qī)”字形一样,读音也只是声调有区别,而“女1”“妻1”的语义早已深入人心,为了减少歧义产生,使表达更加准确,

“女2”“妻2”遂不再使用。

然后看第二组词。“止”的甲骨文为“”,本义是“足,脚”,后通作“趾”。例如:

(35)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经·豳风·七月》)

西周时期,“趾”又产生了“支撑器物的脚”义。例如:

(36)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周易·鼎》)

春秋时期,进一步产生了“基础部分,底脚”义。例如:

(37)议远迩,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战国至秦時期,则出现“脚指头”义。例如:

(38)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趾次趾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黄帝内经·灵枢》)

“足1”的甲骨文为“”,本义是“脚”。例如:

(39)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尚书·说命上》)

西周时期,引申出“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义。例如:

(40)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周易·鼎》)

西周以后,产生“富裕,富足”义。例如:

(41)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尚书·旅獒》)

脚1,《说文解字·肉部》:“脚,胫也。从肉却声。”例如:

(42)詈侮捽搏,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藉靡后缚,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辱。(《荀子·正论》)

后来,“脚1”由“胫”转指“踝下”,并沿用至今。例如:

(43)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瘈,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黄帝内经·素问》)

自产生起直到民国时期,“止(趾)”“足1”一直都有“足,脚”义;民国之后,则很少单用。“脚1”自语义缩小为“足,脚”义后,直到现代汉语仍在使用。

“指”可表“脚指”义。例如:

(44)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左传·定公十四年》)

“指”还可表“手指”义。例如:

(45)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墨子·大取》)

西汉时期,还出现了“手指”一词。例如:

(46)马蹄躈千,牛千足,羊彘千双,僮手指千。(《史记·货殖列传》)

西汉时期出现“手指”,唐代开始出现“脚指”。笔者检索了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古代汉语库,共检索到881例“脚指”,212例“脚趾”,135例“脚指头”,24例“脚趾头”。

“脚指”用例如:

(47)菡苰竹,大如脚指,腹中白幕阑隔,状如湿面。(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八)

“脚趾”用例如:

(48)唯露出脚趾,觉冷即续添沸浆,以尽为度,密盖复忌风,渐淋至膝,候汤冷,收脚扑米粉。(北宋赵佶敕编《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脚指头”用例如:

(49)妇人髻堆脑后,四腕都是金镯头,手指头、脚指头都是浑金戒指。(明代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十二回)

“脚趾头”用例如:

(50)不然,也要断她的脚跟,撕掉她几个脚趾头。(清代颐琐《黄绣球》第二回)

笔者检索了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现代汉语报刊库,共检索到122例“脚指”,690例“脚趾”,53例“脚指头”,102例“脚趾头”。

“脚指”用例如:

(51)她每天去给病人作穴位按摩。从手指捏到脚指,全身一百多个穴位,按摩一次要一个多小时。(《人民日报》,1981-06-26)

“脚趾”用例如:

(52)亲人为遗体更衣时发现他满身的伤,还有那唯一的脚趾——失去的9根脚趾是在北大荒踏察时被冻掉的。(《人民日报》,2010-09-03)

“脚指头”用例如:

(53)脚指头一天到晚在鞋里,舒服不舒服,自己先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11-10)

“脚趾头”用例如:

(54)蔡萍发现他时,他脚趾头全部溃烂了,疼得直咧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4-03)

虽然“脚指”“脚指头”“脚趾”“脚趾头”一直共存,但唐宋以来,“脚指”“脚指头”的数量占据优势;进入现代汉语之后,“脚趾”“脚趾头”则明显反超,在数量上占了上风。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汉字简化以后,带“扌”的字主要是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带“?”的字则主要表示与脚有关的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承古词词义的演变往往是相关词语互相影响共同完成的。

从词汇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所产生的词语有部分传承到后世,其中,有些词语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或者作为构词语素沿用至现代汉语。当然,承古词的发展不一定都是完全照搬传承,有的会发展出新的义项,并且发展出的新义项还不止一项;有的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更替。在共时层面上,承古词有多个义项,但是从历时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义项产生的时间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这些承古词的发展看似是独立进行的,但以词汇史的眼光来看,个体承古词的发展也遵循着承古词发展的共性。

(二)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

可以说,先秦时期所产生的承古义反映了词语的多义化发展趋势。需要指出的是,词语的多义化发展虽然符合经济原则,但是一旦义项过多则容易产生歧义,因此,伴随承古义丰富与繁化的是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总的来看,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主要是通过承古词的分化和承古义之间的竞争来实现的。

1.承古词的分化

马真指出:“通过词义的引申,造成多义词,再由多义词分化出新的同音词。”[7]在一定意义上说,词的分化确实能够有效避免产生歧义。这里不妨以“兽”“田”“禽”为例加以说明。

关于“兽”字,杨树达指出:“盖古文只有会意之獸字,形声字之狩乃后起字也。今狩猎之义为后起之狩字所独占,初形之獸却只具后起禽兽之义矣。”[8](P306)例如:

(55)庚戌卜,辛亥王出兽。(《甲骨文合集》33381)

“田”具有“打猎”义,例如:

(56)乙卯卜,王往田,不雨。(《甲骨文合集》33412)

春秋时期,又产生“猎”字以表示“打猎”。例如:

(57)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经·魏风·伐檀》)

还产生“田猎”一词,表示“打猎”。例如:

(58)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诗经·齐风·还序》)

战国晚期,“猎”已经取代“田”而成为“打猎”义的常用词了[9]。总之,“兽”的“打猎”义后来由“狩”表示,“兽”主要保留“四足、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义。“田”的“打猎”义由“猎”取代,主要保留“耕种用的土地”义。

再如“禽”,甲骨文作“”,有“兽的总名”义。例如:

(59)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周易·井》)

又有“擒获”义。例如:

(60)禽隹百卅八……(《甲骨文合集》37367)

还产生出“俘获,被俘,制服”义。例如:

(61)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上述“擒获”“俘获,被俘,制服”义后来分化为“擒”。例如:

(6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詞的多义化与词的分化,这看似矛盾的两个现象在词汇发展过程中却同步进行。归结起来说,词出现多义化主要是经济原则起作用的结果,词的分化则反映出人类表达对准确性、清晰性的不懈追求。

2.承古义之间的竞争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语言自身的发展,承古词内部各义项之间也出现了相互竞争。承古义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竞争,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各承古义意义相近或相关,但是色彩义并不一致,甚至相反;有的承古词的各承古义意义不同,语音却相同;语法的发展变化对词语结构、用法等产生影响。

第一,因色彩义不一而导致的承古义变化。汉语词汇追求表达准确、生动的另一个表现是:当意义相近或者相关的承古义感情色彩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时,其中一个或数个相关义项会逐渐走向消亡;当构词语素的语义发生变化时,也可能会对承古义产生一定影响。这里不妨以“爪牙”为例加以说明。

先秦时期,“爪牙”有“动物的尖爪和利牙”义。例如:

(6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该义沿用至今。例如:

(64)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悲哀。(冰心《寄小读者》二七)

有“人的指甲和牙齿”义。例如:

(65)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卫。(《吕氏春秋·恃君》)

有“勇士,卫士”义。例如:

(66)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小雅·祈父》)

还可以形容“勇武”。例如:

(67)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

西汉时期,产生“党羽,帮凶”义,该义沿用至今。例如:

(68)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于文学之士。(《史记·酷吏列传》)

“爪牙”表“勇士,卫士”“勇武”义,清代以后不见用例,“党羽,帮凶”义则沿用至今。这大概是因为褒义的“勇士,卫士”“勇武”义,与贬义的“党羽,帮凶”义感情色彩相互矛盾,影响了表达的准确、生动。同时,“人的指甲和牙齿”义消亡,“动物的尖爪和利牙”义则沿用至今,这应该与“爪”的语义变化密切相关。“爪”既有“鸟兽的趾端有尖甲的脚,亦指其尖利趾甲”义,又有“人的指甲,亦指手指或手”义,“爪”的这两个义项都沿用至今。例如:

(69)攻坚战更不能麻了爪(编后)(《人民日报》,2017-08-13)

不过,“爪”表“人的指甲,亦指手指或手”义的使用频次已经很低。先秦时期所产生的“手”、西汉时期所产生的“手指”、宋代所产生的“指甲”等,均能将人区别于鸟兽,表达也更为精准。

第二,因语音相同而导致的承古义变化。在有些情况下,语音相同也会造成歧义。这里不妨以“指”为例加以说明。

先秦时期,“指”有“脚趾”义。例如:

(70)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左传·定公十四年》)

“指”也有“手指”义,例如:

(71)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孟子·告子上》)

可以说,“手指”“脚趾”都用“指”来表示,很容易形成歧义。先秦时期,“趾”亦产生“脚趾”义。就字形而言,“指”与“趾”明显不同,在书面语中容易区分,不过,两字的发音完全相同,口语中则难以区别。西汉时期出现“手指”,唐代开始出现“脚指”。“手指”“脚指”的陆续出现,有效解决了表达的准确性问题。

第三,因语法发展而引起的承古义变化。王力指出:“汉语语法的发展,是朝着严密、充实、完全方面发展的。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所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总结出一些发展的规律来。”[10](P3)何乐士曾对《左传》与《史记》的语法特点进行了比较:“《左传》的句子常常省略主语或宾语,有时读起来比较费解。随着语言的发展,《史记》在叙述与《左传》相同的史实时,常将主语或宾语补出,使句子成分更加完备。”[11](P2)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因此,朝着严密、充实方向发展的不止是句子,也包括词、短语。如“冠2,戴帽子”

“雨2,降雨”,后世则用“动作+对象”结构来表示;“火1,焚烧,焚毁”,后世则以“用火烧”来表示;“妻2,嫁给”,后世则用“女子嫁给男子”来表示;“妻2,娶为配偶”,后世则用“男子娶女子为配偶”来表示。通常情况下,后世的结构往往将对象、工具、主语、宾语等补齐,表达较前代更为精准。

三、现代汉语承古词的类型变化

王力指出:“汉语的历史很长,它的基本词汇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在奴隶时代以前的远古时期,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差别的。在甲骨文时代,这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还是不大的。”[10](P561)

王先生还指出:“汉语的基本词汇是富于稳定性的;多数的基本词有了几千年(或者)几百年的寿命。”[10](P585)

如“鸡”“羊”“大1(dà)”“少1(shǎo)”“出”“入”“我”“一”等。这里不妨以“瓜分”“述职”为例加以说明。

“瓜分”一词产生于战国时期,意思是“如同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这一语义直到现代汉语仍在使用。例如:

(72)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敝而瓜分之。(《战国策·赵策三》)

(73)按照这个模式,“上线”瓜分“下线”的钱,“下线”不但得不到“高额回报”,到头来只能是血本无归。(《人民日报》,2001-10-13)

(74)全国体育大会各项比赛从27日到今天夺金高潮迭起,截至今天晚上,已有73枚金牌各归其主,其中金牌大户之一的健美和技巧项目各17枚金牌今天已被全部“瓜分”。(《人民日报》,2002-05-29)

在古代汉语中,与“瓜分”搭配的伙伴域大多是国土等;到了现代汉语,“瓜分”的伙伴域已大大拓展。需要说明的是,“瓜分”自产生至今始终是一般词汇。

战国至秦时期,“述职”专指诸侯向天子陈述其职守。例如:

(75)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梁惠王下》)

唐代,还产生了“外任官员向朝廷陈述守职”义。例如:

(76)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唐代柳宗元《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

到了现代汉语,“述职”是指向主管部门领导或有关人员报告履行职务的情况。例如:

(77)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舟山市普陀区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活动。(《人民日报》,2001-02-28)

(78)乡人大坚持把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区代表每年向选民述职、代表组年终向选民汇报等工作,乡代表在任期之内至少向选民述职一次。(《人民日报》,2003-02-12)

可以看出,与“述职”搭配的伙伴域发生了很大变化。“天子”“诸侯”已经随着分封制度的结束而不复存在;至唐代,“述职”的主体成为“外任官员”,“述职”的对象成为“朝廷”;到了现代汉语中,“述职”的对象则变成了“主管部门领导或者有关人员”。需要说明的是,“述职”自产生至今也始终是一般词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本词汇有可能会变成一般词汇,甚至消亡;与之同时,一般词汇也可能会转变成基本词汇。这里不妨以“领”“头1(tóu)”“叔1(shū)”等为例加以说明。

“领”有“脖子”义。例如:

(7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卫风·硕人》)

胡明指出:“战国末期,‘领的词义发生转移,由‘脖子转指‘衣领。”[12](P121)随着“领”之语义的转移,“领”亦由基本词汇转变为一般词汇。

“元”的甲骨文为“”,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头部突出。其本义为人的头部。例如:

(80)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元”表“頭部”虽然起源很早,但是在先秦两汉文献中,用例并不多见。先秦表“头部”义时,多使用“首”。“首”的甲骨文作“”,像一个羊头,本义为“头”。例如:

(8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头1”可以表示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通常长着口、鼻、眼等器官。例如:

(82)荀偃瘅疽,生疡于头。(《左传·襄公十九年》)

吴宝安认为,“头部”义“首”先秦文献出现146次,“头”仅47例,“首”占绝对优势;两汉时期,“头”“首”竞争激烈,“头”渐占优势;魏晋时期,“首”成为文言词,完全被“头”取代[13]。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元”“首”为基本词;两汉以后则发生改变,“头1”为基本词。

“叔1”的本义是“拾取”,也通“菽1(shū)”,指豆类植物。“菽1”的甲骨文作“”[14]。例如:

(83)弗其受菽年?(《甲骨文合集》10047)

“豆”可以表示豆类植物的总称。例如:

(84)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战国策·韩策一》)

陈荣杰指出,至西汉文景时期,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豆”已经基本替代“叔”“菽”,作者认为:“‘豆替代‘叔‘菽的原因可能和古礼制的消亡、器物‘豆的消失及语言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有关”[15](P334)。先秦时期,“叔1”“菽1”为基本词,表“豆类植物”;西汉之后,“豆”取而代之,成为基本词,“菽1”变为一般词,而“叔1”作为“父亲的弟弟,或者与父亲平辈、年龄比父亲小的人”,依然是基本词汇。

西周时期,“屦”表示“鞋”。春秋时期,还产生了“葛屦”“屝屦”。例如:

(85)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周礼·天官·屦人》)

“履”的甲骨文作“”,本为动词,表“踩踏”义。例如:

(86)初六,履霜,坚冰至。(《周易·坤》)

“履”还有“行走”义。例如:

(87)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周易·履》)

战国时期,“履”产生“鞋”义。例如:

(88)莊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庄子·山木》)

至汉代,“履”完成了对“屦”的替代。也就是说,先秦时期,“屦”为基本词;西汉以后,“履”则成为基本词,“屦”变成一般词汇;当然,后世“鞋”又取代“履”而成为基本词。

“我”的甲骨文作“”,代词,泛指自己一方。例如:

(89)甲辰卜,争贞:我伐马方,帝受我又(祐)一月。(《甲骨文合集》6664)

这里的“我”是指“殷商民族”。“我”这种泛指自己一方的复数用法一直延续下来,今天仍在使用。例如:

(90)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左传·隐公元年》)

(91)鲁君谓子墨子曰:“吾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墨子·鲁问》)

(92)从日臻完善的立法,到措施得力的执法,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人民日报》,1996-05-28)

(93)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就不能随便毁约,虽然责任不在我方。(《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3-05)

西周以后,“我”也可以称自己,这一用法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例如:

(9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95)人家骗了我,我不能骗顾客,他一户一户道歉、退款,共退款300多元。(《人民日报》,1994-03-04)

现代汉语中,主要是以“我们”表示复数。例如:

(96)社区里也有老年协会,会不定期举办活动,我们一帮老友在一起乐呵乐呵,感觉挺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1-19)

“朕”也是殷商时期产生的第一人称代词。例如:

(97)戊寅卜,朕出今夕?(《甲骨文合集》22478)

(98)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尚书·尧典》)

从秦始皇二十六年起,“朕”只能用于帝王自称。

“吾1(wú)”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产生于西周时期。例如:

(99)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周易·中孚》)

与“我”不同的是,“吾1”单用表示单数,如果要表示复数,则可以在“吾1”后加数量短语,或者

在“吾1”后加“辈”“等”“侪”等。例如:

(100)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论语·季氏》)

(101)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左传·昭公元年》)

“吾1”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仍偶有用例,主要是追求仿古效果。现代汉语中,它基本不再使用。例如:

(102)她也哼哼唧唧自称吾神长吾神短。(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可见,基本词汇总体是稳固的,如“鸡”“羊” “出”“入”“我”“一”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基本词汇内部也要进行新陈代谢,同样会出现新旧交替的现象。不仅基本词汇有可能会变成一般词汇,甚至消亡;与之同时,一般词汇也可能会转变成基本词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承古词是分历史层次的,它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一个承古词来看,其内部承古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三种:隐喻、转喻和转化。就多个承古词来看,承古词及其相关承古词的发展演变,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关词语互相影响共同完成的。伴随承古词内部承古义不断丰富与繁化的,是承古词及其内部承古义的简化。承古义的简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承古词分化出新词;二是承古词内部承古义的更新。随着承古词义项的日渐丰富,承古词内部的各承古义之间会出现竞争,并导致承古义的更新。产生竞争的原因主要有:各承古义意义相近或相关,但是色彩义不一,甚至相反;有的承古词的承古义意义不同,语音却相同;语法发展变化对词语结构、用法等产生影响。这种内部的竞争更新保证了语言表达的精准生动。经济原则促使承古词内部承古义的丰富与繁化;表达准确生动的需求又促使承古词内部的承古义不断进行简化。现代汉语中的承古词数量较多,这些词语中既有基本词汇,也有一般词汇。虽然基本词汇比较稳定,但是它也会出现新旧更替,有的甚至转变成一般词汇。与此同时,一般词汇也可能会转化成基本词汇。

参考文献:

[1]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杨端志.《汉语大词典》对汉语词汇发展演变史的价值与研究方法——《汉语大词典》词汇发展演变史研究条例[A].杨端志.汉语史论集[C].济南:齐鲁书社,2008.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4]游汝杰.吴语语法的历史层次叠置[A].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5]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6]蔣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8]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9]胡波.先秦两汉“打猎”义动词更替考——基于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与异文材料的综合考察[J].语文研究, 2022,(2).

[10]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从《左传》与《史记》的比较看《史记》语法的若干特点[A].程湘清主编.两汉汉语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2]胡明.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战国——秦新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13]吴宝安.小议“头”与“首”的词义演变[J].语言研究,2011,(4).

[14]于省吾.商代的谷类作物[J].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7,(1).

[15]陈荣杰.试论“尗”“叔”“菽”到“豆”的历时演替[A].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励耕语言学刊(总第27辑)[C].北京:中华书局,2018.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

——Taking the Inheritance Words Produced in the Pre-Qin Dynasty as an Example

Ding Xueni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 are divided into historical levels, and they came from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uch as the Shang dynasty,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Some 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in meaning since their emergence; Some semantics have undergone change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complexity and simplification of ancient meanings. The way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inheritance came into being include metaphor, metonymy, and transforma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 are often influenced and completed together with related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there are both basic vocabulary and general vocabulary in ancient Chinese. Although the basic vocabulary is stable, there may be alternations between old and new vocabulary, and some of them may even be converted into general vocabulary.

Key words: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meanings of Modern Chinese inheritance words;Modern Chinese;Pre-Qin period;basic vocabulary;general vocabulary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试论现代汉语人体器官量词的类别
现代汉语“形容词+‘一点’”的语义特征分析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