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理念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

2023-06-21朝鲁门其其格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财经职业道德法规

朝鲁门其其格

(1.内蒙古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引言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政治理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贯穿于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为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强调高校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理论形成协同效应,其核心是不同专业课程交叉同行的方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到课课有思政,确保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个人素养、顺应新时代大思政格局,建立“三全育人”教育体系,为“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任务保驾护航。课程思政是创新教育理念,不局限于某一类课程思政,更不是新课替代旧课程,而是对每门专业课程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一体化的综合性课程建设体系。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一直以来是财会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的有机补充,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纽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以培养财会类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为前提,课程内容中包含财会类专业相关法律、经济等学科内容以及价值指导的伦理内容,章节设置中有会计法律法规、支付结算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五个章节。近年来,企业财务舞弊案例、企业到个人偷税漏税案例不断爆出,对财经类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更加严格,亟须既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又较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及正确价值观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的财经类才人[2]。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内蒙古地区财经类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各财经类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以培养职业素养及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课程,在积极响应全面贯彻《纲要》精神,课课有思政的前提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思政改革尤为重要。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一)研究成果梳理

在中国知网(CNKI)中分别以“课程思政”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主题搜索结果,“课程思政”主题找到36679篇期刊论文和649篇学位论文,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题检索到321篇期刊论文。

从时间上分析,根据图1所示,1994—2013年“课程思政”研究还处于低位平稳阶段,发文量仅为两位数。1993年,《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内容,其核心是通过教学活动来达成育人目标,教学实际上是课程教学,是“教”和“学”的结合,因而教书育人可以说是“课程育人”或“课堂育人”,在此意义上,“课程思政”实则是教书育人优良传统。2014—2022年,“课程思政”发文量高速增长阶段。2014年突破三位数,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高校课程教学标准,全方面地发挥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从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课程思政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至此2016年“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有了喷发式的发展。纵观全程,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思政蓬勃发展取得了较高的成绩。例如仅2022年发文量达到12923篇,相比2016增长率为92.64%。“思政课程”相关研究已然成为国内学术的研究热点。

图1 “思政课程”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思政主题论文年度发文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传统思政课程,1990—2012年研究处于低位平稳阶段,发文量不多。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发和经济复苏加快了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经第六届人大九次会议(1985年1月21日)审核通过了《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正式实施,其标志着我国第一部关于会计工作基本法律性文件的诞生,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奠定了基础。2013—2017年为上升阶段,发文量有所提升。随着法律法规内容逐步完善其相关研究有了较高的发展,此阶段与“课程思政”发展历程有着深刻联系,2014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其中重点改革之一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中,传统的“课程思政课教学”到“课程思政”的探索并进一步推广到各大高校中[4],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该阶段发文量历史最高。2018—2022年为回弹阶段,2017年会计从业考试取消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必考一门课程在教师与学生中重视程度远不如之前,因此相关研究也进入了回弹期,课程思政与专业课镶嵌模式,传统的思政课面临较大进步空间。总体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课程思政”的发文量对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原因是课程思政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等使得“课程思政”有了较高的发展空间。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作为一门财经类专业的课程思政,较长的时间里作为会计类专业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更多的发展在面向实践与应试教育的部分,但在理论研究层面并未有较高的发展。但随着课程思政的启发与不断的发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例如近五年发文量占比总发文量的85%。

从上所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有了较大发展,但研究热点依旧存在回弹情况,因此传统的思政课程需要新的改革和拓宽教学模式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思政教育。

(二)研究内容梳理

研究内容梳理主要是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关联度分析和学科渗透分析。根据图2结果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关联度高的前三个主题分别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说明该主题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三大领域,是研究内容的关注点。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据《纲要》要求,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专业课要渗透思政教学和挖掘思政元素,要注重显性与隐性的嵌入思政内容,在发挥相关专业课程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体现价值观的传授,使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提升全方位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熏陶价值观的升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专业课程又是思政课程有着各方优势,在顺应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要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需要进一步进行思政课程改革,其有效途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该课程内容包含较多的明文规定的法规法条,讲授课程较为单一、拓展性不高,因此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结合生动且贴切案例教学是关键。尤其随着数智化对会计行业的冲击,在新思政格局以及新数智化的背景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图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思政主题关联度分析

从课程属性来看,该课程属于会计职业的岗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学历教育部分,是财经类专业地不可或缺的课程。根据学科渗透方面,对已有文献在中国知网中进行学科渗透分析,根据图3结果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渗透管理学、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工业工程等多个学科,设计范围较广。该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模块分别是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其相关内容渗透不同学科和领域中,尤其随着思政课程的愈发重要,该课程的辐射强度会逐渐增强,不同学科渗透为该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提供较好的一面,为适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建设力度和挖掘视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改革使本课程的教学不再拘泥于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而将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发出来,将价值导向潜隐在知识传授中,在使教学内容具有深度的同时,完成为党的建设和民族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

图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科渗透分析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

(一)课程教学目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思政课程改革结合试点高校——内蒙古财经大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目标,分别从知识、能力培养、育人三个维度设置。

1.知识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如《会计法》《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会计类专业所需要的法律知识,其掌握相关法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财务会计》《高级会计》《税法》等内容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培养学习自主性、实事求是、创新性等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遵纪守法、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致力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职业过程中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平公正、艰苦奋斗等职业精神和社会功德。

3.育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思政建设,依据《纲要》《内蒙古财经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2021年修订)》等文件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继而增强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等理念[5],具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内容整合设计

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和整合。结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传统思政课程的自身优势,进一步深挖思政元素,重塑课程思政改革。转变以往的应试教授模式以及单一化的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目标、教学模式重新设定,如表1所示,在内容上,深挖思政切入点和切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爱国主义情怀、法制教育等内容融入教学设计中,使两者融会贯通,衔接自然,相互促进。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

表1 课程思政引入与教学模式整合设计

其次,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如果照本宣科、应付差事,不管是“到课率”还是“抬头率”都会打折扣,更是在2021年的“两会”现场形象地说,“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也不爱听,我也不爱听。”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有限的课时以及应试教学的压力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往的教学方式较为紧凑且单一,因而该课程的拓展性不高,学生学习深度不够,大多数是为了资格考试而备,因此学生目的性强,课堂活跃度不高,积极性有限。因此教学模式课题组引用多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课程特色,《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案例式讨论教学、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参观体验式教学(见表1)等不同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进一步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会计德育教育模式。以“校企合作、德才兼备”教育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但对于地方院校以及地方高校的单一课程建设来讲,较难实现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校企合作方案。因此本课题突破该困境,将课程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的方向拓宽,邀请不同主体及不同职位和不同岗位的企业家和会计从业者进行互动互助模式。主要包括,一是邀请不同企业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会计从业与学生交流学习,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友会的力量。二是促进人才德育培养与产业需求、职场要求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模式[7],积极推进学生到不同的企业实习以及参观企业活动,同时真正实现会计德育教育的实务化和常态化。

四、课程思政成效与未来设想

(一) 课程思政成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改革成效明显 ,首先基于课程建设、课程内容及思政元素相互交融,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课程大纲、教学方案并已投入使用,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较好地解决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学的“两张皮”现象,深度挖掘思政切入点较好地拓展了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提升了他们的思政政治理论水平及职业素养;其次在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大大提升,课堂上的活跃度及参与度比以往明显提高,展现出了较好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最后在校企合作方面,与邀请的嘉宾进行良好的互动,对职业素养及就业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评价体系作为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是教学效果的直观反映,能够起到以评促改的重要作用。课题组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主题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课程教学总体满意度、教师指导满意度、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情况等四个方面,各主体设置5个评价指标,发布给各试点班级,收回有效问卷为434分。根据问卷结果分析,总体教学与教师结构满意度,如图4所示,教资规模与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学术水平满意度均为99%,教学方式、教师道德修养、治学态度均98%,课程内容、教学水平、指导方式为97%,总体上学生评价较高。在教学内容以及思政教育满意度调查,如图5所示,也同样较高的评价,师覆盖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专业应用、学科特色、思政引入、思政教学方法、思政价值体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为98%,思政契合度为97%,学科前沿设计为96%。总体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改革后满意度为97.8%。

图4 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满意度调查

图5 教学与教师满意度调查

(二)未来设想

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镶嵌式结合,而是使两者水乳相融,衔接自然,从而最终发挥“1+1>2”综合性效用。同时,是一种生态重构,将“显性”与“隐性”发挥所长,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改革。

首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推进改革路径,深入浅出的思政元素做到水到渠成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时有限情况下,借助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改革,使价值传导更要内化于心,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认知,进一步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应试角度来看,这是知识传授思维转化为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其次,在重新制定教案设计、大纲、教案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努力优化教材内容。尽管关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参考课程教材较多,但将课程与思政相结合的参考教材并不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优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材建设,应对新格局的育人教育对思政元素深入且实时性的挖掘。教材编制不仅依托高校自身,还需寻求相关政府部门指导,规范做好教材的顶层设计和目标规划,由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专业领域多位专家召开研讨会,使教材的编写更具权威性、适时性、适用性,并且在教师实践环节中,应主动更新知识储备,从而进一步实时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堂。

最后,在校企合作以及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践类项目的推进。主要包括结合高校各类型的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搭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平台。通过各类比赛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比赛和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职业素养。实践与模拟情景及实地考察等多方位的深入学习,更深刻体会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及实践结合的乐趣,有助于达成知识、能力培养、育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财经职业道德法规
财经日历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千奇百怪的法规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财经阅读时代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