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与阅读齐飞,表达共愉悦伴随
2023-06-21李灿影
李灿影
【摘要】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课文”单元还是“识字”单元,都要特别关注有效识字、规范表达,还应引导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识字;阅读;表达;愉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采用“识字”单元与“课文”单元交叉进行的方式编写,既关注识字,又重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认知特点,以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单元中的第四课《四季》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浅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学策略。
一、“三结合”,识字与阅读不离不弃
识字教学要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字的音、形、义紧密地结合起来。谨遵“随文识字”的理念,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具体来说,就是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掌握。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帮助他们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1.识字与复习拼音相结合
《四季》一文是“汉语拼音”单元之后的第四篇课文,对于拼音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做到识记声韵母,能拼读音节,但是拼读时还很难做到熟练自如。基于这样的考虑,以复习拼音标调规则入手,设计了如下课堂导入环节。
这一环节的教学,既复习了拼音学习时“标调易出错”这一难点,也巩固了两拼音、三拼音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方法。拼读之后,出示生字,将识字与复习汉语拼音、感知课文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的拼音做到熟练自如。
2.识字与阅读相结合
“随文识字”是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阅读为识字创设具体语境,识字为进一步推进阅读的进程服务。比如生字“说”的学习:
生:(读)我是春天。
师:儿歌里是“他对小鸟说”,这“他”是谁?
生:“他”是草芽。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说“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
师:你可真会读书!这句话是草芽对小鸟说的。
(师出示“说”,拼读音节,学习“言字旁”。)
尽管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作为“课文”初始阶段的教学,不露痕迹地渗透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还是必要的。本环节中,学习生字“说”与渗透“联系上文理解意思”的方法同时进行,识字与阅读相结合,既是在语境中识字,识字又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内容、理解课文。
3.识字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與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识字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生字“尖”的学习,在学生拼读完音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尖的”,学生马上在脑海中调动曾经的生活经验,回答如“铅笔尖是尖的”“松树叶是尖的”“打针的针头是尖的”……教师接着问“打针什么感觉?”学生马上想到了疼,很自然就明白了“尖”的意思,从而知道尖的东西是不能随便碰的。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发现草芽也是一头大,一头小,草芽也是“尖”的。如此联系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学生读准了字音,理解了字意,识字效果非常明显。
二、三个“于”,表达与愉悦形影不离
部编版教材特别关注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编排了四篇“口语交际”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表达能力。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评价着重在写话兴趣的培养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效果。愉悦的学习体验是兴趣培养的最佳路径,因此,教师在训练表达时要重视“愉悦”的生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课文内容共四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多使用叠词,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各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基于这样的特点,本节课的表达练习目标便定位在“积累叠词,模仿课文第一节,练习说话”上。表达练习为积累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在想象说话过程中,运用刚刚积累的内容进行表达,在表达中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最佳的方式就是把积累与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在课堂上呈现。在共同的语境中,积累为表达时的运用作铺垫,运用让积累富有意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表达氛围,为积累与表达运用整体布局。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比如积累叠词这一环节,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而马上否定学生,而是加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改进答案,最终获得成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没有因为说错或者说不出而被批评,这就激发了他们表达、不断尝试的勇气。学生在无压力的氛围中积累了词语,为表达作铺垫。
师:草芽很尖很尖,叫“草芽尖尖”。花儿很红很红,可以说……
生:花儿很红。
师:花儿确实很红,那么很红很红,特别红,怎么说呢?
生:花儿红红。
师:花儿很香很香呢?
生:花儿香香。
……
2.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
部编版教材强调教学要“保护儿童天性,做好幼小衔接”,游戏,无疑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了。在练习表达环节开始之前,把前面学过的内容编成简单的儿歌以课中操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将刚刚积累的叠词编排在儿歌中,并配上活泼的音乐,加上动作,带着学生一起说一说、跳一跳。在唱唱跳跳、玩玩乐乐中,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在愉悦的体验中,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刚刚积累的叠词在这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为接下来学生积极参与表达练习奠定基础。
(生全体起立,师配乐做动作。)
师:请你跟我学着说。 生:我就跟你学着说。
师:请你跟我学着做。 生:我就跟你学着做。
师:花儿香香蝴蝶来。 生:花儿香香蝴蝶来。
师:花儿红红蜜蜂采。 生:花儿红红蜜蜂采。
师:草芽尖尖冒出来。 生:草芽尖尖冒出来。
……
在优美的音乐声和哗哗的流水声中,教师提出表达要求:“春天,可不只有草芽尖尖,你还知道什么?”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能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
3.搭建支架,让学生善于表达
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习惯研究“教什么”“怎么教”之前,忽视了对教学对象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语言很丰富,但是表达不够规范;思维很敏捷,但是说话也有跳跃性。他们在练习表达时,需要教师为他们搭好支架,降低表达的难度,同时帮助他们规范地表达。课文的文本表达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范式。《四季》一课的教学中,根据课文第一节的结构特点,设计了说话练习,引导学生模仿文本的规范语言,运用前一环节积累的叠词,引领学生规范、优美地进行表达。表达支架如下:
,他对 说:“我是春天。”
生:柳条摇摇,他对大树说……
师:孩子,柳树对大树说不是很合适,想一想,是谁让柳条摇起来的?
生:是风儿。
师:那你再试试。
生:柳条摇摇,他对风儿说:“我是春天。”
部编版教材实施背景下,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教学需充分考虑到教材特点及儿童实际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在学生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以更具趣味性的形式带领孩子阅读与表达,寓教于乐,尊重孩子的天性,并“保护儿童天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研室.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基本要求(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