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美育思想研究

2023-06-22方凯伦

艺术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以美育人

摘要:建筑作为空间创造的艺术,既是时代文化的物象缩影,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育人思想。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建筑,不仅历史悠久、文脉系统,而且形式独特、空间多样,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人文性。文章以中国古代建筑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单体式建筑空间、庭院式建筑空间、组群式建筑空间三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空间类型入手,结合个体、集体(家庭、学校)、群体(社会、自然)三个层面,采用“以古鉴今”的方法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艺术与现代美育思想之间的关联。

研究发现,不同的建筑空间蕴含着不同的美育思想,如“养正”“储善”“尚美”“通变”“崇德重礼、尊师贵道”“教学相长、交以为师”“因时制宜”“和而不同”等。现代美育作为审美之育、心灵之育、情感之育、人格之育,主要借助建筑空间等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审美发现、审美体验、审美联想、审美创造等途径,实现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等目标。为此,文章从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出发,通过生动的空间解读,以期助力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个体健康成长、集体团结共进、群体和谐发展。

關键词: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美育思想;以美育人

中图分类号:TU-024;TU-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04-0-03

在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以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跨时空最长、流域最广。建筑即一切建造过程和建造物的总称,是以木石为笔编写的历史,是不同时代意识形态与文化精神的物化缩影。中国古代建筑历经原始社会到20世纪初的千年跨越,形式独特、空间多样、技术工巧、文脉系统,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关于中国建筑空间的分类,中国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认为,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1]。因而从空间演变的视角出发,可将中国建筑空间分为单体式建筑空间、庭院式建筑空间、组群式建筑空间三种,且每种空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思想。

建筑作为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为美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建筑艺术教育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将建筑是否有利于美育视为判断建筑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他认为建筑不仅是为人们遮风挡雨、防寒避暑的庇护所,更是实行美育、陶冶大众情操的重要载体。那么何为美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2],美育的培养主要在于借助各类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审美的发现、体验、联想与创造,实现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等目标。因此,从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思想出发,审视并发掘其中蕴含的美育思想,不失为一种有趣的探索。

1 单体式建筑空间: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单体式建筑多指以“间”为单位组合而成的独栋建筑,而单体式建筑空间是指由最初的单一空间逐步拓展为由多“间”联合的复合空间,如五台山佛光寺正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等,具有独立性与个体性。

1.1 单体式建筑空间蕴含“养正”“储善”的美育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体系为主,且不同地区的构架形式不一,包含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混合式等。但无论哪种形式为主的建筑,皆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构成。从营建工序来看,首先选址与设计,其次平基与立基。前者注重“取正”(即位置朝向),后者讲求“基正”,之后才可进行架构、砌墙、上瓦、铺地、装修、入住等工序。此外,木构建筑承重与围护分工明确,墙体不起承重作用,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构件节点均采用榫卯联接,因此建筑韧性与抗震性较强,空间形式相对灵活。以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例,该塔建于公元1056年,经历过多次五级以上地震,至今仍屹立不倒。

由此可见,“取正”是设计、立基的前提,“基正”是承重、铺地的前提;而构架“善”得以使墙面“活”,联接“善”得以使建筑“活”。“养正”和“储善”不仅是建筑空间营造的必要前提,也是美育的起点和宗旨。《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传播中华审美文化、启迪学生情智、帮助学生树立完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的重任[3]。中国现代美育以“情”为本,具有非功利性。通过“善教者”的引导与启发,可使学生“取正”——正心、正德、正见,以“养正”“储善”去除利己损人之念,提升感恩奉献之思,为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单体式建筑空间蕴含“尚美”“通变”的美育思想

“通变”即继承与活变,活变以继承为基础,二者均是创新的生命源泉。据《营造法式》记载,宋辽金时期的建筑空间类型主要有殿堂、厅堂、余屋、斗尖亭榭四种,以殿堂型和厅堂型空间最为丰富,从四架椽屋至十架椽屋,结构样式多达数十种。一些大型殿宇为使建筑空间达到最佳效果,创造并采用“减柱”“移柱”等构造手法,充分展现了该时期建筑空间的“通变”思想。

此外,多样空间体验能够造就多样的审美体验,进而影响观者欣赏与鉴别美的思维和视角,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审美水平,萌生独特的审美意识。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提到“审美发展和道德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并且,美的欣赏也有利于感性自我的不断超越。现代美育即感性教育,其本义主要在于发展个性教育、激发生命活力,从而实现美育在创新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尚美”“通变”思想不仅有利于培养审美素养,拓展创新思维空间,还有利于提升智育与德育水平,对塑造个体完整人格有促进作用。

2 庭院式建筑空间:促进集体团结共进

庭院式建筑空间多指由单体建筑与墙、廊等附属构筑物围合一个庭院所形成的一组建筑空间,如三合院、四合院、天井院、一颗印式住宅等。每组庭院式建筑空间均包含有单体建筑、廊、墙、庭院等多种建筑个体,且这些建筑个体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具备团队性与集体性。

2.1 庭院式建筑空间蕴含“崇德重礼、尊师贵道”的美育思想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明言:中国建筑具有“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与“着重布置之规制”的思想特征。以庭院式建筑空间平面部署为例,首先,遵循“以中为贵”“坐北面南”等原则,如在南北向中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然后在其东西两侧建次要建筑,紧接着在主要建筑对面建更次一级的建筑,最后在四周空隙处绕以走廊、围墙等附属构筑物,形成一个主从分明的向心空间。

其次,遵循“人伦秩序”“尊卑有序”等原则,如长辈住正房(等级最高),妻住东次间,妾住西次间或其他房间,长房子孙住东厢房,其他子孙按长幼排序住西厢房或其他房间,女儿、女仆住后罩房,客人住倒座房,男仆只能住靠近大门的房间[4]。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崇德重礼”思想贯穿始终,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

在古代,“士人”“君子”常将道德修养作为衡量做人的重要准则,今天亦是如此。立德树人作为美育的根本任务,既是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之所在,也是学生“爱师爱学”“尊师贵道”的必要前提。范晔在《后汉书·孔僖传》中说“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由此可见,“崇德重礼、尊师贵道”思想自古渗透社会各个领域,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生活观与文化观,有利于促进团队沟通、督促集体共进。

2.2 庭院式建筑空间蕴含“教学相长、交以为师”的美育思想

《黄帝宅经》中说“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中国古人认为: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建筑实体为阳,建筑空间为阴;开门时屋内明亮开敞为阳,关门时屋内幽暗封闭为阴。白天黑夜循环交替、实体空间形影变换,开门关门永不停息,以促气流相互流通,生生不息,充满了“和合”思想。

此外,每组庭院式建筑均代表一个家庭,四周建筑“向心而筑”。此处的“向心”有两层含义,其一,象征人之本体,预示“以人为本”“中庸之道”等思想。其二,指所有建筑个体朝向同一个中心,预示“内心归服”,彰显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在美育中,如何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个体与集体等关系,“和合”与“向心”思想尤为关键。王弼在《老子注》中云“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无论是阴与阳、有与无,还是师与生、教与学,二者都相辅相成、相依相生。《学记》中曾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之后,柳宗元在此基础上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提倡以师为友、以友为师。由此可见,在教育道路上,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团结、友爱的教学场域至关重要。学生应诚以待师,时刻以教师或教学团队为中心,教学的全面推进离不开个体的“和合”与“向心”意识,而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和合”与“向心”的集体环境中才能得以实现。

3 组群式建筑空间:促进群体和谐发展

组群式建筑是以单个庭院式建筑为基本单位,经串联、并列、并串联、重围护围等连接方式,将几个或几十个庭院式建筑组合而成的建筑组群体,如北京故宫、山西王家大院等。组群式建筑常以家族或群体而居,且空间脉络纵横、形态复杂,具备复杂性与多元性。

3.1 组群式建筑空间蕴含“因时制宜”的美育思想

从古至今,所有物质与非物质发展均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建筑也不例外。中国群组式建筑最早形成于先秦时期,以“前朝后寝”“前堂后室”的中轴对称多进制群组空间为主。秦汉时期,群组式建筑空间平面样式日趋丰富,出现了一字形、曲尺形、日字形、三合形等,有的院中还设有高楼。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民间盛行舍宅为寺之风,部分地区开始倚地势兴建居所,园林建筑空间得以发展。直至唐朝,国力强盛,文化与技术飞速发展,建筑空间营造迎来高峰阶段。群组式建筑多采用中央殿堂为主体的“回廊式”布局,其空间样式繁多且大小不等,普遍运用串联、并列、并串联三种连接方式,一直沿袭至明清时期。宋辽金时期,土地利用有限,建筑占地面积逐步减小,但其实用性逐步提升,创造了一种高低错落的由多重空间叠加共存的建筑组合体,如滕王閣、黄鹤楼等[5]。明清时期,融汇前朝营造智慧,各类建筑组群空间均达到艺术与技术高度统一。

建筑发展离不开“因时制宜”,美育发展也需要“因时制宜”。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等观点。“扎根时代生活”与“因时制宜”相互掩映,均须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美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还要时刻展现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传承时代精神。

3.2 组群式建筑空间蕴含“和而不同”的美育思想

随着建筑空间的不断丰富,每个群组式建筑空间都容纳了不同功能的建筑“团体”。以清北京故宫为例,其遵循“前朝后寝”布局原则,集朝、寝、园囿三大区域于一体。前朝主要是办公、会议、外交、教育之地,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等。后寝主要是帝王及其家人生活居住之所,如慈宁宫、东西六宫、南三所等。此外,还有专供祭神、礼佛、服务、休闲等功能之所,如坤宁宫、雨花阁、内务府、御花园等。这些“单体”或“团体”建筑虽然功能不一、空间多样,但连接自然、相处融洽,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整个建筑群空间将“和而不同”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即和谐,“同”即相同,这种思想注重多样性的和谐与统一,讲求兼容并蓄与百花齐放。

而注重和谐发展的现代美育,不仅可以调和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文化与技术、德智体劳四育等多方关系,还能培养个体共享式情感理解力,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沟通与交流,形成大众的包容意识与谦和心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对立关系,进而有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4 结语

建筑空间作为时代的特殊映像,其发展深受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审美等多种因素影响,融复杂性、人文性、隐喻性等于一身。随着“国际趋同”现象的持续增生,“培根铸魂”成了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使命。为此,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形态及其内涵,合理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文化无疑是构建特色道路的重要途径。美育作为审美之育、心灵之育、情感之育、人格之育,应善假于建筑空间教育等艺术途径,通过生动的空间解读,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等美育目的,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个体健康成长、集体(家庭、学校)团结共进、群体(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8.

[2] 周宪.美育何以引导人向美而生?[J].江海学刊,2023(1):237-245.

[3] 郑勤砚.没有启发感的艺术就没有生命力[N].光明日报,2021-08-08.

[4] 詹和平.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58-259.

[5] 李砚祖,王春雨.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70.

作者简介:方凯伦(1990—),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以美育人
“从游”到“飞跃”:“美丽教师”炼成记
深化“以美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基于以美育人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之音乐教学
以美育人 提升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