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动态效应与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2023-06-21吕淼鑫米国芳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普惠内蒙古

吕淼鑫,米国芳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引言

消费是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方针,增加我国的整体消费水平已然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1]。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内大部分行业损失惨重,企业纷纷采取裁员等手段来降低损失,居民的生活因此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部分消费者出现惧怕消费的心理,纷纷主动消减开支,致使我国的消费水平急剧下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发布,2019年全体居民消费支出为20743元,比上年增长5.5%,2020年,全体居民消费支出19749元,比上年下降4.8%,表明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居民消费支出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领域,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于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在不断迭代进步中,数字普惠金融让更多人能够利用保险以及贷款等金融工具实现生活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发展。

本文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研究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二、文献综述与影响机制假设

(一)文献综述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的新亮点,引起了研究热潮。谢平等[2]认为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长远地影响了传统的金融体系。李晔林[3]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杜敏哲和黄杰[4]基于空间和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另外部分学者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5]、拉动区域创新[6]、助力乡村振兴[7]、推动工业绿色转型[8]、助推农业现代化[9]。

在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研究领域,苏英亮[10]提出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提振作用。王芳和黄莉芳[11]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居民消费,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居民消费。谭笑[12]则提出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提升作用。

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领域,吴昌嵘[13]基于调节效应模型验证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正向作用。安强身等[14]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借助价格效应作用于居民消费结构。

现有研究丰富了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对于数字金融对消费水平影响机制分析却较少,而有限的研究仅关注其对居民消费的积极作用,并未充分考虑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推动居民消费水平。因此本文试图聚焦内蒙古各盟市,不仅考虑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的总量效应,并且细化数字普惠金融结构维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运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中介变量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数字普惠金融政策,促进居民消费,实现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数字普惠金融与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化发展,将极度依靠信息来完成资源配置与风险规避的金融行业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金融服务改变自身的经济水平,进而改变个人的消费水平。另外,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的范围较广,使用程度较深,使得居民更容易缓解受到的金融排斥,有效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李凡空等[15]通过建立固定面板模型,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2.数字普惠金融、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中指出,收入与消费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杨伟明等[16]提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因此,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消费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拉动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而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1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面板数据,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储蓄率、产业结构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以及数字化程度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蚂蚁科技集团联合课题编制的数据报告。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CONSP)

居民消费水平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城镇常住人口人均消费支出衡量居民消费水平。

2.核心解释变量——数字金融(DFI)

鉴于数字金融覆盖面较广、宽度较大等特点,依据郭峰[11]等对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文将数字金融指标细化为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从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分析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3.中介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CDI)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并进行取对数处理。

4.控制变量

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受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选取了五个控制变量:

城镇化率(URBR)。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用年末常住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

受教育水平(EDU)。新消费时代年轻人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本文以新增毕业生受教育总年限表征受教育水平,依此来考察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计算方式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成人高等学校毕业人数)*16+(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人数+普通高中毕业人数+职业高中毕业人数)*12+(普通中学毕业人数+职业中学毕业人数)*9+小学毕业人数*6]/新增毕业生总人数。

社会保障(SES)。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政府的转移支出,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低收入群体消费。另一方面,人们的收入是否用于消费,取决于他们对未来生活保障的期望。因此,本文采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测算社会保障指标。对社会保障取对数处理。

储蓄率(SR)。由预防性储蓄理论可知,消费具有敏感性。当消费者面临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要大于确定性情况下的消费边际效用,人们更倾向于预防性储蓄,因此,储蓄率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储蓄存款占个人总存款的比重表示储蓄率。

产业结构(IS)。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劳动力分布结构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中相对收入差距。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相对比重增加,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与劳动力相对比重随之增加,因此产业结构影响居民消费。本文用产业高级化指数表示产业结构。计算方式为:

(第一产业占比*1/6+第二产业占比*1/3+第三产业占比*1/2)

在计算过程中对于个别缺失值采用平均值填补法填补,对于连续年份的缺失值进行缺失填补法填补。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构建

1.动态面板模型

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时,不仅要考虑当期相关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要考虑过去时期相关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为被解释变量,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解释变量,引入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为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弱工具变量问题,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如下:

lnCONSPit=α0+α1lnCONSPi,t-1+α2DFIit+α3Controlit+μi+εit

(1)

lnCONSPit=α0+α1lnCONSPi,t-1+α2DFICit+α3Controlit+μi+εit

(2)

lnCONSPit=α0+α1lnCONSPi,t-1+α2DFIDit+α3Controlit+μi+εit

(3)

lnCONSPit=α0+α1lnCONSPi,t-1+α2DFILit+α3Controlit+μi+εit

(4)

其中,lnCONSP表示居民消费水平,DFI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DFIC表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DFID表示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DFIL表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i表示各个盟市,t表示年份,αk(k=1,2,L,n)表示各因素的影响系数,μi表示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2.中介效应模型

数字普惠金融与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影响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同样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本文引入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机制作用。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lnCONSPit=δ0+δ1DFIit+δ2Controlit+μi+γt+εit

(5)

lnCDIit=β0+β1DFIit+β2Controlit+μi+γt+εit

(6)

lnCONSPit=θ0+θ1DFIit+θ2lnCDIit+θ3Controlit+μi+γt+εit

(7)

其中,δk表示数字普惠金融及控制变量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待估系数。βk表示数字普惠金融及控制变量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的待估系数。θk表示引入中介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控制变量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待估系数。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γ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项。

四、数字普惠金融与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现实特征

(一)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现实特征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本文运用Stata 17.0软件绘制了201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时序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2011—2021年12个盟市居民消费水平时序图

从图1呈现的结果可知,2011—2021年间内蒙古各盟市居民消费水平均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各盟市之间的增长幅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在样本期间的居民消费水平上升速度较快,表明这7个盟市所采取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其他5个盟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速度则较为缓慢,可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上分析结果从侧面反映了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以此来推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良性均衡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时序特征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内蒙古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本文运用Stata 17.0软件绘制了2011—2021年内蒙古自12个盟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时序趋势图,如图2所示。

图2 2011—2021年12个盟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时序图

从图2可以看出,2011—2021年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样本均值由0.50增至2.77,其中2013—2017年间较其他年份波动幅度较大,这可能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分区域来看,各盟市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发展水平不同,其中乌海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均值均大于1.90,是增长最快的5个盟市,同时内蒙古12个盟市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平均每年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长,表明内蒙古数字金融逐步完善,增长速度可观,这可能是由于数字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五、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基准回归

本文选取201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面板数据,以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为被解释变量,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考虑数字普惠金融指标的构成体系,本文不仅作了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并且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水平三个维度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基准回归结果

根据经济理论可知,由于惯性或部分调整,个体的当期行为取决于过去的行为。为了解释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惯性和动态特征,本文将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模型一到模型四的AR(1)值均小于0.1,AR(2)值均大于0.1,说明不存在误差项的二阶序列自相关,Hansen检验均大于0.1,说明不存在对工具变量过度识别的问题,综上表明动态面板模型的构建合理有效,可以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系数。

由模型一可知,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惯性和动态性。数字普惠金融回归系数为0.088,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可能是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数字技术的应用优势,提供了消费支付的便捷性,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丰富了居民消费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储蓄率的系数为0.279,说明增加储蓄率可以促使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当其他变量不变时,储蓄率每增加1%,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279%。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进而刺激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受教育水平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受教育水平对内蒙古居民消费的影响是负向的,完善受教育制度可以有效增加居民消费支出。社会保障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社会保障不利于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究其原由,可能与内蒙古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有关,覆盖面大小等问题同样会抑制内蒙古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化率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不具有统计意义。

(二)分维度回归

为了探析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本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模型(模型二至模型四),回归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显示,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滞后项均通过检验,且系数均为正,数字化程度系数高于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由模型二可知,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系数为0.096,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且系数高于总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说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越广,越能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水平。由模型三可知,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系数为0.057,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在其他控制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每提高1%,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将提高0.057%。而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系数为0.029,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无法判断其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影响。综上,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驱动力,增加投资、信贷等金融服务,拓宽使用深度,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分指标分析,由模型二可知,储蓄率与产业结构系数显著为正,当储蓄率每增加1%,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提高0.328%,当产业结构每增加1%,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增加33.515%,与模型一回归结果保持一致。社会保障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社会保障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关键,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内蒙古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由模型三可知,社会保障系数为-0.171,说明社会保障每提高1%,居民消费水平将会下降0.171%。产业结构的系数显著为正,明显小于模型一中产业结构系数,说明产业结构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存在着显著正向作用。由模型四可知,储蓄率与产业结构系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与前文回归结果所差无几。

(三)内生性问题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考虑到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因素无法估计,为了减少遗漏变量对回归结果的影响,本文参考蓝天[17]的做法,选取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与一阶差分交互项作为工具变量,采用2LSL方法对工具变量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内生性检验结果

根据估计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系数显著为正,且Cragg-Donald F统计量为10.563,大于15%水平的临界值,拒绝了存在弱工具变量的假设,Anderson LM统计量分别为11.18和10.14,均大于15%水平的临界值,拒绝了不可识别检验,说明选择的工具变量满足了外生性,综上说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四)稳健性检验

2014年前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存在缺失情况,前文对缺失数据进行了填补,为了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参考蔡桂云等[18]的做法,采用缩小样本期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将2011—2021年数据的样本期更改为2015—2021年,进一步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稳健性检验结果

通过表4可知,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正向动态惯性,模型一至模型四中,AR(1)数值均小于0.1,AR(2)数值均大于0.1,Hansen检验大于0.1,说明模型一至模型四均不存在二阶自相关与过度识别。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系数显著为正,分维度看,使用深度与覆盖广度系数均显著为正,与前文回归结果保持一致,证明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说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存在促进作用。

(五)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依据理论假设与模型设定,构建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中介变量,核心变量为数字普惠金融的中介效应模型,对中介效应模型进行逐步回归方法检验,得到如表5所示的回归结果。

表5 中介效应回归结果

从中介效应逐步回归结果来看,当控制变量相一致,时间与省份固定的情况下,由模型五回归结果可知,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说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模型六回归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数字普惠金融系数为0.013,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模型七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系数显著为正,意味着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是显著正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综上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的影响中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验证了假设2。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1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样本,构建系统GMM动态面板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影响的传导机制,得到以下结论。

1.数字普惠金融对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提高作用,逐步成为居民消费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和弱工具变量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2.分维度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其覆盖广度以及使用深度促进内蒙古居民消费。

3.中介效应分析可知,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进而实现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分析,本文提出提高内蒙古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1.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金融是现代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实现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要持续加大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微观层面上,应更好地识别和评估信用风险等,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对居民消费提供方便。

2.丰富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改善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应用,降低数字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促使内蒙古自治区弱势群体接触到数字金融服务。增加第三方支付方式,降低居民的搜索成本,推进数字金融建设。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经常使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机构可通过借贷、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进而提高该类用户的消费意愿。

3.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需要多措并举,一方面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规范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系,确保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另一方面健全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占比。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普惠内蒙古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