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起点利用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23-06-21许竹筠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3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个体差异自主学习

许竹筠

【摘要】教学包含了教与学两部分,教就是教给学生的学习能力,学就是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顺学而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个体差异,顺势而探,使学生感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习得学习能力。

【关键词】认识起点;个体差异;自主学习;知识建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与生的双向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过程。也就是说,教是教给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是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创设学生乐学、善学、好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参与到学习全过程,通过自身的智力活动去学习,去探究,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基于认识起点,顺学而导,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学生的认识起点,也就是教学起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低于学生的认识起点,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没有挑战性,学习的兴趣点就激发不起来;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超出了学生的认识起点,或者说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上课时就会感到难乎其难,茫然失措,经常这样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开始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新知的探究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1.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沪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正数、负数的认识”这一课。设计教学时,教师可以思考:在生活中,学生了解负数吗?如果了解,了解了多少?如何在课的一开始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把学生的生活經验一步一步抽象成数学知识呢?鉴于此,预设的教学目标之一可以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引入课题环节:(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出示课题)(2)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或听说过负数吗?(天气预报最低温度零下2度、电梯间有地下一层……),你知道“零下2度、地下一层”怎么表示吗?(3)大家对负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全面。今天,让我们以大家熟悉的温度为例,进一步了解负数吧。谈话引入,开门见山。既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有效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认知,由此顺学而导,以学定教,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高了。随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温度计引出数轴,认识数轴,进一步认识“0”。巩固练习时再出示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进一步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丰富感知,加深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课末,再次追问:“现在你了解正负数吗?了解了什么?”以此进行课堂小结整理延伸。

2.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态进行教学。”这也表明,教师应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并将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作为教学的起点。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已知”在哪儿,与“新知”的联结点在哪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新知。

如沪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引入新课环节:(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法,通过量出数据来列式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各自操作,计算)(2)交流汇报。计算一,底边乘斜边,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也就是两条邻边相乘;计算二,底边乘高,因为课外已学过。(3)设疑追问: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出现了两种算法,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你们的理由又好像都很充分,那么到底谁对谁错、亦或都错了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4)提示:除了用计算的方法求面积,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这样的引入,看似学生出现了知识间的负迁移,但出现的这两种计算情况,是意料之中的,更是学生的原生态认知,合情合理。“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我的方法到底对不对呢?对的话如何说明理由?不对的话又错在哪里呢?”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操作、验证、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课,从学生原有认知引入新课,沿着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思维冲突拾级而上,以问题为引导,创设了层层推进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尝试、发现、验证等学习方法,从自主学习中获得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成就感。同时,学生的思维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习得了“尝试—猜想—验证”严谨的科学学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伴随着特定的学习情感。而乐学、善学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认识起点,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到亲切感、有认同感,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意愿,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心理意向,是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利用个体差异,顺势而探,感悟自主学习方法

学生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千差万别,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求、学习优势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消除。既然不能消除,那么教师只能正视差异,利用差异,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堂学习呈现多样化,师生交流与互动更加生动,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与影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1.利用差异,亲历过程,促进知识建构

如教学沪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创设了“小胖摆三角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具体过程如下:

师:小胖和我们同学一样,爱思考、爱钻研。有一天,他用小棒摆三角形。(动态演示过程—每个三角形是独立的)他边摆边思考:这样摆下去,三角形的个数和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和小胖一起研究吧。

(动态演示摆了5个三角形)师:你发现规律了吗?怎样列式?(1×3、2×3……)

师:请继续观察(继续动态演示至12个三角形),照这样摆下去,能摆完吗?(摆不完)

师:对啊,这样摆下去,摆也摆不玩,小胖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一个式子只能表示一种具体情况,那你们能不能想个算式,使他不管摆多少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来。(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轻声讨论。)

教师搜集作品,交流体验。教师根据巡视、指导的情况,选取了三种典型的表示方法进行展示。A.三角形个数×3=小棒根数;B.?×3;C.a×3。

师:请用“三角形个数×3”表示的学生说一说理由。

生:三角形个数不知道,我就用文字表示,3表示一个三角形用三根小棒摆的,乘3表示有几个3。

有学生有异议:我感觉有点繁,写得太多了。

师:请用“?×3”表示的学生说说理由。“?”表示什么?

生:三角形的个数不确定,不确定我就用“?”表示不知道。

师:好像有点道理,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吗?

生:“?”比“三角形个数”写得少了,简单多了。但如果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不知道的量,难道用两个“?”,这样是不是分不清了。

生:我感觉a×3的表示就更加好了,a表示不知道的、不确定的,如果还有一个不确定数,可用b表示,以此类推。

师:刚才我们各自说了创造理由,但这三个表示方法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有人回答:都要“×3”,表示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用的小棒数。

师:那不同的是?

生:噢,不同的是三角形的个数不确定,可以用文字、用符号、用字母表示。

师:你总结得很好!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这里的a表示几?能表示小数吗?为什么?

……

这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显示出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也显示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从具体用文字表示到用符号表示再到用字母表示,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顺势而导,具体仔细地引导学生对每一种表示方法进行了赏析,让学生自由发表各自的想法、观点。“刚才我们各自说了创造理由,但这三个表示方法有没有共同点?”再次引导学生辨析归纳,学生不仅感受到“我的创造”是有道理的,更能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每一种表示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自主建构“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模型。这个教学情境,尊重学生的差异,更让学生完整经历了用字母表示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简洁性和必要性。

2.分析差异,指导学法,构建数学模型

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究0.2×3的算法和理解算理时,出现了:(1)用连加法计算:0.2+0.2+0.2=0.6元。(2)把元换成角来计算:0.2元=2角,2角×3=6角=0.6元。(3)看成整数计算:先算2乘3等于6,然后再加上小数点,就得到了0.6。依据学生不同的算法,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你是怎么想的?” “你直接看成整数再計算,然后再点上小数点,有什么依据?”

尽管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在这些不同中有其本质的共同点:学生都设法将新知的“不会”转化为旧知的“已会”。第一种算法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法计算。第二种算法根据题意,把小数“元”转化成整数“角”计算,再还原成“元”。第三种算法用积不变的性质直接转化成整数计算。教师这时用“你是怎么想的?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展示自己不同角度的思维,并把这些不同的、多角度的想法作为最好的教学探究点,让学生在交流说理的过程中,体会把小数转化成整数的算理。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在计算时会自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以达到优化的目的。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分享了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体会了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在交流中,学生在用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同学的算法进行比较,产生修正自我的内需,主动建构小数乘整数的算法模型,得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积的小数位数的处理方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积累了学习经验,更多的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

再如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一课中,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时,常常会出现:摆小树卡片、画线段图、用手模拟等研究方法与成果。这几种研究方法没有高低之分,但教师要利用这个同质化差异,分析比较,让学生体会不管用哪种方法表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具体直观的图形表示数学规律,揭示数量关系,渗透学法指导—用数形结合画图法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也为学生后续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关注学生的差异,顺势而探,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条件,给学生创设多样化的选择机会,让学生能以各自适宜的方式主动学习,展现才能和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教学中,要从学生出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基于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个体,学会顺着学生的思维路径开展教学,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问导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形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个体差异自主学习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