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乐教理论及其现代应用

2023-06-21黄亦秋

艺术评鉴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

黄亦秋

摘要:孔子开创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开端。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体系强调了乐教对于个人成长及社会稳定的价值,其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奠定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基础。孔子的美学思想和对音乐教育的理念影响了至晚清时期的中国音乐家。乐教由于其历史的局限性长期被边缘化,如今,国家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音乐教育工作者应看到乐教思想的局限性,更应肯定乐教中符合现代发展需求的部分。乐教推崇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符合现代主流思想和社会需求。乐教强调音乐对个体的修身养性功能,对泛娱乐化音乐持有批判态度,这些都值得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借鉴。中国的基础音乐教育需要孔子乐教理论的美学概念,其能让学生辩证地看待乐教的复杂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2-0179-05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就开始强调音乐教育对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而他倡导的音乐价值一直贯穿至晚清时期。孔子乐教思想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于人修养的重要性,其强调“乐以养行”,也就是音乐对于个人品行修养及审美价值的提升作用。孔子也指出,音乐教育可以起到社会对个人的教化功能,提出音乐具有维持社会稳定的价值。乐教符合其所产生时代的价值导向和社会需求,而其倡导的“中正平和”的音乐审美也影响了诸多的中国古代音乐家。

民国时期,孔子的哲学观念被认为是对人思想的禁锢。在那个时代,确实需要对国人的思想进行松绑,才能让他们接纳和学习外来的现代化概念。如今,中国已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国家也强调对于中华传统美育的重视,提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一概念。这要求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更加辩证地看待孔子的乐教思想,正视其历史局限性,并从中获取可延续发扬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体系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结出美育概念的思想家,他提出了音乐审美教育对普罗大众的教化作用,也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一套教化体系,用以引导大众自内而外地向仁向善。

“兴与诗”是指人类的教化始于诗歌,突出诗歌在激励志向和启发感情方面的作用。《论语集注述要》中对于诗歌的学习有过这样一句描述:“其学诗而有所兴,乃诗之教孝者可以兴于孝,教贞者可以兴于贞,兴于善则恶不期远而自远。”其意为诗歌的学习可以让孝顺的人更加孝顺,坚贞的人更加坚贞,让人可以更好地发扬自身优点,这样不好的部分也将自动远离。孔子表达了诗歌能够提升人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同时激发人对善良、仁义等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向往。

“立于礼”表达人在社会中立足必须学习礼仪。孔子认为礼仪是人适应社会、尊重规则的行为体现。《论语·八佾》解释过“礼”这一概念的本质。“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鲁人林放询问孔子对于“礼”的解释,孔子回答:礼仪与其隆重盛大,不如节约朴素。丧事与其追求利益周全,不如内心真实的哀伤悲戚之感。总结来说,“礼”应来自内心中的仁善。只有人的内心有了仁义和善良,其外在才能表现出“礼”的状态,所以说“礼”是仁善的外在表现。

“成于乐”主要表达的是孔子认为正确的音乐对于人的影响能够改变人的内在情感,让人自发地感受和体验美好的品质。孔子在《乐记·乐化》也做过准确的表达:“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成于乐”表达了孔子乐教的核心思想——个人唯有通过对于音乐的研习和体验才能成为成熟的人。这些是孔子推崇乐教育人的主要思想支撑,其表达了孔子对于音乐审美和音乐教育价值的肯定。相较于西方的宗教音乐,乐教不需要通过文字或语言的表达来传达信息,而是采用聆听、表演和创作等一列纯音乐的形式提升审美以净化心灵。

孔子认为雅乐作为正统音乐符合“礼”的规范,这源自于其所面临的“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时期。孔子提出“礼”和“乐”应互为表里,“礼”是人内心善良和仁义的外在表现,对于“礼”上的要求是外在的,且带有强制性质。“乐”能使人对于善良、仁义、和谐等美好品质产生内在的体验和感受。从音乐表现形式来看,雅乐的主要乐器为编磬和编钟,其曲风优雅庄严,曲调平滑,主要在宫廷和祭祀等重要场所演奏。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推崇雅乐,他们认为雅乐是端庄中正的音乐,也是符合正乐的审美标准,这种音乐形式强调“发乎情、合于心、止于礼、致于和”,不追求音乐极致的娱乐性和艺术性。

在孔子的理论中,音乐存在良莠之分。正如孔子极尽推崇雅乐,他对郑卫之音的排斥和反对也毫不掩饰。孔子推重雅乐源自于雅乐具有规范和谐人心的特质,但郑声同为音乐却有伤风化,其源自于郑声对于音乐艺术性和世俗性的过度强调。郑声是指郑国的音乐,孔子曾用“淫”这个字来描述郑声。这里的“淫”是指不节制,不正统优雅。郑国是当时商业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所以其音乐的世俗性更为突出。对于孔子而言,郑声这样的音乐使人放纵,不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谐。

二、乐教思想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

孔子的樂教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美学并不同源,这是由于华夏文明的形成时期及生产形式的独特性所确定的。中国传统美学一直以来遵循主体间性的原则。主体间性也被称为主观际性、主体共性、主体间互位,主要用以描述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流而结成的互为主体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西方最早被现象学大家胡塞尔提出,而中国的思想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

西方社会一直将其他文化作为客体来对待和互动。西方文明是在与自然挑战对抗的过程中形成的,造成了其与海洋、原始森林的对抗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西方人倾向于将自我同对象分离,体现其独立性。后期的西方商业文明也重视个人的独特性和能动性,弱化宗室的血缘关系。在17世纪与他文化贸易通商的过程中,西方人也往往将其他文明当作客体对待,并不能以平等、互为主体的模式沟通和共情,这一点在音乐创作上也很明显。例如: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对于土耳其音乐元素的运用。根据考证,《土耳其进行曲》中的土耳其元素并不完全来自土耳其文化,而是一种吸收了阿拉伯、波斯、拜占庭帝国音乐形态,从而形成的符合西方人对于东方音乐想象的钢琴奏鸣曲。西方在后殖民主义时期与其他文化的深入交往中,才逐渐理解了需要把其他文化当作平等的主体去交往互动,逐渐理解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重要性。20世纪中后期,主体间性这一概念才广泛地被运用在哲学、美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并起到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

华夏文明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人们在耕种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农业社会强调土地归家族所有,强化了对于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需求。而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为满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需要。《乐记》是中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其汇聚了先秦时期儒家的乐教思想,其中《乐记·乐论篇》中记载到“乐者,天地之和也”。可以被解释为音乐所表现的是天地的和谐。庄子也表达过“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认为美源自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中。人应将其他文化和自然万物作为有生命的主体,而审美的基础是人与人、人与物平等的交往关系。乐教思想正是让人通过音乐和谐之美,感受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这一概念。

三、孔子乐教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一)忽视了音乐的文化媒介作用

孔子推崇的乐教是将音乐作为教化人的工具,这一解释虽符合现代音乐的社会功能,但也仅仅是音乐的众多社会功能之一。音乐的社会功能是指音乐在社会中产生的作用,孔子主要强调的是音乐规范和谐人心的特质,但其忽视了音乐作为文化理解的媒介作用。人对于音乐的审美本身不具备绝对的客观性,不同背景的人群对于音乐都具有来自其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判断。音乐教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在向多元音乐的方向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借助音乐教育让学生对其他文化及价值观能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管建华教授也明确地表达过,21世纪的音乐教育观念将会由西方主导转变为多元文化音乐为主导。这种多元文化为主导的音乐教育建立在文化之间的平等沟通、互动、理解的原则之上。自18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一直作为一种“正统”的音乐存在于各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课本中教授的音乐作品多以西方音乐为主,主要的音乐理论体系也是以西方记谱及理论体系为核心。19世纪初,各国开始重视本国和多元文化教育,西方为主导的音乐教育体系也逐渐失去主导地位。不同的人群因来自不同的种族、接触不同的文化、使用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对于音乐审美价值的独特判断。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对于音乐的审美源自于其时代的特定价值判断,由于60后所处的成长阶段,电视上和电影院常引进前苏联的电影和音乐,因此他们对于音乐的审美也受到了前苏联文化的影响,即使现在,他们中很多人对前苏联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也非常喜爱和熟悉,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白桦林》等。相比60后,中国的70后、80后生长于改革开放之初,因此他们受到港台和日韩文化影响较深,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他们的音乐审美中。

即使来自同一个国家,不同年代的人群都有着对于音乐的独特审美,这种审美背后表现的是人群不同的价值判断。音乐教育也应将学生带入主体间性的欣赏模式,通过对于不同群体文化的观察和体验,从对方的音乐审美出发进行带入和欣赏。音乐教育终极关怀是人,不可否认的是,音乐确实有教化人心和和谐社会的作用,但其作为文化理解的媒介作用也应被重视。

(二)弱化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

乐教强调将平和中正的音乐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让人通过自我反省、觉察而到达身心和谐的状态。至今,音乐对于人身体和心情的正面影响仍然被广泛认同。在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影响下,音乐也成为自我表达和情绪抒发的一种方式,然而过于单一的音乐类型较难让人在不同的心境和情绪下抒发特定的情感。梅里亚姆(1964)确定了音乐的十大功能,其中為首位的就是情感表达。特定的音乐片段可以让人产生身体反应,例如出汗、脊柱颤抖等,情感表达与身体反应也经常共同出现,人们在音乐中也能更好地识别自身情绪。因此,在不同心理状态下,人对于音乐的需求是有所变化的。孔子倡导的雅乐平缓和谐的音乐特征确实有着平和人心的作用,人在有不同的情感需求,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时,对于音乐的选择应更为多元化。

这种个体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对于音乐的需求在音乐治疗中的体现最为强烈。在治疗抑郁症的音乐疗法临床试验中,对于心情抑郁且情绪低落的患者,医生开出的音乐处方更加倾向于明朗欢快及节奏感强的音乐类型,而对于抑郁失眠者则选择舒缓的音乐类型。人需要根据自身的心境去选择适合的音乐类型,以达到排泄自身情绪的目的。此外一个人对于特定音乐的刺激也取决于个人的年龄、性别、音乐训练和个性,以及他对于音乐的风格和熟悉程度等因素。部分西方青年在青少年时期迷恋“重金属摇滚”,认为这是一种对于愤怒的宣泄,也被认为是正向的情绪表达。这种对于情绪的表达在他们成年之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源自于他们对于这种表达的熟悉程度及其文化对音乐类型的符号化。现代人很难用一种单一的音乐形式来满足其所有情感表达需求。现代心理学也推崇人去接受和正面看待愤怒、哀伤、忧愁等负面的情绪,因此也应允许不同类型的音乐来满足个人不同情绪的抒发和表达。雅乐作为一种类型的音乐,在当今的社会中并不能满足人们在情绪排解方面的全部需求。

四、孔子乐教理论对于当今基础音乐教育的启蒙

(一)强调音乐对个体性格修养的正面影响

即使孔子乐教的概念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对于当代音乐教育也有广泛的启发性。首先,孔子强调音乐对人修身养性的功能。当今的社会,音乐的娱乐性被广泛放大,而音乐在自我观察、调整内在平衡方面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音乐在帮助人镇定和缓解焦虑方面的作用已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音乐处方也经常用来治疗焦虑症患者焦躁的心理状态。在音乐基础教育中,对于音乐的这一用途却鲜少体现。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跟随音乐律动或活动起来,通过合适的音乐去让学生寻找到内心的平静,教会学生通过音乐对情绪进行探索和向内的观察。音乐的这一用途往往对于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尤为重要。现在的青少年课业繁忙,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也非常之快,孩子往往面临着无法静下心的状态,然而舒缓优雅的音乐形式就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放慢生活节奏,寻找内心平和,而这对于现代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增强对音乐泛娱乐化的批判态度

孔子对于音乐的好坏有着明确的态度,反对娱乐化和世俗化的音乐。虽然孔子对于对世俗音乐抨击过度,但其提出的对于音乐过度娱乐化的戒备确实有必要在这个时代被重申和重视。在我们所处的泛娱乐化时代,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接触到短视频音乐或“口水”音乐。一部分的所谓“神曲”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从而谱曲得来的,这些音乐的审美价值极低,更多的是对于流行文化和大众审美的谄媚,从而赚得流量,获取关注。这些对于音乐娱乐性的过度放大是现代人需要戒备的,这样的音乐会使人丧失斗志,扭曲人的音乐审美,而这一点在孩子身上尤其需要引起关注。人从孩童时期建立的对于音乐的审美和品味会极大地影响他们成年后的音乐习惯和品味。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去听富有文化内涵的音乐,而不是把音乐作为纯娱乐化的工具,这也是孔子乐教中强调的观点之一。对于什么样的音乐具有审美性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讨论,教师不应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文化经历过度否认或推崇某一种音乐类型。

(三)促进对本民族音乐美学思想的理解

乐教本身是希望通过音乐使人成为有仁义之心和礼仪道德的正人君子,古代人对于成为君子的这一信仰也是乐教存在的根本价值之一。作为中国人,在和他国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本土文化的传统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中国有着丰富且瑰丽的音乐美学,而基础音乐教育也需要融入这些本土文化的美学。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概念符合当今中国社会主流思想。音乐教育应突破对于音乐理论和表面文化的教授,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提升审美。例如:在古琴的教育中,重视“情”“思”“境”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强调感情、神思、境界之间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音乐教育中的缄默知识正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体现。

伴随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穿上汉服走上街头,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在基础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而这种审美不应该依附于西方的美学理念,而是要根植于本土文化的美学和哲学基础之上。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传承和民族特征,那么增强年轻人对本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体验和理解是很有必要的,《教育部2022年版课标—艺术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然而在课本上出现的中国传统音乐大多数是民间音乐,如地方戏曲或者古代名曲,这些虽是中国民间耳熟能详的音乐,也具有审美价值,却大多无法通过音乐语言表达和反映中国人的文化内核和哲学理念。

孔子的乐教理念影响了从春秋战国直到晚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音乐人,然而由于乐教的历史局限性,使其鲜少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即使乐教和孔子的一部分思想有着一些历史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其教学价值,当前这一问题不但存在于音乐教育中,也存在于语文、历史等其他文科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教会学生站在音乐创作所在的时代欣赏音乐之美,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也需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其历史的局限性,继承其精华,对于有悖于时代社会价值观的内容,也需要用批判的角度來看待。

五、结语

孔子的乐教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自民国以来,中国的逐步开放使得我们过分地强调和依赖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国音乐教育的未来需要参考本土文化的美学基础和音乐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吴怡垚.明清俗曲对儒家乐教思想的背离与复归[J].当代音乐,2022(08):14-16.

[2]郎松雪.孔子“乐教”的审美阐释及其当代美育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03):159-163.

[3]魏冰娥.儒家成人视阈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J].孔子研究,2021(01):74-84.

[4]张灵.孔子的孝道思想与《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的理解[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01):5-8.

[5]李甜甜.《乐记》音乐美育思想研究[J].黄河之声,2021(24):154.

[6]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传统音乐中人与对象的关系[J].中国音乐,2007(02):56-63.

[7]邢媛媛.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土耳其因素——以歌剧《后宫诱逃》和《土耳其进行曲》为例[J].人民音乐,2013(03):80-83.

[8]杨春时.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21-25.

[9]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02):101-107.

[10]吴媛媛,赵昭.音乐疗法联合氟西汀对卒中后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6).

[11]杨卓.古琴音乐文化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J].戏剧之家,2022(22):107-109.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音乐音乐教育
浅析基于中西音乐文化差异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
中国传统音乐对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传播的必要性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研究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浅析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