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中的以美育人

2014-05-26李百胜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以美育人美术教育情感教育

李百胜

摘 要:学生想要创作更好的美术作品,必须加强个人情操修养,丰厚本人文化涵养,以增强更强更广的思维范畴,提升个人审美品位,并转化到创作中去。美术学科中的以美育人往往不被老师们所重视。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以美育人;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2-01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重和强调人性向善。在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精神追求莫过于善,而不是西方绘画的“真”。而借用世界的二级分法,无论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还是温和与暴躁、真诚与虚伪、友好与敌对……这些语汇语义都属于同一范畴,这关乎着美育诸多因素的综合考量。结合这一主题,联系学科的实际,我想谈一下有关美术学科的“以美育人”。

一、以美术学科为基点思考美育之相关

关于美育,蔡培元从实现美育目的的必要条件和过程反复阐释,包括美育实施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尽可能多地创造美的对象和提高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学知识,理论的教育和普及。并进而将美育的实施范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其中学校美育教育是他的美育实践中收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具体结合美术学科来说,美术上的比例、节奏之与数的关系,以及美术形体创造与描绘对象的现实真实性之与数学的几何形体的相似性;色彩的调和之与化学的植物性和矿物性因素;画面色彩的呈现方式及其理论根据之与物理的光学,尤其表现为印象派绘画。美术作品的“描述”之与文字语言,诗画印的结合也更显两学科之间的联姻;美术史之与历史背景、经济因素、思想嬗变……这些学科大大丰富了美术领域的内容,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视野,当然也从另一方面影证了美术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因此,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育平台,把美育课和各学科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能更好地创造美的形态以及受到美感教育,在美育中又可以巩固和学到各科知识。所以,美育是需要多学科的渗透、融合和整合。

很长时间,我们往往把美育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艺术上,把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这弱化了美育概念的宽泛性,也缩小了美育的内涵的展延性。陶行知有关美育功能和美育实践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首先艺术教育 ,不能构成美育的全部内涵,但它无疑是美育的一个重要主成部分,另外“创造真善美的人格”是陶先生美育思想的核心,而“真善美的活人”的造就,必须通过具体的生活实践,离开了具体的生活实践,任何东西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美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艺术个体的社会属性归属社会群体,并产生社会认同感。

我们也大可承认“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虽然这样会给我们自身带来比较多的麻烦甚至负担,但是它可以给我们营造出一个更为深广的教学研究。

二、浅析如何在美学科目中渗透“以美育人”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的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应,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的直接体认。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不同,它不是以人们感觉到或想象到的事物为起点,而是以概念为起点去进行思维,进而再由抽象概念上升到具体概念。精湛的艺术作品常折射出艺术家深邃的思想。艺术家只有对人生真谛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精深的体察与领悟产生独特的认识和发现及精辟见解,才能发幽深微洞若观火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这里所讲的抽象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指得抽象绘画形式,而是指一种抽象思维方式。这种抽象思维在我们的美术教学形态训练中,则表现在客观物象在人脑中形成的具有空间、色彩、比例等因素,加强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从最基础的抽象思维训练开始,逐步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周围事物的特性,并加以概括,总结,以致更深层的体认万事万物。

《周易·系辞下》有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鸡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大抵是言玄妙卦象的取得,包含了了解事物的观照方式和思维方式,它为我们我们注入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变数和过程。

然于美术而言,概括和理解是学生对描绘物象体积、空间、比例、等概念抽象因素的学习的基本方式方法。概念性的解释与理解必须要与现实教学的具体现象相结合,让学生从概念中来,到现象中去;再于纷繁的现象中来,归纳概括于概念中去。另一方面,美术与各学科之间抽象的理解与概括,也颇为重要。如果说,语文之写作,是文字与思维的结合而表达作者的情感因素,那么也可以说,美术的创作,式点、线、面、色等形式语言与思维的联合来构成画者心灵的情感的图像。如果我们将语义扩大和概念展延,我们会发现,美术与各科的教学最终都有同样的指向,即语言和思维。

综上所述,用通俗的话讲,美育在美术的范围内似乎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美的形态训练,即美术的专业技能训练;二、美感的培养,即对审美客体的敏感性以及形式美法则等方面的内容;三、审美意识的养成。

我相信,只要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实际,真正贯彻“以美育人”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不仅会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新的突破,而更深层次的却是他们个人人格魅力得到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美育人美术教育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基于以美育人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职业技术学院之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